蓝田县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及实施方案
2024-12-31安怡萱任建国董娜
摘" 要:该文通过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规划及目标的研究,分析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各级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等文件的精神,针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人口、经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数字中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提出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及实施方案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生态环境;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5-0071-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plan and goal of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in Tangyu Tow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beautiful rural areas in Tangyu Town.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documents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on constructing beautiful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aiming a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in Tangyu Town in terms of population, economy, Qinling Mountai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digit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and plan for implementing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in Tangyu town.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汤峪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西南部,距离西安市40 km,处于秦岭山下的白鹿原,人口约5.7万人。汤峪镇的温泉资源在陕西省内负有盛名,有“功德水”和“桃花水”之谓,依托独特的温泉资源、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目前,汤峪镇形成了温泉度假、酒店会务和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
1"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目标
目前,汤峪镇已经形成的“温泉康养塘子村”“乡风文明河东村”及“共享田园尖角村”等旅游品牌,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未来汤峪镇以旅游业为中心发展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既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外在美,又有乡风文明、治理高效、农民生活富裕的内在美的新型农村。
1.1"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要求,在村庄现有布局基础上,着力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保持温泉小镇和生态小镇的乡村特色,突出对汤峪传统民居、古迹古建、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认真落实2019年西安市颁布的《西安市美丽村庄连片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及2021年陕西省颁布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协同共享、融合发展的理念。要以镇政府所在的塘子村为中心,带动汤峪河村、尖角村等乡村协同发展。要打破村界限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三产融合,推动村落串联成片,全面提升汤峪镇发展实力。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针对汤峪镇各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分布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村施策,深度挖掘温泉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防止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村庄。
1.2"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按照西安市“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按照多村统一规划,区域一体建设,串点出彩成景”的标准和要求,汤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要优先建成示范区,以片带面,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美丽乡村示范区。目前汤峪镇示范片区规划面积为51 km2,含7个行政村庄,将建设“绿色蓝田,幸福家园”和西安市美丽村庄连片建设示范片区作为主要目标。汤峪镇要充分利用西峰山、东峰山、云台山、紫云山、汤峪河和汤泉湖等生态自然景观打造生态之城;利用汤峪镇丰富的温泉资源打造温泉之城;依托汉唐温泉古迹、刘秀洞、石门关等遗迹打造文化之城,融入西安市“1小时经济圈”,吸引西安周边游客前来汤峪休闲度假,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
2"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当前面临的挑战
2.1" 人口因素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挑战
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0.60‰,已连续7年下跌,蓝田县的汤峪镇出生人口、常住人口与全国趋势一致,呈每年下降趋势[1]。2023年10月,西安市出台《西安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户籍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剧了西安市区对汤峪镇人口的虹吸效应,汤峪镇人口变动趋势将直接影响其乡村建设的规模。一方面,乡村就业劳动人口不断下降,导致广大农田无人种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难,产业无人经营等问题随之出现,不仅影响汤峪镇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乡村劳动力数量下降还影响其温泉、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智慧汤峪”“美丽汤峪”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汤峪镇老年人口集中居住养老院的观念尚未形成,大量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无法享受到敬老院的相关服务,导致汤峪镇乡村养老机构和健康服务的供给形成了结构性的错位,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中服务乡村老人的养老和健康的工作任务仍然面临挑战。
2.2" 经济因素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挑战
2022年,蓝田县全县财政收入为5.36亿元,但从汤峪镇2021年、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开的投资建设数据来看,2021年汤峪镇累计完成投资额5.3亿元,2022年累计完成投资额3.2亿元,蓝田县政府的财政面临着不小的压力[2]。乡镇政府债务很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不断新添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债务使得乡镇政府债务偿还“雪上加霜”,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加强汤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振兴汤峪镇各项事业必须纳入未来发展的考虑因素内。
2.3"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挑战
汤峪镇处于秦岭保护区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秦岭生态保护对于推进汤峪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汤峪有重要意义,同时秦岭保护的有关法规对于汤峪镇基础设施建设、温泉小镇开发和生态建设有重要影响,如何在发展汤峪镇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未来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挑战之一。
2.4" 西安周边温泉产业对汤峪镇主导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西安市内的温泉有上百家,在西安辖区内临潼区,华清池景区内的华清池温泉以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西安周边咸阳市的海泉湾、华山的御温泉、合阳的南宫温泉及眉县太白山温泉等,这些温泉疗养地运营时间较长、基础设施良好、知名度较高,游客的选择呈现多样性,汤峪镇温泉产业如何打造自身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对其主导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5" 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文件明确乡村振兴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加快农房节能改造、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节能环保灶具、推行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这些要求对汤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挑战[3]。
2.6" 数字中国战略对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汤峪镇要推动数字技术和乡镇农业、教育、医疗和交通融合,完善与乡镇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强化镇域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推进汤峪镇事务“一件事一次办”,发展网络文化,宣传汤峪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以数字化赋能汤峪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汤峪镇目前的村务电子化办理还处于初步推广阶段,距离常态化运作还有不小差距,很多群众对如何使用数字平台不太清楚,乡村行政队伍年龄普遍偏大,不擅长学习和使用数字平台,村干部的信息化素养也难以匹配数字化办公的需求。近年来汤峪镇虽然通过推动村干部年轻化,西安市政府也通过派驻村干部等措施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整体来看,全镇乡村仍缺乏年轻干部,实现村务电子化普及困难。
3"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汤峪镇应统一整治连接外界与连片规划带之间的交通环境,梳理现有街巷道路的形态和格局,加强村庄内部之间的沟通。以汤峪镇滨河大道为主,打通镇域内村与村之间的空间联系,沿路布置道路观光农业景观带、道路观光景观、文化墙景观;要统筹配备片区村庄水电、道路、亮化和排水等设施,优化配备供气、供热等设施,实现基本设施齐全完备。
3.2" 做大做强温泉产业,形成美丽乡村建设支柱产业
汤峪的温泉资源历史悠久,其发展可追溯到唐代的大兴汤苑,因此在温泉产业发展中要着重考虑周边山水风貌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延续温泉资源的历史文脉,运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历史资源,实现温泉疗养、旅游观光、文化游览、特色餐饮、体育休闲以及手工艺特色商品共同发展。
3.3" 改善汤峪镇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2018年汤峪镇河东村被确定为陕西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汤峪镇应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打造汤峪河村、汤石村、洪寨村、肖坡村和骆驼岭村等一批市级美丽宜居村庄,不断提高汤峪的人居环境。汤峪镇地处秦岭保护区,要展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愿景,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通过村庄清洁、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危旧房屋清理工作,提升镇域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一村美”向“全镇美”发展,通过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3.4" 文旅融合、文化兴镇,讲好美丽乡村故事
汤峪镇要讲好古迹遗址的文化故事,做好马源村民俗文化主题,以具有关中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及民俗文化为依托,壮大该村民间社火、皮影、锣鼓、秧歌表演及手工漆器等技艺,扩大洪家寨村时尚街区影响,打造环山路景观,通过街景立面改造,提升汤峪镇村庄整体形象,通过发展农耕体验文化,引导发展特色农业体验园区,给城市游客带来新鲜体验。
3.5" 实施“智慧汤峪”工程,推动美丽乡村数字化建设
依托5G技术、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优势,为汤峪镇公共服务、文化建设、乡村宜居和农民富裕提供技术保障是“智慧汤峪”的建设方向,目前“数字汤峪”建设明显落后,通过推动“智慧汤峪”工程,可以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这也符合当前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有利于推动乡村与城市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4" 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4.1" 汤峪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是汤峪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改厕3个重点。近年来汤峪镇陆续在尖角村、塘子村和洪寨村等5个村实施了美丽村庄连片建设项目,实施了尖角村和姚林寨等村庄的污水处理管网工程,推进了汤峪镇滨河大道三期项目,完成了汤峪镇环东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了汤峪广场、景区停车场和儿童游乐场,提升了汤峪片区的生活品质和内涵[2]。汤峪镇目前的道路建设基本完备,不宜再大量新建,在出生人口下降和西安市居民在汤峪镇购房欲望降低的情况下,温泉小镇也不宜继续扩大建设,应通过节约成本,在财力有限条件下对镇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4.1.1" 在镇域乡村道路建设方面,不提倡大量新建道路,倡导既有道路改造
汤峪镇乡村道路改造要注重保护汤峪乡村的原生态,充分考虑道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依“原”而修、依山而建,要呈现美丽的白鹿原风光和秦岭汤峪段浅山区绿意盎然的美景。乡村道路的提升要为乡村民宿、农家乐和游客休闲服务,在这一方面,汤峪镇还需要在道路建设的细节上下功夫,如在生态休闲区的道路建设中拓宽道路、增加停车区、新增豪华旅游大巴往返西安城区等。以汤峪河村为例,汤峪镇的峪口到峪内最深处距离长约15 km,是汤峪镇的生态休闲区,但道路越往里走,山谷越狭窄,公路也跟着变窄,游客往往会掉头返回,因此,汤峪镇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亟须对乡村道路进行进一步改造。
4.1.2" 在镇域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倡导因地制宜
西安市2019年12月13日颁布了《西安市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工作实施方案》,汤峪镇进镇的洪汤公路两侧为白鹿原地貌,沟壑纵横,出镇进入山区后(汤峪河村)道路沿河而行,若在汤峪河村这样的村子实施天然气进户工程预算很大,且驻留农村的多老弱妇幼,用户少,维护成本大,老弱妇幼缺乏天然气的安全使用知识,存在使用和维护的安全隐患,建议在政府禁燃区(塘子村)根据西安市政府文件要求实施天然气进村进户工程,在地貌相对平坦村庄根据情况实施天然气进村进户工程,在经济困难村庄、地形复杂村庄建议实施“煤改电”工程。
4.1.3" 加快汤峪镇充电桩布局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技术的进步,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必将迎来黄金时代,充电桩设施的建设不仅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且能为游客提供旅游出行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因此在汤峪镇有序推进充电桩的建设十分必要。首先要在汤峪温泉小镇各小区、镇政府、天潭温泉酒店和碧水湾等温泉疗养区及单位停车场建设或扩建专用充电桩,方便镇域村民和游客新能源车充电;其次要在镇政府所在塘子村街道、汤峪镇107道、汤峪镇西安外环高速出口、加油站等地点建设充电桩方便游客充电。汤峪镇政府应该根据充电站位置和充电设备的不同尽快制定镇域充电桩服务费标准,对于在停车场充电要统一规定收费标准,对于进入汤峪镇的洪汤路两侧的居民,政府应考虑出台政策鼓励个人兴建充电桩。
4.2" 汤峪镇温泉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在汤峪镇政府调研时,我们发现当地温泉酒店的全年床位利用率约为60%,约70%的旅客是当天来当天返回,人均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占了约70%;农家宾馆经营者普遍认为他们的全年床位利用率不足30%,多数小家庭(小团体)在农家乐的人均消费在200元以下。所以汤峪镇温泉产业应提升品质,设计旅游产品能把人留住,刺激更多的消费,要通过提升文化内涵,塑造汤峪镇山水风貌特色,探寻温泉产业发展模式与土地空间利用的完美融合,打造一个集温泉康养、田园休闲、亲子娱乐、艺术体验、创意旅游、乡村文化为一体的景区,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吸引西安的人流量,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4.3" 汤峪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4.3.1" 汤峪镇生活污水治理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
一是加强汤峪镇温泉洗浴企业的污水治理。汤峪镇镇域温泉企业较多,洗澡水中除了含有身体洗掉的污垢毛发,还有洗发水和沐浴露残留物,这是生活废水的一种。镇政府应出台措施,鼓励较大的温泉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监督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其次要有效利用温泉废水用作植物的灌溉,汤峪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用其浇灌植物,拓宽温泉废水的利用范围,节约污水处理成本。二是要加强村庄垃圾清理清运,防止生活污水排放污染汤峪河。三是靠近汤峪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应铺设污水管网收集,污水汇总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放。四是在汤峪镇现有湿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建设人工湿地,将原始的生活污水净化,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五是要考虑雨污分流改造及农户排污管对接问题,汤峪镇地处秦岭保护区,雨水较多,采取雨污分流,能够在下大雨的时候减轻污水管网负荷,防止污水造成堵塞和倒灌,影响村民正常生活污水排放。
4.3.2" 持续加强村庄清洁、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
近年来汤峪镇党委政府在全镇范围深入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落实村庄清洁、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及危旧房屋清理工作。汤峪镇要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建设思路对全村杂乱污秽点进行改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红利。
4.4" 推进汤峪文旅融合的实施方案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4]”。汤峪镇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对汤峪的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推动汤峪农耕文明和现代农业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汤峪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
目前汤峪镇对境内的“大兴汤院遗址”“汤峪古栈道”“李自成屯兵的石门关”和汉刘秀避难的“刘秀洞”等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开发,但在讲好古迹遗址的故事和古迹遗址的文化传承方面还有待加强。例如刘秀洞的文化与旅游开发问题,秦腔剧《刘秀走南阳》中对刘秀逃离长安穿越汤峪有所表现,这就是汤峪“刘秀洞”景点传说的来历,但汤峪镇在这方面的文化宣传明显不足;蓝田境内也有2个以石门命名的地方,一是位于蓝田以东的灞源境内的石门,而另一石门就是位于汤峪的石门村(现在叫汤峪河村),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石门关,是古代通往巴蜀、豫、鄂的交通要道之一,为历代屯兵之所,石门现遗存有“黄巢营”,传说为唐末农民军黄巢率军屯兵的地方,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也曾在石门关驻军屯兵休养生息,1932年红军占领了石门关,在蓝田汤峪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石门关残存的古道遗址有悠久的历史和刀光剑影的峥嵘岁月,汤峪镇应讲好石门故事,但目前石门的开发与旅游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旅游文化融合及开发力度不足[5]。
汤峪镇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肖家坡社火目前已经列入陕西省非遗名录,要扩大其综合影响力,打造肖家坡社火、史家寨柳木腿、马塬漆器等汤峪的非物质文化项目,支持民俗文化乡村建设,展示汤峪的文化魅力。蓝田饮食文化久负盛名,《国史补》载,唐长安的“礼席行厨”多是京畿白鹿原(蓝田)人,汤峪镇作为蓝田名镇,应利用现代融媒体、村史馆、文化馆讲好“勺勺客”的饮食文化故事,传承传统蓝田饮食,吸引更多游客游在汤峪、吃在汤峪。
4.5" 推动“智慧汤峪”(数字汤峪)建设工程
“智慧汤峪”建设要达到3个目的。一要提升汤峪镇乡村治理水平和信息惠民服务能力,打造全方位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逐步实现汤峪镇信息发布、民情收集、议事协商和公共服务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二要推进汤峪镇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推动数字农业技术与相关装备在汤峪镇田间作物、设施园艺、餐饮饮食和汤峪河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应用,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深化电子商务进入汤峪的村户,让各类服务资源向农村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三要推进汤峪绿色旅行、乡村网络文化、乡村法治化建设,通过“智慧汤峪”宣传汤峪的历史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开展文化惠民、群众文体活动、法治教育活动,提高汤峪群众素养。
汤峪镇应积极对接蓝田县政务服务部门,打造简约便捷的“智慧汤峪”数字平台。让数字平台能够更加贴近农民的日常生活,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和汤峪旅游、汤峪饮食、农家客栈经营中的常见困难,让数字平台与汤峪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一个汤峪政务“一站式”平台,让村民更加便捷地通过数字化办理事项。通过举办培训讲座、交流学习活动,增强村干部操作数字办事平台手机及电脑端口的能力,提高村干部的数字素养。
5" 结束语
经过实地调研,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其美丽乡村建设仍然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当地政府需要进一步运用好当地现有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将汤峪镇真正打造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Z].2023-02-28.
[2] 汤峪镇人民政府.2022年汤峪镇政府工作报告[Z].2023-04-11.
[3]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Z].2021-10-2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Z].2024-02-03.
[5] 特约记者.石门汤泉暖 雪落秦岭寒[N].西安晚报,2018-11-18.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3HZ0705);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SGH23Y3139)
第一作者简介:安怡萱(1997-),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