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非遗里的秦淮风雅
2024-12-26荼音
流淌千年的文化传统早已将风雅与工致写入了秦淮,幽幽的古味不仅能在古老的遗迹上寻见,更可从织锦的精密、刻经的虔敬、白局的婉转中窥得。
十里秦淮,文脉兴盛。南京城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情感与精神记忆的非遗文化,亦在此焕发光彩。南京是一座非遗云集的城市,手作的浪漫与温情赋予了技艺以情感的温度。岁月纵深,风雅秦淮,在南京,古老的非遗不仅有坚守,亦有新的时代表达。
云上锦色看妆花
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顿时被各色流光溢彩、典雅华丽的云锦服饰和丝织料所吸引。锦是中国古代丝织品中最为华美贵重的织物,代表着中国古代最高的丝织技术水平。锦以五色,灿若云霞,故名“云锦”。南京云锦集中国古代织锦艺术之大成,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绮丽,色彩明艳,古时为皇室贡品,囊括织金、妆花、库锦、库缎等多种品类。云锦的织造精密而复杂,耗工费时,需提花工与织造工两人紧密配合,一天仅能织成五至六厘米,故有“寸锦寸金”之说。
南京云锦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南京云锦博物馆内荟集了大量明清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云锦精品,也展示有南京云锦研究所精心复制的历代云锦文物复织品。云龙凤莲、童子攀枝、双狮戏球、荷叶牡丹……诸般图案不仅契合“锦中有花,花中有锦”的美学原则,而且展现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意蕴,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圆满、祥瑞、幸福的祈盼和追求。
南京云锦为熟织提花丝织物,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原料准备、织造等环节,手艺人以经过染色的蚕丝、金线、银线、孔雀羽线等通经断纬,提花织造,织成后无需染色或印花。南京云锦博物馆内展示有十二台斜身式大花楼提花织机,高达数米。操作时,一人坐在织机上负责将事先编结有各种图案纹样的花本线提起,一人在织机下根据提起的经线织入不同的纬线。整个过程如计算机编程般精细繁复,挑花结本是“程序的输入”,即图案纹样由图纸转变为云锦织物的桥梁,织造则是“程序的输出”。在不足一米宽的云锦织面上,丝线多达一万四千根。织造时,随着无数丝线经纬交织,华美的图案一点点显现,致密而准确地上演着一场匠人与传统手作的对话。
南京云锦研究所是保护和传承云锦的重要机构。多年来,研究所里的老一辈和新一辈云锦传承人不仅在复织古代云锦文物中还原、挖掘了传统云锦织造技艺,亦在将传统云锦织造技艺与现代纺织技术相融合,将古老的技艺用现代方式记录并传承下去,力求创作出符合当下审美与生活需求、唱响时代旋律的云锦作品。用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的话说,“要让云锦融入日常生活,用创新的思维、现代的手段,探索云锦在当下生活场景中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刻经百年金陵本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在木板上,再于印板上刷墨、铺纸施压,将图文转印于纸张的技艺。其刻印工整精良,图文清晰鲜明,是中国文明记录与传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印刷技术。中国雕版印刷术肇始于唐代印刷佛像、佛经等活动,至宋代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南京是中国重要的雕版印刷中心。明代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记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帙类书,咸会萃焉。”在南京,官私刻书机构多达数十所,并出现了彩色套色技术与版画相结合的套色版画。
而今,在南京的闹市区仍保留着一处古朴的雕版刻经场所—金陵刻经处。闹市的喧嚣丝毫不影响金陵刻经处的静谧安宁,匠人们十年如一日安坐在白墙黛瓦的古宅中,补版、刻版、印版,屏息凝神,固守传统,坚持以纯手工方式雕刻印刷经书。在这里,刻经人日复一日,日日如新,一字少则几十刀,多则数百刀,一日四十字,字字出于心。他们用一把刻刀、一块刻板,刻写着心中的坚守与虔诚,延续着雕版印刷的千年芳华。
清同治五年(1866年),金陵刻经处因杨仁山等首刊《净土四经》而正式诞生,致力于刻印经像、收藏经版、流通佛经,以及传承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处收藏有清代以来的佛经版十二万五千余块,它们静静地陈列在经版楼的木架上,供人观摩赏鉴。这里保留着古老的雕版印刷、木刻水印等技术精髓。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可分为雕刻、印刷、装订三大环节,具体包括写样、上样、雕刻、放版、刷墨、压擦、分页、齐栏、切书等二十多道工序。一本经书的刊刻,通常需要数月的时间。
以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刻印的经书,选本精严,校勘严谨,刻印考究,纸墨精良,习称“金陵本”。金陵刻经处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雕刻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慈悲观音像》《弥陀法会图》《灵山法会图》等十八块大型佛像版,以《造像量度经》中佛像的法度标准及净土诸经和明清佛像精品为依据,刀法细腻凝练,构图精密圆满,线条工致流畅,其上佛国场景宏大,殊妙安乐,佛像清净端严,形神兼备,为佛教版画文物之精品。
木板刻经是一门经时光洗练的艺术,刻经人朴素的坚持是为了执着于信仰的修行,是为了让百余年前的残缺经版重焕新生、让刻印精良的佛教经典有所传承,亦是为了将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古韵声声唱一局
在南京秦淮非遗馆,南nay9Xovod6duZRXFt+KxYhAzHHZGm27hb9SpTWd8AKA=京白局、南京白话、南京评话、南京吆喝等本土曲艺时有展演,展现着秦淮曲苑的非凡魅力。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富有特色的说唱艺术,萌芽于元、明时期,形成并兴盛于清代。作为南京唯一的地方性古老曲种,它用方言俚语演绎南京当地的人情与生活,富有丰富的民俗记忆。
走在南京的老街间,透过马头墙、花格窗,偶尔能听到几声悠扬悦耳的琴声和几句婉转动听的曲调,“秦淮十里风光好,白局一曲难画描,诸位雅士若有幸,金粉之地走一遭……”,古韵悠悠,余音荡漾。一把二胡,一对碟琴,一副鼓板,一二人或三五人,便可形成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局演出。
南京白局肇始于南京地区的织锦工人之间,是工人们消除劳累、抒发情怀、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形式。其所唱内容五花八门,多反映织锦活动及城市民众的现实生活,所用曲调多为流行于江南民间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唱腔丰富,表演生动。因表演者“白说白唱,不要报酬”,故名“白局”。后因南京织锦业的衰落,白局也随之没落。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经过老艺人的整理挖掘,南京白局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戏曲体系。
南京白局唱词通俗,曲调淳朴,以“南京调”(又称“数板”“新闻腔”)为基本曲牌,另有“满江红”“梳妆台”“剪剪花”“穿心调”等主要曲调,代表曲目有《采仙桃》《小上寿》《十杯酒》《八仙过海》《金陵四十八景》《王老头配茶壶盖》《巧相逢》《莫愁四弄》等。其表演人数一般为一至五人,有单口、对口和群口之分,表演时以二胡、三弦、竹笛、琵琶、板鼓、碟盘等作为伴奏。
南京白局唱市井烟火,亦唱金陵秀丽,其唱词中涉及诸多南京历史传说、美食美景、节庆风俗等内容,因而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又因其念白所用为南京方言俚语,故有南京“方言仓库”之称。南京白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春华曾言:“用百姓的话讲百姓的故事,白局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就因为老百姓喜欢它,它才能流传。它有生命力,就是民间的,越是民间的,越有生命力。”诚然,南京白局的演绎虽是古韵声声,但表演者说的始终是纯正的南京方言,唱的始终是南京人的日常生活,它从未脱离民间。
在南京古老的城墙下、在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中,不仅有织锦的精密、刻经的虔敬、白局的婉转,还有锤金成箔的坚守、剪纸成花的精巧、金陵抚琴的清澄……金陵匠韵,千年流芳,非遗在南京这片土地上赓续不息、薪火相承,亦将重现荣光、华彩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