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西川林泉最佳处
2024-12-26马恒健
在岷江千里风光画卷里,被宋代文学家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成都平原以南的岷江水道,是古代进出封闭的四川盆地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水上通道。在眉山至乐山的青神县江段,有一座被宋代文学家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苏东坡唤鱼联姻
中岩山中有一座旧名为“慈姥庙”的中岩寺,始建于唐代。《蜀中名胜记》载:“(青神)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中岩有上、中、下三寺。如今的下寺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建,但不失古朴典雅。流经下寺的岷江,水面十分宽阔,在浩渺的烟波里,隐隐可见处处乱石、片片沙滩,白浪滔滔的岷江水铺陈在整个天际线上。
北宋淳熙四年(1177年),陆游送范成大离川还朝,在中岩下寺码头惜别,留下“送我弥旬未忍回,可怜萧索把离杯。不辞更宿中岩下,投老余年岂再来”的诗句。明正德十年(1515年),杨慎回京都途中,在中岩下寺泊舟观景,写下“夜泊中岩下,扁舟对万峰,一星高岸火,几杵上方钟。水落滩声急,云低雨意浓。何人吹铁笛,潭下恼鱼龙”的诗篇。
穿过下寺正殿一侧的偏门,走过横额书有“中岩胜境”的石牌坊,上山途中,竹树朦胧,曲径通幽,石壁上草木蓊郁。行不久,便可见一潭碧水,这名为“唤鱼池”的清幽之处,正是苏轼初恋生发的地方。
北宋时期,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有一爱女名为王弗,容貌秀丽,知书识礼。王方有意将女儿许配给当地最有才华的青年,遍邀文人学士,在中岩以为此潭征名为题公开选婿。苏轼在中岩读书期间,经常到潭边拍掌戏鱼,其所题的“唤鱼池”既不过雅,也不落俗,又恰好与王弗在闺房中自题的“唤鱼池”不谋而合,韵成双璧。王弗本就钦慕苏轼的才华和潇洒,遂欢喜有加。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
传说当年苏轼亲笔题写的“唤鱼池”三个大字,镌刻在谭边的丹岩之上,传颂着“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岂料王弗27岁便去世了,只余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断肠嗟叹。
陆游《剑南诗稿》云:“唤鱼谭在眉山中岩,客至抚掌,鱼辄群出。”民间也盛传游人临潭拍手,潭内鱼儿就会跳跃而出。笔者实地亲测,潭内的锦鲤鱼群果然循掌声游往岸边,且随掌声节奏的加快,鱼群竟应声加速游来。
“唤鱼池”崖壁上镌刻有“中岩”二字,每字一米见方,题款“建炎元年九月三日河南邵伯温书”,字迹虽已漫漶,但勉强可辨。邵伯温,河南洛阳人,北宋宣和末年(1125年)出知果州(今四川南充),由此全家入蜀,靖康初年(1126年)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官署驻嘉州,即今四川乐山)。乐山大佛旁一米见方的“弥勒大像”四字,也是邵伯温所题。
黄庭坚玉泉挥毫
过“唤鱼池”沿山道行约两百米,便是横额书有“中岩胜境”的古石牌坊。这座坊身苔痕累累的牌坊,一侧临悬崖,一侧倚绝壁,是中岩中寺和下寺的交界处。牌坊前后依石凿有与真虎一般大的石虎各一只,两虎虎头相对,分别称为上山虎、下山虎。这是一处早于宋代的遗迹,能遗存至今,与一次民间纠纷有关。
北宋年间,中、下两寺僧人为争香火而械斗,县官昏庸,认为两寺不和乃因“神虎”相怼,判令毁虎求和。众僧循言,先击毁了上山虎,正要捣毁下山虎时,恰逢苏轼途经此处,尽力劝解,下山虎得以幸免,可惜上山虎只见轮廓了。
过石牌坊继续前行,道旁一龛龛石窟出现在眼前。这是中岩寺的千佛长廊,雕刻的佛像数量之多,史称如“恒河沙数”。这些佛像均为唐代所刻,历代香客居士多聚此礼佛祈祷。如今佛像大多残损,但仍不失千秋瑰宝的艺术魅力。
千佛长廊尽头左上方,是一列高数十米的危岩绝壁。岩顶临悬崖处有一岩窟,窟内有一块长7米、宽3.5米的悬空石台,台形如床,上有一凹形人卧迹。此处传为唐代无尽禅师跏跌入定之地,世称“仙人床”。《蜀中名胜记》载:“此地悬崖峭壁,上刻千佛,石覆如屋,中有卧仙之迹。”似乎是为了烘托“仙人床”的圣洁和庄严,在它下面的峭壁两旁分别设有石龛,其内造像各有476尊和1200尊。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相邻龛“净土变”内的造像,构建出西方极乐世界之境。
千佛长廊一端的玉泉岩,岩穴如屋,泉出东西两侧,成太极、双龙二池。明代熊相《中岩记》称:“岩覆如屋,泉出岩之东西,两石龙吞吐之。喷若溅珠,殊可爱。”《蜀中名胜记》载:“岩又半,为流杯池,一曰太极池。”依据太极图修凿而成的流杯池古迹,在我国尚不多见。岩穴内儒、释、道造像并存,雕刻精美,其内“巡城图”为罕见的唐代浅线雕。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题咏,留下众多诗刻,故玉泉岩有“中岩碑林”之称。
流杯池是北宋元符年间谪居戎州(今四川宜宾)的黄庭坚根据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意境,效仿兰亭风雅利用天然石谷人工开凿而成。黄庭坚曾在青神客居约三个月,其间经常受邀游览中岩。玉泉岩是其中岩之游每次必到之处,他曾在酒醉时挥毫写下《玉泉铭》,且刊石以纪。宜宾的流杯池公园遗存有当年黄庭坚首创的流杯池,成都望江楼公园也有仿古的流杯池。中岩的流杯池呈盘蛇状,与呈蛇行状的宜宾流杯池有所不同。
伏虎石密布石刻
中岩的伏虎石,是当年苏轼夫妇、黄庭坚、陆游等文人雅士经常吟诗填词之处。伏虎石是一座高八九米、看似摇摇欲坠的巨石,石前有一小石桥横卧溪壑之上,名曰“虎桥”。《蜀中名胜记》载:“唐无尽禅师伏虎在石笋下,所谓‘伏虎台’也。”相传有一日,无尽禅师正在静心参佛,忽然风撼山林,一只猛虎在石笋峰下追扑两名孩童。危急之时,禅师念一声“阿弥陀佛”,飞身掀起巨石,将猛虎镇压。后人将这个故事勒石纪念,这块巨石从此被唤作“伏虎石”。
巨石下雕塑有一只蜷卧的小石虎,石壁上题刻有明代余青野书写的“伏虎”二字。巨石壁上的“中岩”擘窠大字,为南宋政和年间高陵人李时题书。巨石的其他位置密布历代文人的题咏石刻,字体各异,集书法草、篆、行、隶、楷诸体。
中岩的中寺地处景区主峰慈姥峰下,内有山门殿、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药师殿,建筑巍峨庄严。山门石坊上题有“景德禅院”四字,为中国佛教协会原主席赵朴初所书。
过中寺一路蜿蜒向上,便来到著名的石笋三峰脚下。这三根拔地而起、高近20米的巨石呈“品”字形排列,犹如天外来客。穿过前两石之间只见一线天的窄缝,拾级而上有一个观景平台,当年的中岩上寺便在这里依峭壁而建。名为垂拱寺的上寺建于唐代,如今地面建筑已不存。
清嘉庆《眉州属志》云:“岩有三石笋鼎峙,宋苏东坡尝读书于此。”石笋三峰的岩壁之间密布历代题刻,仿佛在凭吊古寺的兴衰。其中的“古中岩”“身心了了”“石笋”“玉柱插汉”题刻尤其值得观赏和品味。
沿着石笋三峰后陡险的石阶而上,便到达中岩最高峰。途中的绝壁上镌刻有“翠微”二字,每字直径近3米。峰顶原有翠微亭、玉皇楼,分别寓意所在之地缥缈、高远。峰顶既有曲径可徘徊,有雅亭可凝思,亦有佛寺可洗心,有高阁可望远。极目远眺,岷江似练,翠峰如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中岩因苏轼而声名鹊起,又因历代文人士大夫留下的诗文和满山题刻而誉满西南,不愧为“川南第一山”(陆游语)、“西川林泉最佳处”(范成大语)。
马恒健,人文地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