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2024-12-25高洁
摘 要: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基点、系统归属和发展需求上明显契合,二者属于同一社会生产系统,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含有跨界融合、共谋突破的相同发展需要,使双向赋能具备理论依循和现实依据。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展现出明确的价值意蕴,能够凝聚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度调适优化人及其交往关系,有效克服数字异化等可能风险,更好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一体推进。为此,应从系统论出发,着眼“新”“质”“力”三个维度,通过要素提质、结构创新、功能拓展,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顺利展开。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精神生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12-0102-07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并在其后多次强调要整合创新资源、融汇多种途径,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重要任务。在内涵表现上,新质生产力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1]22。作为生产力的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的实现依赖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所产生的质变,即“人”与“物”的内部跃迁及彼此创新组合。显然,新质生产力并非单一的经济现象,而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过程”[2],需与政治、教育、文化等有机结合。
毋庸置疑,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引发了教育生态的系统性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思路依循。而新质生产力的锻造和形成又依赖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培育新质人才、擦亮政治底色,在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和有机汇聚中推动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明晰二者间的内在关系,厘清双向赋能何以可能、何以必要及何以可为,能够更好地实现“以新促质”“617ca7e1603bc615256e8e68f5674e19提质增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多维支撑。
一、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的生成逻辑
从内在关联上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不过,物质生活虽然是具有决定性的“始因”,但“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4]。质言之,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互动互促的双向关系。此种双向关系显化了二者在价值基点、系统归属与发展需求上的一致性,明确了二者双向赋能的生成逻辑。
(一)价值契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向和育人基点,二者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具备鲜明的“共享”特质,要求充分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现实的人”提供发展支撑。这直接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新质生产力在满足人的“新质需求”时,也对作为劳动者的“新质人才”提出了“新质要求”,如具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这事实上便是要求人有能力在“类生活”即生产生活中展现本质力量,全面发展“类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进而通过活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培育在技能、体能、智能和德能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也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引导人接受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促使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深度发展,塑造适应时代所需的个性和社会性。此种育人取向显然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质人才。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在育人基点上似乎存有时序差异,但此种差异是本质同一的民族复兴需要在不同领域内的表象呈现[5],二者依然具备共同的价值旨向及育人要求,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归属一致:同属社会生产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首先与关乎物质生产的新质生产力直接关联,二者同属一套生产系统,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生产受需要驱动。人既有“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也有“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6]19。人的需要驱动生产不断进行,并因需要的满足而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据此,人的需要便表现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历时进阶性,又因主体需要差异表现出对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领域的共时覆盖性。为满足人的多样多维需要,分工开始细化、劳动逐渐分离,社会生产大系统进而细分为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等在内的不同生产部门。在同一系统中,物质生产为精神生产提供物质、技术等方面的条件支持,并通过物质生产力的跃迁升级影响精神生产力作用的现实发挥。而作为物质生产的意识反映,精神生产又具有历史继承性与相对独立性,能动地对物质生产施加反作用。二者彼此交织、相互促进,使“一个生产部门的产品是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生产工具本身是一个生产部门的产品,在另一个部门才充当生产工具”[6]230。随着人对不断创新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便“再生产出一定存在方式的个人自身,再生产出不仅具有直接生命力的个人,而且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个人”[6]230,最终实现全面生产。可见,现实的人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交互中介,也是生产力创新发展的人化呈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满足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其形成发展、优化创新与物质生产密不可分。新质生产力讲求创新主导、数字支撑、开放融合,要求生产活动趋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这种生产力变革首先作用于物质生产,进而借由劳动力市场分工、物质劳动产品使用推动精神生产发生系统变革[7]。尤其在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进入人机交互新生态,越发注重创新、需求和伦理,与新质生产力发生更明显的交互。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灌输本质而展现出不同于一般精神生产的政治性、引领性,也恰恰是这种特性,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积极的反作用。
(三)需求共通:在跨界融合中共谋突破
数字智能时代,跨界融合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建设自然需顺应环境特性。同时,二者又蕴含着与对方融合的内在要求。内需外境共同决定着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彼此赋能,在跨界融合中实现道器相济。
从概念上看,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的生产力,是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要素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矛盾的能力和手段”[8]。其“新”体现为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质”则明确了创新驱动的本质,强调新技术应与不同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出更新更高的发展动力。上述内涵特性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内蕴跨界融合需求,需要借助多元融合创新突破矛盾瓶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发展路径上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1]22-23,这就要求多领域协同推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9],在跨界融合中满足发展需求。
在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赋能的过程中,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建设新要求,推进交叉融合、跨界融合,守正创新推动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吸引力[10]。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为进一步实现跨界融合筑牢实践基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工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颠覆性技术正不断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数字思政、智能思政、精准思政已成为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显然,数字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均展现出对跨界融合的迫切需求,二者相互赋能不仅是寻求自身突破的客观需要,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的价值意蕴
作为核心能动要素,“现实的人”是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的关键交汇点。随着人的能力不断提升、劳动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思政教育四要素及其创新优化将更具可能性,这将更加突显双向赋能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凝聚发展合力。通过二者自身的创新发展形成协同合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另一方面,化解新型矛盾。新质生产力与思政教育本身具备科学性、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脱离了矛盾规律[5]。借助双向赋能,将更好地化解实践中已经出现、正在显现和可以预见的矛盾问题。
(一)凝聚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1],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厚植物质技术基础。教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通过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现代化建设筑牢人才队伍根基。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驱动、双向赋能将首先促进二者内部的积极变化,进而在互动中凝聚合力,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无疑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与要求。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颠覆性创新驱动是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征,要注重发挥颠覆性技术的强大赋能作用。在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劳动资料充实进“新介质”,劳动对象扩展出“新料质”,并要求培育“高素质”劳动者[12]。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介入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场域和资源途径得到拓宽,主体关系和教育氛围更显融洽,育人模式和育人机制愈加完备,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体上呈现数字化、精准化、虚拟化、智能化的新样态。进一步明确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内核及实践要求,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从育人理念、目标、内容、模式、设施、体系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将全面提升铸魂育人的实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3],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力发展间的密切关系。进入新时代以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运行,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培育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和坚定政治修养的人才,实现了“从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两个方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5]。优化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也将随之勃兴,主体生产力与客体生产力以及受此影响的新质生产力也随之发展。
总之,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能够实现要素间的彼此作用,带来运行机制的相互促进,进一步强化二者的原有功能。双向赋能过程的展开,将逐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对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根本要求。
(二)调适优化人及其交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受劳动力素养、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等多要素影响。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将更有效地培育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协调与整合交往关系,为物质和精神的新质生产营造良好环境。
随着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运用趋向常态化,劳动开始展现出全新的外化形式,即非物质劳动与劳动中的精神性渗透[14]。因此,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劳动力具备自由质素,还需养成能够运用新劳动资料、改造新劳动对象的新质素养,即具备先进的劳动精神、劳动观念与劳动能力。要真正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仅有专业技能上的精进是不够的,还需要培育符合一定要求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观念、社会意识和精神情志等非智力因素。为此,就需通过教育和训练塑造“熟悉党的斗争条件,掌握这种斗争的方式,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并“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的“新人”[15]。这显然离不开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正是通过双向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如何育新人”“以何育新人”指明方向、提供支持,令人的素质不断得以提升,并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相适配,进而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劳动力的个人的新质发展需要在交往中得到确证和发挥,因为个人的力量即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6]580,也“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6]724。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设施介入生产生活,人们能够在人机交互中实现跨时空链接、跨语言互动,进而产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变革,重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往关系。概言之,生产要素的新质发展使得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展现出新特点。这一变化就需借力双向赋能调适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中出现的差异冲突,引导持有不同观点理念和利益诉求的个体或群体服务于同一利益目标。通过双向赋能,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共育,促使工具理性合理转向价值理性,让人与经济社会进入价值共通、情感共鸣、思想共振的理想状态。
(三)共克数字异化等可能风险
数智时代,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数智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建设的应然选择。然而,新的科学和新的介入“也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17]。为此,亟须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探索新的风险治理途径,跳出技术逻辑、资本逻辑的挟制,确保颠覆性技术的合理应用。
新质生产力具有独特的“协作质”和“数字话语质”,强调在人机共生中寻求生产力的智能化逻辑[18]。不过,新技术也如往常般引致了新的“人造风险”。在数智技术的介入下,“现实我”能够以“数字我”“符号我”进行分身活动,继而影响对“真实我”“理想我”的判断,陷入数字依赖、算法崇拜、技术成瘾等数字异化窘境,导致“人机强化”与“人际淡化”矛盾并存。这种主体间关系的转变以及数字劳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令思想政治教育直面“应然图景”与“实然境遇”的落差。但此矛盾的根源绝非颠覆性技术的发展,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人机关系和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为解决上述矛盾,亟须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思政教育的双向赋能。一方面,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本质上是精神生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内容、新路径,使其在新质发展中发挥解读、解释、解蔽作用。与此同时,用新质且高质的产品充实人的“闲暇时间”,避免出现闲暇异化。另一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确保颠覆性技术的合理应用,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当前,颠覆性核心技术大多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掌控,这不仅使数智技术应用存在风险隐患,也令“技术的逻各斯被转变成依然存在的奴役状态的逻各斯”[19],增加了数字异化的隐忧。因此,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生命线,将其贯穿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过程,更好地让人从对物的依赖中获得解放,确立个体数智时代的主体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未来议题正逐渐显现。例如,如何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均衡发展,如何解决科技革命加速与教育变革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20]。究其根本,这依然是科技与教育交互作用下的实然问题,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无疑能为此提供解决的思路。
三、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的实践进路
厘清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何以可能、何以必要后,应对何以可为进行必要的探索。在系统论视域中,“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2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生产,也需符合与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内涵要求,在系统整体中提升精神生产力。基于此,应着力于“新”、着眼于“质”、着手于“力”,从要素供给、结构支撑、功能拓展三个维度出发,探寻双向赋能的实践路径。
(一)着力于“新”,强化新要素供给
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其运行过程均是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这就为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指明了进路。在先进生产力推动下,新型劳动者运用新型劳动工具,改造新型劳动对象,达到培育新型人才的目标,这反过来又为先进生产力加速发展提供了后备助力。从新要素切入,强化新型要素培育供给,是实现双向赋能的基本要求。
第一,培育新型劳动者。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背景下,新型劳动者应当是具有先进知识、创新意识、专业技能、优质素养、坚定信仰的全面人才,这也是其他新型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把握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实现“锻造自身”与“塑造新人”相结合。教育者需不断强化理论功底、实践技能和新质素养,提升运用新型要素进行精神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在育人过程中,教育者应讲深、讲透、讲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探索、实践发展与现实要求,让教育对象即未来劳动者体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真正意义,理解新时代以来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及发展成就的新变化,不断筑牢政治立场,坚实思想定力。同时,有效创新评价体系和治理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对象的整体素养。这对劳动力再生产、理念更新、科技创新的推动将直接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其擦亮底色,令二者形成彼此赋能、良性循环的优质闭环。
第二,掌握新型劳动对象。随着数智时代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所面对的劳动对象不断向新领域拓展,衍变出“类目剧增、虚实共存”的“新料质”[12]。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需顺应这一变化,同时掌握作为“物”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实现从“人”掌握“物”到“物”作用“物”、“物”影响“人”的层层推进。从内在关联上看,当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有效改造劳动对象后,“人化”了的劳动对象(或说劳动产物)又将推动新的劳动工具出现和发展,并再次通过劳动者的活劳动投入到生产过程。因此在双向赋能的实现上,作为劳动者的人首先要掌握新质生产中出现的实体性和非实体性劳动对象,如数据、知识、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以及由生产行为所产生的人化结果,进而将物质生产中的对象及其产物扩展至精神生产中,在把握好其与精神生产劳动对象即人的适配度的基础上,将之合理转变为推进精神生产的新工具、新依据,不断提升人才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新质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源动力。
第三,运用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和载体,其创新和应用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21]随着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注重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链接融合的Web40正悄然到来,人工智能和环境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数字技术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工具。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可以此为互动点。例如,结合传统工具与新型工具,借助增强现实技leoOu882DMvGndwszizx9w==术(AR) 、虚拟现实技术(VR) 、混合现实技术(MR) 等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思路、拓宽教育手段,打造智能灵活、生动立体的教学情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在走近、熟悉和运用新工具的过程中,教育对象也将受到教育者的引导逐步养成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逐渐明晰技术伦理与社会伦理,避免数字异化、意识形态渗透等风险的出现。这将为日后其作为新型劳动者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跃升筑牢根基。
(二)着眼于“质”,构筑新结构支撑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力求构建涵盖诸要素的质优系统。此种特性和要求决定了“在统筹全局中把握重点、在整体推进中解决难点形成协调均衡的系统化质优,是新质生产力‘质’的核心属性”[22]。着眼于此,在系统化思路下创新系统性结构模式,在全局中融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通过一体推进实现社会生产大系统的整体质优,是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的应循之路。
一方面,深刻把握系统观念。如前所述,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密不可分,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必将引发认知结构和理念的变革。当前,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间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强调“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23],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统筹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倍增效应。这种着眼全局的系统观为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奠定了认知基础。双向赋能需在此基点之上,通过不同维度的一体建设进一步深化、夯实系统观念。首先需充分结合人民需要与中国特色,在顶层设计中进行全面规划与战略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双向赋能系统体系,进而明确同一系统中不同领域的定位、角色及功能,在领域融通中构建多主体协同、多平台互动、多技术融合、多功能互嵌的协同机制,实现不同领域内的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推动要素优化组合及相互作用,促成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同步发展。
另一方面,深耕共同体构建。循着“一体贯通、深度融合、同向发力”的系统思路,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做法,有效构建起协同机制、协同共同体。这也在事实上为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奠定了实践基础。作为一个质优系统,新质生产力内在要求多要素深度互动,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对其的认识、理解与发展就不能限于单一领域、囿于纯粹理论,还需结合多重视域的生动实践。新时代以来,“技术—思政”在内容、形态及领域上尝试跨界融合[24],实现了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与此同时,充分借力先进信息技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融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持续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育人体系,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上述做法让人们或直接或间接地感知到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影响。因此,要更好实现双向赋能,就应继续坚持此类有效做法,并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既要敢于直面、勇于解决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也要善于突破、勤于创新,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意涵及技术红利融入育人全过程,用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实践教学打造育人新路径。通过多领域全要素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嵌,构筑起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培育崇德、明智、健体、尚美、善劳的新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
(三)着手于“力”,促成功能新拓展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内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个维度。“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任务目标为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指明了进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必须遵循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新的语境和境遇下夯实并拓展原有功能。简言之,既要将经济“中轴线”作为思想“中轴线”的基础[25],又要抓牢守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在互动赋能中激发社会生产活力、展现人的本质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拓展新质生产力理念引导、效能促升功能,以强竞争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11],其遵循的发展理念及获得的创新成果应有机转化为智力支持和物力支持,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精神生产各环节,提升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交往和精神消费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整合精神生产新要素,针对需求侧“数字化、智能化、场景体验化”的新特点展开供给侧优化。一是借助人工智能、VR、AR、MR、XR等先进信息技术生产优质的精神产品,突破精神生产“商业化、景观化、娱乐化、碎片化、同质化、庸俗化”的低质困境[26]。二是借力新质生产力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消弭“数字鸿沟”。运用F5G+5G、大数据、区块链等调节精神供给与精神交往,推进资源成果协调均衡布展,在公平共享中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触及范围。三是借鉴新质生产力创造需求、营造氛围、打造情境的“造新”思路,发掘并显化人的“隐性需要”,用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式、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人的“视界视野”,引导精神需求与精神消费迈向理性自觉。可以说,新质生产力多维度、全方位地发挥新功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动力引擎。
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凝聚共识功能,以强引领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成主体动力、社会动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素来具备政治引领、价值弘扬、德行塑造、共识凝聚等强大功能。通过形塑现实的人、调节社会关系,使“小我”“大我”互为支撑。要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必须继续强化上述功能优势,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一方面,强化铸魂育人功能,塑造主体主观世界。新质生产力发展及新现象展现,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27]。思想政治教育在阐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涵时,也需与科学技术哲学、科技伦理学等相联系,引导主体科学运用新介质新料质,客观看待新问题新现象,正确对待物质欲求。同时要创新搭载途径,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与道德建设,增强主体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形成主体自觉,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强化凝聚共识功能,调节主体社会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建构,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恰恰意味着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当交往关系、分配关系、劳动关系等表现出新样态后,如何化解利益矛盾、维持社会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显然是必由之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宣传教育、解释疏导、利益协调和人际调节等方式发挥社会治理功能,调和人的身心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规约社会行为并升华思想认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价值共识。
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的现实展开为彼此发展明晰了依循进路,体现了人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的殷切期待。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赋能能够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增强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而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凝心聚力。
参考文献:
[1] 政府工作报告(2024):视频图文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2]张姣玉,徐政.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审视、逻辑透析与实践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4(1):34-4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4.
[5]万馨,聂秦勇,易显飞.高校思政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现实之需与纾解之策[J].当代教育论坛,2024(4):92-9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1):108-117.
[8]余东华,马路萌.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理论阐释和互动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23(6):90-102.
[9]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06(01).
[10]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N].人民日报,2024-05-12(01).
[11]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12]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77-8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9.
[14]邹静.人工智能时代人机交互的精神生产[J].学术探索,2023(10):37-44.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7.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18.
[18]令小雄,谢何源,等.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67-76.
[19]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27.
[20]黄荣怀,王运武,等.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关于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的命题[J].中国电化教育,2021(7):22-29.
[21]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2):15-24.
[22]冯培.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给思政教育带来的启示[EB/OL].(2024-05-07)[2024-08-08].http://wwwrmltcomcn/2024/0507/701918shtml.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99.
[24]陈志勇,李霞.颠覆性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及实践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22(9):142-147.
[25]王虎学,万资姿.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哲学动态,2014(6):36-41.
[26]商诗娴,王建新.困境与优化: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当代透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3(9):82-88.
[2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责任编辑:张晓妍】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研究”(24JDSZK172);202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研究”(FJ2023BF084);教育部202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要义与实践路径研究”(24YJC880088)。
作者简介:高洁(1993—),女,福建龙岩人,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