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2024-12-25徐岩

理论导刊 2024年12期

摘 要:社区作为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员多的基层单元,是城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加强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对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优化社区治理格局,保障社区居民利益、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建立共享价值观念、增进社区内部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亟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能力建设”“党建+联建共建”“党建+数字赋能”“党建+网格治理”加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党建+”;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12-0029-05

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城市社区治理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为此,迫切需要一个主导性的力量来引导各方主体,采用精细化方式破解治理难题,而通过“党建+”引领创新社区精细化治理,是有效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问题,成为当前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价值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67,突出强调社区党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理模式,既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更是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向。所谓“党建+”,是指将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形成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工作方式。社区精细化治理则是指治理主体通过科学、规范、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对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达到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一种治理模式。二者相结合,是应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一)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优化社区治理格局的客观需要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存在着人口老龄化、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诸多治理难题。“党建+”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理方式,对有效破解城市社区面临的各种难题起着核心引领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构成日益复杂化,居民的利益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些新变化,需要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强化、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来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党建+”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整合社区资源,促进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引导社区成员达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的共识,而且有助于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更好地解决居民关注的实际问题,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同时,“党建+”还能够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如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居民自治组织等形式,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从而优化社区治理格局。

(二)保障社区居民利益、维护社区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

社区既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社区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社区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趋复杂化。通过“党建+”方式强调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可以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并化解其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与社区的安全稳定。同时,党组织也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此外,“党建+”还能加强社区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三)建立共享价值观念、增进社区内部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社区凝聚力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科技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与人际隔阂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松散化,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也在逐渐减弱。“党建+”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区居民逐步建立起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合和共生的价值观念,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增进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党组织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以交流与合作来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促进社区内部的团结和谐。同时,“党建+”还能够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的内生动力,通过参与社区治理,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社区事务,提高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从而增强社区的向心力。

二、“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现实困境

当前,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虽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社区党组织向心力弱化、居民基础不牢固、资源整合低效以及治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小困难。

(一)社区党组织向心力弱化

社区党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和治理的核心力量。发挥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逻辑。将社区广大党员凝聚起来、将所有居民组织起来,既是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经,也是增强党领导城市社区治理向心力的关键环节和通常做法。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边缘化现象”2,极大弱化了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首先,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下降。主要表现为党员之间的互动减少,共同目标意识淡化,以及组织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导致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降低。在一些社区中,党员对组织决策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弱化了党组织的内部凝聚力。其次,党员身份认同感减弱。伴随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社区部分党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出现减弱趋势。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而非组织目标,对党的理念和宗旨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参与党组织活动的意识逐渐淡化,进而影响其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和党员身份的认同。最后,社区党组织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社区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往往面临资源不足、形式单一、形式化、官僚化、内容脱离居民实际需求、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党组织活动效果不佳,难以吸引党员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弱化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居民基础不牢固

居民基础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如果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或者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不足,那么“党建+”的引领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当前,“党建+”在社区治理中虽起到关键引领作用,但居民基础不牢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居民参与度低。尽管“党建+”强调了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参与渠道,导致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这不仅削弱了社区治理的群众基础,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深度与广度,也降低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信任和满意度。其次,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是治理的基础,但目前部分社区存在信息传递不畅问题。一方面,社区党组织的“信息传递都是逐级开展,这就延缓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信息在基层传递中也容易失真和变异”3;另一方面,居民反馈信息的渠道受限,尤其是社区老年群体很少使用网络平台等新兴手段来获取社区信息和表达意见,导致社区党组织难以及时掌握居民需求。最后,服务能力不足。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到居民对社区治理和党组织的满意度。当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等方面存在短板,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利益诉求和行为偏好,直接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缺乏牢固的群众基础。

(三)资源整合低效

社区治理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如果资源整合低效,就会影响社区治理的效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党建+”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实现社区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资源整合并非总是高效。首先,资源整合缺乏系统性规划。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党建+”理念被提出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但由于缺乏对社区资源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导致资源整合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挖掘深层次的资源潜力。这种缺乏系统性规划的整合方式,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还可能导致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其次,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在“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来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对接。但一些社区在实践中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机制,导致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利益冲突、沟通不畅等问题,影响了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效果。再次,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资源整合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社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部分参与主体对于资源整合工作持观望态度或者消极应付,这无疑降低了资源整合的整体效率。最后,评估反馈体系不健全。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反馈体系来确保整合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优化。但部分社区缺乏定期的评估反馈机制,导致资源整合工作难以形成闭环管理,影响了整合效果。

(四)治理精细化程度不高

精细化治理是对社区各个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管理的具体要求。如果精细化程度不高,就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虽已经提出“党建+”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社区党组织并未真正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这导致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其次,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应更加注重细节和实效,但一些社区在实际工作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性内容。例如,虽然开展了各种活动,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或者没有根据居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再次,社区治理合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诸多原因,社区治理主要靠党组织和政府推进,缺少其他社区组织与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导致社区治理的合力严重不足。最后,社区治理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社区治理精细化的重要保障。在一些社区,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或执行不力情况使得一些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不仅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而且限制了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

三、“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亟须创新理念与实践路径,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党建+”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模式,通过党建与能力建设、联建共建、数字赋能、网格治理等深度融合,助力实现社区精细化治理目标。

(一)“党建+能力建设”:凝聚社区发展“向心力”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其发展的向心力首先来自于党组织的领导力与凝聚力。“党建+能力建设”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向心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党建能够保证社区发展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加强基层党建是社区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通过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和示范作用,能够确保社区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其次,能力建设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通过能力建设,可以构建起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强化理论武装,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执行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实务培训,针对社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教育,倡导党员深入居民了解社情民意,着力提升党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继而凝聚起强大的社区发展向心力,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最后,“党建+能力建设”相结合,可以形成强有力的内在组织动员体系,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可见,“党建+能力建设”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对凝聚社区发展的向心力具有深远意义。

(二)“党建+联建共建”:做好居民参与“大文章”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社区治理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此时,“党建+联建共建”就成为激发社区治理活力的重要途径。从理论层面看,“党建+联建共建”是借助党的建设带动社区建设,通过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促进社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党组织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团体等多方主体的联动机制,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进而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从实践层面看,“党建+联建共建”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居民提供更多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和平台。例如,通过成立居民议事会、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平台、开展居民自主管理活动等形式,居民可以直接参与到社区的决策和管理中,这种参与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也使居民能够直观感受参与共建带来的实际变化和成效。此时的党组织不仅是政策传达和实施的桥梁,而且是凝聚社区共识、动员居民参与的重要力量。党组织可以发起“红色物业”“党员志愿服务”等项目,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微信、APP等新媒体工具,实时发布社区动态,鼓励居民对社区治理建言献策;还可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只有“充分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居民自治,才是实现社区自我运行和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4,才能共同书写社区治理这篇“大文章”。

(三)“党建+数字赋能”:搭建资源整合“数据库”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以数字技术充分赋能基层党建工作,已成为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一环。这一赋能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数字技术建立起社区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其与党建资源数据的整合,形成一个集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不仅汇集了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如住房、就业与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与健康等信息,还涵盖了党内学习、党建工作、绩效评估、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首先,利用数据库不仅可以优化社区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更好实现党对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引领。也就是说,无论是社区人员的管理、资产资源的调配,还是社区活动的组织开展,都可以依托数据库进行科学决策,确保各项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其次,数据库还具有决策支持功能。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趋势和效果进行预测,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基于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从对象的视角来看,社区治理过程可以说是社会公共资源配置过程。……社会公共资源分布逐渐呈现出弥散化特征,……公共资源……一旦产生弥散化,随之而来的结果将可能更加难以预料,比如治理效率逐渐降低。”4可见,利用数据库可以消除公共资源弥散化状态,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促进党内外、社区内外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

(四)“党建+网格治理”:完善精细化治理“新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1]67在当前社会治理体系中,“党建+网格治理”作为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创新实践,正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其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单元配备专责的网格员,由党组织领导,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治理体系。将党建与社区网格化治理相结合,就是“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推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4。这不仅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而且有力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使服务更完善。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必须整合基层网格资源,“做到信息专用与共享相结合、信息集成与拓展相结合、信息集约与开放相结合,提升网格化的运行机制与治理效能”5,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让网格员成为领头羊,让居民成为生力军,全面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其次,推进细化治理单元,使服务更精准。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网格员作为党组织的触角,在负责日常信息收集、问题处理和资源对接过程中,及时掌握网格内的人、事、物各方面的动态,发现问题、协调资源、解决问题,使得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能够得到更为精确和迅速的满足。最后,强化信息化支撑,使服务更高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社区治理的便捷、高效作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优化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实现社区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变,充分释放数字技术红利和创新红利,让社区治理更高效、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王智强,陈晓莉.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实践经验、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J].理论导刊,2022(9):92-97.

[3]孟令辉.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J].领导科学论坛,2023(5):62-66.

[4]张艳国,李非.“党建+”:化解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间矛盾的新路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9):11-18.

[5]谭日辉.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基础[N].光明日报,2024-04-22(06).

【责任编辑:未央】

基金项目:淮安市社会工作研究课题“‘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路径研究”(2024SG14);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课题“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2003YB01)。

作者简介:徐岩(1975—),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