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2024-12-25王一晨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深邃的核心要义和科学的实践指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提供了重要指导,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科学遵循,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强大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根本指导、基本原则及创作导向。新征程上,要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全方位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履行好文化新使命。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创新;文化建设;文化繁荣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12-0012-06
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蓬勃发展、奋发向上的精神命脉,发挥着展现精神风貌、汇聚民族力量、凝聚思想共识的强大作用。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征程上要紧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新使命,在守正创新、开放包容中“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1]。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内核,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习近平高瞻远瞩地认识到文化创新的艰巨性、文化变革的挑战性和文化国际传播的严峻性,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严密的思维逻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独创性文化叙事和文化理论创新。因此,深入研究和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内核要义和实践指向,既是整体性推动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系统揭示了文化建设对于走好文化新征程、担负文化新使命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价值意蕴。
(一)为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提供重要指导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和文化先进性始终未能彰显出来,造成国人一度产生文化自卑心理,进而导致中国人文精神失落。对此,习近平指出,经济总量不管是全球第二还是全球第一,不能保证我们政权的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之为强大吗?”[2]4此后,习近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文化建设现实进一步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民族精神独立性的进一步彰显是中华文化在新征程上实现自信自强的基本前提。在文化建设的新征程上,通过全面破除崇洋媚外的“西方价值至上”的错误文化心态,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能够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针对文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一味唯洋是从、以洋为美、以洋为尊,将文艺作品在西方获奖当成最高追求,亦步亦趋跟随西方标准,将会深陷“‘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4]的泥潭。新征程上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回归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通过揭露资本主义文化中所谓“普世价值”的虚假性和抽象性,坚决破除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世价值”奉为圭臬的思想窠臼,使民族精神独立性得以进一步彰显,依托主旋律引领文化新风尚。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唯物辩证法,全面深剖“普世价值”的本质,揭露和祛魅其虚假的“普适性”,为进一步彰显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习近平立足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的高度,强调指出:“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2]199只有科学回答新征程上文化建设朝着什么方向进发、依靠谁、由谁领导以及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等重大问题,文化强国建设才能稳步推进。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着力推动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始终发挥党在文化创造、文化创新、文化转化、文化发展中的“总舵手”作用,保证新征程上的文化建设不偏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航向。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人民大众创造文化的主体性作用,全方位汇聚人民大众的智慧,在贴近人民、反映现实、折射现实生活中创作精品佳作,以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的“叫座又叫好”的文艺作品汇聚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源泉,不断凝聚人民大众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创造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的多元文化需求,以人民的多元文化需要为文化工作的着力点,紧紧围绕人民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需要,在回应和满足人民文化诉求中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的宣传工作、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坚决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创造,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三)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科学遵循
文化软实力是决定中国国际影响力、全球话语权的关键因素,一般表现为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力和文化输出力等,包含国家话语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唯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创造出能够彰显民族文化底蕴、体现民族风貌、反映人民意愿的产品,才能将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汇聚起来,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在精准分析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之后强调,国家话语权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会不会传播、能不能传播、敢不敢传播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国家话语权的强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民最有底气和信心向全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要以高度的自信建构具有中国气韵、中国风范和中国特质的文化传播话语体系,为全面、系统、立体展示中华文化夯实话语基础,全景式塑造负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文化大国形象。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为指引全体社会成员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也为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科学遵循。
(四)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强大指引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在交流互鉴中相互融通,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飞跃式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是属于民族的;文化也具有世界性,是属于世界的。新征程上,开展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中华文化需要在与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发展,坚决反对僵化封闭。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能游离在世界文化体系之外而成为文化“孤岛”,文化所兼具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高度统一的。任何国家和民族如果实行文化封闭,将会导致自身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发轫于20世纪的信息革命为世界文明进步提供了便利高效的传播渠道,但族群情感沟通不畅、信息多元表达张力和多元主体思想的碰撞引发了频繁的文化矛盾和冲突。面对复杂严峻的文化冲突,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强调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在交流中应互相欣赏、互相理解、共同发展,而不是彼此交恶、相互诋毁、阻碍发展,全面认识文化互鉴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欣赏和肯定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各国的冲突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矛盾,更在于不同民族的强烈自我认同和文化的差异性。”[5]可见,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切实化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张力。习近平强调,地球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文化形态,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基本特征都受到本民族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文化样态,因而文明发展差异在所难免,但是不能把文明差异性错误地作为阻隔不同国家文明交流的原因。实际上,世界发展的内在动力恰恰来自文明的差异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多样之别。西方国家往往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无理干涉和阻碍他国文化发展,其实质是推行资本逻辑下的文化霸权主义,意在建构维护西方文化“一元独霸”的狭隘文化格局,破坏包容、平等、多彩的人类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世界各国在深度合作中实现文明交流互鉴,从而全面超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在取长补短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依托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使不同国家、民族在人类文化舞台上都享有平等出彩的机会,共同建构兼收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在文化建设中推动人类文化的丰富发展,号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秉持谦虚、平等、包容、开放的态度,在吸收他国文化精华中推动自身文化的创新,在吸收互鉴中共同建构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在文化建设中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推动世界文明在交相辉映、交流互鉴中发展进步。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放眼世界、立足当下,紧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根本指导、基本原则和创作导向,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要深入把握蕴含其中的重大创新观点,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
(一)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既表征着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程度的整体跃升,又集中体现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独立。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能够为文化强国建设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从历史层面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呈现出和平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特点,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其为民族复兴的实现提供了厚实的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敢于同一切压迫势力作斗争,形成善于团结、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宝贵道德品质,为民族复兴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现实层面来看,提升国际地位、建构国际话语体系和增强国际影响力,不能单靠“硬实力”支撑,还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滋养。习近平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民族的强盛、国家的繁荣不能单一依靠富足的物质财富,还需要精神文化层面的坚实支撑,在精神和物质的齐头并进中使“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6]。从理论层面来看,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也具有突出的世界特性。一国文化如果被他国文化所裹挟,不能坚守文化的根本立场,就极易使本国文化的特质湮灭在世界文化之中。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其在汲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释放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激发中华儿女创造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担负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使命集聚了强大力量。
(二)根本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历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科学揭示了社会成员在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中所具有的主体性价值。新朝代新征程,面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攻击和渗透,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应对风险挑战的致胜法宝,牢牢掌握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始终把牢马克思主义指引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总基调,抵制和驳斥各类“非马”“反马”的错误言论,建构能够融通国内外的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中国立场、传播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有担当的中国形象。这一系列重要举措都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为构建世界文化发展新格局、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应然之举。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中不断激活新征程中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持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交汇点和融通点,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创新力,力争创作出体现民族特质、满足人民多元需求、反映时代进步的精品力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进步。
(三)基本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习近平以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坚强的党性指出,党性和人民性在文化建设领域是一致的、统一的。无论是将人民性和党性割裂开来,还是将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都是有害的、错误的,必然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地位发生动摇,也会对新征程上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性和党性的高度统一,并将两者贯通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从根本上看,坚持人民性和坚持党性二者不可分离、高度统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救国救民、富民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在一切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导向,立足人民大众的诉求和愿望解决现实问题。新征程上,党旗帜鲜明地宣示,除了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其他特殊利益,党的价值追求和利益选择就是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在文化建设中同样适用。具体而言,党性表现在文化建设中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定盘星”[7]89。党始终着眼于社会成员的需求,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性,指引和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者创作反映社会成员生活、满足社会成员诉求的文艺作品,做大做强文化惠民工程,拓宽文化下乡的渠道,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浸润、感化、熏陶全体社会成员。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人民是创作优质文艺作品的源泉,丰富的素材来自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贴近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创作引领时代风尚、反映时代风貌的高质量作品。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只有制作精良、艺术精湛、思想精深的作品,才能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接受和喜爱的文艺作品,才能得到各族人民广泛的认可,才能发挥其供人欣赏的价值,才能全方位发挥文艺创造、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四)创作导向: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习近平立足人民立场,擘画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图景,强调“人民需要是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7]93。党的“二为”文化方针直接决定了文化工作、文艺创作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始终走近人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在站稳人民立场上突显价值性和时代性。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彰显了全体社会成员既是精神财富的享有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习近平生动地以“剧作者”来诠释社会成员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作用。从根本上来看,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就是文艺作品的素材来源。文化工作者要立足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创作适应时代发展、社会成员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深入基层,走进城市、乡村、工厂、车间、学校等,全方位了解各领域、各阶层社会成员的文化需求,服务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在文艺作品中突显社会成员的需要,既要关注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更要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需要,以较高的艺术品味和精神境界提升社会成员的文化素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高品质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创作“真实”“接地气”的作品能够引发社会成员的思想共鸣,坐而论道、闭门造车并不能创作出触及灵魂的文艺作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的灵魂”[8],文艺创作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扎根群众、深入生活”,在真切感受、细腻观察中创作反映社会成员关切、顺应社会成员意愿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深入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中永葆文艺创作的生机活力。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社会成员是文艺作品的评判者和鉴赏者,其精神需求和审美标准是文艺作品的重要评判标准,文艺始终与广大社会成员同在,要创作反映社会成员心声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使文艺创作和文艺评判实现良性互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创作导向,强调在顺应时代发展、反映社会成员心声、满足社会成员需要中创作兼具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文艺作品,创新和延续文艺作品的“人民性”,推出书写新生活、体现新作为、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
文化建设是涉及深层次、宽领域、多方面的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新征程上,必须通过着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在多维协同中实现中华文化更高层次的自信、自强、自立。
(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重视并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推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是新征程上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必胜法宝,是履行好文化新使命的重要途径,能够为文化强国建设夯实思想根基。一要以清醒的头脑准确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科学预判潜在风险,全面把握其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敢于发声亮剑,牢固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二要全方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打赢新征程上的意识形态战争,必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学懂悟透弄通党的创新理论,紧扣“两个巩固”来开展各项工作,主动学习、阐释、宣介与时俱进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驳斥和批判在一些领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标签化、空泛化和边缘化现象,开展有理有节的意识形态斗争,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三要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守住红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9]。必须在“三个地带”及其他领域持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开展新闻舆论工作,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作用,依托先进人物事迹的正面宣传,全方位引导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价值共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价值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和主导地位的观念,是贯通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征程上推动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引领着文化建设向着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构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堡垒。一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筑牢全体社会成员的信仰基石。新征程上,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在夯实信仰根基、革除思想顽疾、强化精神洗礼中使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习近平将理想信念视为共产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之“钙”,强调理想信念一旦动摇,思想防线就会被攻破,将会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严重影响,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二要着眼于大历史观自觉坚定历史自信。面对部分党员干部丧失意志、动摇信念的问题,亟须以“四史”教育为着力点,以历史主动精神从更新知识信息、创新方法、开拓思想等方面重塑理想信念,以勇于创新创造、充满生气、自信自强的状态扭转消极怠惰的局面,切实将理论转化为锤炼党性、坚定信念的行动自觉,使之成为推动文化建设和伟大事业的力量,让理想信念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始终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三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扬全体社会成员的奋进力量。通过筑牢精神内核,注重主流价值引领,以榜样带动、精神指引弘扬英雄文化,激发全社会创造新绩、埋头苦干的精神动力,构筑“精神高地”[10],以振聋发聩的精神伟力塑造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精神信仰。新征程上,要将全体社会成员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并重点聚焦“关键少数”,发挥其“领头羊”作用,以模范行为感染广大社会成员,带动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向榜样人物看齐。同时,积极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各阶段学生日用而不觉的习惯,在“软约束”下建立合理的实践机制,在整个社会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新征程上不断改革文化体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推动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立足特殊性要求和一般性要求,必须自觉借鉴其他方面的改革经验,无缝衔接其他方面的改革,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体制机制;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朝着全面性、科学性发展,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为着力点,围绕农村和基层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健全网络设施,全方位创新运行方式,着力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保护文化遗产和文物活化利用的能力,“让文化遗产和文物真正传承下去、真正活起来”[11]。二要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抓手,深入开展“文化+”“互联网+”活动,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全方位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培育和整体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引导和监督文化资本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向着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机制创新,着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化、标准化现代文化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为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推动文化与金融、旅游、科技等相关产业的融合,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三要培育和塑造骨干文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资源组合等方式做优做强大型文化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全力支持专精特新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快互联网创业、众创空间、企业孵化等方面的载体建设,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基地,使文化资源集聚效益全面发挥出来,形成具有显著联动效应的现代化、信息化文化产业带,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促融合,打造体验式、参与式、全景式的综合文化消费载体,进一步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模式和文化体验形式。可以说,以改革为内驱动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新征程上推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维护社会成员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全方位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独特的内在特质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儿女自立自信的底气来源。增强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在“走出去”中扭转信息流出流进的“逆差”,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全面、系统传播出去。这就要求集中优势资源、发挥集群效应,把握网络时代传播特性,全面认识网络传播可视化、社交化、移动化的传播态势,建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着眼精准传播,促进中国声音、中国故事的分众化、区域化、全球化精准表达,真正提高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实效性和亲和力。一要深入学习和运用国际传播理论,认识和利用文化传播规律。在传播路径方面科学把握现有交流平台和媒体的传播特征,着眼于传播内容创新,全方位融通国内外文化传播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学理基础;全面提高国际传播效能,采用多元丰富的传播方式,依托新途径、新手段、新形式建构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战略传播体系,形成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文化“走出去”格局,全面提升中国国际舆论引导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二要依托技术赋能使中华文明故事“炫起来”。通过着力落实文化创新要求,自觉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推动文化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文化+技术”的双向赋能中,借助数字文创产品、数字文化创新等项目,依托混合现实、元宇宙、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构以创新管理为支撑、先进技术为保障、内容创新为依托的中华文明传播体系,使中华文明中的精彩故事在技术赋能中“炫起来”。三要全方位把握国际受众思维,向全球阐释推介更多蕴藏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精神、体现中国气韵的文化精品。通过精准把握国际受众思维、阅读习惯以及接受意愿,着力推出更多“文博中国、考古中国”[12]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等国际传播文化精品,使中华文明在世界各国受众中更加可触可感,阐释好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推动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和内蕴其中的人类共同价值的认知认同,全方位增强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349.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135.
[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37.
[6]刘向军.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J].红旗文稿,2023(5):45-47.
[7]田川流.当代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8]姚修杰.文化自信视域下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向度[J].文艺评论,2023(1):1-7.
[9]孟宪平.嬗变与重组:转型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4.
[10]何楚涵.打造现实主义精神高地:试析中国都市情感剧的创作品格[J].当代电视,2021(5):67-70.
[11]李颖科.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47.
[12]董天策.传播媒体与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71.
【责任编辑:张晓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对非洲政策走势及中国的应对研究”(22CGJ037)。
作者简介:王一晨(1987—),男,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文化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