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2024-12-23孙文俊

今日财富 2024年36期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一背景下,探讨如何开发与利用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促进其再就业,不仅是改善老年群体福祉的重要渠道,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基于此,本文围绕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低龄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群体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专业技能和人生智慧,是社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传统观念对老年人角色的定位往往局限于退休与养老,忽视了他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继续发挥作用的巨大潜力,忽视了他们对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积极探索针对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再就业路径,不仅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超越,更是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尝试,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

(一)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发展策略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着重强调积极主动、持续且高效地参与老龄工作的重要性,以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的和谐统一。意见还提出要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管理等领域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低龄老年群体的专业优势,实现其人生价值与社会贡献。为积极践行这一指导意见,一些省份在“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秉承“以人为本”的养老理念,致力于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并推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文素质的提升。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老年组织,引导老年专家及各类专业人士参与到科研、技术咨询、生产经营等多个领域,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与培养,树立老专家、老模范、老干部的光辉形象。相关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凸显了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的重要性。

(二)老年教育的大力推广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发掘低龄老年人才的潜能,提升其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以提高老年人在新岗位上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自2022年起,各省份相继展开对老年教育路径的实践探索,如某地全面实施老年教育条例,该条例对于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利、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这一举措不仅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心理与精神需求的深切关注,还从具体措施、部门联动及教育形态等多个维度,对老年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探讨,展现了政府部门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为老年教育法治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社会层面的积极参与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社会层面的积极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在养老产业与就业方面。同时,为解决低龄老年人就业问题,政府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为老年人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应高度重视老年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国情与时代需求的养老模式,挖掘出一批身体健康、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年技术人员,形成一支既能满足生活需求又能实现“老有所为”的活力队伍。此外,通过终身教育,还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个性品质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助力其更快融入职场。

二、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面临的挑战

(一)健康与体能局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普遍面临身体机能减退的问题,慢性疾病的频发和体能下降成为其再就业道路上的主要阻碍。尤其特定工种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进行重复性体力劳动的岗位,对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具有较大挑战,直接影响他们再就业的选择范围。

(二)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区域差异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与技术层出不穷,很多老年求职者在二次就业过程中,会发现自己过往积累的知识与技能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另外,城市低龄老年群体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资源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且这部分人群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再就业的选择范围相对广泛。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往往不得不通过打工来维持生计,加之教育水平有限,他们能够从事的工作种类也相对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法律及终身学习体系的缺失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过往的规划中,虽然已经认识到发挥老年人价值的重要性,但目前针对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老年人在寻求再就业过程中缺乏专门的法律保障和服务支持,相关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在老年人力资源发展方面的职责尚未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此外,老年群体在追求职业再发展的道路上,普遍面临继续教育资源匮乏的挑战。当前教育体系倾向于年轻化,未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需求。加之经济因素的制约,使得部分老年人在进行系统学习和提升自我方面面临重重困难,限制了其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与适应性。

(四)职场歧视与待遇不公

年龄歧视在职场中屡见不鲜,老年求职者往往被认为在工作效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不及年轻人而遭受偏见。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求职难度,还在薪酬、晋升等方面设置了诸多障碍,严重阻碍了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的冲突

家庭是老年人再就业时必须权衡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负担往往加重,老年人在选择工作时不得不考虑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照顾孙辈、支持家庭等责任,使得他们在职业与个人生活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增加了再就业的难度与复杂性。

(六)社会观念与认知的束缚

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的认知偏见也是一大挑战。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应安享晚年,这种固化思维导致许多雇主对老年求职者的能力与价值持怀疑态度。这种社会认知的局限,不仅限制了老年人的职业发展机会,也忽视了他们丰富经验和宝贵智慧对社会的潜在贡献。

三、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可行性分析

(一)健康优势与活力潜能

低龄老年群体普遍展现出良好的健康状况与充沛的活力,很多低龄老年人不仅体格健壮,而且心态年轻,能够快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这一群体是企业和社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与开发,能够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丰富的职业积淀与智慧资本

老年人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特的专业技能,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智慧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关键性指导,还能在决策制定、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强烈的再就业意愿与自我价值追求

许多低龄老年人对再就业抱有高度期待,他们渴望通过工作延续个人价值,丰富晚年生活。对他们而言,工作不仅是经济来源,更是实现自我理想、减轻家庭负担、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他们积极寻求重返职场的机会,渴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风采。

(四)缓解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当前,许多行业尤其是高技能领域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而低龄老年人正是填补这一空缺的理想人选。他们的加入不仅能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还能促进代际交流与合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这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

(五)促进社会融合与代际和谐

再就业为低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工作中,他们与不同年龄段的同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跨代沟通与合作。这种代际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打破隔阂与偏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老年人的加入,也能为工作场所带来多元化视角和创新思维,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低龄老年人的再就业不仅改善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还能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稳定收入人群可促进地区消费和储蓄的增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低龄老年人再就业还能有效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四、开拓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路径的措施

(一)深化政府政策扶持与导向作用

在推动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再就业的过程中,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扶持与引导作用。优先完善和优化针对老年人口的法律法规框架,明确界定并保障其就业权利,确保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中享有平等机会和权益。

政府可出台一系列激励性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和补贴,以鼓励企业积极吸纳低龄老年员工。这些优惠政策不仅能够减轻企业雇佣成本,还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实现双赢。政府还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老年人的创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助力他们顺利转型为职场新力量。为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政府可推动建设更多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养老与就业融合设施,如老年大学、职场回归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和就业的一站式服务。政府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广泛宣传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提升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的认知和支持度。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确保老年人在税收、财政、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其社会价值最大化。

(二)激活低龄老年人的知识活力与技能升级

为解决低龄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而引发的职业技能自然衰减与知识更新滞后问题,政府应联合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各界,为低龄老年人量身打造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方案。

首先,构建专业的培训体系,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老年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培训内容与个人职业规划紧密结合,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学习动力。对于身体条件受限、难以参与传统面授课程的老年人,应灵活采用线上教学、远程学习等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书籍、网络讲座和虚拟实训平台,打破学习条件限制。

其次,为确保培训质量,需建立健全培训监管机制,对培训机构和教学活动进行定期评估与改进,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积极引入国内顶尖教育机构和企业的专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助力他们掌握行业前沿知识与技能。

最后,为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以“助学”“奖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位有学习意愿的老年人都能够无负担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三)构建广泛且灵活的老年就业生态系统

为充分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发挥其再就业潜力,有必要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就业模式,以更加包容和灵活的方式吸纳这一群体。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发针对老年人的特色产业与项目,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利用老年人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医疗咨询、健康管理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同时实现知识的传承与指导。

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域,应成为其再就业的重要舞台。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不仅能够满足社区对老年人关怀的需求,还能让老年人在服务中感受到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还可将文化旅游与老年人就业相结合,如开设老年导游服务,让老年人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分享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为适应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有必要推行灵活的工作制度与模式,允许老年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家庭责任及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工作时间和方式,既保障其生活质量,又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满意度。

政府还应充分重视农村这一广阔的就业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向农村转移,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还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打造一体化老年人才市场服务平台

为有效促进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再就业,政府可构建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老年人才市场体系,该体系需要涵盖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就业支持。依托平台为老年人建立与市场的联系,实时发布各类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信息,同时提供专业的职业辅导,帮助老年人了解市场趋势,明确职业定位,进而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一平台也是挖掘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宝贵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招聘需求,快速匹配到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老年人才,既解决了用工难题,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本评价体系和数据库,有助于企业更科学地评估和管理老年员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为进一步推动老年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可建立“老年人才库”,实现简历与求职意愿的精准对接,将极大提高招聘效率,促进老年人才与企业的有效匹配。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公平透明高效的老年就业辅导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就业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再就业,不仅关乎老年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完善的老年人才市场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职业培训与知识更新,以及倡导灵活多样的工作模式等多种措施,能够为低龄老年人创造更加友好包容的就业环境,对进一步发挥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