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多维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2024-12-22单文娟刘显婷马瑶兰刘心颖朱嵩
摘要:针对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不融合的现象,本文根据高校理学类课程的特点,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和理学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该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去运筹、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在教学中形成全程性、系统性、应用性和全员参与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的理学类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理学;互联网+;融合途径
ResearchandPracticeonMultidimensionalIntegrationof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ScienceCourses
ShanWenjuanLiuXianting*MaYaolanLiuXinyingZhuSong
SchoolofScience,Xi’anAeronautical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77
Abstract:Inresponsetothephenomenonofnonintegrationofcurriculumeducationan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ialeducation,thisarticlediscussestheorganiccombinationof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scienceapplicationcapabilities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university'ssciencecurriculum,andconductreformexplorationandpractice.Letstudentsusethebasicideologicalmethodsofthesubjectonthebasisoflearningscienceknowledgetooperateandquestion,askquestions,analyzeproblems,solvepracticalproblems,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realizetheeffectiveintegrationofthetwo.Intheteaching,afullprocess,systematic,appliedandfulltime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ialeducationisformed,andnewideasareprovidedfortheteachingofsciencecurriculumteachingcharacteristics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Keyword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Science;Internetplus;Integrationpathway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条件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在很多高校依然只重视专业教育,即使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因没有系统的课程规划,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有效的融合。高校理学类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数学类课程的学习中,主要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运筹、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理学类高校教师,应把创新创业教育和理学应用能力有机地结合,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及价值目标塑造都具有一定的帮助。
1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务实商业课程的设置和建设,针对学生特点提供了分层次、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国外课程教育中以理学为载体注重理学教育的形式多元化,重视对学生数理科学应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理科学的兴趣,关注教师和学生两类视角,因此,好的理学类研究课题也比较多。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薄弱,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够完善,存在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余达锦、林应炬教授提出理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农秋红教师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总体来说,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学科壁垒,在数理科学应用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将创新创业素材融入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探讨理学类学科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创业之路,激发创新创业的思维。
2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方法及途径
2.1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方法
依据教育推进计划等系列文件,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要通过调查访谈法获取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教育融合的痛点问题,确定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融合。其次,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理学类课程教育的路径、方法。最后,基于实践总结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本科院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资料搜集、案例研究、问卷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探讨二者融合的方式。
(1)通过文献查阅与分析,梳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可借鉴的经验,为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提供研究理论基础。
(2)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研,收集相关材料,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学类教育中的融入效果以及对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意见和建议,解决融合中的实际困难。
(3)通过对考察材料与数据进行分析,按照研究假设,在具体的理学类课程中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
(4)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理学类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方法,构建以“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理学类课程创新教育的模式。
2.2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途径
2.2.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教育的融合机制
使理学类课程教育由注重知识专业传授向注重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从而改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融合的现象。要以“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基础,深入试点企业,从企业实践中,将创新创业融入理学类教育课程的大纲,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Python语言基础”等课程的大纲,进行理学类课程大纲的制定。通过融合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多阶段进行检查反馈。
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还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比赛、设立创新创业基地等方式来实现。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团队协作课程、组织团队项目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2创新教学模式
2.2.2.1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需要结合时事热点,推出一些提高学生兴趣的话题,如在“Python语言基础”课程教学中,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数据分析”“算法与兵法的关联分析”“华为创新发展历程”等单独探究式案例,将Python语言、学术发展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自觉组织学习、主动构建案例,将学生的创新成果纳入课程,促进教学迭代优化,形成积极创新氛围。通过构建一流课程和示范课程、搭建课程知识图谱等途径丰富课程资源。同时,针对理学类课程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易引起学生抵触心理的教学状况,通过优化课程章节,将“课程思政”浸润到每个章节。采用“情景式―启发式―任务式”立体化教学方式,将知识化为案例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感,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主动构建案例,将学生的创新成果纳入课程,促进教学迭代优化。在学习该课程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思考所学内容应如何满足社会各业发展需求,以自我驱动的方式接受课程思政的熏陶,在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上有一定的收获。
另外,在具有实践环节的“数据分析”类课程中,以“数据分析软件实现”和“数据分析方法”作为两条主线,学生能够对大数据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选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预测,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精神。在课程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思想政治与本科专业课教学“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模式实践。
2.2.2.2引导学习方法转变,提升参与度
激发课堂活力在教学设计中,增设课前自主学习环节,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练习,课后小组任务等环节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迭代。改变传统理学类课程“教”的理念,通过当前真实工程的问题,引导学生“写案例”。增设课内实验环节,进行手把手培训,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阶段性成果,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自信心与内驱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项目引领,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性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调动多方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
2.2.2.3以评估、反馈搭建多阶段、多形式考核评价机制
改革考核方法,采取多阶段、多形式考核方法,以评估反馈教学,实现教学的不断优化。考核包括:团队项目、平时研讨、个人项目、线上任务点、阶段考核,期末测试。线上过程由学习通的任务点、作业、在线讨论、测试等来确定,在讨论、小组作业中深化思政元素的交流探讨。
2.2.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或创业的方法。在融合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理论论证能力为目标,基于“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浸润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探索。通过带领学生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立项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赴试点企业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在实践锻炼过程中,进行实践验证,拓展探究理论与实际结合应用,以案例引领知识单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实现最终产出的实践验证作业。
2.2.4重构师资队伍
通过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引入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将行业企业的最新创新创业元素、案例融入教学。鼓励教师多参加实践项目实战训练培训,将创新创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相结合,考取技术证书。同时多参加技术交流,激发教师教育领域最新成果与思想的碰撞交流。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对理学类课程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建设。推动教师运用知识图谱等信息技术手段助学助教,促进以信息技术驱动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融合。教师团队多带领学生参加科创类大赛,不仅提高对学生应用创新的重视,也能丰富学生的技术基础知识储备,提升了学生的分析与应用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创新创业教育与理学类课程的融合价值
理学具有与其他学科交叉互动发展的特点,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将二者合理融合,具有多方面价值。
对学生而言,以问题为驱动打破被动接受,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对专任教师而言,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又反作用于专业知识,并形成专利等学术成果,从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本科院校而言,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同时,有助于社会中小微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人才密集型企业的高水平发展。
结语
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