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初探
2024-12-19许博
[摘 要] 按照康德的设想,科学的形而上学应该是包含着自然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的形而上学。但是,这两个体系之间具有一种不可通约性。这种方式是难以解释一个完整的人的。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因为将人的活动划分为两个方面就将一个人也划分为两个方面。一个人始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思辨着,在实践着。所以,康德就在这两个形而上学的体系之间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康德提出的有关判断力的学说。
[关 键 词] 康德;《判断力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审美判断力;目的论判断力
《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的最后一部批判著作。在1790年初版序言中,康德曾承认:“于是我就以此结束我的全部批判工作。”[1]4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康德把人类高级认识能力分为三种:知性、理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判断力。至于在知性和理性之间的判断力到底会起着怎样的联结作用,他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种特殊的“反思”。“反思”是指人从一个感性材料的对象身上看到的不是那个客体本身的属性和规定,而是看到了人自身的某种普遍需要。这就像“照镜子”——我在对象上面看到了我自己,是主体本身内在的各种认识能力借这样一个对象的形式在那里“做游戏”。反思和判断力所涉及的是我们主体的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它在对象和主体之间反复来回,但最终立足于人的情感和自由的需求。
一、《判断力批判》的导论
(一)哲学的划分和一般哲学的领地
在导论第Ⅰ节“论哲学的划分”中,康德将哲学进行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划分。康德划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标准在于它们包含着不同的先天原则: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理论哲学通过知性为自然界立法,建立在自然概念上向自然界颁布自然规律;实践哲学为人的意志立法,建立在自由概念上向意志颁布自由规律。自然概念使按照先天原则的理论认识成为可能,自由概念则为意志建立起实践的原理。
在导论第Ⅱ节“论一般哲学的领地”中,康德进一步阐释了“一般哲学的领地”。“领地”(das Gebiete)不同于“场地”(das Feld)和“基地”(der Boden),“领地”的外延最小[2]228。我们的认识能力有两个领地:自然概念的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关于领地的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但哲学的领地建立于其上,且哲学的立法施行于其上的基地只是一切可能经验的对象的总和。这些对象被看成现象,知性为它们颁布自然法则,理性为它们颁布道德法则。康德认为知性和理性对于同一个经验基地拥有两种不同的立法——自然概念对于自由概念的立法没有影响,正如自由概念也不干扰自然概念的立法一样——这两种立法可以无矛盾地在同一个主体内部共存。但是,尽管如此,超感性的世界应该对感性的世界有某种影响。自由的规律如果要在经验的世界里实现出来,自然概念的领地也应该这样来设想:其形式的合规律性至少会与依照自由规律可在它里面实现的那些目的的可能性相协调[2]230。于是,就需要找到一个中介把自然概念的领地与自由概念的领地联结起来。
(二)《判断力批判》的联结作用
在导论第Ⅲ节“论判断力批判作为把哲学的这两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段”中,康德从不同角度寻找联结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桥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力的学说。康德不仅把判断力当作一个中介,而且换了一个角度来理解判断力的中介作用。我们心灵的全部能力可以归结为三种:认识能力、愉快和不快的情感、欲求能力。这种愉快和不快的情感恰好同判断力相对应,它能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把人的认知和意志联结起来。这种以审美鉴赏的形式出现的判断是一种独特的判断形式,判断力在进行此类判断时也有自己特殊的先天原则,这就是合目的性原则;这个先天原则也拥有艺术领域和有机生命界作为自己的应用范围。
在导论第Ⅸ节“论知性和理性的各种立法通过判断力而联结”中,康德对判断力的上述联结作用做了进一步阐释。判断力通过按照自然界可能的特殊规律来评判自然界的先天原则,而使自然的超感性的基底获得了以理智的能力来规定的可能性。理性则通过先天的实践规律对同一个基底作出规定。这样,判断力就使得从自然概念的领地向自由概念的领地的过渡成为可能。自然概念的领地与自由概念的领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地,但它们的基底是相同的,判断力起到一种提示和象征作用,它要解释自然界背后超感性的本体是可以得到规定的[2]232。
(三)作为先天立法能力的判断力及原则
在导论第Ⅳ节“论作为一种先天立法能力的判断力”中,康德对《判断力批判》所要研究的这种特殊的判断做了专门的说明。《判断力批判》所说的判断力是指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尽管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不同于概念判断力和道德判断力,但它们之间是可以彼此过渡的——目的论判断力更接近于认识判断力,审美判断力更接近于道德判断力。
在导论第Ⅴ节“论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中,康德进一步论证了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反思的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我们把自然界思考为合目的的,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界真的有什么内在目的。而仅仅是表达:如果我们不这样来思考自然,我们就不能把握自然界所呈现出来的无限多样的形式。所以,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并不是判断力颁布给自然界的规律,而是判断力为了反思自然而给它自己颁布的规律。反思的判断力借助合目的性原则把自然界的经验性规律统一起来,这样会使它自己感到愉快。
在导论第Ⅵ节“愉快的情绪和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的联结”中,康德把愉快的情感同自然的合目的性概念联结起来。自然界存在大量特殊的和偶然的现象,此时如果我们用合目的性概念来把握它们,就等于在帮助知性把自然界当作统一体来加以理解。一旦我们达到了这个意图,我们就必定会感到愉快。所以,自然合目的性原则是我们愉快情感的一个先天根据,这种愉快是借助想象力产生的。
(四)自然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和逻辑表象
在导论第Ⅶ节“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中,康德论述了自然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康德认为我们的美感所表达的就是对象的一种主观形式上的合目的性。这种美感其实就是对客体的一种合目的性的审美判断,这种愉快具有普遍必然性。它不是建立在任何有关对象的现成的概念上的,也不带来任何概念。由反思事物的形式而来的愉快不仅表明了客体的合目的性,也反过来表明了主体本身的合目的性[2]236。
在导论第Ⅷ节“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中,康德进一步论述了自然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合目的性有以下两种:一是单纯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二是客观的、实在的合目的性。如果一个对象呈现在判断主体前面会使判断主体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愉快,这个对象就符合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如果一个对象特别是有机物做目的论判断时,似乎内在地有其目的在支配它,这就是一种客观的实在的合目的性。正是运用这样一条原则,反思的判断力才有可能把自然界的经验性的规律组织成一个相互隶属的整体,将不适用知性法则的有机自然界统一在合目的性原理当中。
二、《判断力批判》的基本结构
《判断力批判》主要涉及康德对美、崇高的分析以及他的自然目的论思想。所以,《判断力批判》分为两大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和审美判断力的方法论;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和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三、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对美和崇高的分析
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康德首先展开的是对美的分析。我们把这个东西看作是美的,这不同于另外一些判断。例如,我们把一个东西看作是红的,这是一个事实的判断并可以通过经验来加以证明。相反,美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客观属性,它是人的一种感觉。一般来说,人都会对美的东西表示欣赏,而且这种欣赏是相通的。一个人觉得美的东西,他肯定会认为别的人也会觉得美;至于美的程度如何是因人而异的问题,但至少不会说它不美。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实际上是鉴赏判断,要对美展开分析就要求对鉴赏判断进行分析[2]238。
康德认为鉴赏力具有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是按照他的范畴表来排列的。那么按照这四个范畴形成的鉴赏判断,康德把它们称之为四个契机。分别是:
质的契机。康德将其称之为“无利害的愉快”。一般性的愉快都具有一个特点——它要以这个对象存在为前提,否则愉快也不会产生出来。但是审美不一样,它是纯粹的、无任何利害关系的一种情感判断。所谓“无利害”是指人对于这个审美对象是否真的不感兴趣,只要这个审美对象呈现出来就足够了。审美快感同任何功利无关,它是摆脱了任何功利束缚的自由的愉快。
量的契机。康德将其称之为“无概念的普遍性”。这种情感所指向的对象尽管可能是形形色色的,但是这种情感具有一种人人可能产生的普遍性。这是因为当人自觉到那种愉快的对象是与他自身无任何利害关系时,他就判定这个对象具有使每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根据。只要是真正美的东西,人人都会觉得美。
关系的契机。康德将其称之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当我们看一幅画时,它的每一笔都是为整个作品的题材、主题和内容而服务的。这个对象的形式表现出好像趋向一个目的那样处在一个统一之中,好像这个形式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它给你美的感觉,使你整体上觉得有一种美的气象。不过,这种合乎目的性只是在形式上,它并没有一种实质上的目的。所以,这一点又被称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但是,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其实还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就是人本身[3]212。我们在欣赏一个美的对象的时候,以这样一种纯粹审美的态度会表现出我们主体中的想象力和知性能力之间的一种自由协调活动。)
模态的契机。康德将其称之为“共通感的必然性”。审美的起源并不是在经验中或心理学中偶然的起源,而是在人的先天能力中有它必然的起源。审美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有一种共同的情感,而这种共同的情感迫切地需要通过一种方式传达给别人,有一种试图引起共鸣的需要。这意味着美感不仅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而且具有一种主观的必然性。
康德接着展开对崇高的分析。在康德看来,从对美的欣赏到对崇高的欣赏有一个渐进的阶梯。如果人涉及的对象是无限的对象,人的想象力跟知性的协调活动就无法达成。人因为这种痛苦就会调动自身内部另外一种更高级别的能力,即理性能力。当人的想象力跟理性达成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出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快感,即崇高。
美和崇高都是令人愉快的,但是这两种愉快又有显著的差异。美的对象同想象力往往是和谐的,因而能够直接成为愉快的对象;而崇高的对象往往是超出了想象力能够容纳的限度,所以刚开始时我们非但不会感到愉快反而会感到痛苦。崇高是含有一种痛苦的快感,它是人调动自己内心的精神能力才能够欣赏到。要产生崇高感,自然界的事物不能像美的对象那样有一种合目的性,而必须是“大混乱或极狂野、极不规则的无秩序和荒芜”[2]239。只有这样的对象才能让我们见识到伟大;也因为人敢于同如此强大的自然抗衡,我们还能够体会到我们内心理性和德行的力量。人对于这些都会感到敬重,所以崇高具有一种从认识向道德过渡的性质,比美具有更丰富的道德意味。
四、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人如何能把自己的这种情感传达给别人呢?康德认为音乐、美术和诗艺等各门类艺术的作用就在于这一点。它们把我们在鉴赏中普遍传达自己情感的这种能力通过一种现实的社会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艺术在社交场合具有一种交流的作用,能引发别人的共鸣。
康德又对艺术做了一个分析。在当时,如何判断一个人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是好是坏的问题是争论得很厉害的一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艺术标准的二律背反。在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部分,康德讨论了鉴赏判断在其原理方面的二律背反。
这个二律背反是:
正题:鉴赏判断不植基于诸概念,否则即可容人对它辩论,通过论证来决定。
反题:鉴赏判断植基于诸概念,否则尽管它们中间有相违异点,也不能有所争吵,要求别人对此判断必然同意。
康德对此二律背反的解决是认定正题和反题中出现的“概念”一词具有不同的含义。正题中的概念是知性概念,反题中的概念则是理性概念。前者适用于感性世界,后者是先验的超感性的理念。鉴赏判断不是认识判断,因此它确实不是建立在知性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鉴赏判断中又确实含有一种超感性的理念,只有它才能说明鉴赏判断的普遍必然性。康德由此就把正题和反题都看成是有道理的,从而持有一种调和的立场——把一个绝对美的标准作为一个理念,不断地向它去靠近。
五、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对自然目的的理解
在结束了审美判断力批判之后,康德转向了对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艺术作品是向目的论的一个过渡。艺术家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他是有目的的——至少他要以这个艺术品的完成作为他的目的。那么在这一点上,它一方面跟审美鉴赏联系,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具有目的的活动。
当人把艺术品的这条原则扩展到自然界上去,使用艺术的眼光就可以把它设想为一个有目的的产物。整个大自然在这种眼光下就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品。康德对合目的性概念进行了细致的区分。他指出自然的合目的性不同于审美的合目的性,它是客观的合目的性(这种客观的自然合目的性又可以分为纯粹形式上的合目的性和质料上的合目的性,质料上的自然合目的性还可以分为外在的合目的性和内在的合目的性)。内在的合目的性是属于作为自然对象的事物本身的,只有它才是真正的自然目的[2]241。
康德认为真正具有内在目的的事物只能是有机物。自从出现牛顿物理学以后,在科学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就是机械论,万物都是由一种机械的关系整合在一起。但是自然界又好像是合目的的,比如有机体就是以它的生存和繁衍为目的。当这样一种目的论的理念在自然界确立,它就有一种扩展开的趋势,整个宇宙的机械环境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手段,都是为了有机体的内在目的而设计。这样一来,我们就从有机体进入到整个自然中,从有机体的原则推出整个自然的目的论。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自然界是按照某个理智的目的被创造出来的,不能推论上帝对自然界有意识的创造。
六、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在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部分,康德试图解决目的论判断力的二律背反。这个二律背反是:
正题:物质性东西的所有产生都是按单纯的机械规律有其可能的。
反题:物质性的东西的有些产生按单纯的机械规律是不可能的。
康德认为这些命题是有关对象本身的构成性原理。如果我们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不是看成构成性原理而仅仅当作调节性原理,上述有关自然对象的二律背反就不会存在了。
七、目的论判XaqXwFuXmwXPoOxOsq/8KcL/Rkw8fX4i5tzpJkMwcv4=断力的方法论:从自然目的论到道德(伦理)神学
在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部分,康德肯定目的论对自然科学所要达到的体系性要求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目的论能够给自然科学把握有机物提供一种有效的线索。每个种族就它自身来说,它以自身为目的;又因为整个自然界的生物链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链条,所以它还会以别的种族为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这个目的系统中,能够作为最后目的(der letzte Zweck)的是人[2]242。人和其他自然事物不同的地方是具有文化,这是一种能力,它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择定自己的目的。最后目的还不是终极目的(der Endzweck),整个创造的终极目的是至善[2]242。为保证德福统一的至善的实现,康德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上帝的存在,他给上帝的存在提供了一种道德(伦理)神学的证明。
但有时,科学和艺术并没有使我们的道德更高尚,而是起了一种促进恶劣情欲的负面作用。不过,康德认为这个恶劣的情欲对人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是有好处的,在这里会产生出一种历史的方向,会锻造出一种善。这样一个过程在康德看来实际上还是一个合目的性的过程。每个人所追求的自己的目的虽然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不公,但是这些目的积少成多地集合在一起后在历史中会表现出对人的一种教化。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必须通过这样一些训练,恶劣的东西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3]251。
这样的一种社会进步被康德称为大自然的“天意”(Vorsehung)[3]252。大自然好像冥冥之中预先有一种意图,要引导社会中的人通过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目的而成全一个更高的目的。康德反对将这个“天意”看作是上帝在那里支配,他认为这是我们人的一种反思性的判断力。因为我们人是有道德的,我们才把整个社会历史看作是进步的,看作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自然目的论最终暗示了道德。
我们用道德的眼光来看人类历史,就可以发现人类历史好像在走向进步[3]253。康德认为整个历史实际上是道德史,也就是说是我们的道德意识觉醒的历史。以往的基督教在康德看来是一种“神学的伦理学”,但是康德认为我们应该建立的是一种“伦理的神学”。自然目的论并不是证明有上帝存在,而是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启发了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道德素质。自然目的论是伦理学神学的一种入门[3]255。
八、《判断力批判》的简要评价
《判断力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判断力批判》为当时的美学和生命科学奠定了哲学基础。当康德用合目的性原则来诠释美的时候,力图为美学这门当时还在形成中的科学提供一种哲学的先验原则;当康德认为要把握有机生命体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这是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有机论思维。其次,《判断力批判》在诠释自然目的论时把人当作整个自然目的系统的最后目的,这充分体现出康德对人的重视。人不可以凭借自己的欲望来任意宰制大自然,只有凭借自己的文化、自由和德性才有望占据自然目的系统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3]邓晓芒.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