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日本文学影响的反向思考
2024-12-19张铁红黄晓君
[摘 要] 在中国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以“天人合一”理念为核心理念框架,倡导人类应具备崇高的道德修养,承载天地之德,善待万物生灵。这一思想将“仁”从人际关系延伸至自然界,逐步推己及人、推人及物,并从“仁”“礼”两方面进行生态式的逻辑建构,使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共存的关系。这种思想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儒家“仁”与“礼”的概念在日本文学中被接受、转化,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生态文学理念。
[关 键 词] 儒家;生态思想;日本文学;“天人合一”;“仁”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意蕴及“仁”“礼”逻辑建构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核心命题,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不仅是道家哲学的基础,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虽然更关注社会伦理和人伦秩序,但也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法则,以维护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孔子曾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在这里,“天”确实是指代自然界,它象征着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和运行规律。大自然涵盖万物,展现出生生不息的自我调节能力,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运转。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必须顺应这一自然秩序,遵循自然的法则。“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最大意义在于把“天”和“人”的关系完美统一起来。钱穆曾说:“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2]因此,古人的智慧在于能够将“天”与“人”置于同一个生态大系统中加以思考,深刻揭示了人类与天道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他们通过这种视角,展现了人生与自然法则的相互融合和共通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理与道义。
(一)以“仁”为本的生态意识
儒家的生态意识以“仁”为核心,强调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将天地赋予的“仁”性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将这种修养外化为群体行为的“仁”道准则。通过这种方式,个人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体现了仁者爱物、取之有道的情怀,彰显了“仁”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在孔子及先贤们的思想中,“仁”本质上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内涵,作为共生共荣的象征,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码。通过道德修养,人能够与天地相契合,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统一标志着天道、自然法则与人道的融合,构成一个有序、健康且真实的宇宙“仁”生态系统。
(二)“礼”归“仁”的生态逻辑
儒家思想中,“礼”与“仁”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秩序。《礼记·丧服四制》载:“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3]人类效法天地、四时、阴阳以及人情,生活习性与人伦情感共同构成了“礼”的内涵。“礼”体现了天地运行规律和阴阳法则。与此同时,“仁”作为人道观的核心,亦是人类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礼”则调节人与自然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遵循四时的运行规律。在“仁”与“礼”的关系中,“礼”是“仁”的具体体现,而“仁”则是“礼”的根本。因此“礼”的功能在于引导人们遵循自然和社会秩序,通过规范的行为实现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而“仁”作为礼的本源,提供了更深层次的道德依据,将人与自然的互动提升为一种基于内心善意的生态关怀。通过“礼”的实践,人类得以实现对“仁”的践履,达成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从而体现出一种完整的生态伦理逻辑。
二、儒家“天人合一”生态宇宙观在日本文学中的体现
(一)“仁”思想的历史传承
在《古事记》这样的早期文学作品中,仁爱之心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书中将天皇设定为最为完美的“仁”,这也是对统治者的最高评价,同时阐述了日本天皇的“仁”是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内容。这种做法将日本天皇定义为日本民众眼中的至美之人,有别于传统的君权至上的准则。《古事记》通过描写天皇的仁爱之心,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理想期待,并以文学层面的影响力约束了日本天皇的行为准则,推动了日本社会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怀风藻》中大伴旅人的诗歌《献给天地》:
天地间有何最难得?
人心仁爱最难得。
这首诗强调了“仁”的价值,表达了对人类仁爱之心的高度赞美。大伴旅人通过诗歌传达了儒家思想中“仁”的核心理念,倡导人们珍惜和发扬仁爱之心。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还渗透到了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万叶集》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礼赞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与人之间仁爱之心的向往。例如,诗人山上忆良在《万叶集》中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此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细腻体验,这种情感与儒家的“仁”思想高度契合。
山上忆良的诗歌《田园秋景》:
田园秋景悠,黄叶满天飞。
仁心怀自然,世间情长留。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园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黄叶飘飞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情感与儒家的“仁”思想高度契合,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出,儒家“仁”思想在日本文学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同时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日本文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仁”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倡导敬畏天、敬畏自然,正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将“三畏”中的“畏天命”置于首位,暗示了自然法则在儒家宇宙观中的至高地位。这种对天命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应保持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孔子所说的“畏”,并非简单的恐惧,而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尊重,是对生命和存在的根本态度。
这种思想传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写,这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在《万叶集》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此外,诗人通过对四季更替、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不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共生理念。
日本文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故事中,还深刻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通过这种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敬意和热爱,这种情感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
在《古都》中,川端康成通过对京都自然景观的细腻叙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描写了樱花、杉树、红叶、白雪等自然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主人公在自然景观中的种种经历和情感变化,正是这一思想的诠释。
此外,日本文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还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许多日本作家表达了对人们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关切,这种环境意识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深深的渊源中形成。例如,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通过对伊豆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其珍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在像《万叶集》这样的古典文献还是近现代文学中,诗人都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学作品中主题人物的塑造和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与孔子所倡导的“畏天命”思想高度契合。这些诗歌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壮观,也为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理解中日文化交流和生态思想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三、“仁”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儒家“仁”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正是这一思想变革成果的典范,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儒家“仁”思想在生态文学中的深刻影响。
在川端康成的《雪国》中,他这样写道:“在雪国的漫漫冬夜里,雪花纷飞,世界仿佛被白色的宁静覆盖。主人公站在雪地里,感受着寒意和雪花的触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动。”通过对雪夜纷飞的雪花和大自然静谧的描写,川端康成表达了对日本自然美的喜爱和赞美。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日本四季的美丽,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仁”理念。例如,他在作品中写到“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通过这种对四季景色的描绘,川端康成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这正是儒家“仁”思想在生态文学中的具体体现。
在《古都》中,川端康成以日本京都为背景,将樱花、杉树、红叶、白雪四种京都印象描写得惟妙惟肖。特别是寄生在一棵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他这样写道:“紫花地丁在一棵古树上绽放,一株在阳光下灿烂,一株在阴影中幽静……”这些描写象征着双胞胎姐妹截然不同的命运。通过这一细节,川端康成探讨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美丽。这些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正是儒家“仁”思想的体现。
在《伊豆舞女》中,川端康成大量描写了自然景物,令读者如置身于世外仙境一般。他这样写道:“清晨的伊豆,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舞女在水边洗衣,宁静的美景中透出生活的简单与纯真……”这种自然的美不仅是为了烘托主人公的美,更是通过物我情感的同化,超越了自我层面的思考,体现了“仁”思想传入日本社会后对日本生态思想的影响。
通过分析川端康成的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儒家“仁”思想在日本生态文学中的深刻影响。他的作品不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论语》中的“仁”思想高度契合,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日本文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四、“礼”在日本文学中的表现及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在日本文学中,“礼”思想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深刻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和内容,尤其在生态思想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首先,《古事记》中对天皇的描写展示了礼仪规范在日本统治阶层的重要性。天皇被视为仁爱和礼仪的象征,通过对天皇礼仪的描写,《古事记》不仅传达了“礼”思想,还通过文学的形式巩固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例如,神武天皇通过仁德感化人民而非暴力,这种描写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了儒家的生态思想。
其次,《源氏物语》中的礼仪描写尤为突出。光源氏的行为举止和宫廷生活中的社交礼仪,反映了日本贵族社会对“礼”的严格遵守。例如,光源氏在与自然景观的互动中,始终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种对“礼”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影响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礼仪规范,人们在与自然和他人的交往中展现了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外,“礼”思想也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学中的自然描写。儒家“礼”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思想在日本的俳句和和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松尾芭蕉的俳句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这一俳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体现了“礼”的生态观念。
儒家的“礼”思想在日本文学中表现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视,以及对人际关系的规范作用。
五、结束语
在反向思考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日本文学虽然吸收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它并没有完全按照儒家的道德框架来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反,日本文学将这一思想与自己的文化传统(如神道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更为直观、个人化的自然观。日本文学中的自然并非简单的道德教化对象,而是充满了灵性、感性和崇高感。
从这一角度看,日本文学对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完全传承,而是经过了本土文化的转化和再创造。因此,日本文学中的自然观虽然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但其根本内涵与表达方式呈现出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日本文学中的自然更具灵动性和诗意,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感性共鸣,而非仅仅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去寻求和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印永清.钱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3680.
[4]李少鹏.儒家“尊王擅夷”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以后期水户学派为中心[J].船山学刊,2019(3):80-86.
[5]张晓菲,关长龙.儒家思想对日本私立汉学教育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4):78-83.
[6]刘彬. 浅析圣德太子对日本封建王朝的影响[J]. 今古文创,2020(45): 45-46.
[7]王美林. 儒家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分析[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5):151-153.
[8]姚惠鑫. 儒家思想对日本律令中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8(11):97-98.
[9]廖真辉.川端康成文学的儒家中和思想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409-411.
[10]杜小军,闫晓艳.日本文化软实力的早期建构管窥:以冈仓天心文化活动为例证[J].外国问题研究,2019(3):21-26,118.
[11]武安隆.文化的抉择与发展: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