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适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分析

2024-12-19周强

名家名作 2024年34期

[摘 要] 高适作为一名边塞诗人,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复杂,不但从军守卫过边塞,也曾多年与劳动人民为伍,对底层劳动人民富有极大的同情心,并立志报效祖国,一生抱负理想远大。在他的诗歌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那就是具有浓重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介绍了高适诗歌中的政治忧患内容、特征、成因以及意义,结合其诗歌作品来分析忧患意识表现,感受他雄浑悲壮的文学风格与人生理念。

[关 键 词] 忧患意识;边塞诗;高适诗歌;忠君忧国;隐逸情绪

高适作为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在他的诗歌中所反映出的昂扬时代精神以及文人积极进取、报效祖国的志向面貌令人赞叹。从文学角度来讲,高适的诗歌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人情、风物的描写、刻画上细致入微,有一种积极进取精神在其中。

一、高适诗歌中忧患意识的基本概述

高适属于盛唐时期众多诗人中的一朵奇葩,他的边塞诗风格清新豪放、洒脱自如,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高适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可以概述为以下三点。

第一,高适诗歌善于抒发民生疾苦,忧患意识浓重。高适虽然出身官宦家庭,但是早年家道中落,这使得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尝尽世间疾苦,所以成年后的高适心中忧患意识相当浓重,突出表现在他对于军旅生涯的描述中。例如,在他的《燕歌行》中就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在这首诗歌中,边塞草原的荒凉与人民的离散世道尽显,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

第二,高适诗歌乐于反映社会现实,忧患意识显著。他的文学作品中忧患意识相当强烈,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较多。在高适眼中,社会政治腐败、社会乱象层出不穷,在他的诗歌中批判态度表现明显。结合高适小时候的真实经历,可以看出他相当痛恨与悲愤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例如,在《燕歌行》中,高适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对边塞军中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集中反映了民族矛盾、军中矛盾、边策弊端和人民苦难,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诸多不足。

第三,高适诗歌所展现的对于命运不安的忧患意识清晰。他从小就见证了家族的衰落,父母未能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对于幼年的高适影响较大。高适一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在他的诗歌文学思考中处处都有体现。如此看来,高适诗歌中的忧患意识无处不在,它体现在高适的生活、从军生涯之中,同时也通过这种忧患意识来贬讽社会发展的动荡与不公[1]。

二、高适诗歌中忧患意识的具体分析

高适诗歌中忧患意识鲜明,其中的内容与特征表现丰富。在诗歌中,高适个人的生命慨叹、怀才不遇以及隐逸情绪的流露都非常深刻,值得研究,下文具体展开分析。

(一)高适诗歌政治忧患意识表现分析

在高适诗歌中,处处表现出“忧世之思”,简单来讲就是高适本人所表现出的危机意识。结合高适诗歌及其本人生平表现,下文总结出了其诗歌中的两点忧患意识表现。

1.表现内容忧患意识显著

首先,他的诗歌关注民生疾苦、抚恤民瘼。盛唐时期封建社会已发展到巅峰,但农民生活艰苦,自然灾害、战争灾害所带来的威胁巨大,令农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挣扎中。高适能够如此深切同情农民,在诗歌中的描写刻画也句句到位、针针见血,是因为他也有躬耕农田的经历。如“年过四十尚躬耕”(《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就真实记录了他与地方农民一同参与劳动的生活经历,高适的忧民之情就是在这段真实经历中积累的。所以,高适用诗歌的表现形式来直面内心的酸楚与悲凉。在高适诗歌中,他也成为一名关心民瘼者,大力推举惠民政策。他经常在诗歌中勉励朋友为民谋财谋福。例如,在《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中,高适巧妙使用了晋代袁弘的典故,用于勉励李少府辅助当时朝廷主官实行仁政,目的就是为当地老百姓谋求福利。这一点说明高适在抚慰当地百姓方面还是不遗余力的,是真正的关心民瘼者。

其次,他的诗歌忠君忧国,展现自身感受。在表达爱国之情的同时,高适也希望抒发愤慨,如某些驻边疆将领无能且骄奢淫逸,令他十分愤懑。高适乐于在边塞诗中推崇古代名将,如多次抗击匈奴的李广将军。在《塞上》中,有“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在《燕歌行》中,有“至今犹忆李将军”的诗句。可以看出,高适非常崇敬李广,另外像霍去病、卫青也是高适所喜爱的历史英雄人物。他赞许他们身先士卒,为保卫国家荣耀立下了赫赫战功。高适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自身对当时边疆将领的不满,这也证明他十分渴望为国效力。后世人认为,高适的边塞诗中充满忧患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诗人对边塞景色描绘较少,多记录的是自身的边塞生活。高适在边塞旅居四年,他非常同情边兵遭遇,期望早日和平、没有战争,这些都是高适爱国热情的表现。例如,在《答侯少府》中就如是写道:“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可以感受到,高适对于边塞生活的体验非常真实,当然也有他壮志未酬的情绪在其中。当时的唐代已经由盛及衰,边塞战事紧张。高适认为,辗转争斗并非安边之上策,所以他在边塞诗中极力抒发自身报国之情感。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被信任,这使得高适在仕途方面相当灰心丧气,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真实感受却藏于内心[2]。这种忧患意识是高适传递给后世人的,其中表现特征的内涵非常值得深究玩味。

2.表现特征忧患意识显著

从民生看政治,高适诗歌中的政治忧患意识也相当丰富,不仅具有批判性特征,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比喻意味。首先,唐代诗人善于创作忧国忧君的咏史诗,高适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中讽刺比喻意味浓重,如在《辟阳城》中,作为皇太后,吕太后却没有以身作则,无法成为天下之楷模。高适大肆讽刺,在诗歌中展现人物与故事情节方面相当细腻、清晰,令后世人唏嘘不已。

其次,批判性主要是对君王的不满,批判君王过分器重道士,揭示了唐朝道教的特殊地位。在《玉真公主歌》中,高适道明了道教的巨大影响力。同时,高适对纵情享乐的君王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讽刺了君王对权力以及物质财富过分迷恋对于国家的危害性。这种批判性更体现在高适的边塞诗作品中,他将那些本来应当镇守边疆、吃苦耐劳的将士批判了一番,表达了对他们骄奢淫逸、飞扬跋扈行为与性格的不满。甚至有些将士只关注自己如何加官晋爵,却忘记了保卫家园的职责。在高适看来,边塞胡虏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安边的计策还没有成型,但是边疆诸将却只是考虑封官晋爵,显然是不合适的。

如此看来,高适不但担心疾苦百姓、关切民生疾苦,更深沉思考边塞战事,彻夜担忧国家如何长久安宁。当然,高适对于朝廷君王的讽喻更是切身之痛,讽刺过于辛辣。虽然高适有拯时济世之心,但他却缺乏保家卫国之力,所以高适会产生极大的忧患意识,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那种仁民爱国的思想情怀是值得赞扬的,这一点与当时盛唐诗人杜甫、孟浩然都有相似之处。

(二)高适诗歌情感忧患意识表现分析

将视角拉近到高适自身情感方面,其中忧患意识的表现更加细腻。这其中,他发出了生命感叹、表达了怀才不遇、隐喻了隐逸情绪。

1.高适诗歌中发出了生命感叹

高适是大器晚成之人,他幼年时就遭遇家道中落,而且仕途不顺,所以老年时高适难免不产生叹老愁绪,这也是一种生命悲感的表现。在《酬裴秀才》中,高适写道:“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高适在感叹时光无情流逝的同时,也慨叹生命如此短暂与脆弱。所以,从高适自身情感表达来看,他对于自身蹉跎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是充满忧患意识的,其中更饱含不满与无奈的人生价值观情绪[3]。

2.高适诗歌中表达了怀才不遇

高适从小就努力习武,希望未来能够报效祖国,为祖国建功立业,实际上高适的这一心态也是传统中国文人所固有的。在高适的诗歌中,“圣代”“盛时”这样的词汇多有出现,高适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充满希望,表现出了极大的精神自信。高适认可自身才能,对自己未来的功业期许高。在《封丘作》中,就有“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其是“安史之乱”时期高适的真实心境写照。当时的高适由于过分自信,所以对于自己的卑微官职还有些无法大展身手、难于作为,无法将自己的济世之志展现出来。上文提到,高适早早就走向社会,他的诗歌中忧患于自己生活水平的诗句也相当之多。例如,比较著名的《别董大》中,就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高适对于自身未来生活的忧患,同时也有他天生的自信在其中,认为自己能够在盛唐盛世中取得一席生存之地。

3.高适诗歌中隐喻了隐逸情绪

在盛唐时期,文人墨客存在隐逸情绪不足为奇,其甚至是当时社会上一种风尚。对于高适这种一心从政、报效祖国的文人来说,在壮志难酬流露出隐逸情绪也是正常的。高适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或者诗歌文学进入京城长安,其中所流露出的情绪变化不但细腻而且广为人知,令人感慨唏嘘。高适始终踌躇满志,对于年老的高适来说,出现隐逸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待价而沽的心态,随时听命于朝廷、国家的呼唤与派遣。这是高适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他忧国忧民忧患意识的体现。在他看来,国家随时需要他这样的能臣志士奉献自我[4]。

三、高适诗歌中忧患意识产生的成因总结

高适诗歌中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一方面与社会政治有关,另一方面与个人情感有关,这两点在上文都有所提及。但从更深层次来解读高适的诗歌文学以及心理意识形态,可以发现还有以下三点原因需要总结。

(一)儒家忧患思想意识的影响

高适忧患思想意识来源于儒家思想,这说明高适的文学素养的形成也并非偶然。考虑到盛唐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社会现实条件极其丰富,所以儒家忧患思想也促成了高适的文学创作风格,赋予他入世态度以及昂扬的进取精神。细细研究高适及其诗歌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到他始终追求经邦济世,这种为国效力的坚定态度与能动性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在政治道德观念表现上也相当出色。在儒家忧患思想意识影响下,高适将一生热情与才能都奉献给国家,对于跻身仕途充满渴望。但是,由于长期的怀才不遇阻碍了他实现济世之志。在盛唐由盛转衰,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他继续用儒家思想来拯救天下就会陷入重重矛盾之中,导致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在晚年时期,高适深刻地反思这种忧患意识产生的条件,除儒家忧患思想意识影响以外还有哪些现实条件。在高适诗歌中也解答了这一问题,他忧患意识的形成更多源于自身对于奋发图强精神的渴望与实现。正是因为他拥有极高的才能与才华,所以他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不满,更愿意去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这就是忧患意识的产生过程,也是他诗歌文学创作的最大内驱动力。

(二)盛唐时代背景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盛唐时期人们都追求风骨,特别是文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感情基调相当明朗,且追求雄浑气势。当然,也有许多盛唐人愿意表达离别愁绪,沉迷于慨叹失意,如李白、杜甫等,当然高适诗歌中也有这样的风骨。不过,高适诗歌中更多的风范是昂扬蓬勃的,即便是在表达忧国忧民情绪时也是气势非凡的。在盛唐时期,像高适一般投入社会政治中饱含热情的青年才俊数不胜数。高适更是其中同时兼顾政治激情、社会责任感以及自信自尊的人才,所以他的诗歌才充满了满满的忧患意识。从高适的文学作品来看,他一方面从侧面映射了唐代的辉煌鼎盛,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身处怀才不遇之境遇。但是,高适选择了孜孜以求、坚持不懈,这种对于理想追求的坚持与豪迈是大部分盛唐诗人都有的气质,是对高适自身心理情感的精准投射[5]。

(三)建安文学的影响

建安文学对于高适影响较大,从高适的所有文学创作中都能感受到建安文学风骨。高适诗歌文学大量取法建安文学,可以说是盛唐诗人的集大成者。当然,在这其中忧患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说明建安文学与盛唐文学中忧患意识是可以一脉相承的,因为建安文学本身所弥漫的浓郁忧患意识就为人们所周知。所以,即便高适长期失意,但是追求建功立业的决心却从未改变过。在建安文学影响下,高适诗歌的忧患意识、激昂奋发的拼搏意志也都顺势呈现了出来[6]。

四、总结

在盛唐时期,最具忧患意识的诗人自然是杜甫,但是杜甫的好友高适也不遑多让。因为作为一名文人居士、边塞军人,他对于家国命运的牵挂、对于劳苦百姓的关怀更多,同时也忧患于自身怀才不遇的人生。如此看来,高适的经历复杂坎坷,所以这也成为他忧患于人生、世事的原因所在。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不仅仅对家国、人生百态,还有对进步知识分子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呼唤,都使得高适的忧患意识表现更加饱满,意义深刻。

参考文献:

[1]刘雨. 浅论高适诗歌中的人文主义情怀[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4):18-20.

[2]丁玉. 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诗歌之“隽永超逸”议 :以王士禛的《唐贤三昧集》为考察对象[J]. 黑河学院学报,2022,13(10):122-125.

[3]贾荔. 《长安三万里》的历史钩沉与空间转向[J]. 电影文学,2023(19):160-162.

[4]李娜,田峰. 唐蕃河陇之争与高适的边塞诗[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12):71-75.

[5]邹源芳. 安史之乱后岑参诗歌的转型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35(1):68-73.

[6]王怡培. 高适、岑参边塞诗颜色词探微[J].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2,32(5):34-39.

作者单位:中共和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