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课自主教学对特异体质学生的培养路径探究

2024-12-17龚舒秦阿信

考试周刊 2024年45期

摘 要:文章针对特异体质学生在篮球课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了自主教学策略的应用与实践。文章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等方法,分析了特异体质学生的特点及其在篮球学习中的困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自主教学策略。结果表明,自主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特异体质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特异体质;篮球教学;自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5-0109-03

一、 特异体质学生的定义与分类

特异体质学生,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体质、生理或心理等方面存在与常规学生显著差异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同于常人,可能表现为对特定物质过敏、对某些环境或食物不耐受等。此外,他们也可能患有某些特定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或存在某些异常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根据特异体质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可以将特异体质学生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过敏体质学生:这类学生通常对药物、食物、花粉等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这种过敏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免疫系统差异造成的。

(2)特定疾病学生:这部分学生患有非危及生命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这些疾病可能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心理状况异常学生:这类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偏离常态,可能表现为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存在行为障碍。这些问题可能源于生理因素,也可能与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有关。

二、 特异体质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分析

(一)特异体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特异体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发育特点:特异体质学生可能存在身体发育上的特殊需求。例如,某些学生可能身材矮小或高大,或者有特殊的身体素质。这些特点可能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和运动表现。

(2)智能发展特点:尽管特异体质学生在身体或心理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在智能方面可能并不逊色于其他学生,甚至在某些领域具有独特的天赋和才能。

(3)情感与社交特点: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差异,特异体质学生可能在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方面面临挑战。他们可能更加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产生自卑和焦虑等情绪。

(二)特异体质学生在篮球课中的需求与困境

在篮球课程中,特异体质学生有着特殊的需求和面临独特的困境。他们的身体条件可能限制了他们在篮球运动中的表现,如某些动作可能难以完成,或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身体不适。同时,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可能影响其在篮球课上的参与度和自信心。

为了满足特异体质学生的需求,篮球课程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适合特异体质学生的篮球运动方案,注重动作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三、 自主教学理论及其在篮球课中的应用

(一)自主教学的理论基础

自主教学理论主要基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在教育学领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发挥自我潜能。在心理学领域,自主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认为这些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哲学思想也为自主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强调人性的自由发展和个体差异性。

(二)自主教学在篮球课中的优势与可行性

在篮球课中应用自主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可行性。首先,自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篮球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其次,自主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最后,自主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可行性角度来看,篮球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非常适合采用自主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篮球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自主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探讨

在篮球课中实施自主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和方法。

(1)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和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实现个性化学习。

(2)问题导向与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篮球技能的原理和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小组合作与竞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竞技活动,使其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通过竞技活动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和竞争意识。

(4)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自主教学理论在篮球课中的应用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优势。通过采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篮球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 特异体质学生篮球课自主教学实践探索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定

针对特异体质学生的篮球课自主教学实践,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且适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考虑特异体质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目标应着重于提升他们的篮球基本技能和健康水平,同时兼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内容方面,应选择适合特异体质学生的篮球基本动作和战术教学,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体质特点和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练习。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和鼓励中提高篮球技能。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篮球动作和战术,通过篮球游戏或模拟比赛增强学生的实战体验。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降低动作难度、增加练习次数等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评价方式包括观察记录、技能测试、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在篮球课上的表现。反馈机制则包括定期向学生提供学习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我们可以为特异体质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篮球课自主教学实践。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和健康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 特异体质学生篮球课自主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篮球技能与兴趣的提升情况

通过实施自主教学实践,特异体质学生在篮球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篮球动作,而且在传球、接球、移动和投篮等技能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自主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配合下,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自主教学,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篮球,这激发了他们对篮球的热情。实践教学则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篮球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加深其对篮球的喜爱。

(二)学生身心健康与自信心的改善程度

在身心健康方面,特异体质学生通过参与篮球课自主教学实践,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篮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篮球运动还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益处。在自信心方面,学生通过在篮球课上的表现和进步,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心。他们开始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这种自信心的提升有助于他们在其他领域也表现出更加积极、自信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首先,由于学生的体质差异较大,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其次,部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不高或者缺乏自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最后,如何确保教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第一,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研究,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第二,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第三,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确保教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特异体质学生篮球课自主教学实践在提升学生篮球技能与兴趣、改善学生身心健康与自信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进行改进和完善。

六、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文章通过对特异体质学生篮球课自主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研究成果:首先,我们明确了特异体质学生的定义与分类,深入剖析了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在篮球课中的需求与困境。这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我们确立了针对特异体质学生的篮球课自主教学目标与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建立了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这些实践探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体验,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篮球技能与兴趣。最后,我们对自主教学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学生在篮球技能、身心健康以及自信心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我PkokC4QLCi3ZH5xOWHcwiE3A8qZFuXcaSzMo6zUEnLE=们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建议

基于本研究的成果,我们对未来特异体质学生篮球课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教师应继续深化对特异体质学生的认识,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制订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第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应不断创新与优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同时,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建立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第四,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共同关注特异体质学生的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全面、细致的支持和关怀。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特异体质学生篮球课的自主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研究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完善,为特异体质学生的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范连禄.浅述如何正确引导特异体质学生走进体育课堂[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S4):92-93.

[2]田继红,王建军.高职院校开设“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途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89-90.

[3]叶润龙.农村初中特异体质学生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6):340-341.

作者简介:龚舒(1988~),女,汉族,安徽芜湖人,芜湖市沚津学校,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秦阿信(1984~),女,汉族,安徽芜湖人,新芜学校,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