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

2024-12-17丁建峰

考试周刊 2024年45期

摘 要: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较差,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善,导致农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英语学习条件,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再加上,部分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整个英语教学质量低下。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必须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分析农村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明确英语生活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5-0093-04

新课改的推行,让现代教育者意识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让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较差,且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信息化建设仍在进行中,导致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环境较差,农村学生在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下,无法快速记忆英语单词,明白英语语句中的语境、时态等,以至于其学习难度系数较之城市地区的学生更高,学习效果更差,事倍功半。同时,部分农村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在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导致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呈现出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一步降低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造成即便有个别天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村学生能够学好英语的理论知识,无法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进行基础性的交流。因此,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较差。所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开展以及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效率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学生活化,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生活化后的英语教学,更具趣味性,能改善以往枯燥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生活化后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有助于丰富农村英语课程的教学资源

和城市的小学相比,农村学生虽然在教学设备上有所欠缺,但其自身也拥有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而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英语教学,正是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的作用。例如,在关于粮食的英语单词教学中,城市小学中的学生只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来认识关于粮食的英语单词。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却能将关于粮食的实物,如小麦、高粱、玉米等带到课堂中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还能让学生进行触摸,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这些单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这些单词的理解。除此之外,农村的环境更加贴近自然,小学教师可以将教学搬到自然环境中,放松学生的心态,并引导学生用英语单词来逐一认识自然万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理解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与人类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人类的交际活动有着重要作用。语言的学习只有依托实际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学习。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且只有结合实际生活,才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但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还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其学习难度较大。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而英语教学生活化,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更快地学习英语知识。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开口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相较于城市中的小学校园,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同时,还缺乏专业引领,导致农村英语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较低。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数量较少,且工作量较为繁重,导致现有的农村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很少会系统地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理念,无法深入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此外,由于缺乏专业引领,实施的生活化教学也仅仅停留在表面。除此之外,农村英语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并不全面,片面地认为生活化教学只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生活元素即可,显然不符合真正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生活化教学强调的要点是教学内容要具有生活性,要融入生活元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增添实际生活中的素材,才能发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降低英语课程的学习难度,提升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但是,从实际的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农村英语教师并没有让英语教学生活化,而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不但教学内容单一,还缺乏生活性,并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只能艰难地理解让自己感到晦涩难懂的英语单词和英语语句,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且容易失去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学习英语毫无意义的想法。此外,还有部分农村教师,过于拘泥于英语教材,教学思维不灵活,不懂得变通,不懂得利用农村的教学资源,只是按部就班地教学,造成教学内容单一、趣味性低下,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低下。

(三)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熟知的一些生活素材,重构课程教学的内容,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生活化、更加多元化。但实际上,部分农村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且落后,既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也没有添加学生熟知或者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导致整个教学的生活化流于形式,实质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添加的生活元素并不在学生的认知范畴之内,就无法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整个教学活动质量低下。

(四)课后作业缺少实效性,过于程式化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农村教学中,部分农村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往往以抄写、背诵等为主,不但缺乏实效性,而且枯燥乏味,更没有生活化的内容,无法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同时,这种课后作业形式过于程式化,长期进行这种课后作业,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会让学生失去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英语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只注重作业数量,忽视了作业质量,导致学生每日都需要完成大量的、单一的作业,如抄写单词、背诵单词等。

三、 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一)调整教学重心,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

新课改的推行,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要在构建教学情境时,注重还原学生原本的生活世界,转变以往单向式的理论知识教学,回归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熟知的环境下,感受学科知识的美好,享受学习的快乐。所以,农村英语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元素,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无拘无束地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和他人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以“Daily life”为例,农村英语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内容,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添加一些既和学生生活有关,又和教材内容有关的生活元素,并让学生结合这些生活元素,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有的学生需要帮助父母干农活,有的学生需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果大家的日常生活大多都一样,也可以引导学生聊一聊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自己在学校中的一些生活琐事等。这种生活化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出了学生自身的主观性。

(二)开展生活化课本剧教学

在农村小学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重点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较为落后,许多现代技术手段都难以实施,所以,农村小学的教师要懂得挖掘其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课本剧,作为一种以英语教材为来源的纸质书籍,其内容包含多个学科的内容,如音乐、舞蹈、文学和美术等。和英语教材相比,课本剧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趣味性。在生活化教学中,借助课本剧进行教学,不但能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还能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使其不要害怕自己会说错,让学生明白错误是一种检验自己的方式,知错就改也是一种进步和自我提升。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农村教师必须充分应用农村的教学资源,借助实际农村生活中的乡村元素,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提升自身应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农村教师可以开展“小志愿者”活动,结合一些农村景点或者当地的旅游点,让学生报名参加导游解说员,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以及自己对景区、旅游点的了解,为外来游客,尤其是国外友人,进行简单的英语讲解,介绍这些景区和旅游点,使游客能够正确认识当地景区和旅游点的亮点和文化底蕴。这种实践活动,不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四)重新设计课后作业,让作业更具生活性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农村英语教师必须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英语学科为视角进行生活化教学。同时,农村教师还要重视作业的作用,推翻以往单一、程序化的作业形式,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科内容为基础,重新设计课后作业,进一步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以“Shopping Day”为例,农村英语教师可以布置关于超市购物的课后作业,如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和父母亲一起去超市或者小卖部进行购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记录购物过程中的场景,如购买的什么东西、和售货员间的对话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英语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积累应用英语知识的经验。作为一门知识抽象的语言学科,英语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对农村学生而言,理解英语知识显然并非易事。所以,要通过实践教学来降低英语知识的学习难度,并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自主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英语问题。

(五)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农村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除了要结合课程内容,还需要注重构建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以问题为框架,让学生在问题的框架内,进行英语对话,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以“Weather”为例,农村英语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可以事先准备关于课程的问题,如“今日的天气如何?”“明日的天气如何?”“今天的天气适合做些什么呢?”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天气情境的构设进行相互提问和回答,充分应用不同天气时的单词和与之搭配的词语和短语,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但能让学生根据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在农村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且传统,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缺少生活素材等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在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农村教学要克服自身教学条件落后的不足,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农村乡土资源,实现教学生活化。为此,农村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潜在教学资源,同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如游戏化活动、情景建设、新知探究等,打造全新的生活化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碧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5):79-83.

[2]郑延妮,张之梁.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现实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3):6-8.

[3]桑梦梦.让英语因“生活”而精彩: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英语教师,2022,22(13):115-117.

[4]汪来娣.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读与写,2022(33):103-105.

[5]陈然.开展生活化教学,打造精彩纷呈的小学英语教学新天地[J].下一代,2023(3):84-86.

[6]袁海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8):123.

[7]任雪桂.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1(24):81-82.

[8]鲍荔青.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中外交流,2021,28(10):598.

[9]黄明钦.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8):55-56.

[10]杜宁.知识源于生活: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J].学周刊,2021(13):59-60.

[11]姚逸娇.感知生活魅力,体味英语真谛: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801-802.

[12]王莲.知识源于生活: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方法[J].学周刊,2020,14(14):137-138.

作者简介:丁建峰(1983~),男,汉族,甘肃兰州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方家沟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