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2024-12-17陈华林

考试周刊 2024年45期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契机的同时,还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强化素养立意、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成为新课程标准中对英语教学提出的一大亮点。文章以分析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运用必要性以及遵循原则为出发点,探讨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并提出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加强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助力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5-0089-0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英语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各个阶段,而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旨在通过教材内容的整合,渗透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提高综合能力。然而在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为此,积极探寻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大单元教学之必要性和遵循原则

(一)分析必要,规划考量

所谓大单元教学,是将单元中的多个知识点或者是不同单元存有相关性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实施教学,以培养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联想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为目标。因该模式运用涵盖众多知识点,所以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多个角度着手,对教学过程做出全面规划与考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第一,契合课程标准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综合素养培养,大单元教学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不仅能将学科内的知识、学科间的知识有效整合,实现知识与生活的衔接,还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适应新方式和新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大单元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整合,形成具有主题性的单元教学,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大单元教学能够将各种语言技能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进行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大单元教学能够将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和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同时,提高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二)明晰原则,扎根素养

1. 整体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规划教学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确保教学的整体效果。

2. 关联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要求将单元中的多个知识点或者不同单元存有相关性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实施教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需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建立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3. 实用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联想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注重实用性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4. 循序渐进原则

大单元教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逐步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大单元教学可以更好地服务初中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还可以增强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助力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二、 课程标准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割裂,忽略单元整体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割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关注单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另外,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未将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兴趣纳入参考范围,比如,为了掌握课堂教学进度,提前发布问题、急于公布答案等,不仅忽略了学生实际需求,而且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单一,忽略学生主动性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存有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将语言知识传授于学生,但是因缺乏多样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不能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忽略学生学习需求的考量以及兴趣的激发,那么就会使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止步不前”,降低学习成效。

(三)学生参与度低,学习成效不佳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大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科知识,注重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成效不佳的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对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参与的意愿。第二,缺乏实践应用机会。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注重实践应用,但现实中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缺乏语言环境,无法真正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作用。第三,学生参与方式相对单一。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方式相对单一,往往只是回答问题或朗读课文,缺乏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 新课标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整合教材,确定名称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英语课堂中,所有的语言学习互动都应在相应主题语境中展开,所安排的学习活动要彰显一定的难度阶梯,即从理解—实践—创新,以及彰显英语课堂的综合性、关联性。”为此,教师应在整合教材内容基础上,围绕主题语境、语言技能、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元素,确定单元名称、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解决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割裂问题。基于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角度分析,总共涉及22个单元,介绍来自不同国家学生在北京国际学校的学习生活,七年级的主要内容是康康、玛丽亚、迈克尔、简的相识、相处和相知过程;八年级主要内容是生活和学习环境,其中包括国家和地理环境;九年级主要内容是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自然科学内容等。

部分内容本身关联度并不是很高,以八年级上册为例,前三个单元隶属“做人与做事”范畴,涉及个人情况、健康话题等内容,而第四单元则是“人与自我”范畴,且与前三个单元的话题关联度不大。新课程标准要求将语篇主题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框架,以此为基准,可将英语教材内容分为五大单元,即our friendship, our hobbies and activities, our health, our language, our world(详见图1),使英语教学链接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为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目标,设计流程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目标为核心,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和拓展文化背景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设计教学流程,助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在上述整合后的初中英语大单元《Our bobbies and activities》中以“Our bobbies”“Topic 1 Whats your bobby?”教学为例,主题语境隶属“人与自我”范畴,属于介绍性文章,教师可在整合教材内容、实际学情基础上,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第一,学习和理解与话题相关的词汇以及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形式的造句;第二,掌握句式和语法的使用方法,运用I Love, like, hate词汇表达自己的喜恶,理解表示过去和现在爱好变化的句式;第三,能够利用所学句型、词汇表达对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的爱好做出简单描述;第四,仿照Section C语篇写作手法,完成一篇介绍自己个人爱好的小作文;第五,通过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同龄人的爱好,对“这些爱好能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并围绕“应当培养什么样的爱好”开展交流、分享。具体教学流程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借助话题,完成语言知识输入。在大单元学习安排中,学生在该话题讨论中已经拥有一定的词汇基础,首先,以教材插图为导入,完成有关个人爱好短语的集中输出;其次,让学生结合图片与同桌练习个人兴趣和爱好的语言表达、操练I love/like/enjoy/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prefer doing等重点句式运用;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调查,了解不同成员的兴趣爱好,完成表格填写。该课时是在学生了解与兴趣爱好相关词汇基础上展开,并在同桌、小组合作中实现了语言的输出,有效激发学生话题谈论兴趣。

第二课时:调用知识,阅读思考。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Section A、B对话,回答问题“What are their hobbies?”“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了解文本大致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其次,在Section C语篇阅读,寻找关键词(first, second)、梳理语篇结构;在Section D阅读中,回答问题(1)What is an everyday pet? (2)What is a dangerous pet? (3)Why do people have pets? What is the authors pet in the article, what does it like to do, and why did the author choose to keep it?通过语篇阅读的问题驱动,有效调动了学生探索兴趣,不仅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英语理解能力、活跃阅读思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英语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实现学科素养全面渗透的同时,向高阶思维的迈进。

第三课时:迁移创新,自由表达。再次回归语篇阅读,引领学生基于整体角度感知主题意义,即通过了解和介绍他人/自己的兴趣爱好,认识什么是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讨论“What are the bad hobbies, which are good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how should we develop good hobbies?”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后布置课后任务: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人/朋友的爱好的小短文,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

大单元教学模式运用中,以语篇内容的阅读为载体,不仅能整合单元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实现知识与技能协同进步;还能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深化主题意义理解。

(三)项目学习,多样教学

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要求在大情境、大问题、大任务模式下展开,通过设计“一个连续性故事”,开启一个单元的学习。项目化学习的运用能为大单元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契机,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突破课内、课外界限,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着眼生活场景,设计大单元主题性任务。项目化学习需要拥有统一的主题和情境,并且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实施。为此,教师可将生活元素融入项目化学习的情境创设环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聚焦单元主线,增强初中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在八年级下册《Feeling excited》教学中,该单元由三个话题组成,且均围绕情感展开,故教师可以“情感表露”为核心,让学生自行创设情境、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提出生活情境创设要求:第一,体现亲身经历,可以是课堂上,也可以是家庭中;第二,彰显情感变化;第三,融合小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邀请他人与自己搭档,帮助自己完成情境创设。在此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积极融入项目学习过程,还能将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方式展现出来,增强英语学习能力。例如,一位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将情境设计为:

学生A:“Good morning! You look excited, is there something happy about it?”

学生B:“Yes, I watched the Tokyo Olympics last night and felt very happy to see Yang Qian win the womens 10m air rifle championship.”

学生A:“Who do you watch TV with?”

学生B:“My brother and I, who seemed even more excited than I was, jumped up with excitement.”

学生A:“Why? Is it really that happy?”

学生B:“Of course, because she won the first gold medal in air rifle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pair.”

虽然这些情感表达是在结合教材文本内容基础上展开,但也做到了情感的外显。又如,该单元第三部分的话题是围绕Michael焦虑的情绪展开,在帮助学生巩固情感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事物对情感带来影响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教师要以学生认知为起点深化知识领悟。首先,将项目驱动任务设计为“Complete an essay on how colors affect how you feel”,并出示范文:Colors can affect how I feel, and different colors can change how I feel, and when Im sad, I choose to wear bright colors like light green, red or yellow。要想让学生直接下笔写作是存有一定困难的,为此,教师可采用项目化学习,带领学生逐步攻克难关。首先,导入情境,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颜色靓丽的图片,询问学生:“How do these colors make you feel?”明确颜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关于颜色与情感关系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选取不同的人进行色彩测试,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再次,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颜色对人的情感有哪些影响,并深入探讨不同颜色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评价、交流,进一步拓展探究成果。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学习体验,还能将学生带入个性化探究过程,实现在深度研究中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四、 结论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大单元教学受到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在立足核心素养基础上,精准掌握单元主题意义,借助语篇内容的引导以及彰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以及迁移创新的教学意义体现出来。而单元目标的设计,不仅能将教育重心转移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上,还能突出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落实核心素养根本要求,为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乃英.基于新课标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C]∥首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2023:1-5.

[2]吕芳.基于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旧课新教”[J].英语教师,2022,22(20):8-15.

[3]薛丽虹.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实践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3(4):70-72.

[4]陈佩瑶.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孩子,2021(6):167-169.

[5]黄永丽.探究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互动软件,2022(6):3079-3080.

[6]李竟月.浅谈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J].空中美语,2022(8):872-874.

作者简介:陈华林(1976~),男,汉族,福建漳州人,东山县康美初级中学,研究方向:新课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