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将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
2024-12-16
铁路客运将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关于“有序推进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铁集团联合对外发布公告,自2024年11月1日起,在我国铁路客运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
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的开具、交付、使用将带来多重利好。对旅客而言,最大的改变是不再需要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自助机上打印“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让旅客出行更便利。对单位而言,财务人员可基于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开展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业务,推动相关业务数字化转型和“网上办”。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单位可通过登录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查询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对应的增值税税额并按规定勾选抵扣,免去按照总价进行换算的计算程序,减轻工作量。此外,随着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的使用大幅度减少,铁路运输企业印票、终端自助机维护等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为方便旅客和单位,铁路客运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推行使用中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过渡期内“纸电并行”,旅客仍可使用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报销,单位也可凭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入账,按规定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中新社)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版《“走出去”税收指引》
10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走出去”税收指引》(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引》)。新版《指引》作为国家税务总局“税路通”跨境服务品牌下重要的知识产品之一,旨在为我国“走出去”纳税人提供涉税政策、管理、服务内容索引与辅导,帮助纳税人在海外有效规避税收风险,为构建增长友好型环境、推动国际经贸往来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此次修订是继2017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三次修订,将涉税服务事项由原来的99个扩充至120个,同时,新增了“外贸新业态税收政策”和“‘税路通’服务品牌”两个章节,更新补充了2021—2024年生效的税收政策文件及税收协定有关内容,以期帮助“走出去”纳税人积极适应国内外税收环境新变化,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国家税务总局)
从税收数据透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亮点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在工业运行、新动能产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领域呈现亮点。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6%;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6.5%;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4%;交通运输物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
增值税发票数据还显示,国庆假期,居民消费市场展现较强活力,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下同)同比增长25.1%。
家具家电及家居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国庆假期,各地通过打折让利、线上团券等方式惠及消费者,促进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149.1%,其中冰箱等日用家电、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60.8%和100.2%。家具、装饰材料、涂料等与家居装修相关的商品销售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5.7%、12.9%和26.2%。
国庆假期,居民通过观演出、看电影、逛书店等方式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带动文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2%,其中电影放映、文艺创作与表演、数字文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7%、51.7%和178.7%。(新华社)
境外各界高度评价“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推进合作共赢
近日,第五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在中国香港国际博览馆圆满落幕。与会代表围绕“深化税收征管合作,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第五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联合声明》《香港行动计划(2025—2027)》等九项重要成果。境外各界高度评价此次论坛,认为“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全球税收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论坛的成果将有力推动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税务报)
2023个税汇算清缴数据发布“调高惠低”作用明显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
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平介绍,个人收入位居我国前百分之一和前百分之十的人群缴税占比较高,符合税法基本原则中“税收负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的公平原则。“这说明个人所得税的‘调高’作用还是较为明显的,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惠低’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低收入群体在享受税改红利后基本无需缴税或只需缴纳少量税收。”(经济日报)
美国加州测试新方案替代燃油税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试点项目,邀请各类车辆的驾驶员参与为期6个月的燃油税替代税制的测试,并为参与者提供最高400美元的礼品卡奖励。
据了解,这是加州政府为制定燃油税替代税制进行的第四次测试,重点是基于车辆行驶里程而非燃油消耗来收取税款。如果测试成功,该州立法机构将决定是否实施这一新的征税方案。
据加州运输部数据,当前约80%的道路维护资金来自燃油税收入。然而,随着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快速普及,尤其是2035年新燃油车销售禁令生效后,燃油税收入预计将大幅下降。因此,美国加州政府持续寻找新的税收,以确保道路维护资金来源稳定。
据悉,加州目前每年用于维护道路的费用约为80亿美元至90亿美元。然而,随着超过120万辆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上路,燃油税收入逐年减少。
加州居民平均每年支付约300美元的燃油税,而电动车主只需每年支付100美元的注册费,这导致州政府每年减少约2亿美元的收入。(中国税务)
因对苹果公司税收优惠违法爱尔兰税收“意外”增加
近日,爱尔兰财政部向议会正式提交2025年政府财政预算方案,预计2024年爱尔兰税收收入将达到1057亿欧元,较此前的预期增加136亿欧元,这使爱尔兰出现前所未有的财政盈余,数额高达200亿欧元。对此,财政部部长杰克·钱伯斯表示,他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用财政盈余满足绝大多数公民的期待与需求。
他提到的正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与欧盟周旋10年之久的税收优惠案,日前欧洲法院最终裁定爱尔兰对苹果公司的税收优惠是非法的,苹果公司需向爱尔兰政府缴纳130亿欧元税款。这一判决为爱尔兰政府带来了一笔“尴尬”的意外之财。
对于苹果案税款如何使用,杰克·钱伯斯表示,原则“必须是通过支持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使所有公民受益”,有关如何使用细节将于2025年初公布。(环球时报)
巴西对大型跨国企业实施15%最低税率
近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一项临时措施,规定对在巴西经营的大型跨国企业利润征税的最低税率为15%。巴西政府此举旨在遵守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打击逃税行为,同时拓宽财政收入渠道,降低削减支出压力,推动实现“零赤字”目标。该临时措施在卢拉签署后立即生效,但需在4个月内获国会批准才能永久生效。据巴西财政部统计,新税法将适用于8704家跨国企业。(商务部网站)
澳大利亚延长反避税特别工作组期限
近年来澳大利亚税务局在应对跨境税收风险方面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在审计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时,高度关注企业的利润转移问题。2016年7月,在政府支持下,澳大利亚税务局成立了反避税特别工作组。自成立以来,工作组已协助追缴超过300亿澳元(1澳元约合人民币4.76元)的税款。在日前通过的2024—2025财年联邦预算中,澳政府决定将该工作组的期限延长至2028年6月30日,并额外提供12亿澳元推动解决澳大利亚大型企业的避税问题。(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