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标识
2024-12-16夏锦文傅情龙
摘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起点。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脱胎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新”,突出体现在进步性的政治主体对中华法治文明迈入新的发展样式的坚强领导;体现在对超越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本思想的人民立场的始终坚持;体现在对“选举民主”单一性的超越,对“民主优位”还是“法治优位”张力困境的有效消解;体现在对“德法共治”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对“政党驱动型法治”中政党自我革命的深刻认识;体现在对绿色发展的促进,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体现在科技与法治的深度融合;体现在对“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着力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成功超越了法治建设中的“西方中心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丰富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多样性,其不同维度的标识性内容反映了人类法治文明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鲜明特征,也为后发国家形塑具有自身特色的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识。
关键词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14.这一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明确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自提出以来便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参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220529(0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参见: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01).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参见:习近平.在文明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2.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在文明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2.经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亦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经由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是中华法治文明的当代形态,亦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新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6+34.。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凝练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标识性内容并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阐释,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话语体系,进一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要旨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有哪些标识性的内容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这一话语构建起清晰的前提性认知,解答三个前置性的问题:缘何可以探讨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法治实践中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是什么?生成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新”的关键是什么?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是凝练和阐释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标识的必要环节。概言之,文明多样性的客观规律给予了人类法治文明生发新形态的可能,这一新形态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法治文明的当代形态,在这一新形态的生成过程中,“两个结合”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起点。多样性是文明的基本特征,“充分认识并尊重法治文明的多样性是探讨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前提”夏锦文.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意蕴及其构建逻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46.。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而多样性的需求也必然导致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文明演进具有多样性,在共时性视角下,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地域环境、民族特征、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都使得文明的发展各具特色。“现代性”同样具有多样性,“即使是作为西方现代性之母体的欧洲现代性本身也并非绝对同一,而是有其内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现代性彩色拼图”万俊人.现代性的多元镜鉴[J].中国社会科学,2022(7):420+204.,西方的现代性预设本质上亦仅是基于其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经验的产物。进言之,文明的发展并非一元化的,西方法治文明的诸多选择并不是后发国家法治发展过程中的“必选项”,尊重法治现代化道路与法治文明的多样性是突破法治文明形态单一性预设的关键前提,亦是探讨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
其次,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国家的豪迈壮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4(3):6.现代文明的创造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这一创造过程既需要遵循文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亦离不开自身的文明基础,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是经由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形成的一种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其本质上是中华法治文明的当代形态,具有突出的民族属性。这一文明形态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现代法治文明形态。”夏锦文.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意蕴及其构建逻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47.这一文明形态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法治文明在当代时空中的样态。这一文明形态从历史发源到交融发展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包容性,是在多民族共同缔造的传统文明基础上构建的,是聚焦于凝聚民族认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各民族一同继续添砖加瓦的现代文明形态。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往往与其法治化的过程高度同频,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法治领域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脱胎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最后,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在文明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2.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创造的,“两个结合”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新”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具体法治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开辟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聚焦于自主性的法治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在生成方式、价值立场、民主范式、内部样态、发展目标、时代特性与文明取向等多重维度中凝练的中国标识的背后都有“两个结合”的身影。
在回答了上述三个前置性问题后,便可进一步思考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有何个性特征,体现出怎样的中国标识?新在何处是在与现有的法治文明形态比较中得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由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走出了一条自主性的法治发展新道路,为世界法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方案。这一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形态;是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新形态;是契合时代与文明发展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法治发展,着力构建国际法治新秩序的新形态。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法治发展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从“挑战—应战”的视角诠释了文明成长的原因,其认为:“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的成功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持续应战”[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卷)[M].郭晓凌,王皖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861.,在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富有创造力的少数群体带领人民迎接挑战是文明崛起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国家,法治与政党政治联系紧密,“少数群体”往往以政党形式出现。“政治主体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与关键”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政治学研究,2002(3):517.,这些“少数群体”组成的政治主体的性质与文明程度对文明形态的性质及其发展状况有着重要影响。从不同政治主体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理念、方式及其代表的利益群体中可以发现其文明程度的差异。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性使得国家法治发展的领导力量具有唯一性,政治主体对文明形态的发展亦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中国在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过程中曾面临四次历史性的变革与挑战,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在数次历史性的变革与挑战中形塑了具有原创意义的政治组织形态、经济生活形态、法律体系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开启了一种新的法治文明走向。
在近代以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局面中,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法制环境中,领导并顺利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进程,立足于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政治革命中推动了法律的变革与发展,逐渐形成新民主主义法制系统,架构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崭新模式公丕祥.二十世纪中国的三次法律革命[J].中外法学,1999(3):1422.,新民主主义法制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党领导国家法治发展形态的基础,是具有标识性意义的法治文明探索成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刑法总、分则草案》《陕甘宁边区民法草案》《中国土地法大纲》等系列纲领与单行法规突出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的内容与形式创新;为适应抗战与民主政治需要,以共产党员、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突出体现了政权组织形式的创新;以便民利民为导向,一改坐堂式审判方式,在“权力下乡”的过程中强调以和解、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不仅推动了边区司法的民主化,亦突出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司法审判方式的创新。
新民主主义法制系统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创设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六法全书”与“司法改革运动”的除旧布新中,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文本中初具雏形,并随着“五四宪法”的颁布最终确立。“五四宪法”的颁行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发展过程中又一标志性事件,具有原创性的新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革新中应运而生,新的立法与司法框架得以逐步确立,是新兴社会主义国家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在历史与传统的流变中奠定自身法治现代化基础的重要里程碑。此后,法律制度文本的规模创制亦着手开展并成为党领导国家法治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4.
改革开放之后,全新的经济制度催动着法律制度的再次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萌生与发展推动着我国向“法治国家”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便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2.的目标。随后,“八二宪法”的颁布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皆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八二宪法”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摈弃了单一的行政控制手段,使法律调整机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逐渐上升,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予以确认,促使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松动,并在1993年的宪法修改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到二〇一〇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334.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1.的法治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成果,提出了“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的重大论断。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后续的系统性发展,逐渐型构了一种现代性的法律秩序,以宪法为主导的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强调民主、自由、保障人权的价值体系逐步建构,“一国两制三法域”的法律格局也在此后积微成著。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法律秩序、法律思想、法律格局的变革性发展推动着国家和社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中华法治文明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样式。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政治主体的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法治文明的话语体系与价值体系迎来了集成式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8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法治建设进行了专章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0.。在这一时期,“法治思维”“法治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体系”“法治社会”“法治轨道”等标识性概念的提出与频繁使用,内蕴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理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情感意向的现代化趋势,彰显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在领导力量上的进步性。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译注[M].钱宗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2:1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94.;“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M].陆玖,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52.。这些强调得民心、顺民意的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精华。从卢梭“人民主权”思想对政权合法性的追索中,“人民”概念的统合在启蒙时代逐渐形成,人民概念中“人”的主体性也得以回归。马克思充分吸收了这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不同于卢梭对“人民”抽象化的集合体式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中,‘人民’其实就是指现实的‘人’和‘人类’。‘人’和‘人类’是一个无限的系列,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所有人;而‘人民’则是参与并承担着人类现实生活的所有人。”李德顺,王金霞.论当代中国的“人民主体”理念[J].哲学研究,2016(6):102108+129.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将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凝练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文明标识。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重视人的尊严,以人民为目的,将人民视为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主体,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具体的人的解放与发展,是全面的、具体的,是对西方人本思想的超越。经由“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等不同阶段的演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十四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在法治领域,“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中明确要贯彻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其始终贯穿在法治建设之中。例如,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新高度的民法典,“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比较妥当地解决了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对于民法制度发展提出的问题,而且在本质上完成了对于人民权利的扎实保障,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平等”孙宪忠.民法典实施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7480.;位于司法服务第一线的人民法庭,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引下,将“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又一重要原则,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比较及时地满足了基层乃至偏远地区化解多重社会矛盾纠纷的需要,客观上促使公平正义的实现机会更加均等,使法治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制度,通过透明立法、开门立法,有效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社会共识的凝聚;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共建为基本要求、以共治为主要方式、以共享为目标指向,通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激活各类治理主体,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了诉源治理,等等。这些皆生动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法治领域的实践样态。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给予高度重视,始终将人民幸福生活视为最大人权,聚焦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融入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与中华法制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形塑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尚书·多方》中曾有“民主”一词的表述,即“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尚书译注[M].钱宗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2:490.。“这里的‘民’与‘主’不是现在的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王人博.庶民的胜利——中国民主话语考论[J].中国法学,2006(3):3045.,在强调“做民之主”的同时也隐含着“为民做主”的期待;而且此时“民主”语词中的“民”与“民本”观念中的“民”一样,并非政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人们不具备表达“公意”的主体资格,所谓“公意”也缺乏全面、准确、清晰的呈现途径。在“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外衣”被资产阶级用理性主义揭露后,资产阶级尝试通过“选举民主”来锚定代表大多数人的“集体意志”,创造了新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丰富了人类法治文明。然而,这种通过多党竞争的“选举民主”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陷,资本俘获政治权力的情况时有出现,“党派立法、互投赞成票、阶级立法、中位投票等一系列民主程序的弊端,也会被政党和政客利用”佟德志.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2):1319.。少数人权益的有效保障,人民意志的充分反映,立法理念的充分贯彻,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主体、范围、程序等方面突破了“选举民主”的单一性,是人类法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消解了“民主优位”还是“法治优位”的张力困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张力,强调独立性的司法系统如何应对民主力量的“控制”,是人类法治文明不断追索的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方式,是具有复合性的民主实现方式。其依托于深入全社会细胞的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形成党的统一意志的民主集中制度、弥合意见冲突的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人民的共同意志贯穿于整个立法体系之中,在确保立法体系稳定性的同时,使人民主体性在每个立法环节得以体现,并通过党内外的权力监督体系,保障其在制度体系内部与司法运行过程中的顺利达致,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意志为媒介,有效消解了“民主”与“法治”间的张力困境。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广泛且真实的民主,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标识性内容。民主的本义是人民统治。[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人民当家作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人民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不同于“多重少数人的统治”牟硕.当代西方的多头政体及其内在困境——以达尔多头政体理论的发展线索、特征条件为中心的分析[J].比较政治学研究,2020(1):133.,“人民”概念的具象化,达成了民主内涵的“民实统一”;另一方面,民主权利及其实现渠道的广泛性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客体的广泛性,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充分享有,到各类意见建议征询机制及各类机关与组织诉求表达渠道的通畅无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覆盖范围。“真实的民主需要真实的民主权利来呈现,这种真实既体现在文本层面的法律规定上,也体现于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中。”胡玉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理释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314.经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有效配置,人民主权转化为了具体的权力与权利,并在内外部体系的有效监督与法律体系的有效运转中由人民真实掌控。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主体、客体上更具广泛性,在实际运行中更具真实性,其亦不局限于民主选举的单一环节,而是贯彻于选举、协商、管理、决策、监督等诸多环节,体现了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是源于中国实践、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特色的标识性内容。
五、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独特的传统法律文化,突出法治与德治结合共治的新形态。从“明德慎罚”尚书译注[M].钱宗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2:360.到“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春秋繁露[M].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36.,再到《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并为后世所承袭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M].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的理念原则,“以德化民”“为政以德”“德法共治”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凝结的时代瑰宝。贾谊等封建士大夫阶层强调的“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汉书(第八册)[M].颜师古,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2253.的教化理念承袭了孔子对“必也使无讼乎”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78.的追求,并在汉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史记(第二册)[M].韩北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1036.的政治实践中证明了其治理效能。尽管如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治思想也并未淹没“法治”的理念,从孟子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45.,到荀子的“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404.,再到董仲舒“大德而小刑也”以及“务德而不务刑”春秋繁露[M].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17418.的理念,发端于周初的“德主刑辅”思想,经由董仲舒的阐发,在“霸王道杂之”的汉代基本定型,并充分体现于“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中,形成了一种治国理政的传统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的基底,其“德主刑辅”“德法共治”的理念及形塑过程在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独具特色,并在新时代的法治建设中被不断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65.在法治实践中,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强调“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要求领导干部既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也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凝练和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德法共治”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亦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标识性内容。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充分认识到政党驱动型法治中党员群体的重要影响,是强调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新形态。缪塞尔·亨廷顿认为“凡达到目前和预料到的高水平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至少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96.,不同于西方国家“自然生长”式的现代化进程,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外部力量影响,往往通过“构建”的方式走向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强有力的政党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摆脱国家危机,构建国家秩序的历史任务。埃尔默·谢茨施耐德就曾点明,“政党并不是现代政府的附属物;它们处于现代政府的中心,并扮演着决定性和创造性的角色”[美]谢茨施耐德.政党政府[M].姚尚建,沈洁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44.。在后发国家中,政党的中心地位和主导角色愈加凸显,制度变迁进程中的“政党中心论”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82219.与“政党驱动型法治”喻中.政党驱动型法治的兴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2635.本质上都是政党深入国家治理、彰显国家权威的生动体现。“政党主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政治逻辑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110.,中国共产党作为融性质、作用、角色、地位、使命、责任于一体的使命型政党唐亚林.使命—责任体制:中国共产党新型政治形态建构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17(7):17.,始终坚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实现国法与党规的有效衔接,突出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0.。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自党的二大正式制定《中国共产党章程》,到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最新一次修改,中国共产党共制定和修订了二十个版本的党章(党纲),“截至2024年3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900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222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217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地方党内法规3461部。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张文显.以系统完备的制度规范保证依规治党和自我革命[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4):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便已庄重宣告,中国共产党“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虽在制定主体、调整对象、表现形式、规范效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阶级意志、指导思想、价值遵循等方面存在共性,以宪法为统帅的国家法律体系与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体系达致相互衔接与协调的状态是人类法治文明中法治体系的中国特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实践中,全面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监督,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党规国法;推进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完善党政机关联合发文“共同立法”机制等,都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鲜明体现。
六、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强调的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促进绿色发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亦是避免“两极分化”,强调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形态,保障和实现共同富裕是法治建设中的不懈追求。“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1.,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是聚焦并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以法治促进绿色发展、以法治保障共同富裕,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内容。
在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为人们敲响盲目发展的警钟之前,约翰·穆勒就已警示人们,资本家们追求的“社会的经济进步”“社会的经济进步通常指的是资本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参见:[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下卷)[M].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7.可能陷入静止状态。在他看来,“如果仅仅为了使地球能养活更多的而不是更好、更幸福的人口,财富和人口的增长将消灭地球给我们以快乐的许多事物。”[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下卷)[M].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22.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虽然“资本按照其效用原则与增殖原则的属性,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陈学明.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12(11):423+203.,但其也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如何达致平衡状态,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重点关注的,这也是其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文明形态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中有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持中贵和”的绿色发展基因,《管子·禁藏》中便写道“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303.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农耕社会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也写入了律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逸周书汇校集注[M].黄怀信,张懋镕,田旭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13434.;“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礼记译解[M].王文锦,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197.;“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墓地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6.等都体现了“以时禁发”“用养结合”的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新战略,发展了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实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9.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被写入宪法序言,我国从国家战略、党章、宪法三个维度构筑起了绿色发展的全方位保障。我国环境立法也不断更新迭代,先后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长江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1+N+4”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诸如秦岭北麓违建别墅、腾格里沙漠排污等一大批违法违规问题被严厉查处,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司法保障力度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持续厚植。
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深深植根于古代中国“富民”与“均平”的思想之中,无论是“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M].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117.与“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256.的富民思想,还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50.与“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晏子春秋[M].陈涛,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142.的均平思想,都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2.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场域下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以法治方式保障共同富裕亦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标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时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理想的实现是兼具长期性与渐进性的历史任务,要警惕均富导致均贫的“索维尔陷阱”,坚持以法治方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蛋糕”不断做大做好。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2.,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亦始终坚持以法治方式分好“蛋糕”,“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47.。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法治作为分好“蛋糕”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体现在了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建构中,体现在了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的制度性保障中,体现在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高收入要求的落实中。
七、科技与法治深度融合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约瑟夫·柯勒认为“文明就是最大限度地展现人类力量的社会发展”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92.,其中涵盖了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而“自然”之中亦包含了控制人性,尽管“法律的‘具体规定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要求’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强制性安排来增进文明”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92.,法律、控制“自然”、文明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三者的关系或可表述为:通过法律对事物进行强制性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推动文明发展。然而实现对自然的“控制”,除了制度性的安排还需要依靠生产力这一关键媒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其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6+160.,这说明代表着共同活动方式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结果,亦与人们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密切相关。“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生产力链接着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社会状况亦与特定时空的文明条件息息相关,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会影响乃至决定文明的先进程度。当然“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4.,且“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98.,科技的进步通过驱动生产力发展进而达致增进文明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愈加契合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要求,而作为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的科技创新对文明发展的影响亦愈发深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科学技术现代化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便成为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也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708(01).。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31213(01).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中,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增强)现实等数字科技成果为基础酝酿而成的新质生产力是驱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亦离不开法律对事物的“强制性安排”,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法律保障,法律也需要通过促进科技进步、驱动生产力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对自然的“控制”,从而增进法治文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法治建设逐步走入数字时代,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正是牢牢把握住了科技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将数字技术作为助力法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才形塑了科技创新驱动法治发展的独特标识。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法律界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把制度优势和科技优势结合起来,加快现代科技创新和应用,把科技伟力转化为法治伟力,正在创造一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法治文明新形态。”黄文艺,赵世奇.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1):15.
“法治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中国未来法治的生命逻辑,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张文显.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J].中国法学,2022(1):29.在以数据、算法、算力为核心要素的人工智能时代,原有的社会生活、社会治理、法治形态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创新改变了原有的法律运行的时空场景,科技发展中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时刻影响着法治的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数字法治逐渐成为符合当下社会基础的法治新形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节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45.。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深刻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科技与法治深度融合的中国标识。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立法上,我国及时跟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法律制度的研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地也推出了《上海市数据条例》《江苏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积极开展新兴领域地方立法的实践探索。在执法上,各地将数字技术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推进执法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等各类执法大数据平台得以广泛运用。在国家数据局公布的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中,南京“181”应急管理平台成功入选。该平台日均产生巡查走访、检查执法等数据10余万条,是执法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代表。在司法上,各地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电子卷宗处理、庭审笔录转述、案件审理辅助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发挥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2022年江苏高院发布的《江苏智慧法院建设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智慧法院建设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成就。2024年苏州中院研发的“未来法官助手”——司法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处理案件纠纷,大幅减轻了阅卷工作量,为法院审判工作赋能增效。杭州“互联网法院”继承全国智慧法院建设的丰富经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首个互联网法院,上线全球首个“异步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案件审理等方面创下多个全国第一,深刻体现了法治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守法上,各地法治宣传教育的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法润江苏普法平台”等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守法宣传的媒介不断涌现,守法激励机制亦不断完善,利用网络平台公示信用信息,利用信用算法管控失信风险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
八、构建国际法治新秩序的法治文明新形态
亨利·基辛格在探讨世界秩序、国际秩序、区域秩序何以建立时,认为三者都需要建立在两个因素之上:一套明确规定了允许采取行动的界限且被各国接受的规则;规则受到破坏时强制各方自我克制的一种均势。[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M].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序言第XVIII页.“规则”在国际秩序之中似乎处于基础性地位,推动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亦成为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为全球治理提供的解决方案。弗朗西斯·福山在对比美欧在经济多边主义上的表现时认为,“两者都在于己方便之时违反国际规则,又同时强调一个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郭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115.即使不考虑语言的开放性结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中的“规则”在效力、适用范围等诸多层面亦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其才会被美欧在于己方便之时不断强调。正如有学者指出,“就西方国家宣称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言,其中的规则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和存在,其从来就与权力相生相伴。”徐崇利.国际秩序的基础之争:规则还是国际法[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1):2836+157.“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实则是维护强权政治的又一有力武器。王毅外长在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就曾强调,“动辄声称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以此向别国施压,是强权政治的翻版。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意志和标准强加于人,用少数国家的帮规取代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则。”王毅:动辄声称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强权政治的翻版[EB/OL].(20210703)[20240620].https://www.mfa.gov.cn/web/wjbzhd/202107/t20210703_9137571.shtml.“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本质上是某些国家仍秉持“西方中心主义”,幻想复现19世纪所谓“文明国家”向“非文明或半文明国家”输出自身影响力,建立以“文明国家”观念为基础的具有双重规则的国际体系。19世纪国际政治中“文明国家与半文明或非文明国家”的相关论述,参见:刘文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文明”话语——基于中国视角的回顾与反思[J].江海学刊,2024(1):176185.中国式现代化历来强调文明之间平等的互鉴交流,始终拒绝“强权政治”“国强必霸”“丛林法则”的陈旧逻辑,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经由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亦不同于强调单一性预设与“西方中心主义”的法治文明形态,而是强调以“国际法”替代“规则”,推动建立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着力构建国际法治新秩序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2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8.,“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M].钱宗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2:15.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类和平思想的滥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以“国际法为基础”替代“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着力构建国际法治新秩序则是中华文明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当代贡献。格劳秀斯在论述万国法时曾指出,“只有通过相互同意的方式,才有可能制定出某种适用于所有国家,或者许多国家的法律。很明显,以这种方式制定出来的法律考虑的不是特定国家的利益,而是由众多国家组成的更大的社会的利益。”[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第一卷)[M].马呈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绪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恰是坚持国际本位理念,立基于凝聚国际社会共识的《联合国宪章》,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是努力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足以彰显国际法治精神的新秩序。将“规则”进一步明确为“国际法”并未排除国际“软法”以及国内法的作用,而是确认了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权威性,也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确认或承认的国际法内部关系。蔡从燕.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J].中国社会科学,2023(1):2443+204205.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法治新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他指出:“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70.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2.。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5.“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法治新秩序的构建既体现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参与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的建设之中,也体现在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统筹推进中。“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具有相互延伸、相互强化、相互促进的关系。”何志鹏.涉外法治:开放发展的规范导向[J].政法论坛,2021(5):182.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5.国际法治新秩序的形塑与中国自身在涉外法治体系上的建设性成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公布,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加强对内外资企业的平等保护;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公布,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写入其中,为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对无理单边制裁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也同时公布,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供了法律保障。2023年6月公布的《对外关系法》为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了总体规定,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开创性法律”
蔡从燕.《对外关系法》:六点评论[J].国际法研究,2024(2):42.,其第19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25.。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不仅与法治中国建设关系密切,亦深刻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并持续完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努力与决心。着力构建国际法治新秩序的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的理念,是以包容性与和平性为文明基底的中华文明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当代贡献。
九、结语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创造的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凝练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标识性内容,即党领导国家法治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科技与法治深度融合,构建国际法治新秩序。以393GVlw/P6ZiMmkLMCQg+BJoSEpSmPAlpZq7xSnn6LA=上七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标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标识的凝练,成功超越了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西方中心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集中展现了人类法治文明的多样性,为后发国家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始终是进行时,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亦需要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胸怀天下,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实践中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1]蔡从燕.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J].中国社会科学,2023(1).
[2]胡玉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理释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
[3]黄文艺,赵世奇.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1).
[4]刘文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文明”话语——基于中国视角的回顾与反思[J].江海学刊,2024(1).
[5][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牟硕.当代西方的多头政体及其内在困境——以达尔多头政体理论的发展线索、特征条件为中心的分析[J].比较政治学研究,2020(1).
[7]孙宪忠.民法典实施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
[8]唐亚林.使命—责任体制:中国共产党新型政治形态建构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17(7).
[9]佟德志.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2).
[10]万俊人.现代性的多元镜鉴[J].中国社会科学,2022(7).
[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2]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4(3).
[13]夏锦文.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意蕴及其构建逻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
[14]张文显.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J].中国法学,2022(1).
[1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李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