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十年路 钢铁驼队谱新篇
2024-12-15徐晨孙云啸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两千多年前,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撑起了中欧一路繁华相望;而今,呼啸穿梭的钢铁驼队正赓续着古老丝路的蓬勃生机。2012年10月,武汉首次开通中欧班列,是继重庆之后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2014年,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欧国际)成立并开启班列常态化运行。汉欧国际是湖北省唯一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公司,是湖北港口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七个发起单位之一。
汉欧国际下设7家分子公司,其中,在德国杜伊斯堡设有全资子公司。汉欧国际主要业务覆盖班列运营、货运代理、跨境物流、国际贸易、园区服务、冷链运输、集装箱租赁服务等,是国家4A级物流企业、国家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综合型)、“2022年、2023年武汉市服务业100强”企业,全国首批四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
织线成网丰富湖北物流通道建设
2014年中欧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发运,当年发运42列;2016年发运234列;2018年发运423列……直至今年,发运车次实现年年大幅增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向开行到双向奔赴,这是中欧班列(武汉)飞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4年,中欧班列(武汉)仅有4条国际物流通道,以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三个口岸进出境。 2024年,中欧班列(武汉)已形成经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广西凭祥,云南磨憨,黑龙江绥芬河7个口岸进出境的格局,共拥有53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和地区、116个城市。物流通道网络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实现了向东出海,向西经中亚入欧,向南至东盟,向北至俄罗斯四向齐发的新局面。
中欧班列(武汉)开行之初,主要为富士康、东风等大型制造企业提供定制专列发运服务,经过十余年发展,服务产品从单一的定制专列逐步拓展到公共班列、定制专列、拼箱等,服务体系由“站到站”运输向“门到门”转变。在常态化开行的基础上,中欧班列(武汉)根据市场需求开行木材、棉纱、乳制品、服装、茶叶、化妆品、化肥、粮食等特色班列,承运货物品类累计达千余种,商品结构也从电子产品、日用品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新技术产品。未来,更多的货物将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运往全世界,让“湖北制造”享誉全球。
2024年6月18日,中部地区首趟中欧班列(杜伊斯堡—武汉)全程时刻表班列顺利开行,次日去程开行,武汉全程时刻表班列实现双向贯通。所谓全程时刻表,就是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运行时间,班列全程按图按点开行,有效控制中欧班列各环节作业时间,中欧班列(武汉)全程时刻表班列开行后,平均运输时效节省30%左右。汉欧国际持续优化中欧班列(武汉)运行品质和效率,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为服务湖北省及武汉市外贸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赋能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外贸增长
2022年11月25日,一列装载着100台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武汉发往欧洲。这是中欧班列(武汉)发出的首趟新能源汽车整车专列,拓宽了国产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通道,为湖北本土品牌深耕海外市场提供物流保障。

湖北汽车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辆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湖北造”汽车产销两旺,“出海”加速,中欧班列(武汉)为湖北车企抢抓国际订单、快速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湖北整车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班列承运货值占武汉市进出口总额比例逐年增加。2024年1-6月,中欧班列(武汉)出口货物货值在武汉市出口总额所占比例中再创新高,班列助力外贸发展效能逐渐突出。
中欧班列(武汉)发展初期受限于没有物流园的支撑,在省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汉欧国际物流园项目于2022年8月31日开工,2023年12月28日完工,2024年6月开始运营阶段。未来,汉欧国际物流园将以服务中欧班列(武汉)为基础,围绕“一平台+三基地”功能定位,设立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农产品及资源性产品集散中心、东盟水果交易中心、进口肉类冷链分拨中心等,打造多业态为一体的国际化、智慧化、现代化综合物流园,为湖北产业发展赋能。
创新举措拓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此前,湖北地市州进出口企业一般通过公路运输将货物运至武汉阳逻港再“借船出海”,存在运输时间长、不稳定等因素。为更好地助力地市州企业“走出去”,汉欧国际加强全省班列货源需求统筹,2017年11月,首趟“宜汉欧”国际货运班列发出,近年来,陆续引导宜昌、襄阳、十堰、荆门、咸宁、荆州、黄石等地货源在省内集结分拨。2023年12月29日,汉欧国际在地市州设立首个子公司——中欧班列(荆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武汉)区域联动和资源集聚功能,助力省内更多外贸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从横贯亚欧到串联全国,再到布局地市州,中欧班列(武汉)正描绘着一幅高质量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的“工笔画”。
依托中欧班列(武汉)通道优势,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汉欧国际成功启动板材、新闻纸、聚乙烯、粮食等大宗商品国际运贸供应链业务,实现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的全链条管理。快消品方面,进口白俄罗斯萨吾思晶牛奶,俄罗斯联合食品生产的葵花籽油,波兰奶粉,白俄罗斯明斯克第一牛奶厂的牛奶,俄罗斯联合食品的面条、面粉,越南咖啡,泰国椰子水,土耳其啤酒,韩国洗护用品等,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让武汉市民进一步感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风味。
交流互鉴赓续中欧友好合作情谊
2015年以来,“中国武汉号”城际列车在德国开行,湖北编钟响彻G20峰会,蒙古国捐赠三万只羊端上湖北人民餐桌,楚风园林主体材料运抵德国郢趣园,匈牙利佩斯州州长到访汉欧国际物流园,德国杜伊斯堡市市长到访湖北武汉……10年间,依托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物流通道,汉欧国际已与德国、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匈牙利、哈萨克斯坦、波兰等多个国家达成了友好交流合作机制,在促进区域国际经贸发展的同时,中欧班列(武汉)极大地促进了湖北省及武汉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成为彼此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
税企同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从驼铃叮当到火车轰鸣,2000年后的今天,中欧班列(武汉)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新使者”。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格局,在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上下功夫,以高质量税收服务助力企业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为做好企业涉税服务、释放税费红利,东西湖区税务局贯彻落实政策找人制度,深挖大数据“金山银矿”,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红利直达快享。积极组建“走出去”企业服务团队,搭建政策辅导、业务咨询的平台,及时提供涉税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走出去”步伐更稳健。主动上门,深入调研,结合企业特点,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为纳税人提供“一户一策”精准税收分析。实施管家服务,开展靶向辅导,保障企业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站在新的起点之上,中欧班列(武汉)再次鸣笛起航,日夜不息,驰骋万里。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及湖北港口集团的带领下,在税务机关的大力帮助下,汉欧国际将进一步加强物流通道建设,提升班列运营水平,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乘风破浪、砥砺奋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