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奇在中国》的中国礼法书写

2024-12-13宋方方

中国故事 2024年11期

【摘要】礼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与道德规范的核心,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切入点。德国经典儿童绘本《麦奇在中国》蕴含丰富的中国元素,是时代语境下西方对中国文化想象的缩影。本文聚焦绘本中的中国礼法书写,探究该绘本如何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精神建构礼法中国的他者形象、诠释中国礼法思想。

【关键词】《麦奇在中国》;礼法思想;中国书写

《麦奇在中国》(Mecki bei den Chinesen)系1955年出版的德国经典儿童绘本,属于“麦奇环游世界”系列第四部。1952年,第一部以麦奇为主角的“麦奇环游世界”系列绘本出版,至1964年共发行13部,同后续改编的2600余幅漫画、2部广播剧和12部动画片一起,构成庞大的“麦奇宇宙”。其衍生产品如麦奇明信片和毛绒玩具,如今被收藏展出于博姆特的刺猬博物馆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德国公民都知道麦奇”。《麦奇在中国》一书讲述麦奇和伙伴们在中国的一系列冒险:他们偶然发现海盗偷藏的皇家宝藏,在告御过程中遭海盗陷害陷入困境,最终在中国公主等人的帮助下揭开真相,为皇帝找回宝藏并获皇帝赞誉。绘本以麦奇的视角铺陈当时西方社会对于中国文化的想象,而中国礼法思想的西传是构成该想象的一大动因,在绘本中不仅外显于严苛的礼乐、等级制度,而且内化于人物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

一、中国礼法思想在西方的接受

荀子首先将“礼”“法”合用,明确提出“礼法”概念。“故学也者,礼法也。”荀子认为学习即学习礼法。作为儒家思想的支柱之一,礼法兼具道德教化与法律约束的双重功能。中国礼法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主要依托于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礼”,这一概念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在使用过程中部分代表了“礼法”这一更为广泛的思想体系。

“礼”在西方的传播在不同时期侧重点各有不同,体现出接受的多重维度:初期西方的关注点局限于祭祀、仪式等外在表现,但其对中国文化已有较高代表性,中国在世界上获得“礼义之邦”的称号;中期西方开始意识到“礼”更深层的文化和道德内涵,了解到中国“礼”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其广泛性。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彼(指中国的立法者)方合宗教、法典、仪文、习俗四者,于一炉而治之。凡此皆民之行谊也,皆民之道德也,总是四者之科条,而一言以括之曰礼。”“礼”对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可见一斑。自20世纪以来,尤其在1950年后,西方对“礼”的关注程度明显提升,且认识更为多元、深化,开始尝试评估“礼”在自身文化中的建构意义。《麦奇在中国》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而成。

二、礼义之邦:礼法中国的他者建构

绘本中,麦奇在京城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礼乐仪式之规范、等级制度之森严,在被刻板印象裹挟的他者视角之下,描摹出一幅恪守礼法的冠带之国图景。

(一)礼仪之规正

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文化认同与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麦奇等人在初次来到京城时,正值皇帝五十大寿,中国传统庆典的种种仪式通过麦奇的叙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麦奇等人在跟踪海盗的关键时刻被要求换上“中国服饰”和“节日盛装”,这是庆祝皇帝寿辰和参加寿宴的要求。过寿的皇帝身着“最精美的丝绸长袍”,威严的都尉身穿“黑色庄严的长袍”,护卫在此时也身着华丽服饰,冠服礼仪应等级和场合的严苛规定让异域来客颇为震惊。此外,麦奇等人在与皇帝和菡萏公主(Prinzessin Knospende Lotosblüte)见面时,均主动作揖行礼。麦奇为皇帝找回宝藏后,获得了乘坐皇帝用的轿子回京等一系列赏赐,这些赏赐由“礼官”(der Zeremoniemeister)传达执行。在乘轿回京的路上,百姓对荣获圣恩的麦奇等人尊敬无比,使麦奇惊叹:“在所有的街道和广场上,甚至在最小的窗户里,人们都深深地鞠躬,以至于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面孔。”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相同语义词汇的缺乏,古代人因身份地位不同而调整的多样行礼方式被统一简化为鞠躬(tiefe Verbeugung),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见面礼——作揖的本土化。典礼上皇帝甚至“热情地呼喊着”,把麦奇等人“揽入怀中”,或是作者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对中国礼节的西化改编。

(二)法度之森严

对森严法度和等级秩序的强调是绘本里中国形象的一大特征,构成礼法中国形塑的重要部分。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根据社会地位高低,礼仪和行为规范也有所不同,礼以因人而异的等差性或特权性为特征。绘本中首先凸显的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麦奇遭海盗陷害,向皇帝展示了被调包的“宝藏”,犯下欺君之罪,他们几乎没有辩解的机会,便面临“杀身之祸”,被命令“赶出去,砍下头来”,不得不仓皇逃离。由于皇帝的权威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触犯皇威等同于触犯法律。家族宗法思想在这一情节中也得以显现,皇帝误认为麦奇等人污蔑了本民族的海盗,因此怒不可遏,迅速将本民族和异族对立,表示要严惩外国人并释放“可怜无辜”的本族人。真相大白后,盗取宝藏且试图夜袭公主宅邸的恶人奇图及其海盗同伙戴上了象征惩罚的枷锁。最后,麦奇也终于洗清冤屈,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金太阳勋章。本是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化的勋章概念被嫁接到中国文化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西方话语体系的介入。

作为1955年出版的绘本,其选取的社会背景却停留在封建时期,将读者的想象引向过去,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存在滞后性,与彼时德国的现代文明背景形成对比,落后的他者形象凸显了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总体而言,绘本从礼仪和法度两方面塑造了礼法中国的形象,然而部分元素经过简化处理以及以西方主流文化为准则的审视、择选和改写,表现出一定的“他者化”倾向。

三、礼植人心:中国礼法的主体内化

中国的礼法思想不单体现在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上,更根植于背后的道德和义理。通过“法”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目的在于使“礼”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修养。

(一)谦恭礼让之风气

儒家文化认为君子待人接物应以“温良恭俭让”为准则,强调谦虚、恭敬。在绘本故事中,皇帝和菡萏公主在同麦奇交谈时,即使身份悬殊依然以礼相待,此谦恭礼让之风气也感染了异乡人麦奇。行文中敬谦修辞的德语译介,是对中国谦恭精神的直接强调与传播,例如:erhabener Herrscher(圣上);die ehrenwerten Fremdlinge(尊贵的异乡人);meine bescheidene Hütte(寒舍,指公主宫殿);mit meinen bescheidenen Mitteln(薄力,指皇帝对麦奇的帮助);an meine armselige Tafel kommen(简陋餐桌,指皇帝的宴请)。

通过言语上自我谦抑的方式避免傲慢失礼,对他人表示尊重,也是对个人的修身养性。“活智慧”(Lebendige Weisheit)是公主的老师,他和商队队长帮助麦奇一行人揭开真相并找回宝藏,在受到皇帝嘉奖时,活智慧说:“我们只不过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并在皇帝执意感谢时“沉默地否认了自己的功劳”。尽管身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活智慧仍然表现出功成不居的态度。这些细节不仅让人物形象更为立体,也让西方读者对中国社会的谦卑美德产生共鸣。

然而,中国敬谦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语言和文化理解的双重挑战。美国学者萨姆瓦在其所著的《跨文化传通》一书中列举了二十九种价值并划定了其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其中“谦虚”的价值在东方人认为是第一级“首要的”,在西方文化中却是最后一级“可忽略的”,相反西方人更认可“个性”和“争先”的价值,认为应彰显自我的尊严。绘本中密集的敬谦语是德语语境下的陌生外来语,读者若缺乏背景知识的支撑,容易产生中国人过度礼貌、缺乏个性的刻板印象。因此,尽管翻译能够传递出敬谦词汇的表面含义,但要向世界传递语词背后的文化意蕴,还需要更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方式。

(二)仁义法正之品德

礼法的有机结合塑造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治理模式,旨在通过道德感化与礼仪规训,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非单纯依赖严厉的刑罚。这一理念背后的核心驱动力便是“仁”。“礼”与“仁”是互为表里的一体关系,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礼”是实践“仁”的途径,“仁”为“礼”之内在精神。只有内心秉持仁义的道德准则,才能在行为上符合礼之规范,从而真正践行礼法之内在理念。美丽的菡萏公主是仁义的具象化体现。麦奇在躲避追捕途中遇到商队队长,他建议麦奇向菡萏公主寻求帮助,并如此介绍:“菡萏公主是皇帝唯一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如果她听说了你们的遭遇,一定会向她父亲求情彻查此事的。”于是,麦奇经过商队队长的叔叔——公主的老师活智慧的引见获得了公主出手相助的承诺。公主之所以不惜违逆皇帝也要帮助麦奇,不仅因为她充满恻隐之心,十分同情麦奇的遭遇,更是因为认可麦奇所做亦是善事:

“我侄子的朋友们来是为了告诉您,他们想为您尊贵的父亲效劳,但却遭人陷害误蒙冤屈,引得龙颜大怒。”活智慧说道。

“哦,”公主说,捂住脸,“这太糟糕也太危险了!”

“是的,亲爱的公主,”我回答,“这很糟糕,因为我们是无辜的。但我们不怕危险,因为行善应不惧危险。”

“这句话很聪明,”活智慧点头道,“我的小公主一定会愿意帮助你们……”“……因为行善应不惧危险。”公主笑着补充道。

菡萏公主和活智慧总是同时出现,是一种“仁”与“智”相依互生的隐喻。公主并非仅仅出于善的念头帮助他人,其行为亦是明辨是非后的理性选择。公主的仁义之举也在麦奇身上得到传承。当奇图死后,麦奇了解到其中一个海盗实际上是被奇图所利用,本质上心地善良。得知这一真相后,麦奇选择秘密释放这名海盗,以德报怨。麦奇对海盗的宽容,正是明辨是非后对“仁”的践行,超越了礼法的表面规训,达到仁义精神的内化。

四、结语

《麦奇在中国》虽为儿童绘本,但暗含深刻的文化隐喻和中西文化对话。绘本以丰富的中国元素构建了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并通过对中国礼法的诠释,塑造出一个礼仪规正、法度森严的“礼义之邦”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书中人物对礼法思想的内化与践行。《麦奇在中国》的礼法书写既包含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极传递,也隐含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语介入。因此,从礼法维度对这样一部“影响了一代人认知”的经典绘本进行阐释,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德国的影响脉络和他者解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蕾,秦洪武. 儒学核心概念海外传播及受纳分析:以“礼”为例[J].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1(2).

[2] [法]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M]. 严复,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 汤一介. 论儒家的“礼法合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 汪罗. 理解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形象[J]. 对外传播,2021(3).

[5] 王群利. 试析汉语谦语的文化内涵[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6] 荀况. 荀子[M]. 方勇,李波,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张晋藩. 论礼──中国法文化的核心[J]. 政法论坛,1995(3).

[9] 周群.“礼法”微探[J]. 汉字文化,2021(16).

[10] 邹昌林. 中国礼文化与儒学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 Eckart Sackmann: Mecki, einer für alle[M]. Hamburg: Verlag Siekmann und Hörzu, 1994.

[12] Fleischer, Werner u. Förster, Gerhard. Mecki: Eine Legende kehrt zurück. Auf den wunderlichen Spuren des Redaktionsigels von HÖRZU (1949–1978)[M]. In: Förster, Gerhard u. Stojetz, Hans (Hg.): Sprechblase 215. Wien: Abenteuer pur, 2009.

[13] Rhein, Eduard u. Petersen, Wilhelm. Mecki bei den Chinesen. Ein märchenhafter Reisebericht, aufgeschrieben von ihm selbst[M]. Illustriert von Professor Wilhelm Peterson, Köln: Lingen Verlag, 1999.

[14] Seegers, Lu: Die Erfolgsgeschichte von HÖR ZU! (1946-1965). Potsdam: Verlag für Berlin-Brandenburg, 2001.

[15] URL:https://www.axelspringer.com/de/inside/wenn-maskottchen-ein-eigenleben-fuehren, abgerufen am 27.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