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方言“中”的语用功能解析

2024-12-13张若瑜何亮

中国故事 2024年11期

【导读】“中”作为一个极具河南方言特色的应答词,是河南方言中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中”不仅在交际过程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其中原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本文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语料与线上语料库,从应对、评论和话语转接三个方面探讨河南方言应答词“中”的语用功能,以充实“中原学”理论建构下的河南方言文化。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以“培根铸魂”作为哲学社科指导思想,于2016年首次提出“中原学”的概念。“中原学”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内容,以中原文化专家为研究主体,整合多个学科中的中原文化研究力量,建构具有鲜明特色与影响力的中原学派。

自夏商周起,“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深入人心。河南位于中原大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洛阳、开封等地多次被设为都城,河南方言也因此成为中心区域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南方言研究被忽视,这与河南文化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方言是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如今,“中原学”的提出使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南方言文化成为必然之计。应答词“中”在河南的使用人口众多,可视为河南的特色词。“中”在交际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探讨其语用功能有助于丰富“中原学”背景下的河南方言文化。

一、河南方言应答词“中”的语用功能

范晓指出:“句中词语与使用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的。”“研究语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互间进行交际。”应答词“中”在河南方言中主要有以下语用功能。

(一)应对功能

积极应对功能

一个完整的话轮主要由“引发语”和“应答语”两个部分组成。“中”在河南方言中的语义决定了它是一个应答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好”“行”“可以”,是对引发语的积极应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应对功能:

第一,赞赏功能。当发话人传达出一种看法、一种观点、一种提议或是一种动作行为时,作为应答语的“中”可以表达出对这一观点或行为的赞赏、赞同之意。例如:

(1)A:我今天中午去给满满买了一双运动鞋,这个年龄的孩子长得是真快,你看看怎么样。

B:中,孩子喜欢就中。

(2)A:霜姐,要不咱晚上去体育馆打羽毛球吧,好久都没运动过了。

B:中,在家里待了一天真的浑身不得劲儿。

以上两个例子里的应答语“中”都表达了对发话人所提出的某一种看法、观点、提议和动作行为的赞同。当“中”作为应答语表达对某一人物、事物或是行为的赞赏、钦佩之意时,“中”往往不单用,一般连用或是加上语气词。例如:

(3)A:贝贝,去帮妈把地板扫了,你看地上都是垃圾。

B:好,这就去。(扫地)

C:(看见女儿在扫地)中中中!我家贝贝长大了,会帮妈妈干家务活了。

(4)A:老爸,我今天上午去了一趟顾叔家,把我新买的茶叶给顾叔也拿了两盒。

B:中啊!小子,恁爸想不到的事你都想到了,看来真是我老了啊。

“中”表示赞赏之意时,语气比较强烈,可以表达出答话人对于发话人,或是对发话人所说人物、事物、行为的赞赏与夸赞,是由衷而发。

第二,应允功能。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假如发话者所说的话语具有祈使的语气,即表达请求、命令、建议、邀请等意义时,答话者一般可以用“中”来回答,此时的“中”的含义为答应、允许、接受、同意等。例如:

(5)A:有啥好东西提前说啊,我也收藏。

B:中,一起买买买。

(6)A:下回可不能再去湖边玩了,太危险了,听见没?

B:中,以后不去了。

以上两个例子里的“中”均表示答话人对发话人的应允,是肯定的回答,语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好”“行”“可以”。当表应答的“中”后面有表示更进一步的信息进行补充时,一般“中”可以省略,与原句的语义表示一致。例(5)、例(6)这两个例子里的“中”省略之后,后面依然有更深入的信息来补充,语义完整且与原句意思相同,因此可以省略。但除此之外,当答话人所说的“中”后面没有更进一步的信息补充时,发话人无法得知答话人的真实意义,“中”不可以省略。例如:

(7)A:周末能不能借我开两天你的车啊?

B:中。

第三,确认功能。发话者对应答者所说言语具有告知、通知等语义,应答者一般用“中”来表示已经听到这一告知、通知,确认已收到其中的信息。例如:

(8)A:我去看了好几家店都没有你想要的那种花盆,我就买了个这种的。

B:中,没事,这种也行。

(9)A:妈妈,我想把这一页作业写完再吃饭,你们先吃吧。

B:中,那你快点啊,一会儿菜凉了。

A:中,马上就写完了。

以上两个例子里的“中”在语用方面均表示确认功能,表示已经收到引发语所发出的告知,“中”表确认,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行”“知道了”等意义。

综上,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作为应答语的“中”的语气、语调变化,从“赞赏”之意到“应允”之意,再到“确认”之意,“中”的积极意义越来越弱。从引发语的句类来看,表示赞赏功能的“中”的引发语基本为陈述句,大多只简单陈述某一人物的动作行为;表示应允功能的“中”的引发语大多为疑问句,发话者多是为了请求、命令或邀请,需要得到另一方的回应;表示确认功能的“中”的引发语大多为具有提示意义的陈述句。从应答语“中”的语气来看,首先,语气最弱的是确认功能的“中”,仅表示已经听到了发话者的告知,大多没有实际意义,一般可以省略;其次,应允功能的“中”语气稍强,表示对发话者观点的积极回应;最后,语气最为强烈的是赞赏功能的“中”,表示应答者的赞赏与钦佩之情。

消极应对功能

上文提到,作为应答语的“中”在言语行为中可以表示积极的应对功能,同时,应答语“中”也可以表示消极的应对功能。换句话说,虽然应答者回答的是表面具有肯定意义的“中”,但其真正想表达的语义并不是“中”原本所代表的意义,而是意在为接下来所说的话进行铺垫,引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消极应对功能。“中”的消极应对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的功能:

第一,礼貌功能。当话语发出者提出自己的建议被对方否决,或者发出的邀请被对方拒绝时,其应答语也常常用“中”来回答,这表示结束了之前双方的言语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出说话者礼貌地接受对方的拒绝,尽量与对方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也为转移话题做了铺垫,间接挽回了发话者的面子。

刘珣先生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提到,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曾提出“合作原则”,英国学者Leech在Grice所提出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这六项准则。用“中”来表示礼貌地接受对方对建议或邀请的婉拒,反映了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这是为了保证交际行为的正常进行以及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举例来说:

(10)A:姐,我们明天晚上去吃火锅吧?好久都没吃了。

B:要不还是算了吧,我这几天上火了,牙疼得厉害。

A:中,那咱吃点清淡的。

(11)A:你下午有空没,帮我搬几箱书吧?

B:下午估计不行啊,我下午有一节Python课。

A:中,那我去问问阿信有空没。

以上两个例子中发话者的提议、邀请或请求均被答话者委婉拒绝了,若发话者在被拒绝之后什么也不说,就会引发双方关系的尴尬,影响交际行为的正常进行。但用“中”来表达礼貌地接受对方的婉拒,则可以缓和双方的关系、避免尴尬的场面。

第二,让步功能。让步功能是应答者消极应对发话者的一种态度,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当一方对另一方进行严厉的批评、责备,或者是发表了具有个人主观意识的负面评论,使另一方感到不悦、不舒服时,为了结束双方的对话而避免出现更激烈的交谈氛围,另一方可以运用应答语“中”来进行缓和,这就是应答语“中”的让步功能。例如:

(12)A:你咋能这么晕呢,我都给你说了好几遍我在桥头等你,你咋会跑到河边去了?

B:中,我听错了,没找对地方,还让你白等这么长时间!

(13)A:你就在这儿住吧,住到地老天荒,看有人来管你没有!

B:这可是你说的啊,中啊,我就住着不走了,只要你不嫌丢人就行。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极应对的让步功能与积极应对的应允功能可能同时出现。例如:

(14)A:我是不是说过东西用完记得放回原来的地方,你到底听没听进去啊,看看这屋里摆得乱七八糟的,哎呀!

B:中,知道了,知道了,下回用完放到原来的地方。

从例(14)可以看出,应答者的“中”不仅对话语发出者提出的要求做出了让步,又应允了发话者所提出的要求。

当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责备或发表了自己不认同的负面评论时,应答者为了避免直接的冲突,可以暂时用“中”来表示自己的接受。一般可以重复使用表示让步功能的“中”,以加强对对方的认同感,例如“中、中”或是“中中中”,后面通常还会加上表示表面同意、实则内心不赞同的话语,往往伴随敷衍的语气。例如:

(15)A:等下等下,这抽屉你装反了。

B:没装反啊,你看这抽出来是正常的啊。

A:不是!你再看看这说明图,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B:中中中,你说得都对,我不说话了。

第三,讽刺功能。表示讽刺功能的“中”,其实想要表达的是“不中”,也即“不行”“不好”等意义,应答者以此表达自身对发话者、或发话者所说人物与事物的不满之情,语气具有讽刺含义。例如:

(16)A:这回阳阳搁大家伙儿面前可是丢人了,宣传得太过火了,结果一件也没办到。

B:他不是可中吗,让他继续中啊,继续能啊。

(17)A:这回期末考试宸宸的数学考得不赖,考了140。

B:中,宸宸的数学是真好,那你们年级排名多少。

A:排名不行,才排80多名,就这一门考得好,其他都一般。

B:我们家庚庚排年级23名,这回进步不少。

B:咦,中,恁家庚庚真中啊,比我们家那个强完了。

以上两个例子里的“中”均表示讽刺意味,例(16)中的应答者表面上说的是“中”“可中”,但实际上表达的是内心的幸灾乐祸。例(17)的应答者表现的则是对比自己优秀之人的妒忌心理,应答的“中”具有讽刺功能。

综上,从“讽刺功能”到“让步功能”,再到“礼貌功能”,消极意义的程度是逐渐减弱的。从语境来看,表示讽刺功能的“中”后面往往会加上对不良后果的描述性语言;表示让步功能的“中”后面一般会加上对另一方所说观点的重复性语言;表示礼貌功能的“中”后面一般会加上说话者的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二)评论功能

评论功能是指答话者听到发话者提出某种建议、观点或是做出某种动作行为之后,对此进行的评论。一般情况下,这种评论是积极正向的,有时会基于语境发表进一步的意见。例如:

(18)A:波哥,沛沛我俩已经把烧烤架支好、帐篷搭好,连食材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过来吃了啊!

B:中啊,弄得不赖,晚上我们就过去。

(19)A:你该对他说英语,顺便用特别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他你是“进口”的,估计他就不能再烦你了!

B:哈哈哈!中,你这方式很好,下次我绝对来试试,说河普话。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评论功能的“中”位于句末时,或单独使用、后续没有进一步的信息跟进时,“中”不可以省略。虽然同样表示评论功能,但“中”位于句首或句中时,有时省略之后,也不影响句子整体想要表达的语义。例如:

(20)A:我把厂建到长葛了,这边机器设备什么的都能跟上,方便得多。

B:把厂建到长葛,中!

(21)A:我把咱露营的地方换到郊区的德利庄园了,听说那边环境很不错,你们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看看评价怎么样。

B:中!这个露营地方选的真不错,还是文静你有头脑啊,有山有水还远离闹市,太适合休闲娱乐了。

例(20)答话者的“中”位于句子末尾,省略之后则无法判断说话人的评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因此不可以省略。而例(21)的“中”位于句首,后面还发表了进一步的积极评论,因此省略之后也可以得知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正向的。

(三)话语转接功能

“中”的话语转接功能指的是,“中”在不同阶段的对话中起到的衔接作用,可以被看作话语标记。运用应答语“中”可以使话语之间的承接较为自然。话语转接功能可以具体分为两种不同的功能,即话题转换和结束话题。

第一,话题转换。在一个新话题即将被提起时,说话者通常用“中”来进行过渡或铺垫,表示主动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一般情况下,说话双方进行简单的寒暄过后可以用“中”来衔接谈话的正题。例如:

(22)A:这两天天气真不错,不热也不凉,适合出去玩。

B:是啊,这天气确实不错。

B:金大哥,我感觉你找我也不是纯粹来聊天气的吧。

A:中,那我就不跟你拐弯抹角了,你最近手头上宽裕不宽裕啊?

上面这个例子里的“中”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起到转换话题的作用,表示上一个话题已经结束,新的话题即将开始。

第二,结束话题。一般情况下,要想进行话题转换,则必须先结束上一个话题以引出新的话题,在一个新话题即将开始时,说话者往往用“中”对上一个话题进行终结。因此,表话题转换功能的“中”一般同时拥有结束话题和话题转换两个功能。例如:

(23)A:我是实在不想再在家宅下去了,浑身难受。

B:我也是,让我出去干什么都行。

C:中,那咱选一个时间吧,找个大家都得空的时候去聚个餐。

例(23)里的“中”既表示话题的结束,也具有话题转换的功能。但是也有只表示结束话题,而不表示话题转换功能的“中”,此时的“中”后面不再有新的信息出现,例如:

(24)A:你看看你刚才说的话,把人家医生说得都沉默了,以后你说话注意点。

B:我说的那是实话,尴尬的又不是我。

A:中,中中。

二、“中”的语用功能的来源

河南方言应答词“中”的语用功能既与“中”的词义发展相关,也与河南的地理文化相关。

季旭昇先生在其《说文新证》中提到,甲骨文“中”字像战争及军事训练用的一种工具。正中的一竖是旗杆,上下有游,中间有可以敲击的锣形物,平常用来集合民众,战时用以集合军士,还可以用来测量日影和风向,属于象形字。根据甲骨文来看,像建于“口”中之旗。由此看来,“中”的本义应为旗帜。基于“口中之旗”,即在“口”之中,又可引申为在左右之中,而有中间之义。许慎的《说文·丨部》写道:“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中,纳入。从口;丨,表示上下通彻。“中”作为方位词,具有中间之义,中间即事物在此范围之内,因此“中”又具有引申义“内”,与“外”相对立。

例如《易·坤》中:“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中”作为方位词又可以引申为“中等”之义。例如《战国策·齐策》中:“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又如“中甲”,指金代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成绩中等者。由“中等”之义可以引申出“均匀”的义项,例如《周礼·考工记·弓人》:“斫挚必中,胶之必均。”“均匀”即可延伸为“合适、恰当”之义。例如《战国策·齐策二》中:“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其中的“中”和“过”可以看作是相对的两个义项。到了汉代,“中”衍生出“不中用”的用法,例如《汉书·王尊传》中说道:“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其中提到的“不中用”即无能、没有才干的意思,这个用法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河南方言中还有“不中用”这一说法,例如:“西边那家的老大真不中用。”也就是说这个人没有出息、没用。后来,“不中用”这一说法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固定形式,即“不中×”,有“不中听”“不中使”等多种用法。例如《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言三语四把我伤,说的话儿不中听。”这里的“中”就是能的意思,已经十分接近成、行、好之义了。

综上,“中”由本义发展引申为方言意义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如前所述,甲骨文,本身就包含居中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天地、阴阳、五行、十二时等基本要素,人们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观测与分析,宇宙的时空观念由此确立。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为“河南”。河南省有着“中原”的称号,简称“豫”。河南省因其相对优越的平原地形、适宜居住的气候与环境特征,拥有得天独厚的耕作条件,是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原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伦理观念,人们追求和谐、对称和整齐,认为无论是宇宙还是人间社会都应有一个中心,以“中”为美,以“中”为大。自古就有“群雄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中原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兴盛。与此同时,“中”又是一个方位词,不偏不倚谓之中,中庸之道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中”在中原人民心中具有独特的文化色彩与语义色彩,在人们的交往与交际过程中,其语用功能也各不相同。在河南方言中,“中”是一个语用功能丰富的词语,它含有“肯定”“称赞”“赞美”“好”“行”“可以”“能”等多种不同的含义或用法,这反映了中原人民对于中原大地和中原文化的热爱。

三、结语

作为河南方言应答语的“中”,主要具有应对功能、评论功能和话语转接功能。不同的语用功能在语气语调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原学”提出的背景之下,分析河南方言应答词“中”的语用功能,可以进一步扩充中原的方言知识与文化,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了解与使用河南方言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庚香. 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奋力建设思想河南——从中原发展哲学的视角考察[J]. 河南社会科学,2016(6).

[2] 谷少华.“中原学”视域下的河南方言文化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3] 范晓.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4] 仝卓. 河南方言“中”的语用功能探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1).

[5]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6] 季旭昇. 说文新证[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7] 金文静.“中”的河南方言用法及文化内涵[J]. 文学界(理论版),2010(3).

[8] 邵敬敏,朱晓亚.“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中国语文,2005(5).

[9] 曹玉. 河南方言词“中”的话语功能——以河南方言电视剧《嘿!真不是闹着玩的》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1).

[10] 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 语料库语言学,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