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2024-12-11吴建民

时代汽车 2024年22期

摘 要:在当前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设计是高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以我校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机械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对毕业设计的要求,进而探讨了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优势、模式构建以及实施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文章旨在为机械工程专业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机械工程 校企合作 毕业设计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高速发展,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均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方面。机械工程专业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重要基地[1],面临着如何适应行业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挑战。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往往局限于校园内,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这限制了学生接触真实工程问题和应用最新技术的机会。基于此,校企合作应运而生[2],其目的通过邀请本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更为接近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实践。

本文通过阐述机械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对毕业设计的要求,进而探讨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这将为机械工程专业较好的完成毕业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以期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1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优势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3]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精诚合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模式。这是基于高校教育现状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企业需要相关人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解决企业的工程问题,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校企双方通力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可实现企业、教师及学生三方共赢,获得发展。

(1)企业层面。通过与高校的多方面合作,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获得低风险及低成本的工程解决方案,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也能发现和培养潜在的人才,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及创新能力提升。

(2)教师层面。高校教师理论知识较为丰富,而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增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可使教师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沿热点,进而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

(3)学生层面。校企合作指导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原因在于企业能够提供更贴近实际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 专业特点及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是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理论基础,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其专业特点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强。机械工程涵盖了机械、制造、材料科学、力学、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2)强大的实践能力。机械工程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创新性要求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设计和开发新的机械系统和产品。

(4)技术更新快。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迅速,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和工具,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5)跨文化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便在国际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合作。

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是教学任务完成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本校机械工程专业对毕业设计有如下要求。

(1)选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毕业设计题目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鼓励学生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运用。

(2)文档的撰写能力。学生需要撰写符合学术、学校及国家规范的相关技术文档,包括文献翻译、开题报告、设计(论文)正文等,同时图纸绘制也应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以充分展示其具备的专业素质。

(3)独立工作能力。按照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原则上“一生一题”,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应展现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在多生做同一题目时,每位同学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要求学生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相关设计任务。

(5)非技术制约因素分析。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应充分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因素,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设计成果展示。学生需要通过口头报告、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向教师和同行展示毕业设计的成果。

(7)持续改进。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反馈(包含与指导教师的定期交流、专业组织的中期检查等)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

3 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探讨

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是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与校内导师单独指导毕业设计相比,校企合作指导模式下,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毕业设计选题:选题应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选题应兼具工程性和实用性,涉及机械、控制等相关方向的硬件项目或者软硬结合项目,内容应包含设计、分析、硬件系统搭建等实际工程研发的主要技术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指导老师的遴选: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校企合作指导模式下,一方面应加强校内指导教师的培养,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4]。另一方面,企业方应选择具有较丰富的项目研发及管理经验、且认真负责的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同时,校企双方要建立起双方导师的良好沟通机制,以确保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3)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过程管理是核心。学校与企业应联合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组织、执行及监控工作。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量化指标。这些可作为选题评定和任务分配的依据,帮助校企双方导师准确把握毕业设计的主题,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进度跟踪,确保毕业设计按计划推进,以有效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

(4)答辩环节:毕业设计的答辩环节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和展示的重要环节。在校企合作指导模式下,答辩环节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意见和要求,既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又要对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

4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环节构建

4.1 设计选题与企业实践结合

在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环节构建中,首先要进行设计选题与企业实践的结合。选题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企业的真实需求进行匹配,确保选题具有实践性和工程性。选题的原则包括:专业相关、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期间,需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指导教师的安排,并定期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

4.2 导师制度与企业专家参与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需要建立导师制度,并让企业专家参与其中。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筛选及培养参与毕业设计工作的双方导师。校内指导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指导经验,而企业导师则应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知识。学校应对双方导师进行相关培训,对学校导师的培训侧重于提供工程素养,而对企业导师进行的培训,则重点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5 实施与组织管理

5.1 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院建立包含校内和校外导师的数据库,记录导师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工作经验等相关信息。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选择导师环节时,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与导师得到匹配,提高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由于企业导师侧重于解决实际的工程实践问题,为了解决企业导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学院建立双导师制,并明确了校内校外导师的基本职责。为了加强校企合作下的沟通与协调、毕业设计管理,学院建立校企双方联络机制,设立校企双方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以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学院建立了相关制度,比如:①协调汇报机制。通过定期组织校企双方的汇报会议,让双方了解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②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让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通过集思广益,可以得到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③反馈整改制度。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和导师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学生及时向导师反馈自己的工作进展和问题,导师则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反馈整改制度,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

这些制度从不同层面、不同阶段构建和完善了校企合作下的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推动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5.2 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校企双方成立了专门机构,统筹和负责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根据学校对毕业设计的相关规范,学院针对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制定了学院层面的相关文件和规范,包括合作工作方案、校企导师指导管理办法、选题规范、中期检查规范以及答辩规范等。通过这些文件和规范,实现了从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审核及筛选、题目与导师的双向选择与调整、每周进度抽查、中期检查与答辩、毕业设计预审、毕业设计答辩等工作的制度全覆盖。通过这些措施,综合管理和规范毕业设计全流程,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5.3 双方责任与权益保障

在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中,为实现共赢,双方的责任和权益需要明晰且有保障。为此,学院在学校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建立了院级层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建立指导教师数据库、毕业设计定期反馈机制、综合保障制度等。建立指导教师数据库的目的在于确保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的校内外导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或工程实践经验,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对学生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遇到的理论或实践问题提供充足的指导及支撑。毕业设计定期反馈机制能够让双方导师及时了解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评估学生表现,提供质量反馈,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综合保障制度则包括设置专项资助、提供完成课题必需的数据资料、保密协议等,以保障学生在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也对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6 结论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缺乏与工业界紧密联系的弊端,本文提出了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并围绕机械工程专业的特点,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使学生接触真实工程问题、应用最新技术,还能为企业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实现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有效共享。文章通过设计选题与企业实践结合、导师制度与企业专家参与等方式,确保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制度建设、政策支持、过程管理以及双方责任与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为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不断完善机械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中电科智能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c202401004)。

参考文献:

[1]宋朝省,罗远新,刘飞.大工程视野的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3(05):42-47.

[2]赵明明,王峰.资源共享视域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2022,8(07):157-159.

[3]秦涛,刘海涛.校企协同与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J].大学,2023(28):49-52.

[4]张缓缓,杨国平,李传昌.车辆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