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工与电子》的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

2024-12-11史龙飞陈俊潮盛任

时代汽车 2024年22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电工与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工与电子》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如何把思政理念融入这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电工与电子》课程的思政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文章从教育目标、教学质量、课程改革、服务社会等方面分析了《电工与电子》课程中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工与电子》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职业素养、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电工与电子》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 课程思政 探索 实践

1 绪论

《电工与电子》课程是理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受众的人群比较多。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在课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学习知识中,不断培养学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通过设计不同种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性。寓思政于课程课堂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思政实践手段。

2 《电工与电子》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覆盖。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工与电子》课程中,对于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2.1 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电工与电子》作为一门基础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标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然而,仅仅依靠专业知识的学习,无法确保现代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课程思政”元素汇总到《电工与电子》课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涵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2 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传统的《电工与电子》课程教学一般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课程思政”的引入,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内涵,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推动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从知识传授型向素质教育型转变的严峻问题。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工与电子》课程中,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局限,实现跨学科的交叉汇合,促进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

2.4 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工与电子》课程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在丰富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刻,不断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3 《电工与电子》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电工与电子》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为了育德树人,加强所有课程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并探索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这样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确保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一改革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3.1 授课教师综合素养问题

要成功融合思政元素,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政学习背景和高度的思想政治修养。此外,他们还需要花费时间去了解专业课程内容,这确实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面临着很多综合素质上的重大挑战。由于“课程思政”内容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他们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并储备丰富的相关知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要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这不仅需要他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同时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2 《电工与电子》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

如何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内容,使其既不耽误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教学中的一大挑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处理教学内容时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和严峻挑战。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教学中是一个核心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技巧,以保证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不断融合。课程思政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还需要针对课程思政特色不鲜明、思政素材同质化、课程融入不契合的问题进行解决。这需要分类深挖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思政内涵,结合学校历史与专业定位,挖掘校史校友故事、特色案例、典型行业事迹等,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特点和鲜明性。

3.3 学生接受度问题

虽然加入思政元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但如果融入不当,可能会使学生感到生硬和不自然,从而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如何引导学生认同和接受科学理论是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课程思政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我们党创新理论的科学教学,不断把理论和认知转化为信念和信仰追求。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些理论,进而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南,是一大挑战。其次,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如何平衡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4 课程性质与学时

由于《电工与电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其学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既完成专业知识的教学,确保思政元素的融入,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电工与电子》课程性质与学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多种多样。《电工与电子》基础课程的内容涵盖大量的定理和概念,学生可能会因此感到枯燥,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遵循“生动举例,深入浅出”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趣味性、形象性、启发性的问题。《电工与电子》课程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教育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并帮助学生接受实践的训练。如何把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当前面对的现实问题。

4 《电工与电子》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

4.1 教师职业素养

在《电工与电子》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和实践,教师的职业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涵养,以便能够以身作则,立德树人。其次,他们应具备深刻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素养、法制意识和团队意识,将这些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人数众多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度。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使课程内容保持时效性和前沿性。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人才能力和创新进步意识,能够活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教师共同促进课程改革。

4.2 课堂教学内容

在《电工与电子》课程的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中,广大教师要深入挖掘本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紧紧围绕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做人做事的道理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合各类课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德技并修教育,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共同构建全校三全育人格局[2]。通过对《电工与电子》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度,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还可以从思政角度拓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通过在各种定理定律、公式推导、分析计算等教育知识中巧妙地加入思政元素,这不仅教会学生掌握自己的课堂知识,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3]。

4.3 创新教学方法

在《电工与电子》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方法来进行思政探索教育和实践。一方面,注重“教学互动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通过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现场教学手段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新的技术和工具,如虚拟仿真软件、智能硬件平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总的来说,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实现课程的思政目标。

4.4 改进教材和教学资源

在《电工与电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材和教学资源来进行思政探索和实践。教师可以选取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具有思政元素的教材。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型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资源库、教学视频、电子动画、PPT课件等来辅助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积累理论课全程的教学视频、完善的演示课件,甚至更新教学教材和实验项目教材,改善实验硬件平台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过程,比如尝试打造融合信息技术的平台,通过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智能硬件平台等工具,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团队也可以通过参与国家一流课程、省精品课程建设和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方式,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5 结语

《电工与电子》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电路理论、电机原理、电机控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丰富知识。在不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促进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使教学效果得到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劲头得到了有效改善,教学质量得到了改进。因此,基于《电工与电子》的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课程思政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23 年度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方小菊.高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设计[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02):21-24.

[2]肖艳.大思政格局中构建高职学生实践育人体系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0):87-89.

[3]张月华,常晓帆,张新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