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探究

2024-12-11马波

时代汽车 2024年22期

摘 要: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国家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要让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发展跟上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就要改变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按照“双高”建设的要求,从合作深度、长期规划和互利互惠的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实施。

关键词:双高建设 校企合作 模式改革

0 引言

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建设”旨在提高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整体水平,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实施方案中多次提到校企合作,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鼓励高水平职业院校与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这些要求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改变原有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1 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企双方未能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开展深度和广度的合作,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大部分合作仅仅停留在实习生输送、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表层方面,导致校企合作效果不佳[1]。高职院校与企业只是以合作项目的形式展开合作,项目结束也就意味着合作终止。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开展合作时,会过多地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期性的规划。校企合作涉及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企业具有一定的逐利性,而高职院校以教书育人为目标,与企业进行合作是为了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并没有构建起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操作流程,以及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双方利益的平衡、信息的共享和更新、实践机会的优化以及长期战略的规划和执行。

2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策略

2.1 深化实习与实训项目

对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深化实习与实训项目是校企合作模式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实习与实训项目应当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应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训和实习项目设计时校企双方应共同确定实习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和实践技能,企业能允许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多深的层面。同时将实习项目纳入课程标准中,可以作为一部分课程的实践环节。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有系统性地学习和实践,而不是零散的实习经历。

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有机会在知名汽车品牌或经销商处进行实习。这些实习机会不仅能够提供学生接触行业内最新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机会,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对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而言,除了传统的销售和售后岗位,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市场调研、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跟进等深层次领域的实习项目,这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汽车销售行业的各个方面。

此外还应该安排实习结束后的反馈会议,学校专业课教师、企业教员和实习生共同参与,建立科学的实习成果评估机制,不仅仅评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还应考察其在实习项目中所获得的专业技能和个人成长。评估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其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企业教员和实习学生讨论实习过程中的成果和挑战,分享经验和建议。要求实习生提交总结报告,详细记录实习期间的学习收获、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这有助于学校和企业评估实习效果,为今后的实习项目提供改进建议。

学校和企业应定期评估实习项目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这有助于确保实习项目能够与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保持同步。结合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实习机会。

2.2 使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使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大大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减少枯燥理论给学生带来的不适感。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社会和生活中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主题,促使学生在项目的引领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强化学习动机[2]。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商务接待礼仪》这门课程为例,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和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应确定项目的学习目标,例如帮助学生掌握商务场合的礼仪要求、提升沟通技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选择适合商务接待礼仪课程的实际项目,例如模拟商务宴会的策划与组织、客户接待与服务、跨地区商务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等。每个项目应当有明确的任务和角色分配。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项目。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协调合作、分工合作和团队沟通技巧。在项目中设置不同的角色,例如购车客户、汽车销售员、公司经理等,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实践商务接待礼仪和沟通技巧。这种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应对不同场合可能遇到的挑战。

引入真实的汽车销售或售后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分析一次成功或失败的销售接待案例,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礼仪规范和沟通技巧进行评估和改进。在项目中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团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表现和技能。

项目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评估可以包括项目成果、学生的个人表现、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为今后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邀请汽车经销商销售冠军代表参与项目,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这不仅能够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现实性,还能为学生提供行业内最新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深入和有效。

2.3 引入行业导师

引入行业导师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这些行业导师不仅能指导学生就业上岗,甚至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3]。他们的经验和实践经历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行业洞察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行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和指导。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他们能够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汽车销售员到销售总监的职业路径。

建立稳定的导师制度,为学生分配专属的行业导师。导师可以通过定期会议或工作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和职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邀请行业导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课程讲解,分享他们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案例。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和实际操作技巧。

在项目驱动的教学中,行业导师可以参与项目的评估和指导工作。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在实习项目中,安排行业导师担任实习生的指导老师,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和技能培训。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实习中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和实际操作经验。

选择行业导师时,应考虑其在行业内的声誉和专业能力,以及其是否具备愿景和热情来与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同时应为行业导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学生辅导技巧、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行业导师的介入能够大幅提升课程的实际应用性和教育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行业导师的指导和建议,学生能够更好地准备和适应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挑战,增强其职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行业导师的引入可以促进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和合作机会,从而促进教育与行业的有效对接和资源共享。

2.4 共享技术设备和资源

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熟悉使用前沿技术设备和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它们不仅提升了企业利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销售能力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例如当前线上直播销售火热,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提高客户到店率非常重要。学校可以与汽车品牌、汽车经销商或汽车维修中心签订设备共享协议,使学生可以访问和使用最新的汽车维修设备和技术工具。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共享汽车维护和营销领域的设备和资源。这种合作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能加强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结合。

设计跨学科的课程,让汽车营销和服务专业的学生与经管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或竞赛,利用不同专业的技术设备和资源,解决汽车的销售和服务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定期评估技术设备和资源共享的效果,包括学生的理论成绩提升、就业率和行业反馈等指标。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这些改进包括更新设备、优化资源使用方案或调整合作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行业的需求。

2.5 联合研究和项目开发

联合研究和项目开发是学校与汽车经销商之间深化合作的重要形式,能够促进双方在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选择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发展方向的研究主题,例如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智能驾驶服务系统、市场需求分析等。

在一开始进行项目设计时应明确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时间表,确定各自的责任和贡献,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价值。基于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共同策划符合市场的项目开发方向。确定项目的范围、时间表和预算,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贡献。利用双方的技术资源和专业知识,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系统性的测试和验证,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适应性。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支持汽车经销商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创新。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双方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保护和利益分享。

定期分享合作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促进双方在项目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学习与改进。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评估项目开发的成果和市场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项目策略和执行计划。

通过联合研究和项目开发,学校和经销商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有机结合,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共同进步,也提升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体验和职业发展机会。

2.6 保持长期合作与人才交流机制

长期合作与人才交流机制在促进汽车经销商盈利和提升学校就业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机制不仅可以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有效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学校和汽车经销商可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目标和双方的责任。例如,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市场合作等。学校可以为汽车经销商提供学术资源和研究支持,而汽车经销商则可以提供实习岗位、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等实际支持。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和培训计划,使学生能够在汽车经销商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和工作环境。

通过与学校合作,学校可以为汽车经销商的员工提供持续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他们保持服务质量。汽车经销商可以获得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员工,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加盈利。同时通过长期合作机制可以降低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因为通过人才交流机制,汽车经销商可以预先了解和培养符合其需求的候选人。

学校通过与汽车经销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更精确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好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学校可以获取来自行业的反馈,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需求,进而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具备行业所需的技能和素质。

学校和汽车经销商可以定期分享成功的合作案例和最佳实践,从中学习和借鉴经验,进一步优化合作模式和机制。学校应通过完善考评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额外努力程度以保障培养质量,企业则需要重点投入企业师资,使企业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在学生培养上[4]。

3 结语

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怎样平衡好汽车经销商的盈利性与高职院校的非营利性质非常关键。汽车经销商需要理解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和非营利性质,而高职院校也需要理解汽车经销商作为商业实体的盈利需求。职业院校需要来自用人企业的一线反馈,用人企业需要在人才培养中植入自己的企业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特别是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营销服务实践能力,还能满足企业对员工的真实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进一步改革,才能形成更加和谐的供需生态圈。

基金项目:2022年度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双高建设”汽车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SJD2022C07。

参考文献:

[1]吴朝辉.校企合作模式服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的路径研究[J].中国就业,2024(06):102-104.

[2]林超英.从任务驱动教学法到项目教学法——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24(12):76-78.

[3]李玮,裴忠贵.高职院校“行业导师”与创业成功的影响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8):81+77.

[4]朱骏骜,郭俊,刘志敏,等.基于关系契约的现代学徒制校企长期合作博弈研究[J].公关世界,2024(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