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庆市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发展研究
2024-12-11吴昊凌泽红吴佩林
摘 要: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专业大类。在重庆市提出要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在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背景下,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将迎来一段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发展期。文章以重庆市44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重庆的职业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开设情况着手,探究重庆市职业院校在专业覆盖面狭小、重复度高、热门专业集中设置及部分专业未开设等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重庆市职业院校发展的路径,探索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发展方法,实现职院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市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战略。
关键词:装备制造类 专业建设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任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重庆市在2023年提出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是要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与现代制造业集群同步发展,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对行业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本文以重庆市的44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究“33618”战略对装备制造类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找出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发展的路径;实现职业院校特色化办学,强化自身优势,服务重庆市现代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
1 重庆市经济发展概述
重庆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区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22年,重庆市GDP总量为29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7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制造行业发展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6.3%、7.5%、12.3%和6.5%。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0145.79亿元、增长6.1%,工业产业实现增加值11699.14亿元,增长6.5%。其中,制造业增长6.4%,装备增长4.8%。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新能源汽车增长30.3%,服务机器人增长59.1%,工业机器人增长25.7%。由此可以发现,在提出“33618”发展战略之后,重庆经济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对职业院校在相关专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重庆市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情况
截至2023年,重庆市共有高职专科院校44所、高职本科学校1所,其中有10所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2023年,重庆市高职专科院校共设置招生专业345个,涵盖19个专业大类。专业布点排名前10的专业分别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物联网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其中,开设装备制造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3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包含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286个专业,开设专业种类有27个,共有装备制造类专业在校生3.5万余人。
综上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地方战略的发展,市内职业院校在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展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3 职业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但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各学校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专业开设不科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足、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不够等方面的困境。
3.1 赛课结合程度有待提高
近年来,创新创业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等各项赛事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赛事成绩被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各项赛事成绩在教师职称评审、晋级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突出。这些因素都使得专任老师在竞赛方面的投入超过正常的教学。以教学能力大赛为例,参赛教师为取得成绩,通常以竞赛优先的原则,对比赛内容进行反复打磨,但参赛内容与平常的教学内容适配度却较低,这一来与教学技能大赛的以赛事促教学的宗旨相违背。
3.2 专业建设与需求不适应
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用人单位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认知并不全面,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重视程度和培养耐心程度不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对于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以及对院校综合实力的评价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重庆市而言,受区位条件、行业发展、办学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市内各个职业院校之间综合实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多数的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内涵与职业岗位要求方面匹配度不足,特别是在装备制造类的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装备制造类专业内涵建设与社会实际需求不适应,导致专业内涵建设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供需脱节”现象明显。
为扭转专业布局设置,专业建设和岗位匹配度不足,院校专业特色不突出的局面,市内各院校一般采取不断设置新专业、逐年增加招生名额等方法。但是通过招生这种方式的专业建设,导致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实质的提升,因此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的人才认可程度并没有发生改变。院校办学和专业建设进入“制约束缚、互相牵制”的恶性循环中,造成专业发展与院校特色不明显,得不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专业建设水平与社会认可度不适应,导致专业建设水平不高、院校特色不鲜明,专业建设缓慢现象明显。这种情况在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的院校中尤为突出。
3.3 专业设置结构趋同
专业设置重复度,是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设置情况,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设置越多,说明其专业设置重复度越高,专业特色越不明显[2]。专业结构是评价院校专业设置是否科学的核心要素,产业结构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指标,决定着劳动人口结构与区域社会的吻合度[3]。表1是重庆市职业院校中自动化类专业、汽车制造类开设的院校统计情况。
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会侧重本地区的相关产业。因此,制造大类专业设置较多,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制造类中,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的院校有26所,自动化类专业中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三个专业开设院校最多,都是20所。新能源汽车专业在所开设的院校占比高达42.6%。而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3个,在重庆市的职业院校中则未开设。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以招生和就业为主要目的,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热门,符合地方和行业特色专业开设偏少,学校品牌优势不突出。大部分职业院校均设有相同的专业,导致专业结构趋同,而且各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差异性较小。一些原本具有明显专业特色、规模稳定的职业院校,为扩大学校的影响和招生的人数,也设置一些与该校办学传统和特色无关的热门专业,导致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设置结构趋同,同质化程度加剧。
3.4 校企合作不深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从现阶段发展来看,重庆市的制造类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对职业院校学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校企合作则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与企业合作设立了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方式,但合作的频率与深度距产教融合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首先,在理念上,学校与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意义没有达成共识,合作意向还存在着不足。企业对于与学校之间合作,重视程度不高,缺乏长远的合作计划,且对于合作的目的与具体工作进展比较模糊,导致校企合作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意义。其次,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的沟通频率较低,现有的沟通平台与机制并不能充分保证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最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落实,学生在校期间(除大三下顶岗实习)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不多,但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以技能和实践操作为主,需要在企业的一线进行反复的实践。这样一来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不足,实习功能单一,导致校企合作的效率不能充分发挥。
4 探索发展新路径
4.1 对照需求,结合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
2023年6月,重庆市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实施《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部署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提能级”,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重庆工业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
为了提升重庆市经济,助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市的职业教育需要与现代制造业集群同步发展,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对行业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计划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先进材料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因此,重庆市职业院校补齐相关缺失的专业,如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过程自动化、汽车造型与改装等相关高端制造专业,优化已开设的装备制造类专业,如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新材料等相关专业,突出双高院校、双高专业的优势特色,提高毕业生质量,以满足企业对装备制造类技能人才的需求。
同时,高水平高职学校是职业院校发展标杆,更需要结合重庆市的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需求进行装备制造类的创新发展。首先,双高院校需要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按照“强基树标、培优赋能”的专业建设思路,对接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毕业生质量,服务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专业建设从数量庞大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转变。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建立职业教育发展协同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交流会,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交流共享的平台。通过平台实时反馈人才培养信息,及时调整技能人才的培养,使企业获得良好发展反哺地方经济,形成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闭环发展。
4.2 专业错位发展,凸显专业特色
专业错位发展是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根据专业自身优势,选择与同行相异的发展路径,建立正确、科学而独特的发展模式,最终找到最恰当的生态位[4-5]。
要实现专业错位发展,首先应确立专业错位发展的理念。重庆市的职业院校要回归学校办学定位,结合现有专业优势,紧密对接“33618”发展战略中的主导产业集群、支柱产业集群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突出学校特色,着重打造装备制造类专业。同时,重庆市的高职院校,在明确自身优势,坚持特色化办学模式的前提下,保证自身办学优势,避免盲目追求办学热点,形成专业错位发展。例如,在“33618”战略中,要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汽车业作为重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那么高职院校在自动化或者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时,可以转变思路,培养服务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技能人才,开展更加契合专业建设、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专业错位发展。
其次,探索专业错位发展的多重路径。高职院校要围绕,3大万亿主导产业集群及其发展趋势,选择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模式。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上下游产业,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更新到专业建设过程中。打造符合专业特色发展的师资队伍,多功能的工程实训中心,贴合实际产业的课程教材以及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等,提升装备制造专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认真执行专业错位发展的理念。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保持稳定,牢记装备制造专业错位发展理念和思路,高质量建设特色装备制造专业及专业群。
4.3 聚集各种资源,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2023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将组建一批市级产教联合体、产业园区牵头产教联合体、行业企业牵头产教联合体、学校牵头产教联合体,培育市级产教融合试点区县3个、产教融合型企业50家,申报建成国家级产教联合体1个、产教融合试点区县1个、产教融合型企业2家,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占比达到35%[6]。
基于国家和重庆市的发展政策,重庆市的职业院校应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装备制造领域,积极探索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模式。首先,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搭建产教联合体,进而形成双方协同化的步调。在协同育人的平台下,精准对接行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优化产教平台内学校专业结构布局,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第二,明确企业育人主体责任,以企业需求为主,让企业更多地参与到职业院校的育人过程。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以校企互利原则,推动责任共担。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是确定校企的主体责任,形成企业与学校在互惠互利前提下的深度融合协作局面。第三,鼓励建设产教联合体成员在装备制造产业紧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加快形成紧密对接装备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4.4 加强动态调控,确保装备制造专业设置,精准供给人才
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前应充分对市场进行调研,预测市场需求[7]。高职院校的战略要义是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在重庆市重点发展的6个领域,现代制造业都有涉及,因此,市内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须紧跟产业结构,相应地进行动态调控,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努力实现装备产业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与其产值规模相匹配,做到动态平衡,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精准供给人才。
2023年重庆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99.14亿元,增长6.5%,制造业增长6.4%;而制造类专业设置占比只有8%,招生数占比也只有6.9%,专业设置和招生数与其产值规模严重不匹配。
由此,我们需要进行调整专业布局,市内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特别是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装备制造类专业时,要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培养周期,适度超前部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的新兴专业或交叉专业[8]。加大相关专业设置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培养重点3个千亿级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9]。
对此我们要在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增加专业设置,扩大招生人数,有效增加人才配置。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也能满足重庆市在现代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汽车制造业和传统的装备制造行业是重庆市的龙头支柱产业,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但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设置不足,招生数与产值规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重庆市提出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战略,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专业,已开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相关专业则需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5 结语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大类。在重庆市提出要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紧跟现代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步伐,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突出学校特色,并且要加强动态调控,确保人才的精准供给。这样才能提高对行业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才能推动重庆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市的现代制造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资助课题“重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适应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qgj23268C)。
参考文献:
[1]施南奇,张德文.新发展理念下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23):34-38.
[2]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12.
[3]罗倩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30-37.
[4]丁蕾.湖南省铁路交通类高职院校错位发展品牌构建研究:原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68-70.
[5]朱振林.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空场:生态系统视角下高等学校的错位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4):31-33.
[6]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69号[A/OL].
[7]陈春梅,王圣玮.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地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2(20):11-16.
[8]陈小娟.“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基于广东省5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2(9).
[9]徐春红,董鸿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