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4-12-11王新华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2期

基于“双减”政策,教师要注重落实减量提质与减负增效的理念,根据课程的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反馈,设计减量提质的作业,以此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在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中,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积极落实这些作业设计的理念,以此更好设计适量、多样、实践、分层的作业。以“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为例,教师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究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分析课程主题内容,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探索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应当先分析课程的主题内容,明确课程所属单元,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搜寻与整理丰富多样的资源,明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打好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础。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这节课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这一章,学生已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运输作用,为分析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作铺垫。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是:识别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描述种子萌发和形成幼苗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难点是:理解条件和影响因素和实验操作。根据学情与课程内容,教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认识种子的成分与结构,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所需条件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师要明确“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主题、教学重点和难点与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与课堂教学反馈,按照适量、多样、实践、分层的作业设计原则,设计与实施相应的作业。

二、设计适量基础作业,要求课前、课中完成

基于初中生物学课程主题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反馈的情况,教师先要设计适量的基础作业,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等,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练习中完成,以此初步熟悉基础知识内容,打好深入学习的基础,及时巩固课程内容。基于“双减”政策,教师需要控制基础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能在课前用很少的时间完成,或者在课堂上快速完成。

根据“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基础知识,教师设计类似的课前预习作业:

1.种子中都包含( ),其中种皮的作用是( )。

2.胚由胚芽、( )、胚根和( )组成。

3.种子结构中,实际上是幼小生命体的是( )。

A.种皮 B.胚 C.胚乳 D.胚轴

4.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稀碘液,胚乳变为蓝色,玉米种子中含有(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以上都不是

经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熟悉基础知识,为了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设计课堂基础作业,一是让学生完成课本的“思考与练习”的1~3题,二是设计如下题目:

1.测试800粒小麦种子有720粒萌发,发芽率是( )。

2.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里,玉米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中。

3.当一粒玉米种子萌发时,如何保证胚发育的营养供给?

4.请你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选择一种种子,说明种子萌发时的不同阶段。

5.农作物在播种前,为什么要选种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6.根据“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如何推导出结论的?

教师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的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先设计基础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再设计基础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中完成。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设计丰富多样作业,指引学生课后完成

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物学作业的过程中,还要设计丰富多样的作业,以此指引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要把握课后作业的数量,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分析题或实际应用题等;实践作业一般是生活观察和动手实验。教师在设计“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课程的课后作业时,先要设计多样的书面作业,比如:

1.下列结构能形成幼苗的是( )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2.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根本差别在于

( )

A.子叶的数目不同 B.是否有胚乳

C.胚芽的数目不同 D.胚的数目不同

3.一般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条件是(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4.真空包装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空气不足 B.温度较高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

5.“椿树蓬头浸谷种”这句谚语强调了( )条件是种子萌发的重要条件。

6.在教材“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实验中,①号瓶和③号瓶作对照,变量是( ),结论是( );②与③号瓶作对照,变量是( ),结论是( );④与③号瓶作对照,变量是( ),结论是( )。

7.简答题: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

8.实验分析题:一是课后第3题,二是见表1,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分析表格可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光照、水分、适宜温度、空气)。

丰富多样的题目,引领学生在课后完成,全方位巩固本课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根据课程的主题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生课堂学习反馈,借助课内外的作业资源,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其中既有基础知识题,也有实验分析题,能更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训练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设计实践探究作业,引领学生合作完成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中的各类观察和实验探究内容,不仅要直接授课,还要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等方式,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对于作业设计而言,教师也要设计实践探究作业,引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按照要求完成。

根据“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课程,教师设计课前实践与课后实践作业。课前实践作业,教师要结合本课教学的需要,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状况,提前一周左右设计这项作业:准备生活中常见的黄豆、绿豆、花生、玉米、小麦、蚕豆等植物种子,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在温水中浸泡1~3小时后取出,将其均匀铺到湿纸巾或纱布上,装入自封袋或者能关闭的盒子中;每天喷水让种子保持湿润;在过程中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可以列表与绘图记录。这项课前实践作业能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打好基础,更好回答“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的问题。课后实践题:用你此前浸泡的一种种子,将其播种在土壤中,遵循种子萌发生长的外部条件,让种子生长成幼苗,注意观察和记录生长变化,将这个种子的生长的过程绘制出来,运用图文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探究内容,教师提前设计与布置实验探究作业,能帮助学生打好课上学习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结合教学目标与培养需要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能够完善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五、设计科学分层作业,指导学生选择完成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基于减量提质的作业设计理念,设计适量、多样、实践性强的作业,这样可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及时巩固课程知识,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样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做,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还要设计科学分层作业,指导学生选择完成。

基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课程,以设计与布置课后作业为例,教师要设计课后作业题的难度,分为基础层、中间层、综合层三个层次的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结合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堂表现,将学生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以此为背景,教师先设计类似的基础层作业:

选择题: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是( )

A.完整而有活力的胚 B.完整的子叶

C.完整的胚芽 D.完整的胚乳

填空题:

种皮的作用是( );胚乳的作用是( )。

简答题:人工种子有哪些优势呢?

实验分析题为教材后的“思考与练习”的第3题。

针对中间层教师要加入难度稍高的题目:

选择题:炒熟的黄豆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失水过多 B.丧失生活力

C.丧失吸水力 D.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填空题:北方的早春时节播种,用地膜覆盖能促进种子萌发,主要原因是( )。还要加入以上提到的实验分析题与实践探究题。

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增加设计这样的综合性作业:

根据你在培养种子与观察萌发生长的过程,并结合本课所学的知识,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种子萌发所需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分层,根据课程主题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程知识,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融合过程实施评价

基于“双减”背景,当完成初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后,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运用分数与批语相结合的方式,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辅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错题,并回顾相关知识。教师还要融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实施多元综合评价。

结合“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课程作业,教师要在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在课后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各种类型的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进行评分,综合学生学习进步情况与全班学生整体情况,给每名学生写下针对性的评语,指出修改的方向。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练习、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引领学生自评与互评,最后实施鼓励和表扬性质的评价。

针对初中生物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不仅要完成作业的设计,还要指导学生科学完成,并做好针对性的综合反馈,引领学生修改作业。教师通过对学生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提质增效教学。

综上所述,文章是以“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为例,基于“双减”政策提出的减量提质与减负增效的理念,探究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分别从确定作业设计原则,设计适量作业、设计多样作业、设计实践作业、设计分层作业、反馈作业成果、实施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教师要结合学情落实这些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有效发挥作业的多元价值,促进学生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五中学)

编辑:张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