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群视域下的深度学习教学路径

2024-12-11唐雨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2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标”)指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在此目标下,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学习任务群组合和呈现。与单篇、零散、孤立的传统语文教学不同,任务群的课程呈现路径是以单元为单位的学习,强调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习得相关的语文技能,探究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等,这与深度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深度学习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旨在强调学习者基于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的学习,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迁移及运用,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自我重构。那么,学习者应如何在任务群视域下实现深度学习呢?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语文要素方面要求“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精当的细节描写及内容间的关联,从关键语句入手,把握人物形象,关注叙述视角,以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及对作品的深度思考,从而体会小人物的闪光点。这些都可以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所能涉及的要点。

本单元中,回忆类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都围绕中心人物记叙了多个事件,以生动的细节和细腻的语言呈现人物,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同时,回忆性散文还交织着“写作时的回忆”和“当时的感受”两种视角,既有直观回忆,又有理性思考,教师教学时以此为锚点,整合教材中回忆类散文的文本资源,可以推动这一类文章的深度学习。

本单元教学构想是采用“1+X”的方法,采用单篇精读、群文比读、专题研读等方式促成学生熟读精思,并将所学运用于写作实践。基于单元解读,设计如下单元整体任务:任务一(第1~2课时):熟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任务二(第3~4课时):单篇精读,学习精思方法;任务三(第5~6课时):专题研究,学习研读方法;任务四(第7~8课时):归纳整合,建构知识体系;任务五(第9~10课时):运用知识,创写真实人物。

专题研究课是任务群视域下的深度学习课,着力于实现研究和写作能力的融合。学生不仅要掌握专题涉及的知识点,还要在同类型阅读和写作中实现运用。

【学习目标】

1.能自主发掘有价值的研究专题。

2.能围绕专题开展深入的研究。

3.能撰写小论文,呈现研究结果。

【建议课时】

1课时+课余时间。

【学习资源】

课内:《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课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怎样玩转信息:研究方法指南》。

【任务展开】

▲任务一:小组合作,发掘研究专题

活动1:小组讨论:围绕《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两篇课文,讨论发掘研究专题。

(提示:本单元研究专题可从人物形象、叙事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叙述视角、作者情思等多种角度考虑。)

活动2:交流分享,确定研究专题。

预设:

学生可能会挖掘如下研究专题:细节的魅力、多元解读人物、多元品析作者情思、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如何于文章特别之处感受文章的意蕴……

(设计意图: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信息,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经过同类文本比读,挖掘值得研究的专题。)

▲任务二:围绕专题,开展深入研究

同学们刚才确定的专题是“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下面就以此为例学习如何进行专题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层层追问的方法,明晰专题研究的路径:

追问1:什么是“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

追问2:作者是怎样运用双重视角的?

追问3:运用双重视角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路径进行研究。

活动1:认识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

(1)请重回两个文本,先从文中找出含有“当时生活的视角”和“写作时的视角”(双重视角)的语段、具体事件进行比读,体会作者对中心人物的不同情感态度,完成阅读探究卡片(见表1)。

(2)小组内部交流,分享成果。

(3)学生探讨交流:什么是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

明确“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概念:

回忆性散文中通常存在双重视角。理解回忆性散文表达方式的关键词是“回忆”,这其中便出现了双重视角:一是“回”,即以过去的眼光(过去视角)对过去事件、人物的如实描述;二是“忆”,即以现在的眼光(现在视角)对过去的事件、人物的感悟及思考。

(4)请回忆:我们还在哪些回忆性散文中读到过“双重视角”呢?

明确: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设计意图:通过文段比读,学生建立对“双重视角”概念的初步认知。该步骤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相关的知识概念,最后引发学生对该知识的回忆,深化理解。)

活动2:细读文本,理解双重视角的转变和运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细读《阿长与〈山海经〉》《老王》(根据学生能力,可补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探究双重视角下作者对同一事件、人物的不同印象和态度,从而挖掘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1)细读文本: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必要时教师给出助读资料,如作者写作文章的背景等),完善阅读探究卡延展信息——作者情感态度转变的原因。

(2)学生分享思考:作者情感态度转变的原因(结合同学的分享,进一步丰富完善该信息)。

预设:

①作者写作文章之时,人生阅历较之过去更为丰富,其视角较之经历事件之时更宽广,思想也更深邃,认知更为理性。

②作者借剖析回忆中的自己对人或事的情感态度,表达自己现在截然不同的认知,继而反哺人生。

③写作之时,深度的思考、经历的事件、特殊的背景、遇到的人物等都可能引发作者对往事的回溯,继而从往事中品出不一样的况味。

活动3:分析探究:作者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双重视角的?

(1)精读文本,独立思考并填写阅读卡延展部分信息——作者如何运用双重视角?

(2)班级交流分享,学生进一步完善阅读探究卡相关部分信息(见表3)。

预设:

①记叙时往往运用过去视角,议论、抒情时往往运用现在视角。这些表达方式都以第一人称为基础。

②在叙事中渗透情感,围绕着某个集中的情感“点”来写,但又不点透。

③叙述过去的事,作者始终是以现在的(成熟的)思想为基础,始终以现在的“我”的口吻,沉静、克制、真切地叙述那时、那地、那人、那情,而非为了回归过去而矫揉造作地将自己的写作口吻刻意“过去化”。

……

活动4:深度探究:体会“双重视角”的艺术效果。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阅读卡延展部分——双重视角的艺术效果(见表4)。

预设:

①作者的过去眼光和现实眼光形成对比、碰撞,这种碰撞对读者形成更为震撼的冲击,继而使读者在回味文章时对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思考更全面、更深刻。

②回忆性散文叙事往往是双重视角的穿插、融合,其中“过去视角”可以翔实地描写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而“现在视角”则渗透了作者追忆往事时的情感、态度、评价,使作品的意涵更加丰富。

③使事件或人物变得更立体、更丰满。双重视角的运用对时空进行了一次意义上的重组:同一事件或人物经过再现,除了作者当时的感性回忆,更有此刻的理性思考。这种表达能更好地延展读者理解作品价值的空间。

④叙述者位置的转换,使作者获得更有弹性的视角去创作文本,在文本中运用多元的思考方式,穿梭于不同的外在(物理)时空和内在(心灵)时空,使作品的表现空间和主旨内涵更加丰富。

⑤“过去”视角记叙,更真实、生动地还原当时的情境、事件以及当时的“我”的心理与精神样貌,“现在”视角站在时光彼岸去反思,更理性、更深刻。

……

活动5:展示完整的阅读探究卡,整合梳理研究过程和结果(见表5)。

小结:

双重视角的交织,使作品既呈现“那时”的真切自然,又含有“此时”的深沉内敛。当读者能够联系作者写作时诸如现实的处境(经历)、丰富的阅历、理性的认知、深沉的情感等因素,再去解读“当时”,就能从“一样”的往事中读出“不一样”,就能从“熟悉”的人物身上读出“陌生”,往事就变得深刻而厚重,人物也自然变得立体、多元、饱满,读者的认知也就逐渐变得更为深刻。

愿我们阅读回忆性散文时都可以感性地体验作者的曾经,理性地关照作者的现在,最后将感性和理性交织,实现我们自己的阅读成长。

(设计意图:利用阅读卡搭建深入研究的支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逐层深入探究,理解作者转变视角的原因、如何运用双重视角,进而感悟到双重视角的艺术效果。)

▲任务三:撰写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教师根据研究专题引导学生进行小论文撰写,可提供题目。

1.学生自选角度(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自主撰写小论文。

2.学生完成撰写后,小组内部互相交流、评价,再次修改小论文。

3.在班级微信公众号、QQ空间、班刊、校报等平台发表小论文。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清专题研究课学习的方法及获得新知的途径,让学生纵深思考、积极运用,完成从“一篇”到“一本”再到“一类”文本深度阅读的能力进阶,同时让学生将专题研究形成成果,并通过成果展示激励学生。)

【评价建议】

本课属于本单元整体任务中的专题研究课,也属于深度学习课型。目的是选取单元内容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语文要素”中的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学习,故评价建议是:

1.学生能否通过研讨交流发现有价值的研究专题。

2.学生能否运用课内外资源,围绕专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

3.学生所撰写的小论文观点是否明确,材料能否支撑观点,能否有逻辑地进行表达。

【关于专题研究课课型思考】

(一)研究主题选择

研究主题的挖掘,是进行大单元教学专题研究课教学的第一步。我们确立一个好的研究主题,不仅能实现整体阅读和专题阅读的结合,还能实现泛读与精读的结合。从选择主体上来看,教师和学生都能选择专题点,但学生的自主选择绝非一蹴而就,初一的学生还无法自主选择值得研究的专题点,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群文比读的方法,让学生寻找文本同质点,将文本同质点作为研究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如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些同质点和单元语文要素相结合,也许可以找到更有价值的研究专题。

(二)研究过程介入

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前置性任务,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翻阅书籍报刊,率先开展个体自主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通过自主讨论、主动问答等形式分析、探究材料,让学生及时分享自己的思考。在这些讨论和训练中,学生始终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深刻体会,可以实现思考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出现认知模棱两可、通过讨论也难以解决问题、研究偏离主题等情况时,教师需要及时地指导、点拨、评价,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助读材料等支架。研究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适当的评价,维持学生的研究热情。

(三)研究论文指导

1.指导学生好选题目。

2.指导学生在论述过程中联系课堂所学和联系具体文本。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小论文的用语特点:准确、严密。

3.指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1)见解主张;(2)论据材料;(3)论证角度。

4.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提纲。

5.利用评价充分激励学生,同时指导学生做好撰写研究论文的经验总结。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