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

2024-12-11张燕

新课程·上旬 2024年32期

《小石潭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所写“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是古代散文游记中的一篇佳作。全篇不过200余字,但是短小精美,记录了从发现小石潭到离开小石潭的全过程,文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小石潭的美。如“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青树翠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分别从潭水、潭底、潭周围和潭中鱼儿突出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的美。在学习这样一篇优秀的散文类游记时,学生不仅要感悟作者笔下的美景,还应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学习如何写出这样的佳作。

一、了解游记背景,走进作者内心

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优秀散文游记时,教师一定要提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尤其这还是一篇文言文佳作,需要学生仔细把握作者的写作心境,才能准确理解文章意思。基于此,我设置了几个简要的课前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填补知识缺漏(见表1)。

如表1所示,根据给出的几个问题,我从学生中搜集到了不同的答案,并汇总如下。

柳宗元自幼便立下雄心壮志,那就是为国效力,维护正义。他31岁时,已经是礼部郎中。但彼时的大唐,遭受了几次藩镇之乱,已是风雨飘摇。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一场改革新政拉开序幕,这就是“永贞革新”。因支持王叔文的改革,柳宗元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后来王叔文被害,柳宗元因此失意,后来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抒发自己被贬后郁郁不得志之感。在永州时,他感叹永州的山、水、石等景物之美,因而一共写下八篇游记,称作“永州八记”,而《小石潭记》便是其中第四篇。

学生在了解了柳宗元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后,再读这篇佳作,便能更准确地捕捉到体现他孤独忧愁、愤懑不平之情的句子。其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人读来心情悲伤、寒气透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看似在描写景,实际在借景抒情。短短十二字,便说出了自己被贬到永州这一偏僻孤远之地,不知何日才能再回到都城,雄心壮志难酬。而自己的人生,也正如这一汪潭水,虽“水尤清冽”,可到底只是孤芳自赏。

二、分析写作思路,注重遣词造句

梳理完作者的写作背景后,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游记,还应该着重学习作者是如何写的。《小石潭记》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我分别设置了几组问题,并带学生一一拆解分析。

(一)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小石潭记》作为一篇文言文游记,用词凝练,而且作者写作重点十分明确,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作者则一笔带过,我让学生分别整理了文中详略描写的部分,成果如表2所示。

开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没有提到小丘叫什么,是什么样的,为何一行人会从小丘西行,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概括,简单明了,直入主题。后面“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但是从何处找到的竹子,又是用什么工具砍的,其中的辛苦劳力,作者都统统省略,只为了突出本文“小石潭”这一主角。

后面小石潭终于展露在众人眼前。这一部分,作者的描写十分详细,从中间到四周,从潭底石到潭周树。写石头时,先从整体到局部,“全石以为底”,小石潭是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接着,靠近岸边的地方,“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翻卷出来的部分,露出水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短短几个字,便形象描绘出不同形状的石头所展现出的形态,也正是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给了作者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取名小石潭,也能突出概括其特点。写岸边树木时,“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翠蔓”指碧绿的茎蔓,这里作者只用了三个四字词语,读者便能想象到在一汪小石潭岸边,树木参差不齐,和一些植物的茎蔓,随风摇动不停,缠绕难解,时不时沙沙作响。于是小石潭的整体形象便跃然纸上。

接着,作者写了潭中鱼的数量,形态,影子,行动,“似与游者相乐”,看似好像鱼在和游人嬉戏玩闹,实则只是作者内心的主观活动,突出了作者对这些鱼的喜爱之情。后面作者又将视角进一步延伸,从小潭的西南边向远处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看不到小石潭水的源头。但这部分因为和文中主题关系不大,所以作者只一笔带过,包括作者坐潭上的感受,以及同行之人,作者都没有再施更多的笔墨。

纵观全文,作者紧扣文章题目《小石潭记》,文中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读者读完,对小石潭的形象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是一篇值得学习的写景游记。学生在平时的游记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作思路,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有条理性。

(二)运用修辞,突出形象

学生需要学习的,还有作者在文中灵活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这篇游记的可读性。我让学生小组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并汇总了学生的答案,如表3所示。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看到小石潭的景,而是从其声入笔,一行人经由小丘,先听到了附近传来的水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听到很多不同的水声,如潺潺的溪水声,滴滴答答的雨水声,这里作者反而间接用了一个比喻:把他所听到的流水声,比作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古代的珮、环大多由玉制成,碰撞时清脆悦耳,清透入心,十分动听,也间接表达出溪水之浅,之清,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读的人都尚且心向往之,更不用说作者本人了,于是“心乐之”,勾起了作者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简单的一处比喻,实则揭示了一众人见小石潭的因,也使得这篇游记从开头就不落俗笔,接着引出下文开辟道路,见到小石潭的故事。

接着作者写潭中鱼时,同样运用了一处比喻,这也是全文刻画得最为精彩绝妙、被世人所称颂的一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中一共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气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这里可以让学生试想,平时在池塘里看到的鱼都是什么样的,基本是很朦胧,看不清楚,要么就是池里水草太多,挡住人的视线,究其原因,是池水浑浊不清,才影响了人的观感。那作者这里形容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无一字写到水,但处处体现水的浅和清,浅到能数清楚有几条鱼,清到仿佛没有水,阳光直接照到鱼身上,给作者带来极佳的观赏体验,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石潭的绝妙之处。

除此之外,作者还善用拟人手法,“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里作者前面写鱼儿刚开始呆呆地一动不动,后来又突然向远处游去,这样的画面我们欣赏时也能看到,大多数人会觉得是鱼儿怕生,不愿意让人靠近。但作者接着写了“似与游者相乐”,鱼儿这样游水,好像在和游者玩闹,带入了作者的主观想法,让鱼儿拥有人的感觉和意识,读者可以体会到,鱼儿在潭水中是闲适自由的一种状态,非常怡然自得,又很灵活好动,说明小石潭给鱼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也间接表现出小石潭地理位置隐秘,平时没有受到过多人为干扰。这些充分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感知力,同时也体现出作者此时的心情还处在悠然欣喜的时刻。

最后作者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处是“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从潭水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岸边的地势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这里作者用了三个尽人皆知的喻体:北斗星、蛇、犬牙,便将这溪水西南方向的形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读者看完之后,都能立刻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极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这也是这篇游记能为后人所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写作文时,为了凸显自己文章的独到之处,会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高大上”的修辞,却使文章效果适得其反,也会给人以卖弄文采之嫌。不如学习一下作者的这种化繁为简的写法,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动静结合,丰富感官

整篇文章作者还多次用到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基于此,我让学生小组分别找出文中运用动静结合的句子,整理后,如表4所示。

第1自然段中,“隔篁竹,闻水声”隔着伫立不动的翠竹,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清亮的流水声,静态的竹子和动态的流水结合到一起,组合成一幅绝妙的竹林流水图,丰富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也提高了文章的写作层次。

第2自然段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这里先侧面写了潭水的清:太阳光穿过水面,没有经过一丝阻碍,便直照进潭中鱼儿的身上,甚至投射到潭底石上的鱼影子都清晰可见,这里鱼儿在水中悠然休息,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画面,但同时缺乏了一丝游玩的趣味,忽而间鱼儿向远处游去,引得潭水表面泛起阵阵涟漪,增加了小鱼戏水的动态美,做到动静结合。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鱼儿戏水时传来的微微潭水浮动之声,同样也拨动着作者一行人的心弦,引得作者以为鱼儿们和他们玩闹,也让读者品读文章时,欲罢不能。

第3自然段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方面描写了西南方向的溪水的走势像北斗七星的形状那样曲折,另一方面也动态描写水流的流速平稳,像蛇一样蜿蜒前行。结合生活常识可知,当地势平坦,水流落差小时,才会出现流速平缓的情况,水声不易被人察觉,也说明小石潭的“隐”。作者这里的描写突出了小石潭周围的地势,也侧面表现出作者此时心境较为平和,正如这溪水一样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

第4自然段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此时坐于潭上,用心感受这一汪潭水给他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然而因为小石潭位置过于偏僻,四周都被竹子和树林所围绕,寂静寥落,除了作者一行人,再无其他,这时的作者仿佛又回到了当时朝堂被贬,四下孤立无援的时刻,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全无刚开始时游玩的兴致。虽然环境幽静深远,但作者体会到的都是四周忧伤的气息,而自己的未来也像这溪水的走势一般,看不到光明。这里作者思绪的飘动和四周环境的寂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不愿再留恋于此,便写道“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到此,其实本文的主题也就体现出来了,以“乐景衬哀情”。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愁苦不堪的情绪,虽然山水之乐能让作者“暂排苦思”,但一旦某一时刻压在心中的思绪被勾起,那么便会迅速回到之前忧愁哀伤的心境之中,而读者通过作者对小石潭四周凄凉环境的描写,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郁郁寡欢的心情。

(四)融情于景,情景相融

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还体现在将情感和景色融为一体。我们常说:“要写景,就不能只写景。”为此,我最后让学生试着找出文中表现作者融情于景的句子,成果如表5所示。

如表5所示,文中一共有三处情景相融的句子。首先,作者一行人出来主要是游山玩水,放松心情的,从小丘往西走了百二十步后,听到清脆悦耳的流水声,直观表现出来的就是“心乐之”,这里我们还需结合这篇游记的写作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此时作者的内心多半是闷闷不乐,而且未来一片渺茫,不知该去向何处。而这时候的作者漫步山林之际,突然听到一阵潺潺流水之音,仿佛找到了目标和方向。一个“乐”字,不仅体现出作者盼望能看到奇妙美景的内心欢喜,也表现出作者觉得此次出行一定能乘兴而归的信心满满。

其次,写潭中鱼“似与游者相乐”,从实际出发,鱼当然是没有人的意识的,这里鱼儿突然向远处游去,本可以有多种解释,也可能是察觉到了岸边有人的脚步声,出于自我保护而游走。但作者在这里“自作多情”地描写成好像在和游者嬉戏玩闹。表现出鱼儿调皮可爱的一面,更从侧面表现出作者此时游玩兴致正盛,流连忘返,乐在其中。同时也为下文“由乐转哀”奠定了基调。

最后一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者独坐潭上时,因为四下寂静无人,暂时压在心底的那些忧伤之情终于被引了出来。使作者无法在这处喜爱的小石潭继续赏玩下去,只能匆匆记下这篇游记而离开。客观上讲,景一直都是那个景,只不过欣赏的人的心境不同,从而景给人带来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换句话说,“了心即了事”,作者之所以觉得这景“凄神寒骨”,究其原因还是作者的“心病”,被贬的事实作者还不愿从心里接受。本想做出一番功绩,为自己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事与愿违,不仅如此,未来该往何处走也是个未知数。作者内心一片凄苦,于是才融情于景,也使读者不由得对其产生同情之感。

总之,在认真学习了这篇散文游记之后,学生不仅要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绝妙的小石潭美景,还应该揣摩写景的文章应该怎样写好,真正把所学运用到实处,如此才能透彻领悟语文的奥妙。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