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4-12-10温燕琼

知识文库 2024年24期

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是以观察记录表和5-3-1行动计划表为听课工具量表,达到精准问题、精准解决、精准评价、精准反馈、精准提升的效果,改变以往听课—说课的听课模式,具体提出说课—听课—评课的实践路径。在小学语文课堂《白鹅》的案例应用中,课前说课环节,根据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提出的疑问精准设置了四个观察项:“三眼一板”等词汇的讲解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如何让学生体会白鹅的“高傲”和“明贬实褒”反语的讲解方法。课中上课环节,根据授课过程进行精准的实时记录并加以评价或判断,作为评课的数据支撑。课后评课环节,教师依据观察记录表和5-3-1行动计划表进行精准反馈。

1 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的概念理清

在精准教研取向下小学听评课机制建设与创新研究是西区实验学校蓝岸分校汤焕奇老师2023年立项的广东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课题,该课题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提出了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说课—听课—评课。

从图1中可以清晰表明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课前说课环节。授课教师精准阐述备课过程的疑难问题,同时发放备课资源(包括教材分析、学情数据、课件、教学设计、微课等资源),让听课教师提前预知该课的整体流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听课。在过程中,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保持了话题一致:该如何突破重难点的问题,引发所有教师的思考,从而明确了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的观察项。二是课中上课环节。采用观察记录表和5-3-1行动计划表结合的听课模式,根据课前记录的存疑地方和观察点精准听课,同时将自己学到的5项目收获、3项应用和1项行动记录在5-3-1行动计划表中,为课后精准评价有据可依奠定基础。三是课后评课环节。结合实际听课情况,把握授课教师的课堂行为和课堂效果,进行精准评价。

2 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设计

2.1 课前说课环节

《白鹅》一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白鹅高傲的特点写出来,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了五大板块。一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熟悉的话题做课堂谈话暖场,引出新课《白鹅》。二是初读感知,整体把握。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并筛选出重要的字词,如字音方面:郑、看、嚣、促、奢、侈、侍、窥、伺等;字形方面:吠、促、颇、剧、苟、譬、倌、脾等;字义方面:三眼一板、郑重、厉声、高傲、引吭大叫、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三是围绕主问题,品味语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紧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作者初次见到白鹅,就有这样的印象呢?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体会白鹅高傲的特点。本环节中多个地方使用了明贬实褒的写法,教师借此进行语法讲解。四是升华情感,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选择摘抄描写白鹅性格特点方面的优美的语句,仿照其写作手法进行模拟训练,积累字词句,使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特点,并将写作方法适当运用到习作中。五是回应目标,总结全课。这篇文章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却率真质朴、憨态可掬,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听课、授课教师课前疑点:一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眼一板”,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白鹅的高傲;二是如何引导学生顺利找出中心句;三是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反语”,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写法。

2.2 课中上课环节

上课是对课前疑惑的解答,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过程,本环节中教师要聚焦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也要精确把握听课教师、授课教师课前疑点,精准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中设置观察项,利用观察记录表和5-3-1行动计划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听课效率(见表1)。

(1)观察项一:“三眼一板”的讲解方法

事实记录:

①教师引导:白鹅的步态又有什么特点呢?

②教师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鹅与鸭走路的样子,可以站起来边表演边读。

③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指名表演朗读,学生在表演中思考理解“局促不安”和“从容不迫”。

④教师指名读句子,让学生体会对比写法。把鸭和鹅的步调进行比较。

⑤教师启发:“鹅老爷”这个称呼太形象了!它吃饭时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当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板书:“三眼一板”像老爷)

⑥教师追问:在不同的情况下,白鹅吃饭的样子都是这样高傲,它的高傲就表现在这“三眼一板”的吃法上。再读读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白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

⑦教师指导:作者在第6自然段中先后描绘了“鹅去狗来—鹅来狗去—鹅去狗来—鹅来狗去”四个画面,过程中,我们的“鹅老爷”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种吃法,这就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判断(评价):授课教师利用情境化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词汇的寓意。

(2)观察项二: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句

事实记录:

①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鹅》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认识了丰子恺先生笔下 “高傲”的白鹅,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具体写出白鹅的“高傲”。

②教师引导:同学们自读题目要求,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与“高傲”的意思相近。

③教师追问:初次见面,白鹅就以它那高傲的姿态吸引了作者。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作者更加“领教”了它的高傲,回忆上节课内容,丰子恺先生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高傲?

判断(评价):复习上节课内容,整体回顾了白鹅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现与“高傲”意思相同的词语,自然而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高傲”和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起复习了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3)观察项三:让学生体会白鹅的“高傲”

事实记录:

①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勾画出关键词句。

②教师追问: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白鹅的音调严肃郑重,感觉性格高冷。

预设2:它的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写出它的忠诚看家特点。

③教师指导:这些词语表示同一个意思,都说明白鹅叫声大。作者用不同的词表现不同情境的大叫,可见作者语言的丰富、准确与生动。这样的经典段落,值得我们学习。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

④教师巡视: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引导:假如这只白鹅会说话,想一想,陌生人到访,它会说什么?

⑥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表达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还看到了它的尽职尽责,难怪主人喜欢它呢。作者把白鹅描写得这样高傲,相信会读书的你们,从这样的语言中,一定感受到了什么?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判断(评价):从听觉、视觉,主观想象鹅的高傲,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词汇的理解。

(4)观察项四:“明贬实褒”反语的讲解

事实记录:通过作者对鹅叫声可以看家护院、步态高傲从容自信和吃相高傲一丝不苟的欣赏,侧面体现作者对鹅的喜爱。

判断(评价):授课教师讲解了反语的含义,如能让学生实践演练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2.3 课后评课环节

评课是听评课活动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听评课的最终效果。本课题倡导的是根据观察记录表和5-3-1行动计划表的记录精准反馈,结合实际上课情况先思心揣摩,把握授课教师的课堂行为和课堂效果进行精准评价。对评课教师有异议的地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和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保证评课公平、客观,防止带着偏见评课。最后,评课教师和授课教师把自己的收获应用于教学实践,达到精准提升的效果。后续提升过程可采用“焦点”评课模式:一是每位教师与教研组一起,找准自己的练功点(一至两个环节);二是在本学期的每次课中,都重点关注这一至两个环节,并告知评课者;三是评课者也要重点针对这一至两个环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见表2)。

3 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了解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不同授课教师对本课的授课情况和其他科目、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作为评价该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成效,为课题深入探究提供方向。本次问卷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使用体验情况,二是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是否能更准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三是听课教师是否愿意并能将5-3-1行动计划表中学到的三点应用于实际,四是根据听课实际改进后的教学方式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使用体验情况调查

如图2所示,针对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使用情况调查,28.30%的教师表示使用起来较复杂;31.60%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填写新的听评课记录本;35.10%的教师表示听评课记录本需要填写的内容归纳性强,需要思考才能写入;5.00%的教师表示为其他态度。新型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的应用必定会给常规听评课教研模式带来冲击,刚开始的不适应感是正常的,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课题组成员还需进一步剖析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的核心问题。此外,听评课记录本的使用也要根据校情、教情、学情进行优化。

3.2 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是否能更准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

如图3所示,经历过课前说课环节,授课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进行详细剖析,协同听课教师带着问题进行听课,78.50%的教师表示都能更准确把握重难点,18.40%的教师表示基本能把握重难点,3.10%的教师尚未能准确把握重难点。对此,授课教师要强化课前说课内容侧重点,在关键部分应更加详细地说明。听课教师也要进一步翻阅课程标准,熟练掌握课时重难点,也是自己讲好课的基础前提。

3.3 听课教师是否愿意并能将5-3-1行动计划表中学到的三点应用于实际

如图4所示,基本上大部分的教师都愿意并表示能将5-3-1行动计划表中学到的三点应用于实际中。表中的三点应用是听课教师的收获总结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每位教师都有自身优秀的一面,我们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应用于实际,博采众长才能使我们不断提升,成全学生,成就名师。

3.4 根据听课实际改进后的教学方式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图5所示,绝大部分的教师都在精准听评课教研模式中收获硕果,都能很好地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进行应用。教师学习新教法,以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听评课是教师基于实践进行研讨、反思以提升参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听评课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学校和教师双丰收的局面。本文改变传统听课—说课—专家评课—教师评课的听评课顺序,探索出了基于精准教研取向的听评课模式:说课—听课—评课。本文重点采用观察记录表和5-3-1行动计划表进行听课记录,且两表贯穿作用于整个听评课教研活动,达到精准问题、精准解决、精准评价、精准反馈和精准提升的目的。

(作者单位: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霞涌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