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12-10李素芬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2期

读写结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阅读要促进学生的写作,指向学生的写作,写作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读不懂”“写不清”等问题。读写结合,就是要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对接,让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读写结合,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读明白”“写清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多种类型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搭建范例支架,引导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打造、提供诸多的支架,如范例支架、策略支架,等等。有了支架,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性的读写结合学习、练习。读写结合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教师要设计相关的读写结合助学单,围绕读写结合助学单,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探究。这个过程就是搭建示范支架的过程。

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散文诗,在“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等结构相似、句式相似的反复性语言表达中,学生能感受、体验到文字的音乐美。同时,学生能从优美的文字中体验到文字应用的准确性,如“乘着”“挂住”“炸开”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表达的美感,体验语言文字应用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写”“续写”“创写”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的读写思维,催生学生的读写想象,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范例。比如,“柳絮姑娘有办法,准备了雪白的翅膀,调皮的风儿一吹,就能去世界旅游”,等等。在教师搭建的范例支架引导下,学生积极地寻找直观表达的素材,进行丰富、多样的表达。比如,有的学生写了“樱桃姐姐”“荷花姑姑”“椰子伯伯”等。在指导学生写作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特点,然后进行写作训练。通过这样的表达训练,学生很容易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搭建范例支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是语文读写结合的主体、主人。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表达的范例支架,从表达的内容、表达的形式等方面启发学生,要赋予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表达。教师不仅要善于搭建范例支架,还要善于逐步地拆解范例支架,鼓励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二、搭建策略支架,优化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

读写结合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是讲究策略的。在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搭建策略支架,优化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在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文字、插图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等方面入手,将读话、写话、说话等训练融为一体。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读写结合,相当于在学生的语文阅读与思维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与学生的心灵共鸣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可以从课文中的某一个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扩写、改写训练。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这篇课文,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读课文,而且鼓励、引导学生走进春天,体验春天温暖的春风,观察春天嫩绿的小草和各种颜色的花。学生步入春天的公园,就能获得丰富的感受、体验,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春姑娘找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教材文本;可以提出问题“春姑娘还找到了什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散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小草”“嫩芽”“小溪”“野花”等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教师搭建策略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让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搭建元认知支架,创新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还要培育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技能。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追求“读”“写”的双赢。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时审视自我、调节自我,了解读写结合学习的步骤,降低读写结合学习的难度。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循着课文作者的思路,续写这个故事。在课文中,老屋帮助了小猫、小鸡、蜘蛛,始终没有倒下,体现了老屋的善良、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等美好品格。教师从老屋的美好品格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在学生续写之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思考:老屋会对别人的请求感到厌烦吗?老屋最后会不会倒下?通过思考,学生才能续写出更合情、合理的文章,体现老屋的美好品格。

教师搭建元认知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能让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组织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学习,目的是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引导学生的阅读、写作由浅入深。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等方式,优化、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