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2024-12-08臧俊
[摘 要] 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深度融合,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基于此,围绕数字化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路径,展开阐释分析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价值意蕴,剖析当下数字化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并具体以“德法”课程为例,提出“三个课堂”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数字赋能;思政课;德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1-0117-04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网络思政”专项课题“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以‘德法’课为例”(项目编号:2023SHBZ11);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职思政课堂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SJSZ105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臧俊(199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一论述为当下高校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报告中更是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育新时代堪当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发展,主动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是新形势下搭建新形态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创新之举。本文通过剖析数字化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德法”课)为例,探析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有效性路径。
一、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曾指出:“技术的发展将引起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1],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当下教育领域影响颇深,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对于更新传统教学内容、打破原有教学方式、提供全方位教学评价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感染力
高校思政课理论性较强,授课本质更注重“讲故事”,想要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讲好中国故事。“德法”这门课程相较于其他高校思政课课程理论性相对更强,“德法”主要讲授“人生、价值、道德、法律”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多门学科,这些内容较为抽象,且授课对象为高职院校学生,更需要授课教师反复讲解和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悟。通过利用“网络+思政”,实现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借助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平台,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取丰富且高质量的学习资料,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重难点分析、课后巩固扩展,打造高质量思政课新模式。
高校思政课不是孤立存在的。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教学,利用转换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数字联动平台,利用好其他专业课,与思政课形成合力,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数字化为依托,可以充分挖掘专业课中典型人物故事案例,丰富思政资源要素,探索创新大思政教育内容新路径,例如在“德法”课程中,可以更好地融入“一课一榜样”教学内容,通过讲授专业课中先进典型人物故事,学习人物故事中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学做榜样”“争当榜样”,强化教学效果,更有助于营造高校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确保思政课教学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通过数字赋能,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协同推进育人工作,提升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思政课教学向纵深发展,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可以呈现出新时代背景下“教”与“学”的崭新面貌。授课教师通过在线课程、大学生慕课、学习通移动平台将授课的内容转化为高质量网上课程,学生通过课前进行网络自主学习,通过课前自测题找出知识误区和盲区,教师可以在课前掌握学生学情分析。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教师带着学情授课,由原来课堂的“讲什么”转换为“做什么”,特别是“德法”课程,开设于新大一学期,学时有限,理论知识点较多,在此之下,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更好地讲授重难点,发挥好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数字化+思政课”教学方式可以带领学生沉浸式进入场景,在线视频、直播互动,将技术性贯穿教学过程,更好实现师生互动,改变学生以往对大学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塑造出更加生动鲜明的学科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寻找新突破点,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师生共同全程参与到教学中,实现良性的互动循环,促使学生真正领悟思政课的精髓所在,从而增强其对思政课的接受和理解,提升思政课的“点头率”。教师通过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创新模式,从而实现课外知识的传授、课内知识的内化,同时又能发挥教师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三)优化教学评价,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与其他专业学科课程评价标准有所不同,除了知识理论掌握程度,更倾向于主观思想,特别是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行为的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评价及考核过程中很难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量学生思想行为上的知识增量。
“可量化”是数字化的一个突出优势,数字化技术具备更加强大的信息资源搜索、储存、计算、分析、推送等多元功能。通过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教师可以直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智能分析学生的状态和情感变化,对学生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即时跟踪、实时更新,实现学生个性化“智慧成长画像”,智能分析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情感变化、实践轨迹,让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皆“有迹可循”,更好地提供数据化教学评价。针对评价主体和内容,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可以打通教育多层次、立体化数据交流渠道,采用多主体参与的“共享式”课后评价体系,加入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全方位、多主体评价,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等多端评价,完善教学反馈机制。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评价,全方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感提升、能力应用以及实践活动进行记录、统计与分析,实时跟踪反馈,及时作出评价,优化整合学生学习成果,提升教师反思评价,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二、数字化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现实困境
数字化技术不仅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提供了新契机,同时两者在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新的挑战与问题。
一是教学主体发挥不明显,缺乏感染力。一方面,教师过于依赖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教学“辅助”功能,特别是由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意识形态性较强,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教学,授课讲解中更多时候变成了“念PPT”,课后扩展与练习也全部依靠数字化数据批阅、分析,但是“盈满则亏,教师过分依赖教学技术,课堂主客体界定不明确,课堂多数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导致教学技术唱‘独角戏’”[2]。因此,很难将学生真正带入课堂中去,缺少了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交流,调动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抬头率”与“点头率”自然也不会太高;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课程性质不同,思政课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涉及很少,教师数字化素养不高。加之不同年龄段的兴趣点不同,思政课专任教师对新事物并不敏感,特别是与“00后”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别。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例如微课录制、课件制作、小程序游戏、学习平台维护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而一些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
二是教学内容融合不贴切,缺乏吸引力。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然而,在讲数字化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过程中,很多教师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硬性”使用信息技术,强加人物案例故事的图文以及毫不相干的视频,未能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进行衔接与阐释,没有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网络信息技术“喧宾夺主”,数字化技术“粗制滥造”,这种教学“泛化”的表现愈发明显,使得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相互脱离,形成“三张皮”,从而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三、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优化路径
教育部明确提到,“德法”课能“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3]。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更应当尝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工具,不断优化“德法”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实施方法,有效提高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打造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在线课堂、校园课堂、实践课堂“三个课堂”,构建数字化、立体化教学体系,进行数字化转型。
(一)抓好在线课堂,落实立德树人
完善数字化教学平台、优化智慧教学系统以及对网络在线教学工具的选择,创新教学形态,以直观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化的思政新教学方式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例如,通过围绕某专题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微课录制,或者通过重新建构学习流程、明确教学信息开展翻转课堂,或者通过本门“德法”课程专题全覆盖进行慕课上线。
当然,想要提升思政在线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要注意线上在线教学内容应当起到辅助学生认知,遵循统编教材,结合职业教育和专业特点,在线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需要注重在线课堂案例的选择,确保所选取的案例既具有理论知识、价值意蕴,又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要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理论内容的直观性,将“四课融通·以贤论道”融入在线课堂,将行业榜样融于“以贤问道、探贤明道、悟贤信道、学贤行道”在线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提供榜样力量鲜活事例的佐证价值。例如,在讲授第四章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导学生借助在线AI语音软件,利用网络云平台学习“云榜样”,再现赤脚医生陈庆国、最美医护人员等身边榜样案例,从而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思想情感、价值引领的协同发展运用。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4]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全息化提供“德法”课程学在线资源,使在线课堂学习空间智慧化,构建师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数字化技术的嵌入可以更好帮助教师讲透、讲深、讲活思政课的“大道理”。通过搭建“德法”课程教育资源库,例如,在讲述“正确的人生观”专题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在线课堂讨论,不仅能有效传递理论知识,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解决“总开关”问题。
(二)用活校园课堂,实现以文化人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5]想要建设好高校学习环境,就要将信息化、数字化目标融入校园环境中,优质的校园课堂可以在无形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积极利用新媒体构建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全面将“三全育人”教育模式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强化各种新媒体渠道的统一管理,开展网络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视频剪辑合成、情景剧拍摄、配合PPT讲故事等形式拍摄“理想信念”“价值观”“中国精神”等主题短视频,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通过学校的“E思政”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等下沉关注点,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挖掘特色思政要素,对校园身边事给予关注解读,将思政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基础,以学校特色红色思政元素为背景,充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展示“数字化教育”。例如,在讲授《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专题时,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周恩来总理、追寻新安旅行团五万里足迹、讲述新四军战地“红医故事”,帮助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中华文化的辨识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思政舆论引导的新阵地。
(三)拓展社会课堂,推进实践育人
近年来,随着思政VR虚拟仿真应用的开发运用,形成了可感、可视、可听、可交互的个性化思政教育新态势,“数字技术构建的虚拟融合教学空间为高校思政课突破物理时空限制,打造具有较强冲击力、感染力、在场感、共情感的虚拟场景导入课程提供了可能。”[6]通过思政实践虚拟场景,将实地德育资源在网络空间中展示出来,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群体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为主,设置游戏化虚拟教学场景,引导大学生以第一人称的主体虚拟化身进入其中实现沉浸式交互学习。通过“扶不扶”“救不救”的主题游戏,大学生在虚实融合思政课教学场域中,以专设的任务角色、游戏场景、游戏线索中完成实践任务,完成学习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例如,在“德法”课程第二、三章中以“铸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为主旨,利用思政VR智慧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将大学生的虚拟具身引入教师预设的游戏化学习场域中,通过虚拟场景的创新化表达、场景化叙述,让学生虚拟体验烽火战场上新四军中的“白求恩”、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生死时速”,时空对话张仲景等古代医德名家角色扮演活动,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得到“身”“心”的同步体验。推动构建“数字化+思政+实践情境”为一体的数字化思政实践课堂,让学生内心形成“心流”体验,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与课堂的距离,通过真实的在场感和自发的共情感,深化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在认同,增强情感渗透力和价值笃信力,打造个性化“德法”实践课程沉浸体验交互学习中心。
四、结束语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7]。这无疑强调了数字技术对于当下思政课的应用,数字化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学生主观认知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亟须与时俱进,构建“学”与“教”的新理念,完善“网络+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学生成长特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数字化、智能化下的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数字赋能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漆学鹏.“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12):26-2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0-12-18)[2024-08-1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01/content_5576046.htm.
[4]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5]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6] 黄河.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3,38(1):77-84.
[7] 新华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4-08-1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 421252.htm.
[8]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9] 王丹,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10] 占昕童.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4.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