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学院赋能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4-12-08孙晓琪
[摘 要]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趋向,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载体和新抓手。以学校视光产业学院建设为例,全面总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和任务,确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基本条件,重点阐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路径,并对产业学院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医学技术类专业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和实践带来一定启示。
[关 键 词] 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眼视光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1-0037-04
①基金项目:吉林省202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视光产业学院实践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23ZCY260)。
作者简介:孙晓琪(198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教育管理。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方向,更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是与普通教育能够明显区分开的理论根基。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产学研融合推向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高度。在政府大力倡导下,各类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广泛涌现,正在成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载体和新抓手。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作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深化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机制,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重要突破口。但任何一种办学模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均须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历史时间较短,虽然其阶段性的运行效果已凸显,但长期的办学效果尚未得m8UgvsJtcwJxspwUSMMtZ8k5uRZyJbzwF+JDDayqc0c=到验证,在职业教育领域亦尚未形成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范式。
2022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持续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眼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我校作为地方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地处省会城市,在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方面自带天然优势。作为培养从事验光配镜、视觉保健咨询、视觉康复训练和眼镜零售等岗位技能人才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紧跟国家眼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区域眼健康产业,与地方龙头视光医疗机构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探索适用于卫生健康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对高素质眼健康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一、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困境与问题
(一)本质功能把握不准,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的本质是校企深度融合,它的建设功能主要由其本质决定。由于产业学院发展时间较短,多数职业院校缺乏建设经验,造成实践过程中部分产业学院有名无实。同时,指导产业学院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少,多数建设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而成立,大多遵循传统的二级学院建设模式,即由二级学院的某一专业或专业群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从顶层设计上缺乏独特的办学理念,校企之间的合作深度也参差不齐,以上诸多因素导致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沿袭旧有模式和观念,出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服务产业不精准等现象。
(二)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内部要素融合度低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宗旨是推动专业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有机衔接,从而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真正催化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这就要求校企双方毫无保留地进行资源的共享或互补,这也是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最底层逻辑。但在实际实践中,产业学院建设须借由教学、科研、教材开发、课程制定等具体任务情境实现,校企双方能否将自身积累多年的资源无偿地分享给对方,是现代产业学院运行中最难攻破的壁垒。
二、眼视光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与任务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专有模式打造”正处于关键时期,必将对建立科学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和发展范式起到助推作用。
(一)眼视光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真正实现供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紧密对接。高职院校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既是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产业需求的重要抓手,更是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抓手。
1.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眼视光产业学院建设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眼视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吉林省眼健康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眼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眼视光产业学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学生获得的实际经验和职业关系使他们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还有助于提高整体就业率和留省就业率。
2.坚持产业为要,推动眼健康产业升级。眼视光技术专业作为学校医学技术学院的特色专业,自2010年开设以来,始终坚持“专业跟着产业走、围着需求转”的发展理念,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开放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建设,突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技术技能创新优势,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设计,增强服务吉林省眼健康产业发展的能力。
3.坚持产教融合,改进眼健康医疗服务。将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金”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探索科教融汇,打造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为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提供实际应用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使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更专业的眼健康医疗服务。
(二)眼视光产业学院的建设任务
2021年,普通本科院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六抓一服务”内涵建设要求的提出,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核心任务指明了方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技术、抓实践、抓教师,构建学校与省内卫生健康产业需求相匹配的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人才供给、技术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与推广、“双师型”团队培养、创新创业孵化等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1.满足视光产业需求。产业学院的核心关键词是产业,即产业学院要依靠产业链而建,其中两项最为重要的建设任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校企联合开展社会服务。我校眼视光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和服务面向均十分明确,其人才培养与不断变化的区域眼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契合。服务于吉林省眼视光行业企业升级改造,是视光产业学院的价值所在。
2.推动视光行业创新。视光产业学院不仅应满足现有视光行业的需求,还应推动视光行业创新。这意味着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能够在行业引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将学生与视光行业的实际项目和研究合作联系起来,产业学院可以激发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和新思想的产生,推动区域视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眼科及眼视光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眼视光行业对具备最新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视光产业学院通过创建共同的交流空间,确保校企双方随时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协调,学校能够动态对接企业标准,持续开展课程内容和核心技能操作标准的更新,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眼视光产业学院建设的基本条件
(一)共建企业遴选
产业学院建设企业主体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可行性。只有具备足够规模、眼视光技术领先的企业,才会有较为持久的技术服务需求,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也有较为稳定的长期需求,才会在企业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发展中单设教育投入计划。二是前沿性。产业学院的合作企业应选择大型集团或行业龙头类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保证其技术创新的速度和频度能够满足校企共育人才时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前沿性,从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程度。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充分把握两个因素,选择与爱尔眼科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易视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二者均为全国大型连锁集团企业及吉林省眼视光行业龙头企业。
(二)学校功能配置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学校二级学院的平行机构,为实现“产、学、研、用、创”五大功能为一体的长效教育服务机制,必须在原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增设科学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功能。学校在眼视光、智慧医药等四个产业学院建设中,成立了多个校企联合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智慧医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依托共建合作平台,联合开展企业项目攻关、产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吉林省视光与眼健康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三)治理方式改革
a8ee5d21bb504f711e43d42adf3a67f863dcf0e49979b56f4b7303dd0c2da1f6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建有4个产业学院,均经长春市教育局备案,为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相关企业自愿成立的联合性、非营利性、非独立法人的社会组织,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中理事会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理事长、副理事长各1名,分别由学校领导及企业负责人担任,理事若干名。理事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学院有关工作情况报告,研究讨论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及重要事项。产业学院院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设院长、副院长各1名,由学校和企业分别提名,学院下设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等工作。
四、眼视光产业学院的实践路径
2021年,学校在产教融合路上创新发展、深入探索,开启了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内涵发展新模式。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长春易视顿眼科医院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眼健康产业,紧密对接我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决定共建视光产业学院。通过规范化、高质量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产业学院内外体制机制,促进我省视光行业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行业需要、顺应产业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建立视光人才培养新机制
学校与两家眼科医院合作已久,采用中高职贯通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方式,共同打造了一种深度融合产教、多方协同培养应用型眼视光专业人才的模式。校企共同制订眼视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满足吉林省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转型的紧迫需求,为提供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眼视光技术人才作出了贡献。
这一合作涉及中高职贯通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方法,有助于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刻合作,以共同培养出能够胜任眼视光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制定全面的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满足吉林省不断发展的特色产业需求创造了条件,并为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急需的高质量应用型和富有创新力的眼视光技能人才。这一合作模式的成功实施将对产教合作、技能培养和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产业学院针对所服务的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了深刻的课程改革,着力设计了个性化课程体系,以提升眼视光教育的质量。这一过程包括优化眼视光课程结构,确保其与职业标准紧密契合。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通过紧密合作,共同实施教学改革。
这项合作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确保教育与职业需求相一致。通过提供更具实践性的教育,学生将能够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这种全面的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促进了眼视光领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际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
(三)共建视光实习实训教学平台
学校与两所眼科医院合作,联合创建综合性眼视光实训教学平台,以为眼视光专业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和技能大赛的支持。同时,这个平台还向其他学校和企业开放,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为了实现这一合作目标,我们建立了必要的合作机制,以便共享设备和设施,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促进了眼视光领域的教育和培训,为更广泛的学生和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支持和机会。
(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积极推进校企导师的双向联合授课和联合指导,这不仅促进了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探索了校企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互相交流与共享。
另一项关键措施是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为师资队伍提供更多的实际工作机会。与此同时,校企展开了师资的交流、研讨和培训等合作,旨在共同提升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这一合作将现代产业学院打造成一个“双师双能型”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基地,以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满足行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合作措施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通过师资和学生的双向流动,实现了校企间知识和经验的互相传递,推动了产学合作的发展。最终,我们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五)基于技术创新满足企业需求
学校与产业学院共建脑视知觉智能研究创新实验室,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企业可以邀请脑视知觉智能研究实验室的学者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从而使脑视知觉智能研究实验室的学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术成果。
(六)完善多方协同管理机制建设
为了深化改革,产业学院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包括学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长春爱尔眼科医院等。通过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建立科学高效、有力的制度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吉林省眼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彰显学校自身特色,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上下功夫,既增强产业学院的“自我革新”能力,更有助于打造高校产教融合示范典型。这一综合性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创新和产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挑战。
五、产业学院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尽管建设产业学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以确保这一模式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一)课程更新与灵活性
产业学院建设首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课程内容的更新和灵活性。产业学院必须紧密与产业合作伙伴合作,以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这需要不断审查和更新课程,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同时,需要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以保持课程的质量b3834fd4dd70141bbc7d073d19b4eb81316c11392514f04923061487494dd68f和实效性。
(二)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产业学院需要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能够教授实际应用性的课程。这意味着学院必须吸引和留住具有产业经验的教师,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三)与企业合作关系
从政策层面上,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但混合所有制办学相关政策机制仍比较模糊,缺乏法人治理机制,可能面临产权纠纷、合同问题和冲突管理等。
(四)学生的实际经验
虽然产业学院强调实际经验,但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是一个挑战。资源有限、学生数量众多、产业合作伙伴不足等问题可能影响学生的实际经验。学院需要设计有效的方法,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实际经验,而不仅仅是一小部分精选学生受益。
(五)财政支持
建设产业学院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这包括用于课程开发、设施建设、教师培训和实践机会的资金。产业学院需要考虑如何融资,并确保长期的财政可持续性。这可能涉及寻找赞助商、合作伙伴和筹款活动。
(六)教育质量与监督
产业学院必须确保其提供的教育质量得到维护和监督。这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和评估机制,以评估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监督学生的实际经验也需要有效的方法,以确保他们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六、结束语
作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的新型载体,产业学院建设必然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发挥更多作用。通过探索和实践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视光产业学院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教育与就业的矛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总的来说,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高职院校探索产业学院机制体制建设尚属起步阶段,仍有诸多问题有待破解。我们有必要在实践的同时,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现代产业学院的性质与特征、历史沿革及办学模式,从而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建设范式和问题应对策略。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学院建设工作,通过校企双主体竞合互动,实现卫生健康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通过对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融合建设增强卫生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价值;通过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彰显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搭建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桥梁,为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意,谭慧子,盛欣.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三链”有效衔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3(2):10-17.
[2] 秦小云,秦福利,李健.地方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3(5):1-4.
[3] 肖桂华.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J].中国科技产业,2020(10):30-31.
[4] 朱轩,邹寄燕.高职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构建逻辑和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2023(1):52-57.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