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

2024-12-08虞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1期

[摘 要] 如何有效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依据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挖掘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采用ISM法建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阐明其逻辑关系与层级结构,并提出激励机制,旨在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1-0033-04

①基金项目: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类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课题编号:HYJY/2022C15)。

作者简介:虞惠(1996—),女,汉族,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进入新时代,国家将高等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高职院校招生渠道日益拓宽,生源的复杂性导致学情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目标相对匮乏等情况。因此,深度挖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以助其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关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围绕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侧重于简单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缺乏聚焦于其影响因素及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和ISM研究方法剖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以期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在深入分析现有文献和经验资料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建构完整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当前,鉴于学界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更有效地探究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2.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ISM立足于现实资料及对资料的处理分析,旨在更清晰、直观、严密地呈现复杂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本研究在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识别和提炼出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征询数位专家对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判并建构ISM模型。

(二)资料收集

本文选取N学院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访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40位在校学生开展半结构化访谈来获取一手资料,覆盖学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本研究选取的样本N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在综合实力、就业质量、国际影响力、服务贡献、教学资源、学生满意度等方面10余次荣获全国50强。该学校自创立伊始就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围绕该学校的学生群体展开访谈,具备一定的典型性。本研究对访谈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在40位受访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的访谈记录,用于编码分析、影响因素提取和模型建构,其余10名学生的访谈记录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指将前期收集的原始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后逐步提炼出概念,根据概念再反复归纳、整合形成范畴的过程。本研究对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凝练出30个初级概念,对初级概念进行范畴化处理,最终获得12个初始范畴,即校风学风、课程设置、设施资源、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师反馈、学习认知、学习目标、自我效能、家庭期望、家庭关注。

(二)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是指对开放式编码形成的各个初始范畴进行分析和重组,整合为多个主范畴的过程。本研究对开放性编码得到的12个范畴进行归纳与分析,厘清了其中的内在关系,将校风学风、课程设置、设施资源整合为“学校环境”,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师反馈整合为“教学质量”,将学习认知、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整合为“学生自身”,将家庭期望、家庭关注整合为“家庭支持”,最后形成了4个主范畴。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指通过理清主次范畴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挖掘出核心范畴进行模型建构。通过对30个概念、12个次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剖析,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最终明确的核心范畴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利用这一核心范畴来解析所有范畴。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通过对预留的10名学生的访谈记录进行检验,没有提炼出除了模型之外的新的概念和范畴,可认为本研究所建构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模型在理论上已达到饱和状态。

四、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ISM模型建构与阐释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厘清了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尚未明晰各初始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本研究运用ISM研究方法进一步阐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与关联结构。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访谈方式对相关研究领域专家进行观点征询,结合影响因素特征与专家访谈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编码与定义描述,如表1所示。

(一)建立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及缩减矩阵

1.邻接矩阵

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讨论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基本二元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如表2所示。其中,1代表行因素与列因素之间存在直接的二元关系,0代表不存在直接的二元关系。

2.可达矩阵

在邻接矩阵基础上,按照布尔代数规则代入计算,得出可达矩阵如表3所示。该矩阵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3.缩减矩阵

依据因素级位划分的思想,在具有强连接关系的要素(S1、S4和S8)中剔除S4、S8,在具有强连接关系的要素(S11和S12)中剔除S11,形成缩减矩阵如表4所示。

(二)因素层级划分

对缩减矩阵进行层次化处理,得到具有层级结构的缩减矩阵,如表5所示。

(三)ISM模型建构与阐释

根据上述因素层级划分的结果,建构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ISM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层次,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因素的根源性逐渐增强。

1.直接因素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宏观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是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直接保证。

2.间接因素

教学态度、校风学风、学习认知、设施资源、教学风格,既受到基础因素的影响,也作用于直接因素,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

3.基础因素

家庭期望、家庭关注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因素,在整个模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家庭对学生的学习方面建立支持,能够为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基础保障。

4.根本因素

自我效能、教师反馈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广泛,亟须重点强化其支撑作用。

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ISM模型全面厘清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的逻辑关系及层级结构,可为现实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有效借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针对性策略:

(一)聚焦根本因素:自我效能、教师反馈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健全完善的教师反馈机制,是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路径。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体来看,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积极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创造成功、幸福和归属感等积极情绪体验[3],从而使其更加从容应对学习中的困难。第二,教师反馈作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应当加以特殊关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学生是合作者、探究者、发现者,双方交互耦合、教学相长[4]。教师反馈能够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到老师对其个人特征和在校表现的主观看法,进而更新自我认知和评价,形成自我教育期望[5],因此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健全完善的教师反馈机制,畅通教师反馈平台,鼓励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人特征和课堂表现做出及时、客观的评价。

(二)重视基础因素:家庭期望、家庭关注

在ISM模型中,基础因素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链接着根本因素和间接因素,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因此,建立来自家庭的支持,能够为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基础保障[6]。对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涯中会贯穿不辜负家长期望的心态。家长对学生学习成就的期待和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决心,而家长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管束和关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持久性。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和志趣应当持尊重的态度,探索家庭期望和子女兴趣之间的平衡点,将家庭期望逐步内化,与学生的志趣相互融合,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通,促进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关怀。

(三)关注间接因素:教学态度、校风学风、学习认知、设施资源、教学风格

在ISM模型中,间接因素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校风学风,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7]。校风学风通过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认知,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机制。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优化校园环境、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等措施,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共同营造鼓励交流、倡导学习的校风学风。第二,优化高职院校的设施资源供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应优化学校设施资源供给,广泛应用大数据及信息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和高效的学习环境[8],同时,应当重视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和学生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第三,积极的教学风格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治学态度、工作热情、教学技巧等都会营造出不同的教学气氛。高职院校教师应注重教学风格的自我革新,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和个性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对接直接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目标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作为ISM模型中的直接因素,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预,亟须提升和优化。第一,研究表明,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收获[9]。高职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增强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日常生活的适应性,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悬念式、启发式、参与式、工作过程导向式教学等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激发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学习目标强调学习的方向、终点和实现标准,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10]。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通过积极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应鼓励学生制定清晰的、契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通过达成每个阶段性目标,强化学习的正向体验。

参考文献:

[1] 党春艳.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路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4):247-249.

[2] 常攀攀,陈佑清.责权利相统一的主体:对学习主体内涵的新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6):51-57.

[3] 童星,缪建东.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习乐观的中介作用[J].高教探索,2019(3):16-21.

[4] 任少波.以数字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23(2):47-51.

[5] 姚东旻,许艺煊,张鹏远.教师反馈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表扬和批评对不同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J].经济科学,2020(5):111-123.

[6] 何炳昊.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对策研究[J].世纪桥,2024(1):83-87.

[7] 成春燕.朋辈教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3):260-263.

[8] 陈敏玉,冯臻,文玉菊,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7):76-82.

[9] 李国彦,王桂花.高职院校资源供给对学生获得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4,23(3):67-73.

[10] 门辉华.大学生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与构成要素探析[J].高教学刊,2024,10(16):61-66.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