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5W模式传播路径探讨
2024-12-08杨南熙赵跃峰张伟伟刘佼刘岳虎党卓钰
摘要:科技期刊对于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想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关键在于传播力建设。因此,探究科技期刊的传播机制与传播路径是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的第一要务。文章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过往学者对5W模式的研究,以5W模式为理论框架,明确了该模式中传播五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在科技期刊领域的特殊内涵。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的办刊实践,从汇聚传播资源、内容质量建设、传播能力建设、垂直吸引受众、享誉行业盛名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最后,从传播五要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对作者、编辑的培训及组建编委会、青年编委会以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通过策划专刊专栏、学术综述等方式提升内容质量;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元化传播渠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定位受众群体,以及从多个维度对科技期刊传播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完善科学评估体系等。本研究成果对于优化科技期刊的传播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技期刊;5W模式;传播力;编辑出版;期刊集群
中图分类号:G237.5;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274-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期刊集群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BSC28;2023年度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学术大综述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ASC06;2023年度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升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BSC03;2021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集群化运营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00102501625;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措施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00102500643;2020年度陕西省出版科学基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BSC22
一、引言
科技期刊不仅是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更是创新成果与创新文化的传播者,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看,科技期刊是学术导向的灯塔、学术质量的守门人、学术实践的典范、学术进步的催化剂以及学术知识的传播者[1]。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枢纽,理应在构建和传播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作用,提升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实质性贡献[2]。
随着国家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表明科技期刊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设立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国际平台服务等专项,全力支持夯实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基础。202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导向正确、品质一流、资源集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术期刊集群”[4]。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提出,“要立足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打造重点领域内容精品,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加快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5]。
1948年,LASSWELL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阐述了关于传播过程的理论框架,即“5W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传播活动的五种基本要素: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受众(To Whom)以及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为分析传播过程提供了基本框架[6]。利用这一模式,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期刊的传播机制,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传播策略。刘叶萍等以5W模式构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了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所展现的独特特征与内在含义[7]。高存玲等基于5W模型从传播的全流程出发,系统分析了科技期刊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的传播策略、内容优化、渠道拓展、目标受众定位以及最终传播效果评估,以期提升其在数字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8]。蒋学东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深入探讨5W模式下科技期刊传播所经历的变革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9]。李慧基于5W模式框架,系统剖析水利工程领域科技期刊在传播者特性、传播内容特色、传播渠道选择、传播受众构成以及传播效果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提出提升期刊传播影响力的具体建议和措施[10]。
综上所述,5W模式作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已经在科技期刊传播中有所应用,但是在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中的运用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以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为例,剖析其传播路径,以期提出提高科技期刊群传播力及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二、科技期刊领域传播五要素定义
(一)传播者
传播者主要包括参与期刊生产及传播全流程的人,如作者、编委会成员、期刊编辑、审稿人及出版机构的工作人员等。他们负责撰写、把关、编辑、审核并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科技期刊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作者的专业素养、编委会成员的学术引领力、期刊编辑的策划能力、审稿人的把关能力及出版机构的支持力对于科技期刊的有效传播至关重要。
(二)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的狭义定义为,科技期刊的传播者所发送的科技期刊相关信息,如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评论、案例分析等。这些内容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以满足不同领域读者的需求。同时,内容的时效性、深度与广度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优质的内容能够吸引更多读者关注,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三)传播渠道
科技期刊的传播渠道是指传播者发送信息、受传者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法。随着媒体融合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传播渠道也日益多元化,包括传统意义上印刷媒体的邮发渠道、数字出版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和媒体融合的社交媒体平台等。这些渠道各具特色,为科技期刊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可能。传统印刷媒体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但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电子期刊数据库则具有检索方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社交媒体平台则以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科技期刊传播的新阵地。
(四)传播受众
传播受众是指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收者。科技期刊的受众群体广泛,包括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企业研发人员以及学生等。相比大众传媒,科技期刊传播过程缺乏“受众即市场”的意识。不同受众群体对科技期刊的需求和关注点各不相同,因此,科技期刊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
(五)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科技期刊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被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社会公众等各领域受众群体认可和接受的程度。具体可以通过论文引用频次、下载量、阅读量、社交媒体互动数据以及读者反馈意见等多种指标进行评估。科技期刊应通过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来增强科技期刊传播效果。
三、科技期刊传播五要素的实践探索
以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为例,基于5W模式的传播机制进行办刊实践探索。
(一)汇聚传播资源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汇聚传播者资源,组建编委、青年编委团队,按期召开会议,汇聚行业内的学术资源来引领学术期刊发展[11];组织编辑参加专业领域学术会议,走访行业重点院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现场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参加编辑业务培训、出版业务交流学习,提升编辑的生产力。
(二)内容质量建设
高质量的传播内容是吸引读者、增强传播效果的核心要素。可以组织高水平学者撰写学术综述,策划专刊专栏。2023年,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组织引领性学术综述《中国公路学报》出版30万字的《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3》,《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出版9万字的《自动驾驶测试与评价技术研究进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出版8万字的Review of advanced road materials, structures, equipment, and detection technologies。策划学术专刊专栏,策划了道路工程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展望、交通岩土工程问题与对策、交通人因工程研究综述、隧道施工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等20多个专刊专栏[12-14]。
(三)传播能力建设
传播渠道在印刷媒体时代就是指邮发的渠道,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开设了微博号、微信公众号,近年来还开设了微信视频PpykDao/hykYC6McQPnwUg==号,成绩斐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不仅有合作出版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同时还拥有单刊网站和期刊群网站,同时,与中国知网等平台合作,对高质量待发表论文进行网络首发,对优中选优的论文进行双语出版;与科睿唯安、TrendMD、Aminer、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等平台合作,实现精准推送。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更容易实现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覆盖更广泛的群体,发挥集群效应。
(四)垂直吸引受众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依托长安大学的优势学科群,是国内少有在交通运输垂直领域做得又深又广的期刊群。主办单位长安大学的教学单位公路学院的学科和专业体系覆盖道路、桥梁、隧道、机场、轨道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领域,运输工程学院又涉及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与机场工程、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学校的优势学科群积累了交通运输学科和领域的学术资源。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群以交通运输领域学科这个细分学科,吸引了众多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在行业内影响较大,因此受众忠诚度较高。
(五)享誉行业盛名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已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影响力重大的交通运输领域学术期刊群,符合国家建设世界一流期刊集群的战略,并得到长安大学和相关单位的支持。期刊群主要以期刊社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为引领,《道路工程学报(英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支撑。
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在汇聚传播资源、内容质量建设、传播能力建设、垂直吸引受众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领域学术期刊群的5种期刊影响因子持续增长,其中2种期刊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5种期刊入选《公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5种,4种期刊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在交通运输领域学术期刊中遥遥领先,受到了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社会公众等各类受众群体的一致认可。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一是加强对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撰写能力。
二是鼓励编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比赛,提升编辑的生产力,努力培养“高精专”复合型编辑人才队伍。
三是积极建设办刊队伍,通过组建编委会和青年编委会,汇聚行业内的学术资源,引领学术期刊发展。编委会及青年编委成员加入办刊队伍,可以从学者角度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并且在承办会议、组约稿件、审核稿件、宣传推介方面为期刊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为了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聘请外国学者作为期刊的海外主编,适当增加国际编委成员在期刊编委会的占比,以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二)提高内容质量建设
一是提高科技期刊内容的学术水平。定期分析学科发展趋势,主动策划专栏专题,邀请领域内顶尖学者团队撰写学术综述,提高期刊的专业辨识度。
二是拓展科技期刊内容的传播形态。科学分析期刊定位,做好内容领域的深度开发,采用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增强期刊内容的可读性,提高科技期刊的社会普及度和认知度。
三是双语出版。支持中文期刊提供外文长摘要,或者外文期刊提供中文长摘要,以提升期刊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三)构建多元传播渠道
一是在数字媒体时代,应该找准定位,结合内容资源,科学选择线上和线下的各种传播渠道,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文字、图像、微视频和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打造媒体传播平台。
二是加强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学术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实现内容多渠道分发。
三是采用开放获取策略,推动期刊内容部分或全部开放获取,提高文章的可见度和获取便利性,吸引更多读者。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建立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从而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四)精准定位受众群体
一是要深入研究受众群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黏性和满意度。
二是通过线上社群(如微信群、QQ群、论坛等)和线下活动(如研讨会、工作坊等),加强与读者群体的互动与交流,增强读者的归属感[15-16]。
(五)完善评估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评估体系建设,从多个维度对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具体包括论文引用频次、下载量、阅读量、社交媒体互动数据以及读者反馈意见等多个指标。
二是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受众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以提高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科技期刊的传播路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字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在加强传播力建设过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建设交通运输领域学术期刊群,不仅对交通运输学科领域的整体学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展望未来,期刊集群将不断扩大规模,通过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内容质量、构建多元传播渠道、精准定位受众和完善科学评估体系等措施,实现学术界、期刊界和传播界三界的深度融合,加强期刊领域和交通运输学科领域内部的交流、互动、合作,构建一个协同发展的高效传播机制,为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科技期刊集群的传播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1-301.
[2] 马勇,芮海田,王磊,等.全方位传播助力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J].科技与出版,2023(9):56-61.
[3] 郭伟.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契机:试论《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政策亮点及实施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0):1029-1033.
[4] 雷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6-28(1).
[5] 尹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4-25(2).
[6] 高海波.拉斯韦尔5W模式探源[J].国际新闻界,2008(10):37-40.
[7] 刘叶萍,付文绮,丁靖佳,等. 5W模式下科技期刊传播力评价现状及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4):510-518.
[8] 高存玲,庞峰伟,苏静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传播力提升策略:基于5W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5):506-512.
[9] 蒋学东.“5W”传播模式下科技期刊传播的“变”与“应变”:基于媒体融合背景[J].出版科学,2018,26(3):78-81.
[10] 李慧.从“5W”模式看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的传播特点[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41-43.
[11] 任璐,赵志宏,戴杰,等.科技期刊编辑与青年编委协同办刊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8):221-223.
[12] 刘佼,王磊,马勇,等.以《中国公路学报》为例谈微信平台运营与科技期刊的深度融合[J].编辑学报,2022(5):556-560.
[13] 赵志宏,任璐,戴杰,等.基于大数据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22(4):408-420.
[14] 沈怡欣,韩跃杰,魏雅雯,等.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关于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思考: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发展为例[J].新闻传播,2022(10):62-64.
[15] 张惠民,王平军.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受众分析[J].情报杂志,2007(12):154-156.
[16] 王晓燕.新媒体下基于受众分析的学术期刊发展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3):24-26.
作者简介 杨南熙,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赵跃峰,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期刊管理。张伟伟,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期刊管理。刘佼,编辑,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刘岳虎,研究方向:文化产业融合。党卓钰,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