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和技术视域下传统教育期刊的进阶路径探究
2024-12-08雍晓燕陈立
摘要:“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巨变,促使传统教育期刊踏上转型升级的必然道路。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传统教育期刊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双重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其转型升级。文章深入分析当前传统教育期刊面临的双重挑战。为更好地应对挑战,文章从内容和技术两个层面出发,采用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内容层面,通过解析“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的成功实践,提出深耕内容是传统教育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教育期刊应坚持“内容为王”,构建可持续吸引受众的内容生态,具体需从三个维度着手:语言要亲民,贴近民众生活,通俗易懂;选题要精准,紧扣受众关切,直击问题要害,满足读者深度阅读的需求;定位要明确,塑造特色品牌,成为读者的精神栖息地。技术层面,传统教育期刊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新媒体,认识到媒介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内容塑造与传播的重要驱动力,应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但在此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内容质量。最后,文章得出结论,传统教育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升级,需在内容与技术层面双重发力,以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教育期刊;发展;内容;技术;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269-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四川期刊发展研究专项重点课题“教育期刊与教育事业的协同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AA24QK-A01
一、引言
传统教育期刊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与成果展示窗口,承担着传播先进教育理论、思想及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一线教师“实践出真知”的坚实后盾。在“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教育期刊正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当前,不少传统教育期刊的转型之路举步维艰,面临读者群体流失、内容同质化严重、发行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成功转型?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传统教育期刊面临的发展困境的基础上,聚焦内容与技术两个方面,力求寻找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之策,为传统教育期刊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二、传统教育期刊发展困境
(一)内容脱离实际,特色渐失
在传统教育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内容的质量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然而,当前部分传统教育期刊在内容编排上出现了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为追求学术性和权威性,部分传统教育期刊倾向于邀请名家大咖等资深学者撰稿,这削弱了青年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声音,导致话语体系趋于单一,内容同质化问题加剧,使得期刊难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此外,部分地方教育期刊面临着服务性与专业性难以平衡的问题,由于资源有限、编辑团队能力参差不齐等,部分期刊在选题策划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它们往往难以找到既符合地方教育需求又具有学术价值的选题,特色化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与新媒体融合不畅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育期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许多传统教育期刊虽积极应用新媒体,但多是将期刊内容直接迁移至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上,而未针对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进行内容的重新编排、形式的创新或互动机制的设计。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非但没有让传统内容与新兴载体相得益彰,反而削弱了各自的优势。一方面,传统期刊的深度、权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未得到充分展现,读者难以感受到期刊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灵活性、互动性也未被有效挖掘和利用,导致期刊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期刊不仅知名度和影响力会下降,还可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市场。
三、进阶路径:坚持“内容为王”,积极探索技术创新
内容和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两翼[1]。传统教育期刊转型升级的核心议题聚焦两大关键点:一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凸显其传统优势与特色;二是如何有效推进融合发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创新升级。
(一)坚持“内容为王”,以专业性赢得读者认可
内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是传统教育期刊立足的基石,但也可能成为阻碍其与读者深入交流的门槛。要搭建学术知识与读者间的桥梁,必须增强学术知识的普及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要将教育期刊视为独特的传播载体,并尝试用自媒体的话语体系来重新解读其内容。通过持续采用贴近读者的传播方式,构建起一个崭新且丰富的内容生态。正如《人民日报》倡导的“在时代的景深中触摸到个体的温度”[2]。这是传统教育期刊向大众普及学术知识的正确航向。
2022年10月15日,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暨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浙江宣传”公众号等10家机构入选“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其入选推荐语为“‘浙江宣传’始终坚持9个字——‘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3]。笔者认为,这“9个字”同样适用于传统教育期刊坚持“内容为王”的底层逻辑。
1.“说人话”:语言要亲民,构建贴近普通人的话语体系
“说人话”,也就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构建话语体系。首先,要用普通人能听懂的语言来表达。普通人能听懂的语言,自然是拉家常式的语言。《回家过年陪谁过》是“浙江宣传”2023年初发布的一篇原创文章,该文题目直接触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读者亲密地拉起了家常,因而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其次,要说普通人愿意听的话。愿意听的话是指可以引人思考的话。《浙江为何盛产“老板”》《新闻客户端不能有“端”无“客”》是“浙江宣传”2022年间发布的两篇原创文章的题目,一条直接提问,一条从陈述入手,均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最后,要说普通人喜欢听的话。如果说者自视甚高,言辞晦涩难懂,听者自然没有兴趣,更别提同频共振。因此,说理要大道至简、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说事要曲折有致、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即便是再小众、再专业的理论知识,只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就能吸引大量读者群体。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说教性和启发性,转而将人物置于叙事的中心点,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严肃话题,极大地增强了可看性。导演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记录,以细节刻画人物独特的心态、心境和精神面貌,在细节中传递普通工人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4]。这一方式值得传统教育期刊借鉴。
2.“切热点”:选题要精准,深入剖析受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的核心
“切热点”与“蹭热点”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切”是一种精确策划,“蹭”是一种盲目跟风。选题策划是期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选题要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就要关注热点、重点。每当教育热点涌现,各大教育期刊纷纷策划选题。然而,若前期策划不足,即便勉强凑齐了一组不同身份作者的稿子,也只是迎合了热点,内容仅停留在“蹭热点”层面。
教育期刊对教育热点选题的策划,核心在于选角度。而要选好角度,需注意三点。一是依据对教育热点的本质认识选角度。教育期刊编辑对教育热点的认知不能停留于一般社会认知层面,应基于办刊理念、专业知识来解读教育热点,认识教育热点的本质,以精准的专业认知保证选题的科学性、深刻性、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选题随意性和浅表化,确保期刊质量。二是依据对教育热点的权威解读选角度。教育热点出现后,通常有教育专家等权威人士进行解读,教育期刊编辑若细心阅读、分析这些解读,便能发现其中可以强调、发挥的点,这些点往往都是很好的选题。三是依据对关键词语的深入分析选角度。教育热点、重点都可以用词语表述,即关键词。教育期刊编辑要深入分析关键词的内涵,从中选择选题的角度。例如,《人民教育》围绕“课程领导力”这一话题进行选题策划,邀请行业专家就此展开剖析[6]。地方教育期刊《四川教育》也想做这个选题,其巧妙地聚焦于“力的三要素”这一关键词,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着力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7]。此举不仅让选题角度新颖独特,还使稿件更有层次、贴近读者。通过这样的角度选择,《四川教育》成功实现了“人有我优”的热点选题策划效果。
3.“有态度”:定位要明确,成为读者的精神栖息地
做有态度的媒体,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同追求。新闻媒体不再仅仅满足于客观报道,而是不断深化新闻解读,积极展现媒体的立场,发挥引领作用。做有态度的媒体,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具备感性特质,懂得从受众的心理需要和阅读需求切入[8],赋予内容以温度;二是要理性,保持独立思考,深入探究,揭示真相,引导受众,深化内容价值。
传统教育期刊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拿出态度,明确定位,探索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品牌栏目的一个重要特质[9]。以《四川教育》为例,《新生代教师》栏目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办学者》栏目报道校长的办学故事与思想。众多青年教师从《新生代教师》走向更高平台,不少校长从《办学者》走向办学者。
品牌栏目应以高起点、高站位为基石,凭借价值引领的高黏合性,紧密联结作者群体,使期刊成为读者的精神栖息地。
(二)技术赋能:媒介作为内容传播与创新的双重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10]。媒介技术亦是如此。
1.深化认知,理解新技术与人的关系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副标题《论人的延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媒介。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衣服是肌肤的延伸,住房是体温调节机制的延伸,马镫、自行车和汽车全都是腿脚的延伸。媒介技术可以是人的任何延伸[11]25。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类感官与能力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12]。从媒介与人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加清晰、深入地理解媒介的本质。
麦克卢汉是媒介技术学派的代表人物。该学派强调,媒介环境会持续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继而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13]。媒介因人的需求而产生,同时又塑造着人与社会的面貌。
麦克卢汉指出理解一切新技术的道路:不是理解新技术本身,而是理解新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旧技术的关系,尤其理解新技术与我们的关系——与我们的身体、感官和心理平衡的关系[11]31。过去,报刊、电视、广播等是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今,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兴媒介技术已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娱乐与工作的必需品。因此,面对新技术,期刊工作者要抱着开放的态度,积极接纳、运用并驾驭之。
2.多元化传播,增强内容与用户的黏性和互动性
新媒体的崛起为传统内容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其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触及更广泛的受众。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期刊的纸质传播的单一渠道限制,传统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短视频平台、有声书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内容。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不仅使内容可以多元、立体地呈现,还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接收息的方式。
相较于双月刊、月刊、旬刊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在时效性和送达性方面更契合当前快节奏与信息爆炸的时代的需求,能够迅速将最新内容精准送达读者。此外,借助对阅读时段、阅读人群等大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进一步细化读者群体,提升内容推送的精准度,从而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新媒体赋予了受众前所未有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评论、点赞、分享、弹幕等功能,受众可以及时反馈对内容的看法,与作者和其他受众进行交流。传统期刊的纸质传播,作者、编辑、读者的互动则是单线的交流,时间上也非常滞后,久而久之,就会冲淡交流的欲望。这种互动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还使内容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调整和优化内容策略,甚至与受众共同创作,实现内容的重塑。
同时,不得不承认,技术正悄然削弱人们的某些能力。在读屏与读书之间,以及在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自我创作之间,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倾向于前者,这种倾向无疑加剧了人们思考能力的退化。因此,人们不应沦为技术的附庸,而应积极寻求成为技术的驾驭者。掌读时代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却难以再现传统阅读时那抹淡淡的墨香与深度思考的韵味[14]。
3.融合之道,在双向赋能中促进内容多元呈现与价值提升
纸质期刊以其深度见长,尤其是每期重点栏目,往往聚焦一个核心问题,进行多维度剖析,无论是理论思考、方法探寻还是案例分析,均力求深入透彻。阅读这样一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文章后,读者对该问题的理解自然跃升至新高度。然而,若直接将此类栏目与文章移至公众号等平台,不仅削弱了其原有的结构性与整体性,还可能让本来很有价值的文章,在快节奏的新媒体平台上显得冗长且深奥,读者寥寥。
单纯变更传播媒介而未调整内容形式,无异于强行配对,难以真正实现融合,反而可能削弱各自优势。传统教育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关键在于相互借势、相互激发,形成有机融合的整体。例如,对教育界大咖的采访,不应仅限于深度对话,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全面采集文字、图片、视频素材,以适应不同媒介的特点与需求。多维度传播能展现大咖的教育思想及人格魅力,塑造立体生动的形象。
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11]17。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伴随着内容评价标准的变迁,传统期刊上高质量的文章,在新媒体平台上却不一定是高质量的内容,要延续高质量就应对内容进行适应性改造。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叙述顺序、增加背景信息、改变文风或插入多媒体元素等进行适应性改造,使文章更符合新媒体特质。
这样一来,核心内容虽未变,但传播效果却显著增强,教育文化、思想等内容也能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热议焦点。
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其在B站的火爆远超央视首播,这充分说明了不同平台对内容传播效果的巨大影响。B站的互动性与再创造性,使观众不再孤独观看,而是参与讨论,形成共鸣。这种媒介特性不仅改变了内容的传播方式,更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内容本身。
“以纪录片为头部内容的学习和知识视频从B站兴起,意味着Z世代正在推动互联网内容从娱乐化走向知识化。”[15]2021年,B站首届纪录片发布会指出,年轻人进入互联网的诉求正在发生变化。
原本小众、冷门的纪录片成为年轻人的宠儿,是因为这群年轻人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尊重知识,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这一趋势不仅引领了知识学习风尚,也为传统教育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在保持内容核心价值的同时,应不断创新呈现形式,以满足新时期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四、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期刊工作者应客观分析传统教育期刊与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探索出一条契合自身发展的融合之道。传统教育期刊应摒弃“高高在上”与“晦涩难懂”的形象,在坚守专业深度与媒体使命感的同时,努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专业知识,改变对技术的保守态度,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成为技术应用的引领者,让技术推动教育期刊行业持续发展与创新。本文从内容和技术两个维度出发,对传统教育期刊的进阶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但局限在于技术维度未涉及人工智能,后续研究可在此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 化成.技术和内容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两翼[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8-21)[2024-03-11]. http://cpc.people. com.cn/n/2014/0821/c83083-25510511.html.
[2] 费伟伟.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108.
[3] 朱建华.“浙江宣传”获奖了:说人话,用普通人视角平视现实[EB/OL].“长江朱建华”微信公众号,(2022-10-17)[2024-04-20]. https://mp.weixin.qq.com/s/GtvVDU32LoecxGyBHKngHQ.
[4] 历史文化积淀下的“匠心精神”:解析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EB/OL].网易,(2018-02-08)[2024-03-19]. https:// www.163.com/dy/article/DA4IUQ620517T7QO.html.
[5] 黎伟盛.选题策划:社科学术期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广西教育,2017(9):177.
[6] 钱丽欣.校长课程力的提升路径[J].人民教育,2016(24):27-29.
[7] 张元金.课程领导力的主体构成及其职能[J].四川教育(时政版),2023(1):16-17.
[8] 郭士辉.浅谈新闻报道的读者意识[J].新闻前哨,2019(3):42.
[9] 张如成.塑造品牌栏目 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J].新闻界,2007(6):132-133.
[10]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3-08-19)[2024-04-09]. https://www.cac.gov.cn/2014-08/09/c_1115324460. htm.
[11]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17-35.
[1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8-120.
[13] 灯塔新传考研.文化研究专栏05丨媒介环境学派[EB/OL].知乎,(2021-05-22)[2024-03-05]. https://zhuanlan.zhihu. com/p/372457204.
[14] 雍晓燕.初心从读来[J].四川教育(综合版),2023(4):1.
[15] 每经影视.《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什么能在B站出圈?5年后答案来了[EB/OL].搜狐网,(2021-11-16)[2024-04-18]. https://www.sohu.com/a/501438003_499179.
作者简介 雍晓燕,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素养提升、传统教育期刊转型。陈立,编辑,研究方向:教育学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