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4-12-08郝晓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当前最主流的媒介形式之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全面且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育人目标。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层进式方法,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文章提出两者融合应遵循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思想启发相结合、文化自信与博采众长相结合等指导原则。同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旨在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前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187-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JGSZ12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凝练的智慧、思想、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探索多种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新媒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新媒体
新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形态,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是其诞生与发展的技术基础。新媒体形式多样,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视频平台等,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互动性、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大众接收信息、消费信息的习惯[1]。
新媒体时代,受众能够自由选择、主动检索,选择性地获取、阅读不同信息。同时,可成为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依托新媒体新技术生产与传播信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涵盖哲学思想、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核心包括儒家“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道家“道法自然”等哲学思考、佛教“慈悲为怀”等宽容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凝练的独特智慧与价值追求,对塑造中华民族品格与文化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更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也是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
(一)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教学效果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教育资源,并显著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性。这种融合不仅能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哲学思想、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历史典故等众多内容,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文献、讲述历史故事、展示传统礼仪等方式,生动、形象、直观地阐释复杂的理论问题,使抽象的道德教育具体化、具象化,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大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文思想。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3]。从历史角度分析,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时代演变后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从而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发展的关键举措。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时深入领会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智慧;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三)推动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高尚情操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其高尚情操的重要方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刻地认知、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5]。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伦理道德与价值理念,这些伦理道德与价值理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还是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高尚情操。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爱国事迹、文化典故、道德榜样等,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熏陶,逐渐培养其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意识,使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
(一)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坚持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与文化特征,其核心价值理念历久弥新。在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只有并行不悖,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教师要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保持文化精神的延续性,使其成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宝贵资源[6]。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发展变化情况,结合当代社会实际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虚拟文化体验、现场传统文化课程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效果。
(二)理论学习与思想启发相结合
坚持理论学习与思想启发相结合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指导原则。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要通过启发式教育帮助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7]。首先,理论学习是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科技等众多领域,思想体系严密、逻辑性强。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要系统性讲解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理论,使学生能够全面且深入地理解相关思想。其次,思想启发是强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停留于理论灌输,而是要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形成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与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个人进步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三)文化自信与博采众长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还应坚持文化自信与博采众长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还要积极吸收并借鉴其他先进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动力与契机[8]。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培养民族自豪感。其次,博采众长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国际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鼓励学生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保持开放的心态,以批判性思维对待不同的文化现象,在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新媒体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广泛收集并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互联网平台上优质的文化资源[9]。在思想政治课前准备中,通过查阅国家数字图书馆、学术资源库、视频网站以及知名高校公开课平台,筛选适合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哲学解读、历史故事、文化习俗等,将其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分享学习[10]。其次,教师要制作并分享线上专题学习资料。例如,可制作PPT课件、短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分享关于传统节日、历史事件、名人故事等内容,可将内容上传至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课堂讨论区,通过校园论坛、QQ群、微信群等,鼓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可组织线上讨论,利用网络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育方法
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与特点,灵活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鼓励学生思考、讨论时事政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例如,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时事热点,并开展主题讨论,引导学生以批判性思维分析社会现象,探讨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应对现实问题。还可以在学习通、雨课堂、微信课堂等平台,设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在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11]。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可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提前发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料,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完成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教学后,教师可在平台发布复习资料、补充阅读与讨论题目,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新媒体素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熟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举措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新媒体应用能力。
首先,应定期组织新媒体新技术培训。高校可与教育平台合作,以计算机学院、相关部门为主体,开设专题培训班,向教师教授在线教育平台、互动教学软件、视频剪辑等基本技能,使教师能够利用教学平台设计课程,能够利用短视频、剪辑工具制作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2]。其次,要建立教师经验分享与学习机制。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经验分享会,鼓励教师分享、讨论教学过程中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最后,教师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训实践。一方面,要利用线上资源学习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教学平台、教师论坛、微信群等方式更新自身对新媒体新技术的了解与应用技巧;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实践,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逐步积累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经验[13]。
(四)应用新媒体平台,开拓教育传播渠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能局限于课堂,高校与教师应与时俱进,灵活应用新媒体平台开拓更加多元的教育传播渠道。
首先,高校可建立官方教育账号,定期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与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14]。例如,可以结合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专题文章,或制作相关短视频,并利用抖音等平台推送。同时,教师可创立学习群,组织学生围绕文章或视频内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无形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教师可利用“微课”“直播课”开展教育教学,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直播平台,如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直播等,定期举办“直播课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启示展开讨论。例如,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设专题直播课程,讲解传统节日内涵。此外,学校也可组织线上主题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活动主题与核心,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与热情。最后,高校应推动学生在新媒体平台自主学习,并加强引导[15]。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推送精选的优质学习资源,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视频等,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其制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路径得到了极大拓展。高校和教师应深入领会并充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长远影响,基于相应的指导原则,灵活运用新媒体并发挥其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使学生深入理解、认同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邓心一.新媒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吉林教育,2024(17):24-26.
[2] 王旭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4(3):20-23.
[3] 张作祥,曲新英,尹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5):59-61.
[4] 冯琳琳,李丽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3(8):58-62.
[5] 刘晓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线上平台建设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2):108-110.
[6] 肖望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23(4):55-62.
[7] 胡安怡.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0):184-186.
[8] 张翠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144-146.
[9] 刘逶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困境和策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6):70-74.
[10] 赵咪咪.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讨[J].大众文艺,2023(7):183-185.
[11] 张莹,臧宏玲.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4(14):29-31.
[12] 王华,殷旭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54-56.
[13] 张盛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6):86-88.
[14] 袁璐.供给侧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路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39-42.
[15] 扈帅帅,帅梅花,黄群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价值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39(4):93-98.
作者简介 郝晓璐,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