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媒体语境的时政新闻报道创新路径探索
2024-12-08汪璞
摘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时政新闻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通信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时政新闻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传播范围;直播、短视频、H5、SVG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丰富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评论、投票、分享、点赞等互动功能,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向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升了传播效果。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时政新闻报道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如高昂的设备成本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压力。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倾向于快速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这对时政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和呈现形式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更加注重简洁明了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式。如何在融媒体语境下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时政新闻工作者亟须攻克的难题。文章基于融媒体语境,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模式,优化内容生产流程等,提升时政新闻报道质量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时政新闻;传播理念;融媒体传播体系;传播模式;技术投入;人才培养;跨界合作;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114-04
时政新闻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国家政策、反映社会变迁的重要职责[1]。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可靠,避免虚假新闻和谣言的传播,传统的时政新闻存在内容趋同、形式僵化等问题。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和快速化对时政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成为当前传媒业界的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融媒体语境,从构建融媒体传播体系、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模式、注重加大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以及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对如何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展开深入探究,以期为行业提供有益参考。
一、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融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的新型运作模式,它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2]。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核心在于整合多种媒体资源,要求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打破媒体之间的壁垒,形成合力。
一方面,要建设自有融媒体平台,如新闻客户端、网站等,实现内容一站式管理和多渠道分发[3]。记者外出采访所记录的内容、撰写的稿件、拍摄的视频,可以同时供给报纸、电视和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最大化利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如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传播[4]。通过跨平台、跨终端的传播,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实现时政新闻报道的全方位覆盖。此外,还可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制造话题、引导互动,激发受众的兴趣和讨论热情,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时政新闻传播效果。
总之,构建覆盖不同领域、针对不同受众的立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能全面提升媒体的功能及价值,最大化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是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有效路径。
二、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
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念,是当前传媒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始终以受众的需求、兴趣和体验为核心,调整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
时政新闻工作者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受众的年龄、性别、地域、兴趣、需求等基本信息,以及他们的媒介使用习惯、信息获取渠道和偏好。基于调研结果,构建详细的受众画像,明确目标受众的群体特征和个性需求[5]。要注意倾听受众的声音,建立恰当的反馈机制,设置便捷的反馈渠道,如在线评论、社交媒体互动、客服热线等,鼓励受众表达意见和建议。对于受众的反馈,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应给予及时、真诚的回应。这不仅能增强受众的参与感,还能从中获取改进思路。
在全方位了解受众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向受众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内容,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呈现方式,如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提高信息的到达率和接受度。在传播过程中,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如问答、投票、评论等,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6],鼓励受众积极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进行分享,形成口碑传播。
三、创新时政新闻传播模式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媒体开发出更高效、优质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具有多元化、互动性、个性化、高效性等特点的新型传播模式,为受众提供了更丰富、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一)注重内容创新
时政新闻报道的核心是时政[7]。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政策、社会热点,避免内容空泛、缺乏深度。要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和逻辑,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拓展报道题材,不局限于会议报道、政策解读等传统题材,可以关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社会民生等多样化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报道题材,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此外,还要强化人文关怀,关注群众的诉求,让时政新闻更具亲和力。
(二)探索语言创新
传统的时政新闻注重引用权威数据和来源,注重准确用词和权威发布,多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8]。为使时政新闻更加亲民、接地气,提高受众的参与热情,可在表达方式上采用贴近受众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
近期,“City不City”作为一种表达态度和感受的网络热词,被广泛应用于游客表达他们对某个景点、活动或体验的感受。2024年五一劳动节,重庆卫视《重庆新闻联播》抓住这一热点,及时推出“City不City”旅游系列报道。节目组把“City不City”作为系列报道关联词,通过游客参观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串联起重庆夜景、火锅,山城步道等特色旅游项目,拉近了媒体与观众、城市与游客的距离,展现了多元、立体的重庆形象。健康流行语的正确使用,使新闻语言更加时尚、生动,使时政新闻报道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引发受众强烈共鸣。
(三)开放形式创新
除语言创新外,时政新闻报道还应注重形式创新,应积极运用VR全景、3D建模、动态图形等新技术,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报道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优化受众体验[9]。
人民日报制作的微视频《新千里江山图》,采用传统国画中的青绿山水技法,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将新时代发展成就和奋斗图景融入古代名画之中。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充分阐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华社推出的《高精度复刻|VR全景看新时代之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数字世界重建标志性“超级工程”场景,通过360度全景漫游技术,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这种创新形式提升了报道的吸引力,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央视推出的“解码十年”系列报道,融合使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还原、航空测绘等多种技术,首次尝试“卫星视角+大数据调查+新闻故事”的报道方式。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全方位展现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成就,还极大地提升了报道的可视感和科技感。
(四)加强互动创新
融媒体时代强调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时政新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短视频、H5互动、在线问答等形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的满意度[10]。
H5互动是指基于HTML5技术创建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页面,可以通过用户的自发分享来实现传播目的,适用于科普健康等节目[11]。H5互动页面包含各种交互元素,幻灯片、翻页效果、游戏等可以极大吸引受众注意力并引导其参与。
在新闻直播间创建虚拟观众席,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参与节目,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12]。这种方式有助于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提高满足度。
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实时发布新闻资讯,与受众紧密互动,也能有效提升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传播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开展面对面交流、文娱活动等,为观众解疑释惑,征求观众对新闻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上述方式均能有效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互动性,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四、注重加大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
炫酷的表达方式和及时的传播效率,离不开新媒体新技术和设备的加持。
一方面,媒体应不断更新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以应对复杂的传播环境。随着4K、8K超高清视频的普及,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支持高清晰度视频采集和处理的设备,如支持H.266视频压缩技术的VPU(视频处理器)。这些设备能在更小的空间内展示更多内容,降低视频数据存储和传输成本,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时政新闻报道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全媒体人才。一是注重培训与引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多媒体技能的人才,强化新闻工作者的多媒体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13];二是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指导服务,同时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加入新闻行业[14];三是与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等合作,开展学术研究项目和课题调研,共同探索新闻传播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四是建立健全与媒体融合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晋升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
五、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
媒体应加强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其他媒体等的跨界合作,拓展传播渠道。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促进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优化[15]。
社会组织在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媒体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比如,可以与社会组织联合策划主题报道、专题调研等活动,共同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时政新闻传播效果。例如,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可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推出系列报道和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养老保障问题。并且,可以邀请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通过他们的专业视角和实践经验,为公众提供更生动、接地气的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也可借助媒体传达自己的声音和诉求,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优化。
此外,还可以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参与智库建设和政策咨询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借助高校智库的力量,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政策动态的深入研究,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六、结语
时政新闻报道最新的科技、经济、产业政策等信息,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倾斜,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并且,及时、准确的时政新闻报道,能够帮助公众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和政策走向,引导公众关注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提高公众的素养和理性思考能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应高度重视时政新闻报道创新,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应正确面对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模式、加大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让时政新闻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倪劲松.提升时政新闻报道传播力的对策探讨[J].新闻文化建设,2024(8):154-156.
[2] 彭铁元.大数据凝聚融媒体核心竞争力[J].传媒,2017(18):9-12.
[3] 相魁昌.数字化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探索[J].记者摇篮,2024(9):138-140.
[4] 张颖.新型主流媒体跨平台传播策略与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J].记者摇篮,2024(2):69-71.
[5] 张磊.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策略[J].中国报业,2024(16):214-215.
[6]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C]//新闻学论集(第19辑).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16.
[7] 路月玲.党媒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以“人民论坛网”为例[J].新闻知识,2017(9):11-13.
[8] 王学义,王如林.地方党媒时政类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基于对“山东政事”“青报观象山”“回澜听涛”的研究[J].全媒体探索,2022(7):49-50.
[9] 徐阳.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23,47(5):64-66.
[10] 秦瑜明,宋君仪.互动的真实:全媒体视域下纪录片与受众互动的一种思考[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4):135-144.
[11] 魏佩芳,包靖玲,沈锡宾,等.国外顶级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平台发展现状:以《柳叶刀》系列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2):166-172.
[12] 廖圣清,程俊超,于建娉.网络新闻回帖中的受众互动与群体极化:以情绪为中介变量[J].国际新闻界,2023,45(9):91-117.
[13] 葛平俱,王志军,孙博,等.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9):111-112.
[14] 刘丹凌.全媒体语境下高等传媒教育“共建”现象探析[J].编辑之友,2014(7):57-59.
[15] 王兵,刘冬.新媒体平台建设:方正电子与南方传媒共同阐述新媒体平台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2011(8):26-28.
作者简介 汪璞,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