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人情味叙事策略探析

2024-12-08王尊许力梨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9期

摘要:采用人情味叙事策略,能有效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和力,提升影响力和感染力。但目前来看,公文式写作在新闻生产中仍较为普遍。为有效吸引并留住受众,传统媒体亟须转变思路,及时革新新闻报道的风格和策略,强调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更多人情味元素。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新闻报道中人情味的概念、人情味叙事策略对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人情味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三道屏障,以及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人情味叙事策略展开详尽论述。研究认为,人情味的核心是“人”,新闻报道应坚持人民立场。新闻中的人情味可以定义为新闻报道中所蕴含的能够触动人心、展现人性温暖与关怀的特质。人情味叙事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新闻价值偏颇等。因而,探究如何正确使用这一叙事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媒体融合;人情味;感染力;重构传播力;民生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110-0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

新闻媒体只有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才能让新闻报道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和高度。如何做?简单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注重人情味叙事,用细节打动受众,为新闻报道增色添彩。

本文首先探讨人情味叙事策略对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然后梳理人情味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三道屏障,最后探究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用好人情味叙事策略,旨在为创新新闻报道叙事策略提供新视角,助力媒体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和传播效果,提高媒体竞争力。

二、人情味叙事策略对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

(一)寓教于情:提升报道传播效果

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思维活跃,对信息的选择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并且对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往往排斥形式化、缺乏深度的空洞说教和直线模式的指令,更愿意接受真实鲜活、质朴自然且富含人性关怀的新闻信息。因而,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情味元素,能显著提升报道的传播效果。

人民立场并非人民与立场的单纯组合,而是一种动态且多元的民生观之呈现[2]。缺乏人情味的新闻报道难以触及受众的情感,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相反,富含人情味的新闻报道不仅能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发其思考,还能在心理层面贴近受众,扩大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因此,媒体应在确保新闻报道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基础上,探索融入情感表达的新途径,通过深入挖掘新闻事件中的人性光辉与情感价值,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受众,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二)话语权建构:塑造媒体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3]。

富含人情味的新闻报道,通过真实、生动地呈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公众建立起对社会的全面了解与认知,消除误解和偏见,从而增强对媒体的信任感[4]。

例如,2024年7月6日,新京报对普货罐车出于控制成本的目的,在转换承运货物时未遵循必要的清洗规程直接进行二次装载,导致食用油存在被化工液体污染的风险一事进行了报道。与百姓饮食息息相关的大豆油竟出现如此运输乱象,该报道一经刊发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发文评论“整治油罐混用,必须给公众满意交代”;中国青年报评论“运完煤制油运食用油,绝不能让罐车乱象继续‘放毒’”;央视网也评论“这样的草台班子是要消费者的命”。在该事件的报道中,新京报做到了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发现和掌握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积极引导舆论,早说话、会说话,讲清情况、疏导情绪,用共情共鸣凝聚共识[5],塑造媒体公信力。

(三)成风化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学者指出,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根本价值,人文关怀即审美关怀[6]。新闻媒体除了履行基本的信息传递职能,还应通过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描写,为受众创造审美体验。

富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不仅能传达事件的真实面貌,还能通过艺术化手法引发受众共鸣,实现信息传递与美学享受的双重价值。

例如,重庆晨报发布的《一群居民一铲一铲挖出小路 让上千名孩子上学不再绕道 这条爱心小路要升级啦》,报道某小区的“交通要道”是由居民一铲铲挖出来的。记者通过记录爱心小路上的条条铲痕这一细节,让读者在阅读时便能联想到居民修路的画面,体会修路的辛苦(见图1)。该报道通过细节展现邻里间的温情互助,激发了读者的群体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人情味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三道屏障

人情味叙事虽能有效提升新闻报道传播效果,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观察发现,在新闻报道中,人情味叙事策略运用主要面临如下三道屏障。

(一)新闻价值偏颇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越大,新闻价值越大。简单来说,新闻报道能否引发受众共鸣,即能否让读者读完新闻后引发某种情感,如关爱、同情、敬仰、感慨、悲伤、愤怒等,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一大标准。

然而当前,部分新闻工作者错误解读人情味叙事,利用温情作为噱头,生产煽动性的新闻报道,比如,过分聚焦于犯罪、丑闻、流言等敏感话题。部分新闻工作者在版式设计中滥用甚至伪造图片、发布虚构访谈记录等,以期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此外,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人文关怀,到了新闻现场只是走马观花地采一采、拍一拍,与百姓打交道时言谈举止透露着傲慢,一旦采访对象表达出与其不同的观点,便立马中断采访[7],所生产的新闻报道缺乏人情味。

(二)细节捕捉不足

对细节的捕捉能有效拉近新闻报道与受众的距离。因此,要注重挖掘并展现那些富含人情味元素、能够引发受众共鸣的细节。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部分新闻工作者将新闻价值更多地与点击量、广告收入等指标挂钩,而忽视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一些记者思想懒惰,不愿意到一线去捕捉鲜活生动的新闻细节,而是简单粗暴地根据材料改新闻,如此写出的缺乏细节的报道必定不是好报道。

(三)报道形式单一

新媒体时代,由门户网站、博客、微博、网络游戏平台等多种渠道组成的新型传播格局逐步构建起来,传播主体范围大幅拓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者、编辑,网站主编、游戏设计师、博客写手等新的传播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传播主体的涌现也意味着新闻报道形式愈加丰富多元。然而就当前的传播情况看,媒体并未充分用好这些传播主体,创新报道形式,具体体现为“硬”新闻依旧缺乏“软”表达,“我说你听”的模式并未完全改善。

四、新闻报道人情味叙事策略的运用技巧

(一)从写新闻到讲故事,以平民化视角增添报道温度

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才能使新闻丰满、立体,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连接人心、传递正能量的桥梁。这要求记者将镜头与笔触更多地聚焦于群众的生活,深入报道他们辛勤工作的场景、真善美的举动、小爱换大爱的故事,真实反映他们的诉求与期待。简言之,就是要多报道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群众的诉求,多宣传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8],用心关注百姓冷暖,用情抒写基层民生[9]。

2023年2月5日,上游新闻发布的《百姓记录|我看不见,但我爱上了摄影》引发广泛关注。该报道讲述了盲人少年邬舜仙爱上摄影的故事,通过展现视障者在追求摄影梦的道路上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向大众传达视障群体对视觉审美的追求与渴望。2024年7月,上游新闻对邬舜仙进行了跟踪报道,发布《百姓记录|四年前独自去长春报到的重庆盲人小伙拿到了教师资格证》,讲述邬舜仙仅凭借一根盲杖独自踏上求学之路。记者将镜头下移,多次运用求学路上出现的“小人物”来推动情节发展,如电梯内帮忙按钮的保安大哥、扶他上车并帮忙拎行李箱的公交车司机、牵着他进轨道交通站的阿姨等,让报道更具温度。

(二)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用小细节诠释大道理

真实是新闻的基石,细节则是新闻生命力的体现[10]。加强细节描写,能让新闻报道“有血、有肉、有灵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例如,重庆晨报荣获第26届重庆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我家就在岛上住》,通过介绍广阳岛居民周定勇的故事,讲述了广阳岛从修复到向阳而生的过程。报道中的环境描写“初秋的广阳岛,宛若一盒打翻的调色盘,五彩斑斓”,生动描绘了广阳岛的生态之美;语言描写“那时候种菜、打鱼、赶船,都是为了生计,不像现在生活好了,坐船是为了观光旅游”,道出了广阳岛的经济结构变化;对广阳岛东岛头老鹰茶渡的“少愚号”趸船的细微刻画,展现了像周定勇一样的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该报道基于微观视角,深入展现了生态议题对个人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细节描写,使原本专业性极强的生态报道更具可读性、亲和力。

需注意的是,在捕捉新闻细节时,应严格核实信源,避免主观臆想,避免为博眼球、赚流量而夸大细节,甚至胡编乱造。

(三)从“破圈”到“建圈”,全媒传播助力人文报道

融媒体时代,要生产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人文报道[11],必须构建全方位、多渠道、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全媒体传播矩阵涵盖多种媒体形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人文报道可以跨越不同媒体平台,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从而显著扩大报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具有强互动性的媒介,能使人文报道即时传播、广泛讨论,实现好的传播效果。

以重庆日报为例,其以文字、图集、纪录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生产了诸多人文报道,并发布于网站、抖音、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这些报道以普通人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情景再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温暖。例如,“回到下庄的年轻人”专题报道通过“视频+图文”的多媒体形式,生动记录了曾经走出下庄、如今又选择返乡的年轻人的成长故事(见图2)。该系列报道在多个平台分发,实现了很好的全媒体传播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情味叙事是提升新闻报道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策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更多地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将人情味元素融入新闻报道,并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展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更有效地传播人民群众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一[EB/OL].新华社,[2024-09-01].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0122/06a603802d 534b08add988f0f775634f/c.html.

[2] 韩喜平.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人民立场的坚守[J].社会科学研究,2021(1):1-9.

[3] 习近平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016年)[EB/OL].“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4-09-01]. https://www.xuexi.cn/lgpage/ detail/index.html id=8364390592138104961&item_id=8364 390592138104961.

[4] 喻国明.新型主流媒体:不做平台型媒体做什么?:关于媒体融合实践中一个顶级问题的探讨[J].编辑之友,2021(5):5-11.

[5] 于绍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23-04-24(10).

[6] 孙德宏.“美”的新闻作品一定能“打动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美学”[J].中国记者,2021(6):55-59.

[7] 陈力丹.细节决定新闻真实:谈记者采访写作中的细节差误[J].新闻界,2016(6):2-5,13.

[8] 郑保卫.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J].新闻爱好者,2021(9):17-25.

[9] 任燕萍.党报记者如何写出有温度的新闻[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包头:包头日报,2017:1.

[10] 凌君.从优秀新闻作品看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J].名家名作,2023(8):94-96.

[11] 丁柏铨.论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四力”提升[J].中国出版,2022(20):20-27.

作者简介 王尊,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许力梨,研究方向: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