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影响分析

2024-12-08王威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9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青少年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塑造过程日益复杂。本研究旨在探讨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从而为民族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研究剖析了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学校教育、现代传媒等文化传播形式,分析其在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传承传统美德、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过程中也存在诸多负面效应,如文化冲突、价值观混乱、过度传统束缚对个体发展的限制及现代媒介对文化传播的异化影响。这些问题使部分青少年在面对多元文化时出现了文化认同感削弱与价值观迷失的现象。此外,文化传播形式的单一性也降低青少年的参与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高质量传播。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构建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文化传播中的教育引导、借助新媒体提升传播的创新性、建立政府与社会协同合作机制等优化策略,旨在强化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减少负面效应,以此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从而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青少年价值观;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2;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060-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MYSZ018;2024年度广西社科联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xsklkt2024-9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多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成为普遍现象。青少年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对象,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文化传播对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民族地区,文化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还承担着传承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的功能。然而当前,青少年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存在文化认同感下降、价值观混乱等现象[1]。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传播机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已成为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重点课题。为此,本文在深入探究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及负面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

(一)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在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民族节日、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等各种形式传播民族文化,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强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民族文化传播不仅能使青少年自觉维护与弘扬民族文化,还能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弱化、文化多样性消解已成为普遍问题。在民族地区开展持续的文化传播活动,能够使青少年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更加坚定。在教育系统中,民族文化课程的引入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体验与学习机会,促使青少年更深入地理解民族文化的价值,以此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3]。

(二)传承传统美德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有助于传承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忠诚、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在民族地区,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内教育和文化活动,推动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4]。一方面,通过将传统美德融入课程体系,使青少年接触、理解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促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将传统美德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节日、艺术展览、文艺表演等文化传播形式也是推动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生动的文化体验,还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认同传统美德的内涵与价值。

(三)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化作为价值观念的载体,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责任感的形成。民族文化传播通过集体性文化活动与文化教育,能够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例如,民族节庆、集体祭祀活动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青少年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强化社会角色意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通过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合作、互助互爱等价值观得以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可促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集体劳动、公益活动等,能够促进青少年将传统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作为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心理支持的重要来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能为青少年提供精神慰藉与情感共鸣,帮助其在成长过程中建立稳定的心理认同与价值支撑。民族节庆、文艺展览等文化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释放压力、表达自我情感的渠道,还能使其在集体参与中增强归属感与安全感,缓解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在文化活动中,青少年能通过体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积极价值,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心理上的安慰。民族文化中的精神价值,如坚韧、团结、乐观等,能帮助青少年构建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在面对学习压力、生活挑战时,拥有较强的心理韧性与抗压能力。此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以集体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因此,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不仅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工具,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通过增强心理认同、加强情感联结、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能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5]。

二、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给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文化冲突与价值观混乱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过程中会引发文化冲突与价值观混乱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外来文化通过现代媒介大量涌入。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愈发激烈。外来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观念与民族地区的集体主义、勤俭节约等传统价值观念产生直接冲突。青少年在多元文化交织背景下难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体系。文化冲突还会使青少年陷入认知困境,不仅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怀疑疏离上,还会引发青少年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进而动摇其文化认同基础[6]。总之,青少年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容易出现价值取向不明确、文化认同感弱化等问题,导致青少年在思想上徘徊于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体之间,难以形成清晰的价值观体系。这种价值观混乱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影响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7]。

(二)过度传统束缚对个体发展的限制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传统文化传承,会对个体发展产生束缚,限制青少年个性化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民族地区,部分观念、行为模式未必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例如,对等级制度、性别角色分工强调,形成对青少年个体发展的无形约束,抑制青少年的自我表达与创造力。此外,传统文化传承压力会使青少年在面对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需求时感到不适应,导致其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出现困惑,甚至形成心理负担。

(三)现代媒介对文化传播的异化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现代媒介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高度商业化、娱乐化的特性使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简化、符号化、消费化。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被表面化呈现,忽略了其深层次的历史与精神内涵,变成了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符号、商品。文化异化的传播方式虽在短期内能够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但会导致青少年只关注文化的感官娱乐性,而忽视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道德内涵。青少年通过现代媒介接触到的民族文化是碎片化的、浅表化的,难以形成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四)文化消费主义对民族文化的侵蚀

文化消费主义在现代社会的盛行,给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带来了侵蚀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民族文化逐渐被商业化、消费化,传统文化元素被过度包装为商品,以此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与审美偏好。原本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精神价值的民族文化,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被过度商业化包装,削弱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文化消费主义传播模式对青少年的影响深远,青少年作为传统文化消费群体,容易被各种商业化的民族文化符号吸引,逐渐将文化认同建立在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而非文化的内在价值[8]。这不仅导致青少年浅表化理解民族文化,还削弱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文化传播形式单一导致吸引力不足

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形式单一,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吸引力不足,进而削弱了文化传播效果。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多以静态展示、仪式性活动或单向传播为主,缺乏互动性、现代感,无法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与文化认同感。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青少年对文化体验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倾向于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化、互动性强的方式接触文化内容。但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形式在适应新媒体环境和迎合青少年文化消费需求方面仍显滞后,传统文化传播手段无法有效吸引青少年关注,难以调动其积极参与[9]。

三、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优化策略

(一)构建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播体系

要构建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播体系,需要政府与学校协同发力。

政府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通过制定文化保护政策,确保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可在民族地区建立专门的文化传播机构或文化中心,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系统的文化传播活动,如文化节、文艺展览、民俗活动等,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10]。

学校可在文化课程设置中融入民族文化内容,将其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多元化教育手段,如实践教学、文化体验课、互动学习等,让青少年在校园学习中深入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

(二)加强文化传播中的教育引导作用

加强文化传播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可根据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需求,结合青少年价值观培塑需要,在教育体系中融入民族文化内容,将文化传播与课程设计紧密结合。例如,可设立民族文化课程,将其与语文、历史等科目结合,注重文化背景知识教学,通过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11]。其次,组织传统文化活动、节日庆典,如民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制作比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深化对民族文化的亲身体验。此外,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定期开展文化营地、社区文化传承等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12]。再次,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培育体系。家长作为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者,可在家庭教育中积极传播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则可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播,从而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13]。最后,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制作契合青少年需求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如在线课程、微电影、短视频等。立足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让青少年在数字时代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接触、认同民族文化。

(三)依托新媒体平台提升文化传播的创新性

依托新媒体平台提升文化传播的创新性,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可视化、广泛覆盖等特点,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传播形式。首先,可借助新媒体打造多元化数字内容,如短视频、直播节目、微纪录片等,围绕民族文化核心元素进行创作,并结合时下流行的社交话题,以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感。例如,可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民族舞蹈教学等,使文化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其次,可开发民族文化主题的互动应用程序或小游戏,结合游戏化学习理念,将民族文化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情境中,让青少年在娱乐中学习文化知识。例如,可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制作虚拟博物馆或文化体验场景,让用户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可视化的传播方式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14]。最后,通过社交平台的病毒式传播,能快速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应支持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创作与发布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个人视频分享、文化故事讲述等,以此形成“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文化传播新模式,从而有效激发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打造政府与社会协同体系,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为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打造政府与社会协同体系。首先,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确保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例如,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修复、保存工作,支持民族文化项目的发展与创新;在文化遗产地、传统村落等地区进行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设立文化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的参与,推动文化保护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其次,社会组织需积极参与,可通过成立非营利性文化保护机构、基金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可组织文化活动、培训项目、文化传承人培养计划等,调动民间力量参与,以此增强文化保护的自发性。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民族文化项目,可通过公益赞助、合作开发等方式,推广民族文化产品与服务,促进文化的产业化发展[15]。最后,教育机构、媒体机构需加强文化宣传教育,通过课程设计、媒体报道、专题节目等方式,增强全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例如,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民族节庆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政府与社会各方协同合作,形成强大的文化保护合力,确保民族地区文化实现可持续传承与发展,从而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提供良好土壤。

(五)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增强文化吸引力

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增强民族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可从创新性、多样性、互动性入手,塑造贴近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审美的传播方式。首先,可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青少年的参与感。例如,通过虚拟导览让青少年“参观”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节庆场景,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与文化习俗。其次,可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民族文化,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以趣味性、互动性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再次,可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活动,如民族舞蹈大赛、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等,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增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民族文化传播过程需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相结合,可通过与流行文化的结合,设计带有民族特色的时尚产品、文创周边等,使民族文化从传统“远观”走向“贴近”。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民族文化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通过丰富的形式与多样的渠道,民族文化可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避免因传播形式单一而导致的吸引力不足问题,实现民族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深入传播。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构建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教育引导作用、借助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协同体系,能够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与价值观稳定性。相信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将获得更多创新支持,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更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 颜军,袁柏顺.廉洁文化建设与文化认同协同推进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OL].民族学刊,1-10[2024-10-2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31. C.20240926.0841.002.html.

[2] 段玉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4(2):57-61.

[3] 杨露,伍杨.家风:培育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基石[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3):97-98.

[4] 阮静.节日文化育人功能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J].北京社会科学,2023(10):13-20.

[5] 王宏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普洱学院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24,40(2):109-114.

[6] 刘丽群,谢精忠,张蔚涵.传播适应理论的研究现状、脉络与应用:基于WOS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3(1):47-61.

[7] 闫书云,闫晓亮,胡凯.新技术视域下海南黎族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14):1-4.

[8] 孟赛男.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23(1):71-73.

[9] 刘佳.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路径与对策[J].传媒,2021(10):73-76.

[10] 宁海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6):135-138.

[11] 陈红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24(7):12-14.

[12] 刘笑言,郭晓月.文化自信视角下大运河文化在沧州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36(2):17-22.

[13] 朱贵杰,李智.文化再现:科普动画助力大运河文化传播:以《小普说大运河文化带》系列动漫微视频为例[J].青年记者,2020(26):101-102.

[14] 张香萍,魏红霞.数字化生存语境下红色文化面向青少年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0):51-54.

[15] 赵西芝.新时代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的研究[J].今传媒,2023,31(6):5-7.

作者简介 王威,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