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沈氏家训文化视觉化传播策略研究
2024-12-08穆一淼王教庆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这为全社会弘扬传承传统家训文化指明了方向。陕西汉阴是我国第一个“中国家训文化之乡”,《沈氏家训》已成为中国家风文明的典型代表,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当前沈氏家训文化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各种问题逐步凸现,包括地理位置偏远传播有限、受众面狭窄、文创产品缺乏创新、当地人员流失等。为更好地传播汉阴沈氏家训文化,文章在阐释传承沈氏家训文化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沈氏家训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并以视觉化传播为创新点,提出一系列可行的传播策略。具体来说,从媒体传播、学校教育普及、实物传播三个方面提出传播创新思路,旨在改变沈氏家训当代传播困境。首先,推进党建联合,拍摄宣传片,探索视觉化传播新渠道。其次,联合教育机构、高校、中小学,建立思政课程重要示范基地。最后,开拓旅游市场,开发视觉化文创产品,设计出蕴含沈氏家训文化精神的绘本。文章提出家训文化视觉化传播创新策略,旨在传承优秀的家训家风,进而助力沈氏家训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沈氏家训文化;乡村振兴;视觉化;文创产品;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056-04
新形势下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都是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1]。陕西省汉阴县是中国首个家训文化之乡。沈氏家训,一个源自数百年前的家族教诲,是优秀家训的典范,已经成为杰出家庭教育的楷模。2015年7月16日,沈氏家训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方网站的首页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引发了热烈回应,并吸引大众广泛关注。
一、沈氏家训文化概述
(一)沈氏家训的形成
“三沈”家训的形成,与陕南独特的文化格局、儒家传统的思想理念以及沈氏源远流长的家学渊源密不可分,是三者互相交融、生长、继承、创新的智力结晶与文化表现[2]。其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是沈氏族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而成的。
(二)沈氏家训文化分类
第一,文字类。《沈氏家训》20条总共1933字,其中涉及孝悌、亲情、修身、齐家、睦邻、扶贫、教子、婚姻、志节、德行、为官等诸多方面,成为家族育人、治家、励志成才的座右铭[3]。作为沈氏族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引领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第二,实物类。明朝天顺年间,沈株山三兄弟宦游途中,悲叹手足情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于是他们的父亲用家里的一口铜锅做了三座牛的铜像,供三个兄弟一人拿一个以示纪念,并嘱言“后裔若相会,必要铜牛对”。沈氏家族之所以选择将铜牛作为传家之宝,是因为铜牛所隐喻的自强不息、勤勉进取的精神正是沈氏家族精神内涵的体现,牛的形象代表勤劳坚忍、吃苦耐劳,旨在告诫后人要以农为本,俯首甘为孺子牛。沈氏后人将此耕读精神代代相传,使以汉阴沈氏一支为代表的大家族永不衰退,血脉相承。
第三,礼仪活动类。汉阴县枞岭村于2024年4月4日在沈氏家训展览馆举办“传承好家训好家风”为主题的清明节祭祖活动。沈氏家训家风一直传承到今天,对枞岭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家族子女教育以及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当地政府与沈氏家族十分重视,为将这样的家风家训延续下去,特别在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时候,召集子孙后代、沈氏家族成员以及外乡人于沈氏宗祠开展活动。其中,文艺展演节目受家训文化影响,内容根据其家训内涵创作。例如:黄梅戏《夫妻观灯》描绘了家庭和睦的景象;小品《两个媳妇抢婆婆》映射出婆媳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体现出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大合唱《扬起家训的风帆》鼓励在场所有人合唱家训,使家训深入人心,让人们深入感受沈家家训的魅力与精神文化内涵。
(三)传承沈氏家训的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枞岭村通过挖掘和传承沈氏家训文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及教育展览,加强村民思想教育,建设了新农村,改善了村容村貌。枞岭村于2016—2017年度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汉阴县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中国家训文化之乡”“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5]。沈氏家训对沈氏家族历代成员进行了指导与规划,潜移默化地要求家族成员恪守儒家道德规范,这使汉阴沈氏家族人才辈出,不坠先人绪业[6]。因此,传承沈氏家训对当地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汉阴县乡村振兴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二、沈氏家训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位置偏僻,实地传播有限
安康市汉阴县枞岭村地处秦巴腹地,村落地理位置偏僻,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其静谧与古朴,但也为外界的认知设置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因而汉阴沈氏家训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和人数限制,难以形成大规模、持续性的传播效果。当地传统的传播方式如依托沈氏家训文化建设的汉阴沈氏家训展览馆,每日可容纳的参观人数有限,严格的预约制度及有限的接待能力,使多数游客只能匆匆一瞥,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家训的精髓。尽管沈氏家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影响力难以迅速扩大至更广泛的地区。此外,新媒体应用不足,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沈氏家训的发展与传播。
(二)受众面狭窄
沈氏家训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受众的传播形式。在当地的参观者中,除沈氏家族的人以外,也有来自周围一些地方的参观者,其中以单位工作人员与学校学生为主。沈氏家训作为家族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然而,对非家族成员或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来说,理解和领悟家训的深刻内涵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人群对沈氏家训的接受度也存在差异,如一些年龄较小的受众在实地参观中难以领悟其内涵,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三)文创产品缺乏创新
家训展览馆有自创的文创产品共8种,分别是三沈昆仲动漫公仔、文件夹、书签、杯垫、鼠标垫、铜尺、橡皮、硅胶气囊手机支架。文创产品的功能、形式、服务和文化内涵创新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7]。文创产品仅仅是对沈氏家训文化的元素复制,产品缺乏多元化,缺乏独特的设计与元素创新,很难吸引消费者注意。销售方式为线下销售,无线上销售平台,过于依赖传统销售模式,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策略。现阶段,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8]。这些原因都导致售卖率较低,无法有效地将文化传播出去。
(四)当地人员流失
枞岭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青年人去外地上学,多数家庭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青年一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但许多人选择进入城市打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接触和学习家训文化的机会。家训中的许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和传承。然而,由于村内人员减少,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变得更加困难,居民缺乏实践家训的机会,导致沈氏家训的精髓和价值观念难以得到有效传承。
三、沈氏家训视觉化传播的意义
如今,互联网和视觉媒体的快速进步,为视觉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极大地丰富了视觉设计的表现方法[9]。短视频等视觉化传播方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信息,更加符合现代人接收信息的习惯。通过视觉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沈氏家训的价值内涵。视觉化传播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引发共鸣。通过精心设计内容,可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沈氏家训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有助于加大沈氏家训文化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沈氏家训文化。
四、沈氏家训文化视觉化传播策略
(一)党建联合,拍摄宣传片
与当地党支部联合,利用多媒体,拍摄一部以《家训润心,党建兴村——沈氏家训与乡村振兴同行》为题的生活宣传片,对沈氏家训文化进行分类、拍摄、设计创新等,将家训文化转化为带有声音、图像、场景的视频,以视觉化形式传播,从而加大传播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弘扬沈氏家族传统美德,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打破传统实地参观的时空限制,使更多受众了解汉阴沈氏家训文化,促进沈氏家训广泛传播和更好发展。
(二)联合教育机构、高校、中小学,建立思政课程重要示范基地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家训教育是区别于国家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民间教育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所推崇的[10]。汉阴沈氏家训作为优秀的家训文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可以将沈氏家训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通过与学校、教育机构联合,建立思政课程重要示范基地,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建立思政课程重要示范基地,意在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在数字化时代,许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学校等推出了网络云课堂、表演云展播、才艺云擂台等,这些传播手段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观看者的学习兴趣[11]。示范基地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沈氏家训,能够促进沈氏家训文化传播与交流,实现立德树人,育美育人。
(三)开拓旅游市场,设计视觉化文创产品
设计多样化的视觉化文创产品。绘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媒介,具有直观性、趣味性、适应性等特点[12]。因此可以围绕沈氏家训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观,结合绘本的创意表达方式,设计出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备艺术美感的绘本。
绘本开篇简要介绍沈氏家训的历史背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将设计内容分为20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围绕一个家训条目展开,通过具体的事件和场景,展现家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侍亲不可不孝也”“持家不可不勤俭也”等,构建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利用版式设计和画框改变页面中的图画形态及关系,使绘本中的系列图画在读者的视知觉及想象中形成连贯性、叙事性,展现叙事节奏的起伏变化[13]。同时,设计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如孝顺的子女、勤俭持家的父母、清廉的官员等,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沈氏家训的精神内涵。最后在故事结尾处,总结家训条目,引导读者思考并践行家训精神。设计绘本时,其中色彩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14]。随着科技的发展,绘本内容的呈现逐渐突破纸张限制,以更加立体的数字化面貌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传递给读者[15]。因此,可以在绘本中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问答等,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结合二维码等多媒体技术,将绘本内容延伸到线上平台,使读者通过在线扫码学习观看与沈氏家训有关的动画视频及其他相关知识。
有关沈氏家训文化的绘本文创产品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注意力,使其在观看绘本内容时,不自觉地将沈氏家训牢记于心。文化能影响人,也能塑造人[16],希望通过绘本的视觉化传播,能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沈氏家训文化。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沈氏家训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通过有效利用各种传播渠道,采取视觉化传播策略,能够不断提升沈氏家训的知名度,使沈氏家训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并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李泽昊.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三重维度[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3):23-29.
[2] 谭诗民.“三沈”家训研究:以诗文、书信为中心[J].安康学院学报,2019,31(6):12-20.
[3] 刘光林,樊建武.陕西地区传统家训中的诚信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科学中国人,2017(18):91-92.
[4] 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02-13)[2024-10-02]. http:// 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213/c385476-29075643. html.
[5] 魏玮.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融合路径探赜[J].成才之路,2024(2):1-4.
[6] 楼特钦.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J].名作欣赏,2019(18):107-108.
[7] 陈宇.文创产品不同维度创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基于创新价值感知的中介效应[J].对外经贸,2024(9):59-63,68.
[8] 何涛,吴丽.新时期新媒体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研究[J].新闻传播,2024(18):106-108.
[9] 赵一鸣,姜晓微.民间传说视觉化传承与创新性应用研究[J].设计,2022,35(15):86-88.
[10] 谭诗民.“三沈”家训研究:以诗文、书信为中心[J].安康学院学报,2019,31(6):12-20.
[11] 柴轶佳,罗红霞.戏曲身段研究与线上传播探索:以《戏曲身段》直播课为例[J].戏剧之家,2024(24):55-57.
[12] 李嘉敏. 3—6岁儿童绘本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16):126-128.
[13] 黄岚.绘本图画叙事中的情节展示艺术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4,34(3):91-96.
[14] 米凤霞.当代中国画色彩的艺术表现及特征[J].三角洲,2024(26):94-96.
[15] 熊琳,李梦璇.民俗文化绘本版式设计研究[J].上海包装,2024(8):78-80.
[16] 王簘雨,章钰,王少蕊,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汉阴《沈氏家训》的传承路径研究[J].对联,2023,29(6):43-45.
作者简介 穆一淼,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王教庆,副教授,研究方向:创造性思维与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