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学背景下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研究
2024-12-08韩栋
摘要:随着OBE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视听语言课程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思政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而OBE教学理念可以为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提供有力支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当前,如何将视听语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与产学研融合,实现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OBE教学理念,探讨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实现路径,以期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OBE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在促进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中,OBE教学理念可以引导教师重新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对学生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各个环节;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完善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OBE教学理念;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思政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9-0028-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产学融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1006434124847;2024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23年度三江学院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以专业核心课‘视听语言’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23098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中。同时,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高校视听语言课程为切入点,探讨在OBE教学背景下实现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路径与方法。视听语言课程具有特殊性,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增强产学研教育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二、研究目的
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所需营养。要想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帮助学生实现递进式进步,就要制定一系列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的教学策略。本文探索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方法,阐述OBE背景下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和产学研融合的路径,旨在优化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教学效果。
三、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与融合方法
(一)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
1.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视听语言课程中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这些元素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资源。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例如,教师可以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视听细节,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传递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挖掘视听作品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思想觉悟和价值判断能力。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语言课程中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传统音乐、戏曲、民俗等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传统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带领学生领略传统音乐的韵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赏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3.强化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视听语言课程强调编导行业的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教师可以通过挖掘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这一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3]。例如,在分析影视作品时,可以强调作品中编导人员对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遵循,如坚持真实、尊重原创等。同时,可以在实践环节引入实际工作案例,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内的实践活动或实习项目,让其在实践中亲身体会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重要性,从而加深理解与认同。
(二)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方法
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视听作品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和视听细节,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挖掘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4]。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2.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元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影视创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多种思政元素[5]。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短片,让他们通过实践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又如,可以安排学生制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创作思路,强调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实践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专业技能、提高思想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互动研讨法。互动研讨法是一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深入思考的教学方法。在视听语言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引导学生自主挖掘视听作品中的思政元素,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互动研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深化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认识[6]。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进行主题辩论,探讨其中的思政元素。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过程中,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还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应用互动研讨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成长,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OBE教学背景下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将OBE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需求的必然选择。OBE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成果导向下,关注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课程思政建设则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统一。同时,二者融合也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改革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视听语言课程实现思政一体化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视听语言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推动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锻炼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7]。其次,将思政元素融入视听语言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另外,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三)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要求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视听语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8]。另外,学生在视听语言课程中需要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挖掘其中的主题和内涵,而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OBE教学背景下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路径
(一)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高校可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标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需注意的是,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之前,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9-10]。例如,制定短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实践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同时,高校与企业还可基于行业需求和标准,共同开发实践项目,包括短片拍摄、后期制作、音效处理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操作技能。比如合作开发短片制作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高校提供人才资源,共同完成短片制作。
高校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应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管理工作。企业也应抽调专业人士参与实践指导,为学生传授行业经验和技能要点。此外,高校与企业还应共同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成绩认定依据,帮助学生及时发现、改善不足,进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二)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行业有效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一体化融合,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痛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题研究成果也可以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11]。
首先,根据行业需求和标准确定研究课题。课题内容主要针对行业发展痛点,如技术瓶颈、市场趋势等,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可以研究短片制作中的特效技术,探索新的特效技术和制作方法,提高短片的质量和观感。其次,组建由高校教师、企业专业人士和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实施课题研究。研究团队根据课题的需求和目标,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内容、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然后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团队合作与沟通,及时组织团队成员讨论与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以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团队协作与成长。研究结束后,研究团队应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形成专业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三)与企业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合作与共享
高校和企业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行业发展。高校可以选派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实践能力的教师到相关企业开展实践,让教师亲身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研发,深入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这样一来,教师便可将所学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视听语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12]。例如,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短片制作,学习行业前沿技术,积累实际操作经验,然后将经验分享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到高校授课,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课程内容和行业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专家还可以与教师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例如,可以邀请企业导演或制作人来校授课,分享短片制作的实战经验和技术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视听语言课程技能。
此外,高校和企业应建立稳定的师资交流机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活动。通过师资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成果,而企业专家则可以了解学术界的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这种交流机制有助于促进双方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13]。例如,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与企业专家交流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双方还可以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痛点,提出解决方案或创新思路,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是实现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元素和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高校、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14]。
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一个集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体或虚拟平台。平台需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人才、技术等资源,以共同开展短片制作项目。高校可以提供人才、理论知识等资源,企业可以提供设备、技术、市场等资源。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进程。此外,平台还可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5]。例如,短片制作平台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短片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中,从而提升视听语言课程技能。同时,平台也可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教师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前沿技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六、结语
在OBE教学背景下,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将OBE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深入挖掘视听语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研究也存在不足,如对某些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教学要求。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将本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专业课程中,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广泛的经验和借鉴。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 杨维伟.基于OBE理念的“互联网+”思政课教育研究:评《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8):222.
[2] 马立平,范岩.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探讨[J].高教学刊,2023,9(27):169-172,177.
[3] 岳金霞,吴琼. OBE理论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9(5):90-94.
[4] 岳春,陈钧.基于OBE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36(6):58-67.
[5] 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6] 范先佐.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1):1-2.
[7] 林晓玲,黄永平,黄乙生,等.课程思政融合OBE理念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功能性食品”课程为例[J].食品工业,2023,44(4):229-233.
[8] 刘益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育人功能的实现:评《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7):816.
[9] 马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评《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1):2.
[10] 葛之蕤. OBE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芽接"路径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3,36(3):61-63.
[11] 赵阳. OBE教学理念下高校多元主体式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研[J].成才之路,2023(31):9-12.
[12] 王琦,于亚楠,冯笑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1):84-87.
[13] 马景雯,马南楠,章坤一.基于OBE教学理念下地方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3,33(2):62-65.
[14] 冯秀军.守正创新:让思政课“时时在线、永不掉线”[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5(2):23-26.
[15] 陈君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改革有效性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4):116-121.
作者简介 韩栋,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影视艺术、数字影视技术、影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