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东北文学”何以可能

2024-12-07金钰

鸭绿江 2024年8期

当下,“新东北文学”成为令人瞩目的一股文学浪潮。在一种历史谱系的延续和新变中,东北文艺从文化场域的边缘走向中心,回应社会重大变革,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深层次的忧患意识,改写并重塑着关于东北形象的刻板认知,宣告文学东北军的强势存在。如“铁西三剑客”的班宇、双雪涛、郑执,以及90后作家杨知寒……他们在不断寻求叙事和审美的突破,探索更为精准和恰切地理解和表述东北地方意识和经验的文学①。令人欣喜的是,新东北文学创作矩阵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盐和,他的登场为新东北写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当下“新东北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较之“新东北文学”其他作家的“在场感”,盐和于文学现场是多次缺席的,但“横空出世”的长篇处女作《比喻》却成为“新东北文学”创作谱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图景增加更多的向度和想象。不妨以此为中心,围绕“过去、当下、未来”这三个维度,进一步阐释“‘新东北文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首先是接续过去的写作传统,建构当代东北“历史”与“乡土”的双重话语。一方面,《比喻》接续了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创作风骨。另一方面,又沿着现实主义的流脉,完成了与《白鹿原》《一句顶一万句》等乡土小说的跨时空对话。具体来看:从历史话语的维度上,说到新东北文学的“新”,必然会向前追溯一个群体——东北作家群。他们因故土沦陷被迫走上流亡之路,很多作品都是讲述东北殖民抗争的故事,如马加的《寒夜火种》、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罗烽的《满洲的囚徒》。作为孤独悲壮的流亡者,东北作家群的文字凸显了群体在时代创伤下独特的生命力量。当代作家中,非常关注这一特殊历史进程中的战争之伤、疾病之伤、文化之殇的是迟子建。新世纪伊始,她发表了《伪满洲国》,以独特的叙述方式重新揭开东北历史的伪满印痕,而《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白雪乌鸦》则向读者展示生活于多灾多难的黑土地之上普通民众的生活史、心灵史。抚顺平顶山惨案、清乡并屯、关东军细菌战、东北抗联……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被统统纳入叙述之中,东北民众遭受的殖民苦难和抗争精神支撑了外界对东北的认同。盐和的《比喻》也有类似的创作意图,文本涉及了东北鼠疫、伪满洲国建立、抗日战争,也将兴办新式学校、村镇经济转型等嵌入小说当中。他深入历史与现实,重绘时间与空间的地图,从而勾连起跨越百年的东北传奇,精彩地讲述出历史时空观照下别样东北故事。从乡土话语的维度看,故事的发生地点是滨海小镇烟火,这个小镇因偏僻落后也可定义为乡村。于是我想到了《白鹿原》,它是新时期家族书写的范本,被赞誉为“民族秘史”与“乡土中国的圭臬”。《比喻》这部小说同样内蕴了“乡愁乌托邦”的情感结构和乡土生存哲学,同时又显示了从“恋土情结”到“回望家园”的转变,具有智者的审思和俯视过去的凝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乡土小说”的意味。文本中有三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书中反复出现的灵蛇。这一意象的设置与《白鹿原》中的生命图腾“白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牵引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生命本相图。二是写道雨霖在携兄弟孙莫问的妻子殊兰私奔离家后的几十年中,强烈思念并渴望回到故乡。在真实的乡土中国,也存在无数个于空间异常性流动中扮演乡村世界“见证者”和“参与者”的“雨霖们”。三是文中提及故新需要说服六位80岁以上老者同意开采骆驼山。骆驼山的传说是整个故事的序章,拉开了烟火村悠远的历史大幕。这一内容暗示了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冲击,而“骆驼山”也因此与沈从文《边城》中的“白塔”有着精神意旨上的同构性。以上细节均将地方乡土作为民间文化孕育的场域来展开美学想象,有意识地将藏匿于历史土壤深处的文化精髓提取出来。此外,《比喻》这部小说还让我联想到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无论故事是发生于辽西烟火还是中原延津,均诠释了“乡土中国是所有人的故乡”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事实上,如何认知和表现故乡中人的“心”与“身”,是中国现当代乡土叙事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作家们不断地在“历史”与“乡土”的双重话语中拉伸文本空间,不仅仅是地域人文景观的铺陈和地方知识的联展,更是以殊途同归的信念感书写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与精神还乡。正如盐和在创作谈中所说:“当意识把以往和现在的色调连成一个整体,我和故乡之间却产生了误会:故乡怀着柔情重新接纳她从未远离的游子,而我却在她陌生的肢48d9d7a9f484e1b03f08961808e44911体上真正认识了故乡。表达的欲望正好发生在这种对立的阶段。在现实和思想中间,那些形象投下了他们的影子。象征最终使《比喻》借助差异完成了某种同一。”

不只是回望过去,我们也可以从立足当下的可能,即从哲学意义上思考人的现实生存来探究《比喻》这部小说。《比喻》展现的是民间群体普遍的心灵孤独处境这一形而上的主题,表达的是一种宽容的、尊重人性的价值取向,不仅指涉了壮阔的民族史、风俗史,也写出了心灵之痛、存在之痛。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如孙灵问、孙莫问、梁先生、大皇姑、雨霖、故新等等,他们的命运与挣扎实际上构成了伪满时期东北百姓真实的生存景观。“在烟火村生活得越久,故新就越惊讶于烟火村的不凡,这里的每一位老人似乎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道家风骨传教、新式说书人梁先生,抗击鼠疫英雄、现代教育家孙灵问,非典型赌徒、民间侠士孙莫问……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孤独中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构成了烟火大地的传奇本身。盐和在创作谈中表示,“每个人都是一部关于真实的哲学。他用真实的心灵和行为,尝试体验、描述、解释和创造某种存在。”因此,这部小说徐徐道来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出去,隐含了“人如何生存”这一深刻的哲学问题。整本书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去展现“小地方”人民的“微生活”②,体现了作家“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融合的努力。除了反省人的生存、人的信仰和人的本质性价值,《比喻》还聚焦乡土中国20世纪演变过程中的种种现实怪状,最经典的是关于“鼠疫事件”的后传。以往的瘟疫叙述如《SARS危机》《花冠病毒》中,作家对瘟疫的“灾难”叙述往往进行史诗性追求,如借助“治理者”“抗疫者”的叙事视角,完成英雄主义的书写。但《比喻》这篇小说却充满荒诞意味,抗疫英雄孙灵问先后两次险些因凝结心血的《鼠疫新编》而丧命,这本《鼠疫新编》更是在特殊时期被批判为“封建余孽”,最终孙灵问不得不写下认罪书。这样的阐释具有极大的隐喻义,以精神寓言的方式引领读者思考瘟疫或者民族灾难本身。历史中的每一场浩劫,都是对人性的试炼,但当苦难消逝,个体的切身痛感、集体的有机伤害和社会的潜藏危机均不应被遗忘。作者盐和哲学专业出身,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品格,无论是内容思维还是语言质地,均游走在科学理性与浪漫诗性、文学与哲学之间。如文本中通过“抗争与妥协,理想与现实,高尚与卑微,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忍,美丽与丑陋,希望与绝望,生存与死亡”为读者揭示了民族秘史中的一切二元对立关系。这一哲思性特质其实呼应了评论界一直以来对“新东北文学”的期待,即跨越文学的边界,深入思想文化领域去挖掘与探索更多的“不确定”。盐和《比喻》中“跨越”与“跨界”的尝试,便是新东北文学立足当下的意义吧。

最后,我想谈的是面向未来的可能,即在创新挑战中期待新东北文学。九十余年前,九一八事变使东北陷入殖民危机,东北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文学东北也因此被悄然嵌入世界文学的序列。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既是民族精魂的凝结,又是东北亚和世界秩序重建的文学表达。事实上,“文学东北”始终在复杂的国家关系网络和更迭的时代潮流中不断调整表述策略,并形成自我精神内核。而继承了这一传统的“新东北文学”实质上是一种求新求变的写作状态,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如何表述历史、社会和个体的样板。相较于“铁西三剑客”的新现实主义书写,盐和的创作兼具传统性和先锋性,是一种内蕴了异质品格的反常规书写。读者或许会注意到小说中一个个饶有深意的偶数描写,如“双蛇”、“骆驼山”(两座驼峰)、“二胡”(两根琴弦)、“双鱼棋局”、“双龙寺”、“双鱼铜镜”以及梁先生家中的所有布置“两扇窗户、两棵樱桃树、两把椅子、两张桌子、两只碗……”偶数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常有特定的吉祥之寓或奥妙之义,如祝福语“好事成双”“双喜临门”,中药引“四君子汤”“六合定中丸”,民间故事“八仙过海”,佛家语“十十无尽,重重无尽”。道家文化认为顺乎自然是最合理的天地运行法则,所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客一体,强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此同时,偶数还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崇尚中庸之道,以对称、匀齐、和谐作为精神标尺。基于此,小说中的梁先生是面向整个世界文化场域而设立的,他身上既有西方宗教文化中“传教士”“救世主”的剪影,又兼具传统儒释道融合的“中国气象”和“东方气韵”,展现出稳定、完满的民族性格。这一人物形象被作者赋予了人类理想国公民的热望,生动地诠释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景和创作野心:“烟火往小了讲是一个村镇,往大了看好比是中华,好比是世界。具有世界大同的格局。”《比喻》的叙事手法同样具有异质风采。一方面深得传统小说笔法,即采用拟话本缀段式结构的叙事方式,从一条线索捋出另一条线索,条条线索串联出完整的故事。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叙述中将物理世界的线性时间打破,以断裂、交叉、错位和重叠的方式设置时间迷宫和阅读障碍,唤起陌生化的审美效应。这类先锋性尝试经由叙述人称变化和叙述视角切换的探险,折射出作家对“荒诞与合理”“真实与虚构”的深邃理解,同时又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功能性和表现力,完成了新东北文学书写的一次崭新挑战。

总的来说,盐和的《比喻》根植于神秘东北的丰沃黑土,建构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异质性样貌。而盐和本人也坚守着先锋的前行姿态,努力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边界,秉持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精神底色去回望历史、观测现实。在《比喻》之后,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去期盼更多更好的作品诞生于东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去支撑和证明新东北文学的无数种可能。

注释:

①②杨丹丹:《“新东北文学”的东北问题、写作传统和新东北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金钰,辽宁海城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思潮流派与当代作家作品批评。

[本栏目责任编辑 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