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叙事法及盐和叙事

2024-12-07刘广远

鸭绿江 2024年8期

小说之道,贵在精妙,贵在诡谲。小说之法,贵在独特,贵在无法。小说家言,尽可信又无不信,仅可在,又无不在。小说之事,即谓之大道,通神之妙;又谓之小道,私人窃语,此为小说之妙。小说能是哲学吗?小说能是历史吗?美国理论家彼得·盖伊在《现实主义的报复》里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不是说过,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性和重要性吗?米兰·昆德拉对这一论调提供了一个现代版本,他说:‘我要一再强调,小说的唯一存在理由就是说出只有小说才能说出的话。’”①小说是一种叙事,作者在煞有介事地诉说,读者可以心无旁骛或者心不在焉地听,入脑入心,触动灵魂,则是成功的叙事;听后厌烦,弃之如敝屣,也并不意味着不成功,也许需要时间的考验。重要的是,小说家从叙事中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寻找到自己的认知面,寻找到所谓的世界,所谓的读者,然后把文本作为桥梁,在作者、世界、读者之间架起桥梁,这是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阐发的理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古典小说如此,如《红楼梦》《水浒传》;现代小说如此,如《呐喊》《边城》;欧美小说亦如此,如《追忆似水年华》等。

小说叙事法复杂而又简单。小说叙事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方式,是一种圈套。如何通过技巧的高妙、方式的复杂、圈套的奇趣去达成故事的流畅、故事的婉转或故事的特异,这极大地考验小说家的智慧和思想。鲁迅的《狂人日记》以“狂人”视角开启观察世界的窗口,“众人皆醉我独醒”,然“先驱者”的命运必然跌宕起伏,“救救孩子”成为石破天惊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的宛如溪流流淌般的叙事方式,令观者在“唏嘘哎咦”的感叹中,叹小人物的命运,叹人世间的情仇。莫言的《红高粱》从“我爷爷”的视角出发,进行他者叙事,时间的延拓、空间的铺展,空前地获得巨大的叙述时空,人物在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中彰显民族情绪、爱恨情殇。近现代的文学家,也是白话文的开拓者、发展者、挖掘者、深凿者,一代又一代的小说家更是首当其冲、绵续延拓、开掘不断。小说叙事从中国古典主义传统到西方现实主义实验,从东方本土地域叙事到欧美魔幻主义实践,模仿试验、更迭创新,不断扩张叙事王国的成员,增加叙事话语的权利。

盐和小说《比喻》的叙事是一种试验,一种伦理,一种构想。

一是无限循环结构。小说共十二章,形成无限循环之势,每一章可以循环到下一章,而下一章又可以与更下一章互换,形成滚动套圈的叙事模式,从而极大地调动阅读趣味,无限地增加了阅读快感;从而变成文本与读者的互动,形成写作与阅读的“冲突”,带来巨大的审美感触,产生了奇特的阅读感受。第一章“大雨肚腹”,讲述梁先生来到烟火村开设讲堂,主要是建构“大雨肚腹”讲堂的玄关与神秘。梁先生修建的烟火讲堂,则是以残缺之美留下印记。讲堂内部的布局、整体的装修、所有的设施等都是恰到好处的缺憾,比如桌子缺两个角、椅子缺一条腿等,“梁先生试图通过这个作品为烟火人画像,让一切灵魂的轮廓、密度、重量、色彩和边界,包括它的混乱、迷醉、善变和不完美得以充分展现”②。然而,梁先生家的装置和装饰都是两个或者两双,两张桌子、两张椅子、两个柜橱都可理解,两盘石磨、两个水瓢、两个锅亦可解释,但是两棵杏树、两棵李子树、两棵樱桃树就是刻意为之了。传道在残缺之地,生活在完美之处,内心充满丰盈和吉祥,把忍受和存在讲给世界?生存的辩证法,哲学的矛盾论,若明若暗、若隐若现。“人所希望的东西未必就是真实的东西。然而一个无望却不绝望的人就拥有了力量。”③同时,讲堂的隐喻是隐晦而又明晰的。梁先生认为烟火人“迷信祖先,迷信牛鬼蛇神,忽视永恒的生命,崇拜短暂的活力,肆无忌惮地传宗接代,比石门坎地区未开化之前的苗族更甚”④。第二章“双鱼棋局”,讲述故新的故事、孙灵问的故事,但是主要在于构建“双鱼棋局”的神秘和传奇。棋局总是和棋,充满了未知和灵异,而这与“大雨肚腹”讲堂构建成“互文”之势——未知的、神秘的、玄幻的、灵异的总是充斥人间,然而,寻找、探求和解答就是存在的方式,无限地探索和求知于未来是烟火人的生活,也是人类的生活。

二是首尾互映结构。小说开篇构想,讲述烟火人的迷茫与尘俗,结尾缠叙,叙述逝去的烟火人物的消散与希冀,延展了叙事时间的链条,拓展了叙述空间的想象。也可以说烟火人间的开始也可以是烟火人的生活存在的结束,烟火老一代人物的慢慢逝去,也是烟火新一代人物的慢慢新生。首尾兼顾,互为映射;互为首尾,衔接成环。小说文本的构建体现了作者浓重的哲学“野心”,首即是尾,尾即是首,始即是终,终即是始,生活的无始无终,存在的绵绵不绝;陈旧意味着更新,绝望意味着希望,更有多重矛盾的考量、多元辩证的思想。

三是叠加更迭结构。小说十二章,章章各不同。每一章都是一种隐喻,每一章都是一种象征。“骆驼山”“大雨肚腹”“双鱼棋局”“梦中之梦”“比喻”“万龙图”“九章经”“和局”“双龙寺”“印记”“他的认罪书”“双鱼铜镜”等名字既是尘俗生活,又是人类隐喻。叠加不同,叠加修辞,层峦叠嶂,层层各异,既是千峰各异,又是高低风景。如第一章“大雨肚腹”开篇讲,“烟火人也已习惯了烟火式的沉闷与平庸。然而永恒这种隐秘的愿望,不可能被那些试图回避它的人永远摆脱”。⑤叙述的是梁先生从1908年到烟火村开始建设讲堂,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第五章“万龙图”讲述1866年,烟火村第一个老萨满来的故事,灵问对她的总结是:“地上所有的血肉之躯的人都有两个自己组成,真人则是在天上的另一个。当地上的人清醒时,另一个在睡觉;当淫乱时,另一个保持贞洁;当背叛时,另一个坚守忠诚;当偷盗、抢劫、杀人、做坏事时,另一个却施舍行善;当地上的生病或被鬼附身时,另一个却十分健康平安。”⑥两章互换位置,不会突兀,也可能会产生神奇的场域。梁先生的故事、老萨满的故事都蕴含无限的可能,都蕴含着无限的未来,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都可以幻化出不同的画面,映射出不同的思想。

文学与哲学相伴而行,交错促发,众所周知,不言而喻。文学与哲学是相互映衬的,如果文学能够以哲学为基,其思想必然璀璨起来。美国哲学家梅特尔·阿米斯有一个美好的比喻:哲学更像一架梦中从天而降的梯子,它起始于神奇而结束于幻妙。而且,为了表达自己,它需要语言之梯上的每一根横木。对于理解它的人来说,哲学是最高级的文学;它唤醒了他们对自身的最深刻的反应,因为哲学最适于再现关于他们最奥秘的问题的价值。⑦哲学作为“从天而降的梯子”,奥妙而神秘,深刻而精辟,哲学之思融于文学之象,如同疾驰的马车插上飞翔的羽翼。所以,小说能够极大地融入哲学,二者可以互为表里,带给读者极为丰富的阅读享受和思考体验。然而,一部小说极力彰显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其时代状况、历史事件、地理位置等都成其思想生发的背景,也并不多见。《比喻》从整体到局部,从布局到谋篇,其哲学思考是整体性的、贯穿性的。

烟火是什么?什么是烟火?比喻是什么?什么是比喻?系列设问或者追问,设置于文本之中。烟火是什么?借用小说人物孙继祖所言,“烟火”隐喻人间;烟火往小了比是村镇,往大了说好比世界。《史记·律书》有云:“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烟火人家的确是传统的比喻手法,通俗地指平常百姓、凡俗人家,也可喻指繁荣兴盛。另一重含义,在《金石萃编·汉严道君曾孙孟广宗残碑》说道:“四时祭祀,烟火连延。”这是后嗣子孙,烟火绵延之意。烟火相续,暗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烟火者,一是平凡、平常、易见且流俗,芸芸众生、人间如是,然而却也繁衍不止、生生不息;二是平凡中见奇崛、阡陌中见峰峦,烟火人家、熙来攘往,但梁先生、孙灵问、孙莫问、大皇姑、孙灵灵、故新、兰若,哪一个形象不鲜明、不立体呢?正如鲁迅所说:“果戈理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号——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⑧小说并不去刻意勾勒人物的外貌、肖像,却是用思维方式、思想认知去定义和归纳人物,烟火人的群体形象鲜活而立体、平凡而“伟岸”。比喻指什么呢?题目往往是鲜明的指向和寓意。比喻是题目,也是“题眼”。小说中在叙述故新学习的时候说道:“有的作品告诉他,理念比事物更可靠,有的作品告诉他事物比理念更真实。”⑨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烟火就是比喻,生活就是比喻。烟火的地名、场所,烟火人的生活、民俗,烟火人的事件、经历,都是一种空间之内的想象,都是一种时间延续的思考,这是小说“言近而旨远”的表现和玄妙。历史就是比喻,存在就是比喻。

注释:

①[美]彼得·盖伊著:《现实主义的报复》,刘森尧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版,第179页。

②③④⑤⑥⑨盐和著:《比喻》,作家出版社2023年版,第26页、第213页、第10页、第9页、第116页、第99页。

⑦[美]万·梅特尔·阿米斯著:《小说美学》,傅志强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50页。

⑧鲁迅著:《鲁迅全集》卷6《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页。

作者简介>>>>

刘广远,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艺术学(理论)系教授。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沈阳市高级人才。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专家评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等10多项,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辽宁文艺评论奖等。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3部。在《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习与探索》与《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报纸发表论文80余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发表多篇散文、诗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