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12-07张璞马瑄蔚苑大勇
摘 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是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的关键一环。借助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数据,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程和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经历了聚焦基础构建、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强调本土特色与以人为本三个发展阶段;该领域已涌现中坚力量的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师范类高校为主,但密切的作者群和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研究热点聚焦于“资源建设与应用”“政策”“教学实践”“数字素养”等主题。未来研究需要凝聚研究团队,加强跨界合作;拓宽研究视角,推进交叉研究;细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深度;丰富研究方法,强化问题导向。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数字素养;交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4.11.007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并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率、改善教学质量,还能够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当前,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学者针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都开展了数字化转型研究。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强国的基点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教育数字化的重点领域。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便开启了教育数字化的探索之路。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该会议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3]。此后,我国学者开始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发展、课程教学应用与融合等问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教育信息化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级,是信息技术(IT)向数字技术(DT)发展的必然结果[4]。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问题研究中,已有文献既从宏观层面讨论了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5,6],也从智慧平台建设、教师数字胜任力[7]、师生数字素养优化路径和评价体系[8,9,10]等方面探讨了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举措。此外,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相关研究还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内涵、模式、现状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但在研读与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总结,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以及发展演进趋势的分析也尚不清晰。鉴于此,为更好地洞悉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21世纪以来中小学阶段教育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在梳理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探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未来进路,为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出建议,以期为该领域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较明确的研究重点和有益参考。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通过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功能,设置检索式为“教育数字化+中小学”“教育数字化+基础教育”“教育数字化+义务教育”“教育数字化+小学”“教育数字化+中学”“教育数字化+高中”“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等教育数字化加基础教育阶段的有关内容。为考察我国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情况,本研究将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9日。鉴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11],因此研究将期刊来源类别设置为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经过人工整理、筛选,剔除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主题相关度较低的文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604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6.2.R4版本),同时采用Excel等数据统计工具为辅进行分析。首先,将所搜集的604篇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功能,得到21世纪以来关于中小学阶段教育数字化的年度发文量。其次,利用该软件绘制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图、关键词共现图和聚类图等,以厘清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
三、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特征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年度的发文量情况对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价值。为考察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统计了21世纪以来发表的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文献(见图1)。从时间分布看,进入21世纪以来,该类文献的数量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表明该领域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具体而言,文献数量在2000—2008年期间快速增长,在2009—2019年期间出现波动,但总体稳定。2020年,我国相关研究文献数量骤增,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愈加重视,期间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密集出台,而政策方针往往成为研究者开展研究的第一资源[12]。
综上,21世纪以来,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相关研究整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稳定发展—迅猛增长”的发展趋势,研究热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对样本文献数据中的作者进行计量分析,不仅可以厘清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还可以对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度量研究[13]。在CiteSpace中选择Node Types为Author(作者)和Institution(机构),可得到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见图2、图3),其中节点连线代表不同作者或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表明合作越紧密。
如图2所示,研究作者图谱中有516个节点(作者)、356条连线(合作关系),根据普莱斯计算公式M=0.749(N max)0.5(N max代表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14],计算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量标准,可以得出M=2.48,即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是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数据表明,达到这一要求者有40人,其累计发文量为171篇,占分析文献的28.3%。
机构发文量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中发文量较多或能够发挥科研引领作用的机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布局。如图3所示,一方面,从研究机构的属性来看,高校是我国目前研究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问题的主力军,尤其是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类大学的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中非常积极;另一方面,从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来看(见表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发文量为18篇,在所有机构中排名第一。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4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4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3篇)等机构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
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分析
对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进行分析能够整体把握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将筛选后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选择Node Types为Key word(关键词),运行后可得到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见图4)。图谱数据显示,最终得到节点432个、连接线649条,密度为0.0069,图谱中连线越多、密度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
通过CiteSpace生成的数据进一步绘制出高频关键词表(见表2)。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和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可知,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中小学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较高。在排除研究对象类(基础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关键词后,频次排在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为: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公平、信息素养、对策、数字素养、教师培训、数字校园、均衡发展、数字教材,这些高频关键词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中,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公平、信息素养等关键词的中心度数值较大,说明受关注度较高;数字素养、数字校园、均衡发展这3个关键词的中心度高于与其频次相近的其他关键词,说明它们在该领域研究的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此外,如图4所示,数字教材、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等关键词节点有向外扩张的趋势,说明该类关键词在现阶段发展迅猛,与当前教育数字化研究中的热点与焦点相契合。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通过聚类统计学的方法简化成数目相对较少的聚类。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方法采用LLR(对数似然比),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此图谱的模块值Q为0.6798,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为0.9085,大于0.7,表明该聚类的结构合理[15]。图谱中共显示9个聚类类别,其中,“#1、#2、#4、#6、#7、#8”与研究内容有关,“#0、#3、#5”与研究对象有关,间接说明检索到的文献与本研究主题相符。
在聚类知识图谱的基础上,总结得到关键词共线网络聚类表(见表3)。其中,关键词聚类号越小,代表聚类的体积越大,且每个聚类的轮廓值均大于0.7,说明聚类效果良好,可信度高,可用于分析中小学教育数字化主题研究的主流方向和研究热点。结合以上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标签,并经过二次文献分析,提炼出以下四个研究热点。
1.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路径与应用呈现
数字教育资源是各级平台通过学习空间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学习内容、学习工具、软件及在线服务应用系统等[16]。其中,数字教材、在线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是教育数字化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教育教学方面,研究者大多集中于对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数字教材使用情况的介绍[17,18],对数字教材使用、开发等问题的探讨[19],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探索数字教材的本质特征与实际应用。在数字出版方面,许多出版机构则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内涵定位、研发应用、学科教学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20,21]。在线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作为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界的热点研究话题。已有研究涉及在线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基础环境建设、质量保障等。例如,蒋东兴等人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理念,构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模型与技术架构模型[22]。常晟等以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为例,从基础设施层、支撑平台层、应用平台层、应用终端层、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五大层面对基于云数据环境的智慧校园建设进行了探究[23]。总的来看,学界对数字教育资源的研究从早期关注其平台构建逐渐转向对其质量保障、质量管控的研究,这反映出我国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正朝着高质量、内涵式的方向发展。
2. 教育数字化政策:价值导向与地方实践
教育数字化政策研究有助于完善教育数字化的顶层设计,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21世纪以来,我国为规范和管理教育数字化进程,发布和实施了多项政策与法律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人才培训、资源开发与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有学者在厘清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以人为本、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基础上,提出我国还应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合法化和加强相关政策研究[24]。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数字化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政府也依据所在省市出台了多项针对性的政策。研究者根据地方政策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教育数字化政策有效落地实施。钱小龙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研究对全国29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文本挖掘,并针对江浙沪地区“十四五”期间的政策样本进行PMC指数计算,提出地方政府应细化政策阶段目标、提升教育公平认同感、加强课程建设和建立跨省沟通机制[25]。杨晓宏等构建了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时间”的政策文本分析框架,通过内容编码,分析了省级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选用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省级层面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改进建议[26]。
3. 数字化教学实践:系统设计与融合运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领域大多从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不同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开展教学实践。吕立杰等探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的应然形态,提出了一种由教学设计系统、学习支撑系统和反馈评估系统组成的“DIGITIZE”课堂设计模式,强调课堂中“人—物—技”的融合共生[27]。杨晓哲等探讨了以数字化学习方式开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有效途径,提出基于数字工具实施项目学习、运用数字资源进行情境学习、采用数字平台开展跨学科学习、借助智能技术实现自适应学习等建议[28]。此外,还有研究关注如何实现有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例如,郭丽萍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9];田爱丽等运用扎根理论,站在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实践困惑与教学评价的改进[30]。
4. 师生数字素养:能力构成与提升策略
教师是教育数字化的关键落实者,教师群体的数字素养是影响教育数字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数字素养是多维度的复合能力,既包括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包括教师挖掘自身学习新技术的潜能和持续保持专业技术的能力[31]。李阳杰等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讨了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提出要在教学发展活动中渗透具有开放性特征的数字化思维[32]。赵云建等依据课堂教学课例视频对教师的TPACK知识能力进行评分,为持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提供数据支撑和学理建议[33]。另外,也有许多研究者采用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现状与未来培育路径。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基于事实基础的实证研究越来越丰富,包括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师生数字技术使用意愿、水平等信息,为探寻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宋灵青等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初中生数字素养开展测评,得到了初中生数字素养及其维度得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34]。
五、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趋势分析
(一)研究脉络: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从时间维度上展现研究的焦点更新,反映各阶段的研究热点更迭(见图6),能够直观展现研究的脉络发展。关键词结点的大小反映词频值大小,各节点间的连线可以折射出关键词的演化路径。分析关键词时区图,可将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变迁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个阶段均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体现为相关研究在不同阶段的时代特点。
1. 起步探索阶段(2000—2009年):宏观研究为主,聚焦基础构建
2000—2009年,我国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还较少,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较为宏观,主要围绕教育资源、对策和国际经验借鉴等展开。该阶段的高频词汇有“信息资源”“对策”“策略”“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等。21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2003年前的第一轮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我国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开始探索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35]。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对教学和科研促进,还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小学校运行和发展的基础[36]。
2. 稳定发展阶段(2010—2017年):研究范围扩大,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在2010—2017年的稳定发展阶段,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热点涉及范围日益广泛。相较于起步探索阶段,此阶段的研究更为深入,研究视野不断拓展。“数字校园”“数字鸿沟”“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等一系列关键词接连涌现,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核心议题。
2010年起,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政策接连出台,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与明确的发展指引。这些政策不仅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支持,也极大促进了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国中小学的数字化教学条件得到全面提档升级。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在数字教材、数字平台等关键领域的应用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这一时期的数字化教学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强调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力求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教育公平的进一步推进。
3. 深化创新阶段(2018年至今):研究主题精细,强调本土特色与以人为本
进入深化创新阶段,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视角更具针对性,立足本土,强调中国特色,并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全面发展”“数字素养”“高质量”等关键词开始出现,这些关键词不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代表了未来研究的趋势。在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与教育公平成为前沿话题,“人工智能+教育”不仅重塑了教育生态,还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偏远地区的运用,推动教育朝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在数字素养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如何提升学习者的数字素养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体现研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技术赋能”“全面发展”等关键词也较好佐证了这一观点。
(二)前沿议题: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关键词在某段时间内的研究次数急剧增加[37],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能够把握该研究在不同时段内的前沿议题。在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在工具软件中运行Burstness(突现性),选择关键词突变阈值为0.55,突变时间最小单位为2,共得到22个关键词(见图7)。本研究对关键词突现的分析可以有效反映中小学教育数字化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变迁,由此把握不同阶段的研究趋势。
就时间序列而言,在起步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对策”“建设”“比较研究”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表明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通过比较方式为我国教育数字化提供借鉴参考;在稳定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等作为该时期突现强度较大的关键词,反映了这一时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深化创新阶段,“数字教材”“民族地区”“人工智能”“数字素养”等突现关键词表明研究内容逐渐深化,开始关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质性问题和内涵式发展。由此可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的热点轨迹主要呈现以下两大特点:一是由关注数字硬件条件设施转向关注人才培养,强调研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二是由比较借鉴转向立足本土特色,强调研究的针对性。就突现强度而言,“数字素养”的突现值最高,为5.23,反映出数字素养是当下的热点研究话题,也是未来教育数字化研究的重难点。
六、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21世纪以来北大中文核心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现状与热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发文量。从历年发文量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发文量在整体上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近年来更是迅猛增长。结合关键词时区图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深化创新阶段,表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正向纵深发展。
二是作者群体。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领域已涌现中坚力量的研究者及研究团队,不断推动该领域深入持续推进。但是由于分布较为分散,尚未完全形成明显的研究作者群。此外,在已有合作中,作者跨院校合作较少,大部分合作以学院关系为主导,主要集中在师生或同门间的合作。在研究机构合作方面,师范院校始终是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主要从教育技术学、课程论、教学论等视角开展相关研究。
三是研究热点与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后,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内容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素养”等方面拓展至“赋能教育强国”“教育变革”等研究热点。同时,关于如何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提高教师数字胜任力、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促进教育包容与公平等,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热门主题。此外,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各聚类相对松散,需要研究者未来在同一研究主题、研究方向上纵深推进研究,避免浅尝辄止。
(二)研究启示
本研究对我国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凝聚研究团队,加强跨界合作。基于当前密切的作者群和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的现状,未来应凝聚高校、中小学、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加强跨界合作,形成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是指有相同或相似科研兴趣的研究者、研究机构自愿组建的合作群体,群体成员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合作研究实现共同的价值愿景,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38]。例如,高校应与科研机构、中小学等开展合作,避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脱节;中小学应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数字化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相关企业应与学校、科研机构等加强联系,在开发数字化平台、数字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密切结合教育教学逻辑。
第二,拓宽研究视角,推进交叉研究。已有研究多从教育学视角出发,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也多为教育类背景。教育数字化不仅涉及教育学问题,还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密切相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突破专业壁垒、拓宽学术视野,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流融通。例如,可以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动态研究、从计算机技术视角探讨数字工具在教育运用中的算法演进等。
第三,细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深度。当前,关于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教师或学生。然而教育数字化离不开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续作用。为此,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纳入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研究对象细化研究内容;另一方面整合家庭启蒙教育、学校奠基教育以及社会拓展教育的研究成果,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此外,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直接相关主体是师生,研究者应立足研究主体的特征和需求,细化中小学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推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形成较为完备的方法论体系,促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四,丰富研究方法,强化问题导向。近年来,有关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方法逐渐丰富,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相较于实证研究,已有研究多以思辨研究方法探讨中小学教育数字化在概念、价值、特征、困境等方面的问题。未来,应重视研究范式转型,在量化研究方面,以统计模型和数据分析对教育数字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在质性研究方面,通过扎根理论、叙事研究等方法深入考察教育数字化的具体实践,加强研究的针对性。此外,还可以采用混合式研究范式,从多个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更深入、全面地分析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 推进教育数字化[EB/OL].(2023-04-27)[2024-10-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304/t20230427_1057446.html.
[2]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
[3]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3(09):6-12.
[4]刘来兵,杨若怡.基础教育学校数字化治理的涵蕴、表征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4(1):1-13.
[5]梁林梅,丁思杰.区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征分析与实施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2):5-12.
[6]王浩楠,郭绍青.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9):48-55.
[7]魏非,祝智庭.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方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2 (9):13-20.
[8]胡小勇,李婉怡,周妍妮.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研究:国际政策、焦点问题与发展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4):47-56.
[9]朱龙,张洁,吴欣熙,等.数字转型视野下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发展动向、场景建构与实践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24(02):113-120.
[10]吴砥,李环,杨洒,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7):28-33.
[11]周兰羽,吴才唤.图情视域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智库研究的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研究,2024,54(04):102-114.
[12]祝智庭,郑浩,许秋璇,等.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9):5-18.
[13]CHEN C M. CiteSpace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14]丁学东. 文献计量学基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20-232.
[15]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16]余阅.数字资源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8-03-29(10).
[17]刘翠航.美中小学电子教科书的使用现状及分析——加利福尼亚州电子教科书政策引发的争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4):104-106.
[18]毛小红.德国中小学教材出版业现状与发展困境[J].中国出版,2014,(03):59-63.
[19]刘妍,孙众.小学英语电子课本中的学习活动模式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01-106.
[20]杨青.初中英语网络教材的需求分析及编辑思路——以人教版《英语(新目标)》网络教材的开发调研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0):64-69.
[21]王润,张增田.数字教科书的问题诊断与防治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9):80-86.
[22]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08-114.
[23]常晟,王佳雨,张洋,等.基于云数据环境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1):55-62.
[24]刘垚玥.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梳理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4):30-33.
[25]钱小龙,朱家莹,黄蓓蓓.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十四五”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评价——以江浙沪地区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24,42(01):50-60.
[26]杨晓宏,李肖锋,马娟,等.政策工具视角下的省级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06):64-72.
[27]吕立杰,荆鹏.基础教育课堂:数字化转型下的现实冲击、应然形态与未来图景[J].中国电化教育,2024(01):31-37.
[28]杨晓哲,刘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08):139-144.
[29]郭丽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55-57.
[30]田爱丽,肖敏,侯春笑.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实践困惑与评价改进[J].教师教育研究,2023,35(02):37-46.
[31]高翼,彭爽.国内教师信息素养研究可视化分析与展望[J].情报科学,2023,41(05):161-168+180.
[32]李阳杰,宋萑.“突破”抑或“照搬”:数字时代教师教学发展的案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3(12):67-74+82.
[33]赵云建,许明雪,赵梓明.信息化创新课堂的实践诊断与优化之道——基于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3(08):102-111+118.
[34]宋灵青,许林,朱莎,等.我国初中生数字素养现状与培育策略——基于东中西部6省市25032名初中生的测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03):31-39.
[35]苗逢春.我国未来5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推进和实施关键[J].中国电化教育,2003(09):12-22.
[36]赵国栋,缪蓉,费龙.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9-24.
[37]李立生,李忆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三十年: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3(06):78-88.
[38]王浩斌.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之内在逻辑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03):69-81+126-127.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Digitalization in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Since the 21st Century: 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ZHANG Pu MA Xuanwei YUAN Dayo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digitaliz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s a key component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action plan for educational digitalization. This study utilizes data from CSSCI journals and the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Core Journals, employing the CiteSpace bibliometric tool to visual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hotspots related to the digitaliz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firs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initial exploration, stable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innovation; second, there is a growing core group of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mainly consisting of normal universities, although a close network of authors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has yet to form; finally, research hotspots focus on themes such a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olicies” “teaching practices” and “digital literac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im to gather research teams,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broaden research perspectives to promote cross-disciplinary studies, refine research content to deepen inquiry, and diversify research methods with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Key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Educational digitalization; Digital literacy;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Bibliometric analysis
(编辑 张又文 校对 郭向和)
作者简介:张璞、马瑄蔚(通讯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89);苑大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北京,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