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24-12-05魏哲胡艺珂梅敏

科技风 2024年33期

摘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素养的提升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需求迫切。本文将针对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不断完善双师型教育培育机制,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路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地位不断攀升,各类职业院校也将双师型教育培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充分结合的复合型教师。这类教师对于职业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分析当下高职师范类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建设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要义。

一、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结构失衡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随着双师型培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其中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失衡的情况。一些热门专业或新兴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多,而一些传统专业或冷门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则相对较少,这种失衡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从实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年轻教师数量较多,而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相对较少,这种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得教师队伍缺乏传承和稳定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师范院校则相对较少,这种地域结构的失衡导致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

(二)双师型教师培育工作受到重视,但培训体系不健全

双师型教师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国家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工作也不断重视,无论是从培育机制还是思想认识上都对双师型教师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并非通过院校一方就可以实现,因此各种因素的限制下,导致培训体系不健全,影响了高职师范类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从实际的培训内容上来讲,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教学层次的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多样化需求。培训方式也过于单一,大多数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同时,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师资上也存在相对薄弱的情况,许多培训讲师缺乏实际的行业经验,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此外,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导致培训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不断拓展,但产教融合不深入

伴随高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培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双师型教师培育渠道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通过实训项目开展双师型教育培育之外,还实现了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教师的新渠道。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的情况,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实现深度的融合与交流。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就目前高职师范类双师型教育培育而言,虽然高职师范院校在形式上与企业有所合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项目往往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教学内容之间也存在脱节现象。

二、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成因

(一)双师认定标准宽泛,定位不准确

高职师范类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院校综合实力提升的核心维度。从某种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标准宽泛、定位不准确是当下双师型教师认定存在的主要矛盾。在评定双师型教师时,往往没有一个统一且严格的标准体系,导致认定过程中的标准过于模糊和宽泛。这种宽泛的标准使得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专业性,难以准确地反映出教师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同时,高职师范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定位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许多高职师范院校在培养和认定双师型教师时,往往忽视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能力不足。这种不准确的定位使得双师型教师难以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个人职业定位不明确,双师认定内在动力不足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培养是一种双项的行为,不仅需要院校和相关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最为重要的是教师本人也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对于自己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提高,努力实现双师型教师认定的目标。但目前存在教师对于自己的个人职业定位不明确的情况,导致双师认定内在动力不足。部分教师往往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目标,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也对整个教育体系的稳定性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许多教师对于获取双师认定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动力,这种内在动力的缺失不仅限制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也制约了高职师范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兼职教师作用发挥局限,教学团队融合程度不高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院校发展动力,会有聘请兼职教师的情况。兼职教师具有擅长的专业领域,能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效补充了部分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的使用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兼职教师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与整个教学团队的配合出现问题。兼职教师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往往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完全投入教学工作中,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以及学生指导等方面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此外,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有效的机制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这就导致教学团队的整体合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三、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明确双师认定标准,优化双师队伍结构

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明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且不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保持双师型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指标用于衡量和识别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并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背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指导。此外,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合理配置教师的专业背景,还包括对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团队。高职师范院校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这些来自行业的专业人士能够为教学带来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与此同时,高职师范院校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职称评定方面,学校可以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优先权,使他们在职称晋升过程中享有更多的优势。在薪酬待遇方面,学校可以给予双师型教师一定的倾斜政策,表彰他们在教学和实践中的突出贡献。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明确双师认定标准、优化队伍结构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1]。

(二)健全双师型教学培育体系,提升双师队伍质量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通过健全双师型教育培育体系来完善,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而这个体系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高职师范院校为主体进行协调和组织,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这种校企合作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同时,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的研讨活动。这些培训活动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涵盖实践技能的提升,以确保教师能够全面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通过这些培训,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高职师范院校应当重视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团队建设,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师团队,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一个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这样的团队建设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还能进一步提升双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师范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健全双师型教学培育体系,提升双师队伍质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

产教融合是现代高职师范院校发展的明显标志,也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的有效途径。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已经实现了基本的产教融合,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还不能有效地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因此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共育的双师型教师培育模式。高职师范院校需要积极寻求与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合作机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双方可以共同成立教师培训基地或研发中心,利用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使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为了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高职师范院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晋升机会、加强职业培训等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不断提升。此外,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因此,高职师范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等措施的实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

(四)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提高教师团队配合程度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兼职教师对于高职师范类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兼职教师有其本身的优势和特点,他们与全职教师只是工作形式的不同,并非是知识层面的差距,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维度方面兼职教师是要优于部分全职教师的。因此,高职师范院校要明确兼职教师的定位,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配合程度。兼职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际案例,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兼职教师的加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兼职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专职教师的合作,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配合程度。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兼职教师的作用,高职师范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并且应定期组织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活动,促进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的教学团队。

结语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双师型教师也是新时代高职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归宿。不断解决双师型教师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双师型教育培育机制,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光.新时代山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16):8184.

[2]李子成,张爱菊,邸超阳.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党建工作融合路径分析[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4):9094.

[3]蒋丽琴.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大学,2022(19):144147.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专项课题“高质量教育体系下高职师范类院校‘双师型’教师准入标准研究”阶段性成果或者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BJ22)

作者简介:魏哲(1991—),男,汉族,湖南永州人,研究生,副教授,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科学教育;胡艺珂(1988—);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梅敏(1991—),女,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