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2024-12-04满新月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11期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健前行,公立医院作为改革的先锋,不断探索创新运营管理策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理效能。在此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公立医院不可或缺的任务。为应对新医改带来的新挑战,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2012年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标志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监管要求,强调了构建高效内部控制与治理机制的重要性,以全面应对医院内部管理风险,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稳定运行[1]。

二、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概述

财务精细化管理,其核心聚焦 “精细”二字,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细微之处,追求财务活动的精确执行与高效运作。这一管理理念倡导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通过详尽的流程细化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财务控制的精准无误与流程的高效流畅。相较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确保每一个财务环节均达到最优效能,进而为医院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在于推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双重飞跃,有效遏制潜在财务风险,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引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迈向更高层次。

(二)公立医院实施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1.深化风险认知,健全管理体系

在公立医院日常运营中,部分财务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认知尚显不足,导致风险防控机制构建滞后。实施财务风险控制策略,营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促使财务人员深刻认识到风险防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从而树立起牢固的风险意识。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完善,推动财务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还能显著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确保医院财务活动在稳健可控的轨道上运行。

2.助力科学决策,优化资本运营

公立医院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常因过度依赖经验判断而忽视科学分析,导致决策失误与财务风险并存。实施财务风险控制,能够引导公立医院在投融资前进行详尽地市场调研与项目评估,确保决策依据充分且信息准确,不仅有助于优化资金配置,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能有效增强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缓解资金压力,促进资金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2]。

3.提升应变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面对医疗市场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的频繁调整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立医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公立医院发展的新需求,精细化管理成为公立医院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实施财务风险控制,能够显著提升公立医院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与适应性,通过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与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并妥善应对各类财务风险,确保公立医院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稳健运营态势。

三、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筹资风险

公立医院在追求医疗服务品质提升与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资金筹措成为关键支撑,但是受限于内部资金积累的有限性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公立医院需要依赖外部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这一途径虽能迅速缓解资金压力,却也带来了高额的利息负担与未来本金的偿还压力,对公立医院的稳健运营构成潜在压力。尤其是在公立医院需持续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设备升级时,资金流动性受限,进一步放大了筹资风险,可能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与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投资风险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投资决策不仅关乎医院自身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与可及性。在扩大经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公立医院面临着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如医疗设备购置、医疗设施扩建等。然而,这些投资活动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再加上受地域与经济环境制约,一些公立医院在投资决策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与项目可行性分析,导致投资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3]。

(三)运营风险

公立医院在保障医疗服务供给的同时,还需维持运营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在此过程中的运营风险不容忽视。流动资金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公立医院的运营安全,若流动资金管理不当,资金流动性不足,公立医院可能被迫依赖外部融资来维持运营,进而陷入债务累积的恶性循环,加剧财务风险。库存管理也是影响公立医院运营效率与资金利用效能的重要因素。公立医院需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以应对医疗服务需求,但库存积压与低效的周转策略会占用大量资金,降低资金周转率,削弱医院的经营效益与风险抵御能力。

四、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成因

(一)内控体系不完善

首先,部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系统性和细化程度不足,导致在财务管理多个关键环节,如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缺乏清晰、具体的操作指引,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其次,部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的设置存在问题,内部控制部门与财务部门职责界限模糊,相互间的制衡机制缺失,使得内部控制难以独立高效运行,削弱了其应有的监督与管理功能。最后,即便部分公立医院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层面常显薄弱,如财务报销流程不严谨,进一步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信息沟通不到位

首先,部分公立医院内部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使得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受到阻碍,财务部门难以及时获取全面的业务数据,影响了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部分公立医院与外部机构的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医院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反应迟缓,增加了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后,部分公立医院信息反馈机制缺失或低效,使得管理层无法及时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做出及时调整,阻碍了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优化[4]。

(三)业务管理力度较差

首先,预算管理不足。部分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系统不完善及管理人员对预算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预算编制缺乏详细规划,与医院实际运营活动脱节,降低了预算的指导价值。其次,收支业务管理粗放。收支业务作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直接关系到财务安全。在收入业务方面,门急诊与住院收入的复杂性要求高度的核算准确性和监控力度,但当前的管理方式显得相对粗放,难以满足需求。在支出业务方面,费用报销与审批流程混乱以及成本管理不到位,更是加剧了财务风险的积累。最后,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因其高风险性而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然而,在大额资金存放、货币资金支出授权审批等方面,部分公立医院仍暴露出管理漏洞,急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加以改善。

(四)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风险评估机制的缺失和不完善,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另一重大缺陷。风险评估方法的单一、评估指标体系的片面性、风险应对措施的针对性不足,以及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缺失,共同导致了公立医院在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方面的不足,进而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五)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和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财务软件系统陈旧与公立医院整体信息管理系统脱节,导致医院在日常业务处理中仍需大量依赖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不足,使得公立医院面临着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严重威胁,对医院的财务安全构成了巨大挑战[5]。

五、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精细化设计。公立医院应紧密贴合国家法律法规与财务管理标准的最新要求细致考量自身运营的独特性,精心构建涵盖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采购流程、合同管理直至财务报告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需详尽界定各经济活动环节的操作规程与审批权限,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为公立医院财务安全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第二,优化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与提高职能界定水平。公立医院应设置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专注于内部控制政策与目标的精准制定,并强化跨部门的协调能力。同时,成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专注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精细执行与日常监督,确保每项制度都能精准落地。

第三,提升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的效能。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监督力量,内部审计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控效果。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范围、方法与程序,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通过实施精细化的定期审计与专项检查,深入挖掘财务管理中的潜在漏洞与风险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同时,建立整改跟踪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优化[6]。

(二)构建信息传递与畅通沟通渠道

在公立医院管理实践中,精细化的信息流通与沟通机制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公立医院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明晰信息传递流程与责任。公立医院应制定精细化的信息传递流程与责任制度,清晰界定各部门在信息传递中的具体职责与角色,确保财务信息在医院内部能够顺畅流通。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与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深度融合与高效互动。

第二,建立精细化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公立医院应构建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沟通与反馈过程。通过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设立意见收集平台与热线服务等方式,广泛收集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对反馈信息进行精细化分析与处理,将合理建议精准融入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计划中,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三)促进精细化管理,重塑预算、收支与资金管理流程

在探讨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时,公立医院应聚焦预算编制、收支管理及资金运作三大支柱性环节,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再设计,构建一套高效、严谨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进而提升公立医院的整体运营效能与财务稳健性。

第一,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应紧密契合其战略规划蓝图,将宏观战略目标细化为具体、可量化的年度绩效目标,并依托历史财务数据与未来项目预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此过程中,需清晰界定各层级、各部门的预算管理职责边界,实施归口责任制与分级审批机制,确保预算编制过程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预算管理应坚守“刚性约束”原则,审慎设置审批权限,对预算调整实施严格管控,以增强预算的权威性与执行力。在执行阶段,公立医院应依据已批复的预算方案,科学规划财务收支活动,实时追踪预算执行情况,对比分析预算数据与实际执行结果,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确保预算执行高效与精准。此外,公立医院应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激励机制,强化预算对业务活动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全面把控[7]。

第二,收支业务。公立医院应致力于构建一套完善的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体系,以保障收支流程的合法合规性与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在收入管理方面,公立医院需严格遵守国家收费政策,加强收费票据的规范化管理,防范违法收费行为的发生。同时,公立医院应细化医疗收入的核算工作,确保分类清晰、入账准确,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真实、完整地披露。针对应收医疗款等关键科目,公立医院应强化会计核算与对账结算流程,降低坏账损失风险。在支出管理方面,公立医院应优化经费申请与审批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实现岗位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加强报销单据的审核把关,确保报销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遵循既定的审批流程进行签批。此外,公立医院应积极引入全成本核算理念,深化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支出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控制运营成本,促进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同时,公立医院应确保所有收支活动均纳入预算管理范畴,维护预算收支管理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第三,资金管理。鉴于货币资金的高流动性与高风险性特征,公立医院在资金管理方面需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公立医院应进一步强化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与核查机制,定期对资金进行盘点清查,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同时,公立医院应规范资金使用的审批流程与限额管理制度,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资金动用行为发生,防止内部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通过实施精细化的资金管理流程再造工作,公立医院能够显著提升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持续稳健运营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撑与保障。

(四)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工作

在精细化管理导向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的核心在于强化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不仅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确保财务稳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公立医院需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第一,构建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精准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依据公立医院运营实际,审慎选择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核心财务指标,这些指标能够精准映射公立医院的财务稳健性与偿债能力,为构建预警机制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科学设定预警阈值。综合考虑历史数据、行业标准与公立医院特性,为各预警指标划定合理的警戒线,一旦指标触线,系统即刻启动预警机制,确保管理层能即时获得风险信号并迅速应对[8]。

第二,强化财务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首先,优化财务结构布局,通过细致规划资金来源与运用策略,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和现金流量,以增强公立医院的偿债能力与资金运作效率。其次,完善资产管理流程,实现对资产从采购、使用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定期盘点与清查,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有效防控资产流失风险。最后,制定详尽的风险应急预案,明确风险类型、应急流程、责任主体及处置措施,提升公立医院对突发财务风险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应对能力。

(五)加速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

面对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浪潮,公立医院应主动拥抱信息技术,将其深度融入财务管理之中,以提升管理效能与决策精准度。

一方面,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将财务管理全面融入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为管理层提供多维度、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支持,降低运营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密码管理、数据备份、病毒防范等手段,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完整与可用,将关键风险控制环节嵌入信息系统,利用技术手段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失误与风险。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助力医疗风险防控,如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药品知识库等,提升医疗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需直面财务管理领域的复杂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公立医院应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响应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构建精细化财务管理框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并加速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同时,公立医院应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持续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与风险控制水平,为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引用

[1]邓杰,邓妙君.内部控制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财讯,2024(12):162-164.

[2]张磊.医院财务智能化对提升收入效益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2024(18):138-140.

[3]林冬.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创新分析[J].财会学习,2024(17):16-18.

[4]赵金梅,吴坤.DRG付费方式下医院财务管理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4(06):66-68.

[5]杨晓伟.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J].财经界,2024(17):111-113.

[6]黄灵,何瓅.数字经济环境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识别及内控优化措施[J].财经界,2024(17):126-128.

[7]靳如勤.大数据时代下医院财务分析的改进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24(16):34-36.

[8]胡琳琤.基于业财融合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改善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4(16):52-54.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 责任编辑:韩 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