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索

2024-12-03王文秀

国际公关 2024年22期

摘要:为探索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识别了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革新企业管理层数字化管理意识、搭建智慧化经济管理平台、健全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等策略,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经济管理质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数据共享;数字化转型

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管理环境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还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管理层数字化意识不足、经济管理模式陈旧、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等。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适应数字经济的要求,限制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经济与经济管理概述

(一)数字经济概念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驱动,通过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活动融合,从而形成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涵盖数字技术本身及应用,包括基于数字技术所催生的新产业模式、商业模式、经济组织形态,突破了传统经济的时空限制,推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式的变革。在数字经济体系中,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可赋能企业创新与价值创造,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数字经济还能够促进产业链的整合,通过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推动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包括信息的无限可复制性、边际成本递减性、跨界融合性、网络效应等,这些特征深刻影响着传统经济理论与管理模式,催生着以数据为驱动、以技术为引领的全新经济增长方式。

(二)经济管理概念

经济管理是指在经济活动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经济资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管理主要涵盖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在企业层面,经济管理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wWkqPO3jgAuHHndtg8ynnWJp5grGd5ZNx4Tp0cdE4r0=管理等核心功能,通过高质量的管理活动,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优势提升;在宏观层面,经济管理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等,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实现经济稳定。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对市场规律、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经济变量的分析,指导企业管理层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1]经济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三)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企业能够在经济管理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升级,从而提升企业决策的精准性,以此来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加快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进程;[2]第二,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求。通过经济管理创新,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与市场服务的供给方式;第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洞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从而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全面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

二、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数字化管理意识薄弱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层数字化管理意识薄弱是制约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管理者习惯传统管理方式,缺乏对数字技术应用价值的深刻理解。企业管理层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现有管理模式足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对数字化创新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不够。这种意识滞后使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由于缺乏对数据驱动决策的信任,管理层忽视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新兴工具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潜力,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企业管理层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引导企业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管理机制和流程。这种意识薄弱不仅影响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还制约着企业在数字经济环境下进行管理创新的主动性。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是阻碍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首先,部分企业仍依赖传统管理模式,未能充分融入数字化思维。传统管理模式主要以线性流程、静态分析为基础,缺乏对动态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的敏锐反应能力;其次,传统经济管理模式过度强调经验与直觉决策,忽视了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方法,导致企业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显得迟钝;[3]最后,目前部分企业管理模式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中的潜力,使得企业难以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难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

(三)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不足

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不足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中的显著瓶颈,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效能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部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较高,“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企业数据无法在组织内部高效流通与共享。这种缺乏协同的数据管理方式,使企业在进行全局性战略决策时,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影响着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协作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利用不充分,企业管理层难以实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市场变化,错失应对市场挑战的机会。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企业在数据分析、信息整合、资源配置等方面效率低下,造成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冗余,增加了运营成本和管理复杂性。这种数据共享与协同不足的问题还影响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制约着跨部门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的有效性。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

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的重大问题,直接制约着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仍沿用传统模式,缺乏对数字经济环境下新兴管理需求的设计,造成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僵化,缺少灵活性,难以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制度设计,企业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造成资源浪费与企业管理失控现象频繁发生。此外,部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未能覆盖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全局性,造成部门间协调不畅、职责不清,进一步加剧了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管理制度不合理还造成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员工积极性,制约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一)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革新企业管理层数字化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直接关系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效果。因此,企业管理层需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革新数字化管理意识。首先,企业决策层需做好顶层设计,可由董事会牵头,设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负责推动企业管理层数字化意识的提升。可定期组织管理层参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培训学习,如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管理层参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考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数字化技术知识培训等,以此来提升企业管理层数字化管理认知程度;[4]其次,企业可将数字化管理意识的培养纳入管理层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设置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目标与任务,促使管理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5]最后,企业可引入数字化顾问团队,协助管理层制定与实施数字化战略,如企业可在内部构建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管理层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管理层主动参与数字化革新的积极性。

(二)搭建智慧化经济管理平台,推动企业管理模式数字化升级

搭建智慧化经济管理平台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数字化升级的关键步骤。首先,企业可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先进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从而构建集成化、智能化的经济管理平台。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支持、风险预警等多功能模块,能够实时监控企业的财务、运营、市场等关键指标,从而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其次,企业需在内部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流程,确保各部门的数据能够无缝集成与共享,从而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工作与资源优化配置。例如,企业可以搭建数据仓库、数据湖等;再次,企业可以将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为智慧化平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例如,企业可引入智能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以此来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6]最后,为确保平台高效运行,企业需对员工进行数字技能培训,以此来提升员工应用智慧化平台的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企业能够搭建一个智慧化的经济管理平台,以此来推动管理模式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全面转型,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三)健全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提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

健全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是提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举措。首先,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与规范,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一致、接口统一,从而消除 “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无缝流通。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五个环节。企业需要在这五个环节中构建完善的流程与技术支持,如采用先进的企业资源规划 (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 (CRM)系统,将各业务模块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促进跨部门的数据交流与协作。可采用数据中台技术,将企业各部门的数据集中处理,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支持不同业务部门实时访问数据;[7]最后,企业可引入协同工作平台,如企业社交网络、项目管理系统等,提升团队间的协作效率。通过协同工作平台,员工可以方便地共享信息、协同完成任务,以此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四)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管理规范化与运营效率提升的重要措施。经济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核心内容。首先,企业需要在深入分析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各项制度的制定方向,确保经济管理制度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可结合企业资金运作的特点,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报销审批、资产管理等流程,以保障资金流动的高效性;其次,预算管理制度可围绕企业年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流程,以此来确保各部门的预算与企业整体战略相一致。成本控制制度可以明确成本核算标准和成本控制责任人,以此来强化对各项支出的管理,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8]最后,为防范企业运营中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制度需涵盖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等环节,建立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例如,内部审计制度可以通过定期审查企业的财务和业务情况,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到位。绩效考核制度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通过量化指标、综合评价,激励员工为企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束语

数字经济时代为企业经济管理带来了新机遇。通过革新企业管理层的数字化管理意识、搭建智慧化经济管理平台、健全内部数据共享与协同机制、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等策略实施,可以全面推动企业经济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惠平.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与会计工作的新发展模式探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11):139-141.

[2] 杨杰.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策略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4(14):55-58.

[3] 张英.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与会计工作的新发展模式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06):114-116.

[4] 张海利.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建设路径[J].中国中小企业,2024(02):210-212.

[5] 刘金帅,王鹤亭.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与会计工作的新发展模式探究[J].商场现代化,2024(02):183-185.

[6] 郑少波.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01):45-47.

[7] 千子贻.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与会计工作的优化[J].现代商业研究,2024(01):44-46.

[8] 李远兴.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索[J].全国流通经济,2023(24):55-58.

作者简介: 王文秀,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