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企业间承诺、信任关系对绩效影响的内部整合机制研究

2024-12-03黄维模颜雨洁白慧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6期

摘 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以891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企业内部整合,通过回归分析法检验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对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供应链企业间关系促进了交易双方相关资源的共享,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并通过内部整合合理协调各部门资源,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供应链企业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而且要加强内部整合,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协同合作,从而实现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承诺关系;信任关系;内部整合;企业绩效;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F 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4)06-0693-10

The Intern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Commitment and Tru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on Performance

HUANG Weimo1,YAN YuJie1,BAI Hui2

(1.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600,China;

2.Tongchuan Branch of Shaanxi Coal Sell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rporation,Tongchuan 727000,China)

Abstract:In today’s highly competitive market,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business success,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business development.This study,based on a sample of 891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explores the impact of commitment and tru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on business performance.Factor analysis is used to measure internal integration,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test the mediating effects.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commitment and tru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and market performance.Additionally,internal integration plays varying degrees of mediating ro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itment and trust and performance.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facilitate the sharing of relevant resources between trading parties,effectively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and,through internal integration,coordinate departmental resources to enhance business performance.Therefore,enterprise manager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enterprise relations in the supply chain,but also strengthen internal integration to promote cooperation among enterprises in the supply chain,so as to achieve improved performance.

Key words:commitment relationship;trust relationship;internal integration;enterprise performance;mediating effect

0 引言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交流,使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新市场条件下,企业制定并采取以适应环境的战略对其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战略制定的关键维度,是在迅速、准确预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及时、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因此,企业需要有效地管理其内外部组织关系,保证市场信息及资源的及时掌握与充分利用,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而供应链经营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通过企业间的协作,使链条所有活动一体化,追求供应链整体最佳。因此,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一个战略方向,企业可借助外部资源,实现自身发展。

供应链企业间存在大量多种交易,并涉及多方利益,因此,供应链企业间交易过程会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承诺和信任关系作为组织成员彼此忠诚与信任的要素,可对交易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即在供应链条件下,企业间承诺关系和信任关系不仅可以促进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而且还可以确保其交易行为的公开公正。关于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的相关研究有:CURRALL等认为,信任是交易双方相信且自愿完成彼此约定、并能够承担责任义务,无条件支持双方。

ZHAO等指出,关系承诺是指合作成员为维持彼此良好合作关系,主动将各类型资源,如资金、实体等投入建立的意愿。郑晶莹等认为,供应链合作伙伴信任关系是指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彼此信任、互通有无,协作完成任务,能够做到共担责任、利益共享,基本实现供应链协同。

简兆权等指出,承诺是供应商、客户与企业相互忠诚,双方不计较短期利益,尽最大努力维持供应链企业间长期良好关系,提升组织间资源信息交换,增强组织间凝聚力。徐鹿等发现供应链信用依赖度越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效率也随之提升,通过合理占用供应链伙伴的资金,企业不仅能够维持供应链关系,还能显著提高运营中的资金管理效率。在供应链背景下,承诺关系和信任关系是维持交易连续性的关键。鉴于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构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信任关系与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并加入企业内部整合,进行进一步研究。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1.1 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企业绩效

供应链企业间存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商业联系,交易过程中各方之间的关系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承诺关系作为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企业各交易流程的作用影响企业运营。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研究认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使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由此,核心企业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客户资源,一方面,企业可以减少在市场寻求可靠供应商和客户而消耗的资源和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避免相关无效成本支出,进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财务绩效。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使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资源集中并互补,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条上各方关键要素信息的及时流畅传递,使核心企业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与供应商进行协作化生产,有效响应市场需求,稳固销售渠道,进而提高市场绩效,另一方面,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使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相互支撑,无缝连接,企业间的高效联合成为新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无形资源,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综合绩效。YANG等指出,承诺关系会加深双方交流意愿,通过建立互惠互利的良好关系,对供应链联盟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NEUTZLING等通过案例研究,表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发展。HUO和刘为岩研究发现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可以降低核心企业采购成本、期间费用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水平,改善财务业绩。RAO等和陈小正认为供应链企业之间主动共享资源会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以此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赵红林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间良好的承诺关系对企业的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会促进各方协同合作,进而对绩效产生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H1: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正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H2: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正向影响企业市场绩效。

1.2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与企业绩效

企业与上下游合作关系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各方交易次数的增加,进一步增进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供应n91XU3JZRFHf54nHgo225IdtQGSuzXvKhdUQFU4NbTs=链节点各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可以使交易方在采购、生产、营销等方面进行有效准确的信息沟通,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因摩擦、谈判、协商产生的时间消耗,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风险,并有效降低相关交易成本费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还意味着各方按时交货和付款,以保持供应链高效率运转,提高各成员企业财务绩效。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关系是相互间共享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在成员企业信任关系的环境下,各企业更易吸收异质信息资源,突破自身技术和管理壁垒,提高企业技术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掌握市场需求,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绩效。此外,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还可以提高供应链节点不同背景企业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减少对详细合约以及完善监督的依赖,可以实现各方默契配合,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对市场变化做出积极反应。

RAMASESHAN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关系对战略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PANAYIDES等研究指出,信任关系对供应链合作、供应链绩效发挥正向影响。张旭梅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认为信任关系对供应链企业进行知识交易与合作绩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王丽平等利用 156 家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对企业的交互能力和合作绩效都有积极的影响。陈小正认为,信任与企业绩效有密切联系,即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此基础上的合作降低了双方交易的激励成本,监督成本以及风险成本等,从而直接正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王继光等提出,供应链伙伴加强信任关系,可以促进更多资源的相互分享,从而提升企业创新与市场绩效。可见,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会维持加深各方合作关系,进一步影响绩效。综上,提出假设。

H3: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正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H4: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正向影响企业市场绩效。

1.3 内部整合的中介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关注供应链外部相关整合,内部整合也应成为其关注的重点。内部整合是企业战略、行动和程序的系统性,主要有跨部门信息共享、数据整合和系统规范。良好的内部整合可以通过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沟通,优化企业对交易伙伴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措施,进而增强供应链运转,提高核心企业绩效。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研究认为,供应链承诺关系使核心企业较易获得材料供应和客户需求相关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内部整合及时推进各部门之间信息和资源共享,并对各部门进行协调统一,将所得信息资源融入到制造进程中,以此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息和资源传递的过程也是供应链信任关系构建的过程,在信任基础上,各交易方减少彼此间的投机和欺诈行为,企业对交易方提供的信息资源在系统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整合进行数据甄别与筛选,以此投入相关流程部门操作,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市场绩效。此外,企业不同程度地内部整合会导致其不同程度的吸收外部资源信息,进而体现反映在企业的能力和绩效上。YEUNG等提出信任对内部整合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研究证明信任对内部整合具有正向影响。BARNEY研究发现内部整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其绩效。曾敏刚等指出,供应链中信任关系存在于上下游企业对核心企业,供应商和客户认为核心企业通过内部可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协调,高效率运转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综合绩效,从而有利于供应链条各企业获得更多利润。许江波等认为,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核心企业会通过内部整合以顺畅的信息沟通、规范的管理过程提升与供销商的合作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绩效。鉴于此,提出假设。

H5: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5a: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财务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5b: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市场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6: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6a: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财务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6b: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市场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研究选择供应链特征较明显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其2018—2022年5个年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确保数据可操作的严谨性和稳健性,对数据进行了处理:①剔除样本中包含的ST和*ST企业,以确保所选样本企业财务状况的一致性,减少特殊值对实证研究带来的不良影响;②剔除无法获得衡量变量指标的上市企业;③剔除2018—2022年5个年度间数据不全或不连续的企业。通过数据筛选,研究最终样本包含891家上市企业的4 455个观测值。其中,样本企业相关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锐思(RESSET)数据库和公司披露年报收集整理,实证研究软件采用SPSS和Stata。

2.2 变量定义

2.2.1 被解释变量

对于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采用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衡量,财务绩效选用总资产收益率(Y1)指标,该指标可同时反映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市场绩效选用营业利润率(Y2)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企业在增加销售额的同时营业成本的变化。同时,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成本费用利润率(CPM)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2.2.2 解释变量

对于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和信任关系的衡量,张旭梅、王继光等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借助问卷调查来度量。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可以确保核心企业集中拥有供应商和客户信息资源等,因此,采用集中度衡量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具体表示为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的平均数,供应商集中度采用前5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例,客户集中度采用前5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可以保证交易公开公正,信任还意味着按时交货和付款,因此,采用信任度衡量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用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为获得的供应商信任度,用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为给予的客户信用度,最终采用供应商信任度和客户信任度的平均数作为衡量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指标。

2.2.3 中介变量

从内部整合分析,选取样本企业7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使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企业内部整合水平。其内部整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4 控制变量

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中借鉴了同类文献研究,主要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企业年龄、第一股东持股比例,除此之外,控制了企业的年度因素。变量定义见表2。

2.3 模型设计

根据文献归纳、理论推导变量间的关系,提出理论模型。

基于前4个假设,构建相关模型检验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信任关系分别与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关系

Y1=α0+α1X1+α2C1+α3C2+α4C3+α5C4+α6C5+∑C6+ε(1)

Y2=α0+α1X1+α2C1+α3C2+α4C3+α5C4 +α6C5+∑C6 +ε(2)

Y1=α0+α1X2+α2C1+α3C2+α4C3+α5C4+α6C5+∑C6 +ε(3)

Y2=α0+α1X2+α2C1+α3C2+α4C3 +α5C4+α6C5+∑C6+ε(4)

式中,Y1,Y2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代表总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X1,X1为解释变量,分别代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α0为常数项;αn(n=1,2,…,6)为对应项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其余符号代表控制变量。

基于假设5和假设6,在上述4个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内部整合变量,构建模型5和模型6进行验证。式中,各变量符号的含义与表1一致。

Y1/Y2 =α0+α1X1+α2I+α3C1 +α4C2+α5C3+α6C4 +α7C5+∑C6 +ε(5)

Y1/Y2=α0+α1X2+α2I+α3C1+α4C2 +α5C3+α6C4+α7C5+∑C6 +ε(6)

3 内部整合指标测算

企业内部整合可以反映其资金、产品运转以及各部门操作流程等状态,因此,很难选用单一指标对其衡量,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参考付美丽使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内部整合水平的研究,对企业内部整合的度量也依靠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处理,共选择7个二级财务指标对其降维以获得更准确描述内部整合的指标,使企业内部整合的分析更加全面具体,结论也更加准确有效。

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使用因子分析法,各变量指标数据要具备可综合性,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选取的内部整合二级指标中,首先,需要对营业成本率(O)、期间费用率(P1)、应收账款周转率(A)以及应收账款占比(P2)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即对原有数据取负值;其次,采用标准化法来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Zscore)处理公式为

Yi=Xi-S(7)

式中,i为第i个指标(i=1,2,…,7),Xi为第i个指标的观测值;为指标观测值的平均值;S为数据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S=1n-1∑ni=1(Xi-X)2(8)

式中,n-1为自由度,其余符号代表含义与上公式一致。

经过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的内部整合二级指标消除了量纲上的差异,便于后期观察和测算内容研究。

3.2 内部整合的测算

数据通过SPSS标准化处理后,进一步进行相关检验测算,具体分析步骤如下:第一,可行性分析,即对样本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值为0.667>0.6,相应P为0.000,说明对内部整合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具有意义。第二,主因子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表3,在满足特征值大于1,同时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条件下,提取到3个主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2.983、1.415和1.236。第三,建立因子载荷与命名,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建立因子载荷矩阵表,根据公因子在变量上的载荷进行提取命名,对提取的3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内部经营效率,资金周转率和产品周转率。最后,根据旋转得到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因子得分函数,再利用各因子得分计算综合因子得分函数,其中,综合因子分析函数如下。

I=α1F1+α2F2+α3F3(9)

式中,I为各制造业上市企业内部整合的总得分;αi为因子的方差贡献率;Fi为各制造业上市企业内部整合程度因子得分。(其中i=1,2,3),相关计算数据来源于表3和表4。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组件得分。

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由因子得分系数乘以原始变量,可求出各因子的得分函数。

F1=-0.092O+0.065P1-0.101A+0.045P2+0.461F+0.429N+0.278T(10)

F2=0.572O-0.535P1-0.071A+0.060P2-0.108F-0.045N+0.012T(11)

F3=-0.094O+0.039P1+0.575A-0.552P2-0.161F-0.063N+0.201T(12)

由F1、F2、F3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占总的因子I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再经过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综合因子得分函数。内部整合的综合因子得分函数如下所示。

I=32.772F+25.594F+22.109F80.475(13)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变量描述性与相关性统计分析

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前,先对研究变量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对回归模型和假设检验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5。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列示:被解释变量Y1和Y2在不同企业间整体存在差异。解释变量X1,X2均值为正数,I均值为负数且标准差最大,说明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较弱aWV6ec56u/3WKXUw1V0JT7ZPQXFndy6xvNUY2s4SrOY=,且企业之间管理也存在较大差异,即企业内部整合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控制变量描述性结果显示,样本企业之间规模差异不大,并且各企业处在不同的成长发展水平上;各企业之间在资20omWWlDnX71mMtmWZ6hufFu+ky4Be7qXDOIx4aNrBs=金管理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方面有较大差距;根据企业年龄均值,样本企业上市时间较长,且不同企业上市时间跨度大。

通过Pearman分析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关性系数结果显示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结果显示,制造类企业X1、X2、I与Y1和Y2的相关关系均为正数,初步说明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和信任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同时,I与X1、X2也呈正相关关系;控制变量部分可以看到C1,C3与Y1、Y2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2与Y1和Y2呈负相关关系,或与整体市场环境有关。

4.2 回归分析

4.2.1 Panel Data模型设定

面板数据包含不同维度的信息,其模型也有不同形式: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其数据模型形式直接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因此研究前要对模型进行判别设定。首先,对模型采用混合效应还是固定/随机效应进行判断;其次,判断模型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采用到的方法分别是F检验和Hausman检验。模型设定结果见表6。

根据结果,F检验P值均为0.000 0,因此,模型拒绝了采用混合效应模式原假设,通过Hausman检验P值均小于0.05,即检验结果确定研究所涉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4.2.2 回归结果分析

1)供应链企业间承诺、信任关系与绩效。

首先进行主效应验证,以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X1)和信任关系(X2)为自变量,以财务绩效总资产收益率(Y1)和市场绩效营业利润率(Y2)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下,见表7。

模型1是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财务绩效的回归,结果显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财务绩效在1%的水平下存在正向相关关系(β=0.039 5);根据模型2得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市场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β=0.686);从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产生积极正向作用(β=0.164,0.070 1)。即上述结论表明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文中前4个假设得到支持。

2)内部整合的中介作用。

在主效应基础上加入内部整合(Ⅰ),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分别验证内部整合对供应链承诺关系影响绩效的中介作用和内部整合对供应链信任关系影响绩效的中介作用。

第一,内部整合对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影响绩效的中介作用。

内部整合对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影响绩效的中介验证分为3步。①验证的是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和绩效的关系;②验证的是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和内部整合的关系,通过前两步验证后;③验证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内部整合和绩效的关系,具体检验结果见表8。

模型5a1和模型5b1显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与模型1和2结果一致;模型5a2和模型5b2实证得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内部整合在1%水平下正向相关;即中介效应前两步验证通过,模型5a3中,回归结果显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系数不显著,内部整合系数仍正向显著,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通过内部整合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影响,即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影响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且为完全中介效应,假设H5a成立;模型5b3中,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内部整合系数均正向显著,说明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市场绩效的影响通过增加内部整合的路径起作用,内部整合在其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5b成立。

第二,内部整合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影响绩效的中介作用。

内部整合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影响绩效的中介验证同上,具体检验结果见表9。

模型6a1和模型6b1显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在1%水平下正向影响,与模型3和4实证结果一致;模型6a2和模型6b2回归得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与内部整合呈现显著正向相关;即中介效应前两步验证通过,模型6a3中,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内部整合与财务绩效仍正向显著相关,即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财务绩效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6a成立;在模型6b3中,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系数不显著,内部整合系数仍正向显著,即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影响市场绩效中扮演了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6b成立。

4.2.3 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选择制造类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替代模型中的总资产收益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替代营业利润率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验证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净资产收益率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影响,以及内部整合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与结论一致。

5 结语

1)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均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内部整合的中介效应被研究证实成立,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影响财务绩效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在影响市场绩效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与财务绩效关系中,内部整合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与市场绩效中,内部整合扮演了完全中介作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信任关系促进了交易方彼此信息资源共享,在降低相关交易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整合合理协调各部门充分有效利用相关资源,进行协同生产,优化制造,增强供应链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绩效。

2)企业组织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外部学习,并与供应链节点交易方加强战略合作,巩固彼此信任,促进供应链企业间资源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企业间夯实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的基础上,企业可以让供应链节点成员参与其制造生产过程,帮助其迎合客户需求,占有市场,共同向长远目标发展,实现共赢;企业通过增强内部整合,以其为核心,与供应商和客户有效对接,构建供应链标准商业流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统一,在市场中显示自身的信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亚峰,张强.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04):93-95+98.

[2]CURRALL S C,INKPEN A C.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trust in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2,33(03):479-495.

[3]ZHAO X D,HUO B F,FLYN B B,et al.The impact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in a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03):368-388.

[4]郑晶莹,李志刚.信任关系对供应链协同和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6):90-92.

[5]简兆权,李敏,叶赛.企业间关系承诺与信息共享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能力的作用[J].软科学,2018,32(07):70-73+88.

[6]徐鹿,孟雪.供应链融资对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影响[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4,45(04):400-414.

[7]邓丽红,黄佳颖,何净.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供应链协同的中介效应[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02):183-189+204.

[8]YANG J,WANG J,WONG C W Y,et al.Relational stability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 in supply chain[J].Omega,2008,36(04):600-608.

[9]NEUTZLING D M,LAND A,SEURING S.Linking sustainabilityoriented innovation to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integr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72(20):3448-3458.

[10]HUO B.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on company performance:A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perspective[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17(06):596-610.

[11]刘为岩.供应链整合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8.

[12]RAO Y,GUO K H,CHEN Y.Information systems maturity,knowledge sharing,and firm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5,23(02):106-127.

[13]陈小正.供应链视角下信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14]赵红林.信任关系与承诺关系对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J].绿色科技,2021,23(12):267-270.

[15]RAMASESHAN B,YIP L S C,PAE J H.Power,satisfaction,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in Chinese storetenant relationship and their impact 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Retailing,2006,82(01):63-70.

[16]PANAYIDES P M,VENUS,LUN Y H.The impact of trust on innovativeness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2(01):35-46.

[17]张旭梅,陈伟.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承诺与合作绩效——基于知识交易视角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65-1874.

[18]王丽平,韩静静.供应链企业间机会主义行为对合作绩效的影响—交互能力和信任的中介作用[J].价值工程,2016,35(02):76-79.

[19]王继光,牛凡,刘友.供应链伙伴关系、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20,33(03):21-25.

[20]YEUNG J H Y,SELEN W,ZHANG M,et al. The effects of trust and coercive power on supplier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0(01):66-67.

[21]BARNEY J B.Purchasing,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relevance of resourcebased theory[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2,48(02):3-6.

[22]曾敏刚,林倩,潘焕雯,朱佳.信息技术能力、信任与供应链整合的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7,29(12):217-225+257.

[23]许江波,蒋晓浩.供应链集中度、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上市公司绩效[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118(20):88-94.

[24]付美丽.供应链整合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责任编辑:王强)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碳排放—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测度与对策研究”(2021ND0235)

作者简介:黄维模(1974—),女,陕西韩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