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桐城:六尺小巷人世大道
2024-11-30陈诺刘美子屈彦
有人说这座城很小,宽不过“六尺”;有人说这座城很大,装得进“天下”。
踏上青石板,步入这个被誉为“中国文都”的千年小邑——安徽桐城,用脚步丈量这里的六尺小巷与人世大道。
小巷的底色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桐城位于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至今已有1200余年建城史。
从高空俯瞰,桐城老城形似金龟,数不清的街巷如同龟板上的纹路。行走其间,可见它们宽窄不一、往来交错。这里自古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
读懂了这些街巷,就读懂了桐城。这座城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六尺巷。这条长不过百米的窄巷连接着一个关于礼让的故事。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发生宅基纠纷,千里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贤思齐,也退让三尺。这条六尺巷从此美名远扬。
“礼让和谐是我们桐城的文化底色。”桐城市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汪传荣说,桐城街巷虽窄但宽,装得下世界。
一个“和”字,随着街巷延续至今。张英的十二世孙张耘如今仍在六尺巷边工作生活,身为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的他,常用老祖宗的故事调解家长里短、矛盾纠纷。
“街巷依旧在我们脚下,亲仁善邻的和文化种进心里。”张耘说,“六尺巷”从一条巷子变成调解方法乃至社会治理方方面面的“工作法”,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文脉的海拔
文庙与桐城市博物馆仅一墙之隔。高脊飞檐下,博物馆低了文庙一截。
这是中国保留至今的古城中难得的奇景:文庙位于城中心,也是周边建筑的制高点。“唯有读书高。”汪传荣一语道出桐城人崇文重教的普遍自觉。
三步一殿、五步一宫、十步一学,历史上的桐城,“城里街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
响当当的桐城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代表人物不少都是从这里起步,融合前人文学理念和技巧,最终归聚全国作家1000余人,留下2000多部传世之作。“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宗旨,“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门径,至今影响深远。
走进桐城名人雅士故居,多半都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劝学”的故事。晚清名士姚莹故居里,一段“慈母严督夜课儿”的故事,在桐城可谓家喻户晓:为鼓励少年姚莹进学,母亲张氏夜抄制义和唐诗,课余竭力延师教子,姚莹终成大器。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是桐城的一句民谚。
这样一种生长于民间的力量,推动着厚重文脉的延续。据记载,明清两代桐城共出进士、举人超过800人。如今只有74万人口的桐城培养出近5000名博士、近20名院士。
2022年,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迎来120周年的生日。其创办者吴汝纶曾东渡日本,以求新学,原本是要办好京师大学堂,学成归来直接回到家乡,筹建桐城学堂,并立志“有进无退”。
对于年逾花甲的张新富来说,这也是他的毕生志向。2022年,张新富从桐城一高中校长岗位上退休后,便参与创办起桐城市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如今一年培训学生达十余万人。
为了鼓励学生上进,基地建起桐城文化体验馆,张新富多方搜集400多句桐城名家名言,一一陈列上墙。“想让孩子们知道,身为桐城人,要有读书成才的自信和紧迫感。”张新富说。
吴汝纶留下的一句楹联见证一切:“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这也是一位教育学家对桐城学子的殷殷期待吧!
国器的未来
2022年,航天员刘洋在中国空间站亮出一面写有“勉成国器”的雕刻板。那一刻,桐城的精神飞向寰宇。
“勉成国器”是桐城中学的校训,亦是不少桐城人的心之所系。
有人曾用“儒侠并举”形容过桐城:姚莹一生报国安民,晚年给书房起名“十幸斋”,庆幸得于天者有十事,其幸五有“天下信之”,其幸七是“生长中国”;学者方以智、美学大师朱光潜、哲学大家方东美、计算机科学家慈云桂等一代代桐城人接续奋斗。
经世致用的文脉肌理,让桐城面对产业变革的困境,依然以开放之姿迎接挑战。
“小袋子、小盖子、小刷子、小配件”,昔日桐城的四小产业正向“绿”而行。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确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医工医药健康等新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彭寿带着中玻太阳能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桐城。短短一年,全球首条一窑八线光伏玻璃生产线成功引板,一举创造七个“世界第一”。
“我们要把桐城的风骨和理念带到广阔的奋斗天地中,带到为国效力的事业中,带到科技创新的征途中。”身为桐城人的彭寿说。
从桐城中学设立“国器班”“钱学森班”,到桐城成立创新研究院,出台“院士政策十条”……厚重文气终成发展底气。
以“和”为底色,以“崇文”为土壤,以“国器”为目标,以“鼎新”向未来。“六尺”是桐城的形,“天下”是桐城的魂。当发展的天际线不断刷新,一条条关乎宽厚文脉的“精神线”正徐徐铺就。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