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得出去”到“走得进去”“留得下来”
2024-11-30侯晓楠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年来,以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在国际市场上高歌猛进,初步形成了更为市场化、规模化、年轻化的出海新生态。
出海新范式
2023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额达1621亿美元。文化出海“新三样”不仅在规模上持续增长,还在做精内容、做透市场、做强产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现从“送出去”到“卖出去”的新突破,深入全球青年潮流文化之中。接下来,还需更进一步,从“卖得出去”到“走得进去”“留得下来”,打造全球流行的中华文化IP。
“卖得出去”是第一步。做精内容,是数字文化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以影视出海为例,国产剧不仅出口规模实现了增长,还从过往以亚太市场为主覆盖至更多的欧美国家。题材类型也不断拓宽,在古装剧之外,都市、家庭、青春、悬疑等类型剧接连出海,初步显现百花齐放的国剧出海趋势。在TikTok(海外短视频社交平台)播放量排名前50的中剧中,现实题材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每一个新类型的扩充,都意味着有更多的新受众和市场在欣赏中国影视、亲近中国文化。
更重要的是“走得进去”。从看中国网文,到聊中国文化,再到写中国故事,有大批海外读者走上了创作道路。目前,仅起点国际平台就培育出约43万名海外网文作家,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喜欢在作品中借鉴中国题材、融入中国元素,催生形成了中国故事全球化写作的新现象。
关键在于“留得下来”。IP要有留存性,不能昙花一现。全球经典IP,如迪士尼、漫威,都是陪伴一代代人成长、经得住时间和市场考验的常青IP。新形势下,中国IP登上世界大舞台,必须直面全球各大平台、海量作品的竞争,更需以长期主义的耐心与定力做好IP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规划。
五个发力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中国数字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一是打造全球共创平台,培育复合型文艺人才。
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数字文化产业以开放的机制,汇聚广泛、多元、年轻的创作力量,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
要适应文化新业态,培育和吸纳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汇聚“科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既懂中国传统文化,又掌握互联网前沿技术,能够加速中华文化符号的国际化、现代化传播。打造全球共创平台,吸引海内外优秀创作人才。
二是培育文化精品,打开“读懂中国”新窗口。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IP走向世界的底气。无论是《庆余年》中的中国诗词,还是《我的阿勒泰》中的风土人情,都体现了“中国出品”的独特魅力。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既需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全球性表达,也需要秉承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浇灌生活之树、书写时代之光。实践反复证明,能够被海外用户理解、共情、认同的内容,才具备“留得下来”的潜质。无论是在内容叙事上,还是体验方式上,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中国性”文艺成为“世界性”语言。只有聚焦提炼人类共通情感,中国IP才能真正与世界共振。
三是紧抓前沿科技,以创新打造文化出海“加速器”。
加快文化传播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规划,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相辅相成。接下来,可进一步形成双向促进的产业循环。
以网络文学出海为例,中国网文的内容存量与出海转化量之间还存在巨大缺口。近年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翻译产能和效率有了大幅突破。下一步,还可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场景,打造文、漫、有声、衍生等一体化体验平台。
四是做强产业融合,“抱团出海”打响文化品牌。
近年来,中国数字文化出海基本形成立体化、生态化的传播格局,如互联网平台“造船出海”、内容企业“借船出海”、广大创作者“搭船出海”。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策支持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国剧在海外的好口碑,就是影视行业同仁依靠一部部优秀作品共同打开的局面。
五是链接全球资源,应用全球经验。
文化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不断繁荣发展。近年来,中国数字文化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模式,从海外发行、版权交易、授权开发向联合开发、国际共创积极拓展,致力于打造全球化IP。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打造文化出海高地,需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寻找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共鸣。要在文化立场上坚持主体性,深挖中国文化特色与底蕴;在内容生产上坚持创新性,为中国IP打开广阔舞台;在产业发展上秉承包容性,广泛吸纳先进技术与全球经验,在全球语境中保持前沿竞争力。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