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视角下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多维影响和对策
2024-11-27吕媛媛刘振天
【摘 要】 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本位,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深度变革、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以回归教学为主题对筛选后的39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提炼出影响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内外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教育评价改革在促进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牵引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和现有不足,并从校际差异和人际差异两个维度加以考量,提出推动高校教师回归教学本质的三点策略。
【关键词】 回归教学;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11-0073-0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11.012
【作者简介】 吕媛媛(198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创业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刘振天(1964—),男,吉林榆树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教师回归教学的内涵
教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强调重视教育教学任务,致力培养发展高质量人才,是高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回归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将教学工作作为其职业的核心和重心,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强调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专注和投入,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重点体现在专业发展、学生中心、教学创新、社会责任和情感投入等层面。高校教师回归教学的内涵理解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要求,呈现出更加注重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特征,以及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多重性。然而,现实中部分高校教师群体仍存在重心偏移、忽视教学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发展滞缓和教育改革难以落实[1]等问题,特别是高校在人才引进和教师职称评定中的“五唯”顽瘴痼疾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评职称的本意旨在对专业人才的技能和能力进行鉴定评价,然而,“五唯”倾向导致评定过程扭曲,阻碍了教学人才的专业发展,同时对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进步也造成了负面影响[2]。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艰巨责任与崇高使命,更应视立德树人为工作之根本,全力培养“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6月21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四个回归”[3]。“四个回归”倡导教师深化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将教育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强化教师在知识传递和价值塑造中的双重作用;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持续反思和创新的必要性,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4],确保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本身与人才培养,落实其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键任务,更是全社会对尊师重教价值观和良好学术风气的深刻认识。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提炼了影响教师回归教学的主要因素,特别关注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回归教学的显著影响,旨在优化高校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深入探究如何推动教师回归教学。本文聚焦“破五唯”视角下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多维影响和对策研究,选取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检索时段为2018年11月至2024年3月,文献检索初期,设定主题词为“回归教学”,共收集文献1335篇。继而,制定了相应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全文可获取”“教育学学科文献”“CSSCI期刊论文”“中文语言文献”和“主题为高校教师回归教学的文献”作为纳入标准。本研究最终采用39篇相关样本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在对纳入的39篇样本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质量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文献数据处理和抽取步骤,深度挖掘和解析文章内容,系统性抽取文献中包括研究背景、理论(政策)依据、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成果、研究路向启发和尚存研究不足在内的九个维度的重要数据,整理出“九维文献内涵数据抽取单”以供后续开展研究。
依据内涵数据抽取结果,发现现有研究基于多种研究范式、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影响高校教师回归教学本质的因素,且这些因素都与“现行政策与背景”密切关联,并较为一致地指向“教育评价改革”这一研究路向。据此,本文得以进一步确认后续研究的分析维度。首先,基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重维度对影响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因素加以凝练,初步研判涉及因素与教育评价革新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前述文献内涵数据提取的结果,从政策背景、高校管理运行机制、教师发展等维度探讨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显著影响。
(二)研究结果
1.影响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内在因素
一是与教学任务无关的职责泛化。教师通常扮演着重叠交错的角色,学界普遍从“教学作为第一职能的内在属性”[5]和“高校教师劳动异化”[6]两个角度加以思考。部分学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五育”的教育趋向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始终秉持“教学者角色意识”[7]。另一部分学者则强调,当前教师所承担职务的多样化和工作的复杂化是其角色泛化一体两面的体现。教师角色从单一教学工作扩展到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任务、学生心理辅导、社会参与等多方面,不仅涉及基础教学活动,还要面对职称评定和专业培训等职业发展任务以及监督评比和信息采集等额外工作。职责泛化导致教师的核心教学职责受到挤压,影响其专注于教学和研究。
二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教学价值匹配不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否合理分配时间,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有学者认为, 强化“教学学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多元化发展[8]。然而,此类非直接教学工作隐形地强制教师缩短其闲暇时间,减少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教学能力的关注。专业水平相对更高的教授群体往往由于科研、讲学、社会服务等能够带来更高的收入报酬,仅有少量的时间投入教学当中[9],这明显背离了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不仅减少了教师投身教学创新和教育研究的机会,还可能影响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坚守。
三是身体负担加重和消极情绪持续。教师群体职业倦怠感不断攀升,长时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不仅会引发失眠、焦虑等现象,其导致的教师职业病也已然成为常态且呈年轻化趋势。据统计,超72.7%的高校教师表示其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年轻教师(40岁以下)占50.9% [10]。身体负担加重导致教育信念感随之下降、教师与学生互动减弱等都影响教学效果和氛围。有研究表明,高校对教师管理的过多过细,容易引发教师持续性的精神紧张[11]。不尽如人意的身心健康状况看似只是教师个体状态欠佳,但实际上对教学质量、教学效能、教学环境都产生了长久的消极影响。
2.影响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外在因素
一是五唯导向的学术KPI盛行。关键绩效指标(KPI)是衡量组织、团队或个人在实现既定目标和业务表现的量化指标。学术KPI如今已然成为高校教育活动“考核”的指挥棒,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对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的过度追求,甚至出现了部分异化现象,如将发表SCI的数量、影响因子及引用率等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目标。此外,多数高校评定教师职称时,对科研成果设定了具体的量化标准,由于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量化难度大以及缺乏客观且全面的评价标准,科研能力被视为评审的核心标准。这不仅分散了教师日常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还窄化了评价视野,忽略了教育过程的多维度价值,削弱了教师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投入。
二是行政部门存在中心化管理倾向。中心化管理倾向指的是在教育体系中,政府或行政部门倾向于通过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来控制和监督高校的各项活动,以确保政策的一致实施和教育目标的达成。政府部门管理权力越位、介入过多影响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和活力[12],政府部门对高校的干预和管理“过细、过多”,学校需要就其教学情况的改变、管理方向的调整、人员变动、资金使用等进行详尽的汇报和申请,这一过程往往衍生出不利于教师安心教学本职的情况。
三是学校管理模式滞后。高校现有管理模式无法凸显重视教学的管理导向,权力运行中配置不合理,使得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长期处于纠缠状态,无法有效调和。有学者提出,“从现行的高校管理可以看出其以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手段和价值理念”[13],此类制度通常设立严格的规章流程、全面的监督机制和评价系统,强调效率和执行力的不断优化,以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在这种理念驱动下,教师管理方式逐步倾向效率主义和功利主义导向。“统一管理”“严密计划”和“刚性控制”明显缺乏对教师个体特殊性的关注,一定程度僵化了指标弹性设计[14]。面对这种评价体系,教师不得不追逐分数以维护个人尊严,这在教师群体中催生了竞争环境,最终导致工作负荷和“负担螺旋”的困境。同时,不少高校领导层教育理念较为陈旧,难以匹配教育新动向,普遍追求最大化效益,这一做法通常不具人文关怀,消解了教师的协商共识,从而加剧教师的消极情绪,无法引导教育实践回归“教学即德性生活”的初心[15]。
四是与家长互动存在公共理性遮蔽和期待认知偏差。在某些情境下,个体或群体对于公共利益和合理性的认识受到限制或干扰,导致在判断和行动时忽略了公共利益或合理性原则,形成公共理性遮蔽。高校的家校互动更多地围绕学生的学术进展、职业规划、社会参与等展开,家长与教师沟通虽不如中小学时期频繁,但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复杂性加剧及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增强使得家长作为支持者的角色要求有所提升。在与家长互动的语境中,期待认知偏差体现为家长对教师角色和责任的期望与教师实际能力和职责之间的不匹配,教师的工作压力通常存在遮蔽性[16],家长难以全面了解和共情,也容易造成对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
五是社会价值认知偏颇。首先,社会价值认知偏颇和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群体的过度负担,阻碍了其专注教学。前者主要体现为公众的普遍偏见和刻板印象,而后者则是当今舆论环境对其不合理关注。社会普遍对教师有过高的责任要求和行为美化[17],然而,教师很多心理压力和精神消耗都源自过高的道德要求和无法满足的物质保障。其次,社会关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短视现象。当前社会的“学历通胀”迫使高校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对培育以创新批判能力为基础的科学家精神的重视程度不高,且数据与教学内在逻辑上的冲突存在“数据迷思”,亟须回归教学本体进而超越“数据迷思”[18]。总的来说,社会对于教育成果的过分追求、对教师工作的严格监控以及对教育问题的误解与不当归责构成了高校教师面临的复杂挑战,使得他们处于两难境地:既要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又要承担与现实条件不相符的责任。
三、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回归
教学之本的举措与不足
结合前述“九维文献内涵数据抽取”的初步结果,通过对影响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行为及其关注点;第二,教育评价改革有助于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明确政府、高校、教师、家长等各方的责任和权利,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第三,当教育评价体系趋向更加公平时,教师更可能将精力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学生需求上。以上结论均指向教育评价改革这一向度,因而本研究重点结合系统性文献综述的结果进一步分析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举措与不足。
(一)国家政策层面:导向鲜明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仍待完善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19],为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改进人才评价层面,2018年7月,《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和《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改进人才评价改革的具体方案。在高校评价体系建设层面,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育教学评价,引领新时代教师在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育教学能力为重中实现专业发展[20]。在教师评价层面,2020年12月,人社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从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等方面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从分类分层评价、创新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评价机制[21]。总的来看,近年来相继实施的教师评估与考核政策已成为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推手,促使高等教育领域在体系架构、政策实施及操作执行等众多层面优化提升,真正做到落实“四个回归”[22]。国家政策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凸显了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指向,多维评价理念得以确立,多样化评价标准得以逐步实施,明确了教学活动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然而,从质量保障效果看,“五唯”带来的僵化的评价观念仍然对教师回归教学之本产生了理念和机制上的阻碍:一是政府长期以来作为评价政策制定者和评价过程实施者的单一性尚待突破,高校、社会、专业机构和学生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多主体共治的治理体系尚未成熟;二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多部门联动在政策执行层面的协调性和系统性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高校管理层面:评价方式革新有待进一步落地
在当前政策背景下,“破五唯”视角下教育评价改革尚未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高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评估等总体性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应地,针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方式革新有待进一步落地[23]。现行评价标准尚无法科学充分地体现校际差异,致使不同层次高校教师偏离教学的程度呈现差异化。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理性反思的手段之一[24],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应兼顾代表性成果和学术积累,评价标准应基于科研成果是否促进知识创新,避免产生无意义的学术泡沫[25]。现有评价标准仍囿于过度关注学术研究表现,未充分考量学科差异与工作领域差异的实际。大部分高校的教师职称晋升主要依据其在学术研究的表现,相对于教育和社会贡献的成果而言,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较易操作,是基于科研成果的量化结果,采用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标准对不同学科与专长的教师进行评估也有失公允。教育本质上是“学为中心”的育人实践,因此,教师工作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应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程度”[26]的达成度体现,这要求教书育人二者平衡发展。教师不仅课要上得好、上得专业,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相对应的学业述评[27]。教育评价的指标应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确保教师和高校评价的标准都聚焦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28]。因此,无论是问责、激励还是管理,教师评价框架内的所有决策都应从为学生发展考虑出发。另一方面,评价方式革新有赖于人工智能应用的介入与融入,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教师发展层面: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有待同频同向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同频同向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体现,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研究兴趣,强调教学的核心地位,其出发点在于全面地认识教育工作本身,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29]。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强调克服以往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转而强调分类评价、内涵评价和特色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立德树人贯穿评价始终,强调了教师在教书育人层面的全心投入和质量提升,有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相互促进。然而现实中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使得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未能形成同向合力,呈现出“目的和手段间的错位”和“激励和约束间的失当”[30]。对教师工作的评定标准应关注课堂质量,减少各种与教学质量无关的内容比例,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比的应该是教学质量和学生认可度,促使教师专注专业发展,推动其提升职业生命价值活力性[31]。
四、推进高校教师回归教学之本的对策
(一)基于校际和人际差异考量的评价标准优化向度
一是评价标准应更为科学地体现校际差异。高等院校之间的办学、定位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其需要实施分层次的评价体系[32]。研究型大学在教师评价中优先考虑科研成果,再则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教学研究型大学先平衡专业科研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再则关注社会服务;本科教学型学院(大学)和专科教学型学院更强调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贡献,科研成果则次之。在进行职称评审时,还需根据高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和方向定位,区分其是偏好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前者在职称评定中更关注教师科研水平和成果,后者则强调教师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非“双一流”高校的资金、资源、设施相对薄弱,评价导向影响在其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的平衡中更为显著。同时,非“双一流”高校往往聚焦于教学,本身就承担更重的教学职责,此类高校的教师反而更易偏离教学核心工作。因此,非“双一流”高校应清晰定位其教学与研究优势,以防教师过度追求研究成果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33]。
二是评价标准应充分关照不同学科和工作领域教师的人际差异。目前,高校大多数的职称评定只是将教师分为“科研型人才”和“教学型人才”。然而仅分为两大类较为笼统,缺乏准确性,可进一步细化为“科研型人才”“教学型人才”“科研教学并重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思政工作型人才”和“专职辅导员”等,相应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机制,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更专业地开展本职工作[34]。此外,应当充分考量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人文、社科领域教师教学偏离倾向并不明显,反而理科教师更易受到科研成果压力影响,导致其减少对教学的投入[35]。与此同时,文科专业的教师更难获得高级别的研究成果,继而在评价机制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职称评定指标充足的情况下,应按学科特点进行评价,这对于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提升学科内部教师在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达成度意义深远。
(二)强化教学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到学校层面,应继续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确立多元化评价标准,重视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减少对传统“五唯”的依赖。实施全面性、立体式评价体系,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向度,构建涵盖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师德师风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科学实施分层分类评价,确保评价更加全面、公正。始终坚持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基于专业道德建构视角优化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倡导质量导向,有效完善和运用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获奖等多维度达成度的评价方式重点考评教师的教学实绩。科学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引入学生反馈、同行评审等多维度评价机制,确保评价体系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持续改进科研评价,突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支撑人才培养的作用,推行代表作评价,避免简单以论文数和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强调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教师职称评审体系,根据不同学科、岗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指标,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群体,实施多维综合评价,探索运用长周期评价方式、实行标志性成果申报认定替代、重视学术团体和学科建设贡献度、聚焦人才培养增值性成效和社会服务发展性成效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改进现有教育评价体系。
(三)优化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需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制度,包括教师职业培训制度、发展保障制度和激励监督制度,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要加大教师发展的资源投入,例如人员、资金、场地等,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台政策支持教师参与国内外访学研修,鼓励国际交流合作,建立教师之间的同行互助机制,通过专业的视角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交流教学经验、完善教研室等基层教师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探索虚拟教研室的有效实施路径。应清晰界定教师的工作职责,确保以教学活动为主要职责,通过表彰优秀教师、建立荣誉教师制度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高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优化实施教师培训学分管理;高校人事处、教务处、科研院等部门在制定人事考核制度、安排教学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为教学一线教师减负提效,合理分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任务,避免过多的行政任务和科研压力影响教学工作,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切的成长路径。
(四)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和社会认同
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和社会认同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通过立法手段,明确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权益,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让教师成为社会上受尊重和被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鼓励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家庭教育中应当鼓励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付出,形成家庭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教师的正面形象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企业、社区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高等教育事业,通过捐资助学、支援服务等形式,为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7]周波.教学认同:高校教师回归本分的内生力[J].高教探索,2020(11):113-120.
[2][34]王文礼.在“破五唯”语境下高校如何进行职称评价体系改革[J].高教探索,2022(05):30-36.
[3]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15):4-10.
[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21-01-27).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27/content_5583070.htm.
[5]刘振天.教学与科研内在属性差异及高校回归教学本位之可能[J].中国高教研究, 2017(06):18-25.
[6][9]李印,布丹丹.高校教师劳动异化与职业倦怠归因分析[J].江苏高教,2023(06):79-85.
[8]文剑辉.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基于教学学术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7(03):123-128.
[10]罗儒国.教师身体的异化与重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0(04):75-79.
[11]阎光才.高水平大学教师本科教学投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22-27.
[12]彭勇.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与实践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19(03):230-236.
[13]赵秀文.“控制”还是“解放”——探问学校管理制度的根本价值诉求[J].当代教育科学,2011(04):7-10.
[14]邬小平,田川.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政策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9(05):107-111.
[15]刘晓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何以“全面落实”[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6):6-12.
[16]葛新斌,叶繁.教师减负的博弈困境及其破解之道[J].教育发展研究,2020(20):46-52.
[17]吴振利.教师角色扮演性职业倦怠及缓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0(08):67-70.
[18]吕东刚,谭维智.高校教学改革的“数据迷思”及其超越[J]. 江苏高教,2022(06):92-101.
[19][2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01).
[20]包水梅.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学伦理的边缘化及其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22(08):36-41+60.
[21]田一聚.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政策分析[J].江苏高教,2022(10):90-97.
[22]陈宝生.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EB/OL].(2016-10-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610/t20161017-285069.html.
[23]吕媛媛. ChatGPT在高校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前景:逻辑演变与发展向度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03):127-136.
[24]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5][32]马陆亭.破“五唯”立在其中[N].光明日报,2019-03-26(13).
[26]周文叶.试论“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框架[J].教育研究,2021,42(07):150-159.
[28]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04):4-15.
[29]徐全忠.回归教师发展本位的综合教学评价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79-82.
[30]郭丽君.走向为教学的评价:地方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6):68-73.
[31]耿国彦. 教师角色: 从“规定”走向“赢得” [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23-26.
[33][35]周垚,沈红.评价导向感知对教师教学偏离倾向的影响[J].重庆高教研究,2023,11(02):64-75.
基金项目:高等教育司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破除‘五唯’回归教学之本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3GJSKT02);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地方高校教育行为影响的研究”(2023SJYB1881)。
The Multidimensional Impacts of College Teachers' Returning to theDuty of Teaching and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Lv Yuanyuan, Liu Zhentian
Abstract: Returning to the essential du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promoting profound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This study utilize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ology,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returning to the duty of teaching. It systematically reviews 39 selected articles, extract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returning to the duty of teaching.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further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role and weaknesses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eachers' returning to the duty of teaching and leading th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by taking inter-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differenc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tudy proposes thre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eachers' returning to essential duty of teaching '.
Key words: return to the duty of teaching;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breaking the "five-only"; college teachers
(责任编辑 刘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