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实施策略

2024-11-27卜建杨杰

江苏高教 2024年11期

【摘 要】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两大价值导向是人才自主培养导向和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强化一流学科特色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实施学科融合育人、科教融合育人和产教融合育人,是“双一流”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11-0035-0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11.005

【作者简介】 卜建(1980—),男,江苏泰兴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杨杰(1986—),男,陕西延安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准确把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和政策导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未来新兴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准确把握第二轮“双一流”

建设的价值导向

第二轮“双一流”指导意见与2015年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相比,在指导原则上有若干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牢记“国之大者”,坚定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自主培养一流人才;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一流;解决中国问题,服务国家急需;遵循教育规律,保持战略定力。我们认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导向,撮其要者有二:强调自主培养一流人才,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强化一流学科特色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一)增强自主培养人才的政治使命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准确回答了“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定人才自主培养自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前提。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1,这也启示我们必须通过教育来自主培养人才,从而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双一流”高校必须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全面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多次提及“人才培养”,强调了“一流大学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这一定位,强调一流学科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人类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变革,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对我们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重组、教育方式、教育体系、教育治理等都将会产生“综合性重构和颠覆性影响”[2。“双一流”高校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根据学校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增强服务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责任感,聚力建设特色一流学科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从学苏联、学欧美到扎根中国大地,历经了由精英化、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阶段,逐步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升级、从外延发展到内涵提升的转型,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变革是一个从“做加法”走向“做减法”的过程。1952年高校院系大调整,1978年恢复高考,1999年大学扩招,21世纪前20年高校大规模扩建或新建校区、办医学院、办独立学院、办校办企业、办异地研究生院、办异地科研机构等,都是在“做加法”,走的是一条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教育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经济实力的大幅跃升,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同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党中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随后,教育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始“做减法”,快速按下了高校贪大求全、盲目扩张的“暂停键”,要求加快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和校属企业改制、严格把握本科院校增设、从严控制异地办学、规范管理异地科研机构等。此外,还要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淡化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身份色彩。这些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重要拐点,即由拓展规模“做加法”转向强化内涵“做减法”。

服务国家战略急需是“双一流”高校的重要使命。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人类文明做贡献,这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的。正如学者宣勇所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组织,提高学术产出能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创新与传承上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3。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校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牢记“国之大者”,更加注重“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切实担负好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重要使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实质性贡献。建设特色一流学科是“双一流”高校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我们认为,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意味着大学要进行分类建设,大学和大学之间既保持争先晋位的竞争关系,又鼓励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因此,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例如“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依据国家需求分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淡化身份色彩,强特色、创一流”。对理工农医类学科来说,就是要解决人类重大挑战和国家战略急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建设好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学科。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来说,就是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对大学进行分类建设的基础上还做了新的拓展,那就是“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设置、调整建设学科的权限,设置相对宽松的评价周期”。“双一流”高校要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取得更多国家支持,必须坚持走特色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二、遵循一流大学建设规律,

聚力融合育人的三个着力点

面对世界科技前沿和人类的重大挑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大学发展战略,比如德国大学实施的“卓越大学”计划,美国大学实施的“重大挑战”计划。德、美两国大学建设经验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三:一是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打造学科汇聚生态系统。二是引导和支持高校服务社会发展。一流大学应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三是关注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双一流”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地集聚政府、企业、社会、校友等各方面的学科和学术资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科融合、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的育人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最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力学科融合育人

要正确认识大学中的科学与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4已约定俗成的或者被国家列入学科专业目录的既有学科是传统学科,尚未形成共识的学术研究领域有可能是未来的新兴学科。学科融合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挑战的必由之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ebXVXxzuYY8O7iQSgEk6YmJYvKYTYn5QrxaBk5m2KEU=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发展国家急需学科、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学科、围绕人工智能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培育的新兴交叉学科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147所高校中,约1/3是综合性大学,约2/3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对综合性大学来说,要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转型与技术升级的需求,下大力气加强和改进科学教育,通过学科融合教育使广大学生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实践能力。对行业特色型一流大学来说,要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提升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培养更高质量的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二)聚焦教育主责主业,聚力科教融合育人

要准确把握“双一流”高校在创新型国家中的功能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策源地)。我们认为,“主力军”和“生力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力军”原指担任作战主力的部队,比喻起主要作用的力量;“生力军”原指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比喻新加入的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是主力军,在重大科技突破方面是生力军,这是大学与国有大厂大院大所、专门科研院所等的重要功能定位区别。当前,大学科技文化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适切性不够,主要表现为:重大基础前沿前瞻布局能力不足,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弱,基础学科人才不足,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不足,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方法不多,难以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在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的问题上普遍乏力;由高校承建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不显著;有的大学科研工作者存在浮躁情绪,缺乏学术理想,存在什么好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出成果就做什么,什么是热点就追什么等情形。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高校应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5

强化科教融合育人,必须抓好学科、专业、课程三大基本建设。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学者常常把学科、专业和课程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我们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回归教育常识,科学把握学科、专业、课程及教材之间的关系。学科是对知识的一种分类,学科的发展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学科随着人类认知的时空拓展而不断深化。专业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专业随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变化。课程是一门门具体的教学科目,人才培养方案说到底就是课程的排列组合。概言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三者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科教融合育人的关键是把学科学术前沿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课程和教材中,渗透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助力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内化。

(三)聚焦社会协同协作,聚力产教融合育人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呈现新特点:知识的垄断已经不复存在,产业结构变化催生新的学科组织方式,知识更新的高频节奏催生新的培养模式,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在催生科研方式的转变[6。“双一流”高校应该产出一流科研成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形成更适合科技成果转化的热带雨林式生态圈,促进高校科技文化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转化,这需要持续加强大学与行业、产业等的协同性。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例如“针对关键核心领域,加大对建设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新发展阶段的“双一流”高校必须以服务国家为使命,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聚焦社会协同合作,聚力产教融合育人,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科技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简新华.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N].光明日报,2023-10-17(11).

[2]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04(01):108-117.

[3]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6(05):1-6.

[4]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01):58-60.

[5]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20-09-12(01).

[6]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01):1-4+9.

Value Ori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Second

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Bu Jian, Yang Jie

Abstract: The two value orientations of the second 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re the orientation of independent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serv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Universities included in the "double first-class projec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train talents independently. I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of "double first-class project" to carry out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second 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责任编辑 郑昕郁)